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5日下午中注协发布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正式稿,整体上来看,这次新改革提升了考试理念、充实了考试内容、完善了考试方式,建立起符合终身学习理念和充分体现胜任能力评价要求的考试制度,能促进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的提高。这是大势所趋,因为目前中国的经济逐渐与世界经济融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vW?\bH7}I
puPI^6y%
新旧制度的选择 J~%43!X\K
m
>
=DJ{KQ
在新制度下,至2008年一门没过的老考生必须要按新制度报考,具有现行考试制度下有效期内任一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才作为老考生对待,在09年可以选择新制度或者旧制度报考,其他的考生统一做为新考生处理,按“6+1”的规定完成考试。 ^ ]9K>}
[IAUJ09>I
3(e_2v
MpOU>\
在注会改革方案中有这样的条款: [9
MH"\
:k\#=u(
"Z&.m..gc
<,
CrE5Pl
||hQ*X<m>
2009年,具有现行考试制度下有效期内任一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可以选择按新的考试制度或现行考试制度报名参加考试。 4Y(@
KU
b
0+SDFh
hywcj\[
}AS?q?4?
s4bV0k
2009年,具有现行考试制度下有效期内任一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可以选择按新的考试制度或现行考试制度报名参加考试。 M50I.Rd
d,GOP_N8I
y#'hOSR2
}{R*pmv$bN
uZ
6krI
按新的考试制度报名参加考试的,其至2009年尚在有效期内的单科合格成绩转换为新的考试制度下有关科目的合格成绩。 |aDBp
OZ\6qMH3e
wPg/.N9H
8>YF
}\D V
C*mVM!D);!
按现行考试制度报名参加考试,取得全部5个科目合格成绩的,发放全科合格证;未取得全部5个科目合格成绩的,其至2010年尚在有效期内的单科合格成绩转换为新的考试制度下有关科目的合格成绩。 811>dVq3/
-rO34l
ET.jjV
K
/W=r
EHUx~Q
上面条款的含义是:09年的考试结束后,旧考生如果选择了新制度,那合格成绩追溯到2005年-2009年的成绩到2013年有效;如果选择了旧制度,但09年考试结束后,未取得全部五科合格成绩的,那只能追溯到2006年-2009年的单科成绩到2013年有效~,所以大家在选择新制度还是旧制度时,要权衡一下自己05年通过的注会考试科目的重要性。 t"$~o:U&)
X,Na4~JO(
T^ktfgXq
BwT[SI<Sg
coAXYn
新旧制度的选择,考生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科目的通过情况,如果你现在还没有通过财管,那么09年建议你就要加把劲争取把财管通过了,因为现行考试制度下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合格成绩,可以转换为新的考试制度下的《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个科目的合格成绩。这样的机会只有09年一次,要紧紧抓住它! =zFROB\
f\_RW;y|m
.D W>c
}1
R!dC20IMvH
)R7Sh51P
综上,有以下几种选择的策略: ~&RTLr#\*M
~
*&\5rPb
)9H5'Wh#
9[/0
wqo:gW_
1.如果你05年没有通过任何注会考试科目,而且《财务成本管理》已经通过,并且在有效期内,那么在09年肯定是选择旧制度,争取在09年通过所有剩余的科目;即使09年没有全部通过,值得高兴的是,2010年按照新制度,新增加的《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就不用考了。 ZR!8hw8
7I;kh`H$(f
8n3]AOc'~-
2.如果你05年没有通过任何注会考试科目,而且到目前《财务成本管理》没有通过,那么09年建议要加把劲争取把财管通过。 [NSslVr
m|q,ixg
cK'g2S
t^'nh
1=
*?<N3Rr*
3.如果你05年通过了《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并且自己并没有多大把握在09年通过全部剩余的科目,那么建议你选择新制度,这样即使2009年没有全部通过剩余的科目,但是05年通过的《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可以转换为新制度下的《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两门合格,并且至2013年仍然有效。 ,)`_?^\$f
(p2`ofj
P3"R2-
1gHe$dzXk
?;,;
新考试制度对《会计》内容和体系的影响 s!(R
`N\ ^JAGW
?I?G+(bq
qA[lL(
Xc-["y64
对于《会计》科目来讲,新制度对其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但难度可能略有降低。新增加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估计主要是将《财务成本管理》中的企业价值评估和战略管理两章的内容分拆出来,再新添加一些内容作为单独的一科。 h:fiUCw
ZN8j})lE
ox&5}&\
_=$~l^Y[
?("O.<
另外,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在2008年以《讲解2006》原有框架及其内容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编写成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其中修改和补充的内容应该作为接下来我们复习和关注的重点。 t2,II\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