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分,第1~3题每题1分,第4~11题每题1.5分) $mgamWNE8w
GO&~)Vh&7
1、下列关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Q]6"nY
.h c-uaL
A、与关联方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不应计提坏账准备 zP554Gr ?
&k53*Wo
B、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vX?MB
:)JIKP%$\)
C、存在发生坏账可能性的应收票据应转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E6c\
lQ&"p+n
D、委托贷款本金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80m<OW1
}`fFzb
2、甲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影响其2005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是( )。 "2'4b
??5y0I6+
A、销售方发生的现金折扣 ~t=73fwB
=:fN
B、期末计提带息应收票据利息 4C:-1gu7
|NMf'$
C、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证券公司发行股票,实际收款小于股票面值的差额 srL|Y&8 p
/FJ.W<hw
D、出售无形资产产生的净损益 r ,cz
yE/
"%zb>`1s
3、下列项目中,不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是( )。 , B90r7K:
OkNBP0e}
A、出售应收债权给银行,如果附有追索权,应按质押借款进行处理 3[{RH*nHD
RKi11z
B、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核算 u B~C8}
%m/W4Nk
C、融资租赁按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WMi$ATq
"5wer5?
t
D、售后回购业务不能确认收入 !&(^R<-id
g$/C-j4A[
4、2004年11月5日,北方公司与西方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5年1月10日,北方公司应按每台3万元的价格向西方公司提供A商品10台。2004年12月31日,北方公司A商品的单位成本为2.7万元,数量为20台。2004年12月31日,A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2.8万元,若销售A商品时每台的销售费用为0.2万元。在上述情况下,2004年12月31日结存的20台A商品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u}d`%_.M
JX)%iJq#
A、53 B、54 C、52 D、55 6 Mc&gnN
h
4,g pV>t
5、某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1日,以1 048万元的价款购入面值为1 000万元的债券,进行长期投资。该债券当年1月1日发行,票面年利率为6%,期限为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为购买该债券,另发生相关税费共计16.5万元(假定达到重要性要求)。该债券折溢价和相关费用采用直线法摊销。则该债券投资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 1ze\ U>
18eB\4NlD
A、49.5 B、58.5 C、31.5 D、45 WY& [%r
/}\Uw
6、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采用经营租赁方式从乙公司租入机器设备一台,租期为4年,设备价值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2年。租赁合同规定,第1年免租金,第2年至第4年的租金分别为36万元、34万元、26万元;第2年至第4年的租金于每年年初支付。2005年甲公司应就此项租赁确认的租金费用为()万元。 F=g+R~F
pLiGky
A、0 B、24 C、32 D、50 0PP5qeqN2n
<sncW>?!~
7、甲公司为建造生产车间,于2002年11月1 日向银行借入三年期借款1 000万元,年利率为6%。2003年1月1日开始建造该项固定资产,并发生支出600万元,2003年3月1日发行期限为三年,面值为1 200万元,年利率为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发行价为1 200万元,同时,支付发行费用8万元(符合重要性要求),同日又发生支出600万元。5 月1日因工程发生安全事故而停工,9月1日重新开工;10月1日又发生支出400万元;11月1日发生支出为1 000万元。该固定资产于2003年12月31日完工交付使用。假定甲公司利息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则甲公司该项工程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为( )万元。 z
k++#rB
^{}$o#iof
A、69 B、122.33 C、71 D、63 [,a2A
alp}p
8、某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该公司2005年年初“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为66万元,历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该公司 2005年度按会计制度规定计入当期损益的某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为50万元,按税法规定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折旧为80万元。2005年12月31日,该公司估计此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并因此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60万元。按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能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假定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该公司2005年年末“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为()万元。 mVsghDESJ)
(
O!Q[WLS
A、3.30 B、23.10 C、108.90 D、128.70 xg.o7-^M
Pd8zdzf{
9、甲公司2005年度发生的管理费用为1 200万元,其中:以现金支付退休职工统筹退休金200万元和管理人员工资500万元,存货盘亏损失2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0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5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其余均以现金支付;2005年发生的营业费用500万元,均以现金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5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Bj`ZH~T
Gnthz0\]{
A、520 B、1 020 C、820 D、320 Z#vU~1W
%G`GdG}T
10、2005年3月20日,甲公司与某传媒公司签订合同,由该传媒公司负责甲公司新产品半年的广告宣传业务。合同约定的广告费为300万元,甲公司已于2005年10月25日将其一次性支付给了该传媒公司。该广告于2005年11月1日见诸于媒体。甲公司预计该广告将在2年内持续发挥宣传效应。甲公司2005年应确认的营业费用为()万元。 k.n-JS
}K.2
A、300 B、200 C、100 D、25 6%A_PP3Z
q
dNt2SO
11、甲公司2000年12月1日增加设备一台,该项设备原值600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至2002年末,对该项设备进行检查后,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300万元,2003年末对该项设备再次检查,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220万元,则2004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为()万元。 '$0
~PH&
Jfs_9g5
A、120 B、110 C、100 D、130 B:]%Iu|
二、 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2分,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BG9.h!
