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试题部分
eQ$e*|}"m EN
O? ; 一、单项选择题
wZ$tJQO %v_IX2' 1. 某公司本年实现利润总额200万元,所得税率为33%,当年从联营单位分得税后利润20万元,(投资企业与受资企业税率相同),将产成品一批用于在建工程成本价10万元,计税价格12万元,从非金融机构贷款2 000万元,年利率12%(银行规定为10%,利息支出240万元,全部计入当年财务费用)。另外,当年由于会计采用快速折旧法,比税法规定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5万元。该公司如果有杉应付税款法核算,本年应交所得税为()万元。
{s,^b|I2#U A.73.26
is9}ePC7Xu B.88.11
F OeVRq:# C.74.91
ob)Q,;8R D.78.21
xC[~Fyhp H_Iim[v# 2. 在实际运用应付税款法时,由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增加或减少,一定时期损益表中反映的所得税与税前利润相比()。
1B6C<cL:sU A. 不等于当期的所得税率
l<W*/}3 B. 等于当期的所得税率
-MDOZz\ C. 大于当期的所得税率
RzpC1nd D. 小于当期的所得税率
#FEa 5 P@2tR5<R
3. 某公司本年实现利润总额200万元,所得税率为33%,当年从联营单位分得税后利润20万元(投资企业与受资企业税率相同),将外购材料一批用于在建工程,成本价10万元,从非金融机构贷款2 000万元,年利率12%(银行规定为10%,利息支出240万元,全部计入当年财务费用)。另外,当年由于会计采用快速折旧法,比税法规定少提取固定资产折旧5万元。该公司如果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本年所得税费为()万元。
NvUu. A.70.95
"\4]X"3<+ B.74.25
d [)_sa C.87.45
.F4oo = D.72.6
T~s&)wD :G^"e 4. 递延税款余额调整数采用()计算确定。
I<c@uXXV;! A. 当初税率
/X@7ju; B. 上一年税率
r|l53I5 C. 税率变动差
{cmo^~[L$ D. 现行税率
8oa)qaG1 %I_&Ehu 5. 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应计入“递延税款”科目的()。
anK[P'Y A. 借方
wu;7NatHx B. 贷方
|^Y*~d<H C. 借方或贷方
Hr
/W6C Y_$
^:LG 6. 采用债务法核算,由于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在税率下降时,递延税款余额调整数应计入“递延税款”科目的()。
D}mo\ A. 贷方
Ok*VQKyDLH B. 借方
P)Z/JHB C. 借方或贷方
F# jCEq 9cVn>Fb
7. 某公司本年应交所得税33万元,所得税率33%,当年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0万元,可抵减性时间性差异4万元,转回原已确认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2万元。如果该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本年净利润为()万元。
4\&H?:c. A.65.68
6 lN?) <uQ B.67
BHF{-z C.104
)\um"l*\c D.71
#:]vUQ uG2Xkj 8. 由于时间性差异导致递延税款的出现借方发生额,如果预计未来不能产生足够的纳税所得。应采用()进行会计处理。
-"2 <h:# A. 债务法
{'h)
B. 递延法
z
A2UFax= C. 应付税款法
?nB helW^ D. 纳税影响会计法
2ZU@>W 二、多项选择题
|}M~kJ) <dq,y> 1. 下列项目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予扣除的永久性差异是()。
WA<H A. 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
yonJd B. 违约金
CbnR<W-j C. 违法经营的罚没支出
uOyLC<I/ D. 将委托加工材料用于非应税项目
)EhTM-1 E. 超过纳税标准列支的工资总额
g ^D)x[ Sja
"(sJ 2.“递延税款”科目贷方发生额的核算内容是()。
lf?Z{^ A. 本期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未来应交的所得税金额
\7|s$ XQ\ B. 本期转回原已确认的可抵减本期应税所得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金额
@uQ%o%Ru6 C. 本期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未来可抵减的所得税金额
'}wG"0 D. 本期转回原已确认的应计入应税所得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金额
z2rQ$O-# ;6DR.2}?> 3. 主张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理论依据是()。
<'g0il A. 所得税是一项费用
&i4
(s%z# B. 所得税是收益分配
B(S5+Y C. 权责发生制原则
/IGrp.} D. 配比原则
@).WIs E. 收付实现制原则
o@qN#Mg?>} 1h#w"4 4. 递延法的特点是()。
3c1
o,2 A. 递延税款余额代表将来应付税款的债务或预付未来税款的资产
Xulh.:N} B. 递延税款余额不代表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
Gh>"s #+ C. 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调整递延税款余额
0-8ELX[# D. 本期发生时间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
i;E9ZaW E. 本期转销时间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
5"76R
Gw= F. 本期转销时间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金额,用当初税率计算
d/0/$Bz}P ^ %~Et>C 5.“递延税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应作为()项目填在资产负债表中。
-=-x>(pRW7 A.所有者权益
e1f^:C B.负债
uf{SxEa C.资产
Y}V)4j E. 附注
,U|u-.~ZU wZ
(uq?3S` 6.某公司本年实现利润总额300万元,所得税率33%,当年转销以前年度由于会计多提折旧而发生的时间性差异20万元(当初税率为33%)。如果该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本年所得税费用和递延税款发生额分别为()万元。
kcg)_]~
6 A. 6
>i><s>=I` B. 98.4
ANA2S*r C. 6.6
,gFL Wb`B' D. 92.4
