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企业为了结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40万元,估计有95%的可能性由另外一个公司补偿40万元,企业可以将这40万元确认为资产吗? R0*P,~L;|
C za}cF
XBCHJj]k
答:不可以。因为95%的可能性属于很可能,不属于基本确定,因此,不能将或有事项确认为资产。 VpHwc!APq
4C_1wk('
WR#h~N
9c
10.在进行非货币性交易时,都要确认交易的损益吗?对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在考虑与非货币性交易相关的税金情况下,应如何确认收益? 1z&"V}y
9ETdO,L)f
z,m3U
(
答:对没有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基本原则是不确认交易损益,它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人账价值。对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要确认收益,可以理解为收到补价的一方由于在资产的过程中部分资产的盈利过程已经完成,因此可以确认部分收益。注意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即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是大于其账面价值的,所以只计算应确认的收益,不计算应确认的损失。在考虑与非货币性交易相关的税金情况下,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相关税金及教育费附加=(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相关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qtZzJ>Y
E`^D9:3:)
#'%ii,;wQ
11.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应该如何正确运用“递延税款”科目对时间性差异进行处理? ^i_v\E[QU
R+uZi~
L,#YP#O,j
答: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反映在“递延税款”中,即:本期应交所得税十本期递延税款发生额=本期所得税费用。因此,关键的问题是确定递延税款的发生额。如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而税法上允许加速折旧,从而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会计上表现为多计利润少计费用,对于在当期可以少交时间性差异对应的所得税额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有先预提以后再交之意(负债性质);如果会计上采用加速折旧法,税法上采用直线法,则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发生,在会计上表现为少计利润多计费用,因而可以把当期多交的所得税理解为一种待摊费用,记人“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有先交以后摊销之意(资产性质)。 Y1sK sdV
}DjVZ48
M=;csazN
在递延法下,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调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在以后发生时间性差异时,按新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以后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要按原发生的税率计算转销。在债务法下,税率变动要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作出相应的调整,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都按新税率计算转销,使得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更符合实际情况。教材P144例5上面的一段文字总结画龙点睛,请考生理解吃透。 v*GS>S
8w[O%
N5 ; z5E
12.融资租赁业务承租方的会计处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9aOET>GG
U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