第一章 总则 [\(}dnj:
tW4|\-E"s4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保险人签发的原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 信息的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 @
^V]DQ%v"I
第二条 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与投保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 系,并承担源于被保险人保险风险的协议。保险合同分为原保险合同 和再保险合同。 7#K%Bo2pG
i;4|UeUl
原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费,对约定的可能发生 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 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 责任的保险合同。 w E^6DNh
Ig9yd S-.
第三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Q9
iR5?
_&!%yW@
(一)保险人签发的原保险合同产生的损余物资等资产的减值, 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bqjj6bf'o
HP T{83
(二)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的承担保险风险以外的其他风险的合 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NIc*B4q.
thW
QU"z4
(三)保险人签发、持有的再保险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F/c
7^
rv>K0= t0
第二章 原保险合同的确定 K:Mm?28s
hs'J'~a
第四条 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的合同是否属于原保险合同,应当在单项合同的基础上,根据合同条款判断保险人是否承担了保险风险。发生保险事故可能导致保险人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的,应当确定保险人承担了保险风险。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x8H%88!j*
Rv R,V
第五条 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的合同,使保险人既承担保险风险 又承担其他风险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MRzrZZ%LQ
"Uy==~
(一)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够区分,并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可以将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进行分拆。保险风险部分,确定为原保险合同;其他风险部分,不确定为原保险合同。 }1<_
@* a'B=7
(二)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者虽能够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将整个合同确定为原保险合同。 6- H81y3
fAMJ
FHW
第六条 保险人应当根据在原保险合同延长期内是否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将原保险合同分为寿险原保险合同和非寿险原保险合同。 {=]1]IWt
x|B$n} B
在原保险合同延长期内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的,应当确定为寿险原保险合同;在原保险合同延长期内不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的,应当确定为非寿险原保险合同。 NPjh2 AJm
&^WJ:BvA|^
原保险合同延长期,是指投保人自上一期保费到期日未交纳保费,保险人仍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的期间。 ?U~}uG^
@.T
w*t
第三章 原保险合同收入 -&87nR(eW
TE+d?
第七条 保费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HD"Pz}k4
xs jJ8>G
(一)原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 @R+bR<}]
TUeW-'/1
(二)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B/#tR^R
_y~H#r9:
(三)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joaf0
f@@2@#
5B
第八条 保险人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计算确定保费收入金额: utk'joo
/0 |niiI
(一)对于非寿险原保险合同,应当根据原保险合同约定的保费总额确定。 ppcuMcR{
`? ayc/TK
(二)对于寿险原保险合同,分期收取保费的,应当根据当期应收取的保费确定;一次性收取保费的,应当根据一次性应收取的保费确定。 Y XC?q
Jz(!eTVs
第九条 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原保险合同约 定计算确定应退还投保人的金额,作为退保费,计入当期损益。 @)0-oa,u+
EA )28]Y.
第四章 原保险合同准备金 3wRk -sl
JI1O(
第十条 原保险合同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DwTqj=l
IEb"tsel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尚未终止的非寿险保险责任提取的准备金。 p)M\q fZ
_;*|"e@^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非寿险保险事故已发生尚未结案的赔案提取的准备金。 [E_+fT
:v/6k
寿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尚未终止的人寿保险责任提取的准备金。 _E({!t"`
~'/I[y4t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尚未终止的长期健康保险责任提取的准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