DI$mD{ "k>{b:R| 7.本年由于时间性差异导致延延税款出现借方发生额,预计未来转销期内,不能产足够的纳税所得,应用()进行会计处理。
{GGO')p A.应付税款法
:ofE8] B.纳税影响会计法
:Olj C.将预计不能实现的部分,确认为本期所得税费用
|-SI(Khjk D.递延法
=$:4v`W0( SdEb[ 8.采用债务法核算时,当税率变动时,调整递延税款余额,在()的情况下,计入“递税余款”科目的借方。
@&a
m!+z A. 税率上升和转回应纳税时间性差
h=p-0 Mx . B. 税率上升和转回可抵减时间差异
t<KEx^gb C. 税率下降可转回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FM@W>+ D. 税率下降和转回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Ep v3/`I xX/Qoq (}i 三、判断题(本类判断正确的得1分,判断错误的扣1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c
ALQ x~3>1Wr#M 1. 永久性差异在本期发生,不在以后各期转回,时间性差额发生于某一时期,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
&9jUf:g J0 A.正确
2WbZ>^:Nsk B.不正确
tZJ
9}\r R'1vjDuv 2. 本期“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相等。
*;\
K5 A.正确
gZ79u B.不正确
]R2Z -2 3'gd'`Hn/ 3. 由于时间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不等于该期的应付所得税。()
RY'\mt"W2 A.正确
4n.i<K8K[ B.不正确
U4mh! *}Ae9 4. 永久性差异必须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时间性差异必须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
a#^4xy: A.正确
$48[!QE B.不正确
j:vD9sdQ Ff1M~MhG 5. 在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时,递延法采用当初税率,债务法采用现行税率。()
+wf& L A.正确
JOE{&^j B.不正确
9g^./k\8% DrVbx 6. 本期所得率费用等于税前会计利润加减永久性差异,然后乘以现行税率。()
`[W)6OUCx} A.正确
&55uT;7] a B.不正确
*FG4!~<e "78cl*sD 7. 由于“递延税款”科目期末余额反映了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因此应将其作为资产项目填入资产负债表中。()
jy)9EU= A.正确
!Z9ik
n4A B.不正确
2Dwt4V (WU~e!} 8. 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D4x' A.正确
kH(3 B.不正确
\)6?u_(u Wf&G9Be?8 9. 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对永久性差异的处理结果不同。()
0"D?.E"$r A.正确
"~,(Xa3x B.不正确
{t IoC;Y khO<Z^wi[ 10.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本期所得税费用是按税前会计利润和税率计算的所得额。()
4VL!U?dk A.正确
TJGKQyG$L B.不正确
f@V{}&ZWp 四、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q& ]wu e715)_HD 1、某公司1991年-1996年,每年实现利润总额300万元,所得税额为33%。该公司1990年12月初购买设备一台(当月投入使用),原值60万元,假定无残值,会计按6年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4年。
Gm?"7R. rq|czQ 要求:计算各年时间性差异的发生数和转销数,并编制各年的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
eC1c`@C: u[% J#S 2、某公司1991年-1997年,每年实现利润总额1 0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1990年12月10日购买并投入使用设备一台,原值70万元,预计使用7年,假定无净残值,会计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
@5nkI$>3z Jut'x
A2Dr 1991年发生罚没支出2万元,1995年购买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
c=c.p
i"s BDm H^`V 要求:计算各年时间性差异的发生数和转销数,并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编制各年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w `9GygS 会计折旧
*~aI>7H 税收折旧
zYl+BM-j,6 时间性差异
,;-cz-, Sv]"Y/N 1PjX:]: 3、某公司1991-1997年,每年实现利润总额1 000万元,1991年-1992年所得税税率为33%,1993年-1994年税率为30%,1995年-1997年税率为35%。1990年12月10日购买并投入使用设备一台,原值70万元,预计使用7年,假定无净残值,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会计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C
@[9 LB [}g5Z=l 1991年发生罚没支出2万元,1995年购买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
0eu$oel- :$@zX]?M 要求:计算各年时间性差异的发生数和转销数以及永久性差异,并分别采用递延法和债务法计算各年的所得税费用、递延税款发生额、应交所得税额。
(h(ZL9! kTe<1^,m 时间性差异发生和转销数: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hQRc,d6x5 会计折旧
3 mMdq*X5 税收折旧
B 0fo[Ev 时间性差异
_:z;j
{@4 Iw-6Z+ 94 gZuR4Ti 递延法: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_tDboY 所得税
R=f5:8D<- 递延税款
~#xs
`@{s 应交所得税
ZCq\Zk1O& p<.!::* %( ^|axt VhMO 债务法: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l~>rpG 所得税
+GEKg~/4e 递延税款
63\>MQcLy 应交所得税
W2V@\ I,q~*d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