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一:财务指标的命名是有原则的,有以下2种命名法: z-,'W`
3' ^ON
dJkTHmw
1、先念分子,后念分母法,就是”……比率”或”……比”(某某比率或某某比);比如负债资产比率=负债/资产,也可以省略地称呼其为负债资产比。 )]>9\(
iS{)Tll}&
2、先念分母,后念分子法,就是”……率”; \.{?TB
BR|dW4\
@9^kl$
比如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G|o-C:~
8`*(lKiL
4;_.|!LN
现在大家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很多的财务指标了,甚至看到指标的名称就知道该如何去计算它,很实用的规律哦。 t.m
$|M>
bf3)^ 49}
读者可以试着看以下的一些指标快速地写出它的公式了: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负债权益比率…… ~j UK-E
Re=bJ|wo
0KEytm]
规律二:如果分子分母来自于同一张报表,则数值同用年初数、年末数或同期数,以保持口径一致;如果分子来源于损益表,分母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则分母要用平均数。 d(k`Yk8
yfV{2[8ux
P0W%30Dh
原因是:损益表的数字都是时期数,而资产负债表的数字都是时点数,时期数/时点数则会由于口径不同,无法相除,因此需要将分母进行换算。经过(期初+期末)/2的简单算术平均以后,将时点数换算为时期数,分子分母就都是时期数了,则就可以进行除法运算。可是有时分母会直接使用期末数,此时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9"/{gf3D
'oo]oeJ-
RgEUTpX
1、该期末数与期初数完全相等或大致相等,可以将其影响不大的差异额忽略不计。比如分母直接使用期末数500万时,此时暗示期初数也是500万,则(期初+期末)/2=(500+500)/2=500万,这时分母就可以直接使用期末数。或者期初数为500.10万时,则可将0.10万忽略不计,与上例同理。 }3@`'i7
G G7N!eZ
mv5!fp_*7
2、该指标要跟与之相比较的指标保持口径一致。比如,本企业要用计算出来的权益净利率去与同行业的A企业相比,而A企业计算权益净利率时分母用的是期末数,则为了保持双方的可比性,本企业也应采用期末数来作为分母,就不使用平均数作为分母了。 z\fk?Tj<ro
l_D
PlY
规律三:周转率指标的命名规律。 %e_WO,R
I@.qon2V
1cUC>_%?
分子一般是销售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分母是什么,则该公式就叫某某周转率,比如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2u]rLxx;
$UKDXQF"
{ `-EX
最后有四点补充: f3nib8B'
cZ5[A T
m|p}Jf!
1、涉及到变现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分母一般为流动负债; ')_jK',1
E]Kd`&^}
kQ|}"Tw7
2、涉及到现金流量表的指标,分子一般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P
sW[42A
C}45ZI4
3、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分子既可以是收入额,也可以是成本额(比较特殊); Yzd-1Jvk
m"u 9AOH k
h4sEH
4、还有一些指标没有这三个规律,平时需要注意一下,例如:已获利息倍数、权益乘数、资本保值增值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率、长期资产适合率、经营亏损挂账比率等等。 /bg8o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