Hx?OCGj=S*
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的有( )。 o;"Phc.
ozOvpi:k3%
A、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BM>'w,$KL
7x''V5*j
B、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AuIg=-xR
TbQ5
C、领用的用于出借的新包装物成本 "CTK%be{q/
E[a|.lnV
D、对外销售的原材料成本 |aX1PC)o_
X3zpU7`Av+
E、领用的用于出租的新包装物成本 g4f:K=5:
;r3Xh)k;
2、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使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的有( )。 :vXlni7N[M
%1Nank!Zj
A、本期应交的所得税 B,(zp#&yB
}UzRFIcv
B、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 ~YQH]
_%gu<Ys
C、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P#+V$qhv
> }fw7 X
D、本期转回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 _q
z^|J
5Z_ 7Sc
E、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 YwaWhBCIF
OzA'd\|
3、下列关于或有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5DS'22GW`
c]PG5f xf
A、或有资产符合一定条件时,企业应将其确认为资产 J^gElp
rE?Fp
B、当或有资产基本确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则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c`O(||UZT
Ba#wW
E
C、或有资产一般不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当或有资产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则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d1BE;9*/7
Me2qOc^Z-
D、一桩经济案件,若企业有98%的可能性获得补偿100万元,则企业就应将其确认为资产 UfSqiu
FMEW['
E、当或有负债符合一定条件时,企业应将其确认为负债 tl"?AQcBR
x2h5,.K
4、在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会计期间,下列有关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cnraNq1
M]7>Ar'zsG
A、为购建固定资产向商业银行借入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应与资产支出相挂钩,一部分费用化,一部分资本化 EWC{896,
|))O3]-
B、为购建固定资产取得的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发生的汇兑差额,应予以资本化 z)F<{]%
I[w;soI
C、为购建固定资产而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不得超过当期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 b]6@
O8
HY2*5#T
D、为购建固定资产取得的外币专门借款利息发生的汇兑差额,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3%L@=q
4GqwY
"ja
E、为购建固定资产溢价发行的债券,每期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减去按直线法摊销的溢价后的差额,应予以费用化 _?oofE:{
I%M"I0FV
5、在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下列各调整项目中,属于调减项目的有( )。 Xy]Pmt
Ku`u%5<
A、投资收益 `M[o.t
u3vM !
B、递延税款贷项 lPZYd8
wAKm]?zB>
C、待摊费用的增加 6olJ7`*
bae\EaS
?
D、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
>;V72
G$A=T u~
E、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 9A,ok[J
RdqB^>X
6、下列本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有( )。 bPA >xAH
0b(x@>
A、发生巨额亏损 -]Y@_T.C
qO{Yr$V%
B、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tA8O(9OV
sc&u NfJ
C、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或承诺事项 7m4*dBTr
Vrn+"2pdJ
D、对外提供重大担保 ''Hx&
* zt?y
E、报告年度销售的商品在日后事项期间退货 @p<t JR"M
<O0.q.
7、下列各项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 Ctx`b[&KXX
mqK}yK^P]
A、以一项账面价值8 000元,公允价值15 000元的专利,换取一项公允价值为13 500元的设备,收到补价1 500元,支付营业税500元 fM`.v+
YkSHJ{>
B、以一台设备,账面原值10 000元,已提折旧3 000元,公允价值8 000元,换取一批公允价值为5 000元,增值税850元的原材料,收取补价2 150元 _=_<cgy1u
%%sJ+)
C、以一项账面价值150 000元,公允价值100 000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台设备,支付补价25 000元 =K<`nF0w
\b*z<Odv
D、以一项账面价值为80 000元,公允价值为100 000元,准备持有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换取一台设备,收取补价20 000元 n7/>+V+
\l1==,wk
E、以一项账面价值为80 000元专利权,换取一台设备,换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 000元,支付补价26 000元 B!1h"K5.($
M(?0c}z
8、下列与分部报告有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CUnBi? Mi
G
K=b
A、分部报告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 +_1sFH`
2ElZ&(RZJF
B、分部报告信息可以用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报酬 $38)_{
l5/gM[0_
7
C、分部报告的形式分为主要分部报告形式和次要分部报告形式 N6HeZB":
<q&4Y+b
D、以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为主要报告形式时,应披露对企业内其他分部交易的收入 89x;~D1
"0 $UnR
E、母公司的会计报表和合并报表一并提供时,分部报告仍应按个别会计报表提供 d:pGdr& .
<Hr~|oG
9、下列哪些业务通过“期货损益”科目核算( )。 =&F~GCZ>
Y @Ur}
A、转让期货会员资格投资产生的损益 {fJCj152.
/2'l=R5#
B、企业支付的交易手续费 VWc)AfKe
{H*
C、对冲平仓时产生的盈亏
`|2g&Vn
8Si3
aq3
D、套期保值合约平仓及结算盈亏 HR;I}J 9
wJC F"e
E、套保合约交易手续费 82iFk`)T
[1nUq!uTm
10、下列关于出租人对融资租赁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Z ql6D
x\oSD1t,
A、在租赁开始日,“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记录的金额是最低租赁收款额 zpjE_|
~jzjJ&O&
B、实际收到的或有租金,应计入当期营业收入 <eZ*LK?
~owodc
C、有确凿证据表明应收融资租赁款将无法收回时,应按应收融资租赁款余额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obajN
d(yTz&u)
D、逾期一个租金支付期尚未收到租金时,应停止确认融资收入,并将已确认的融资收入予以冲回 ~F8xXW0
\ CX6~
E、当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担保余值已经减少,应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并将由此而引起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冲减应收融资租赁款 XZ@|(_Z
S_TD o
11、下列关于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nQ~=3
|nfMoUI
A、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应当以会计年度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 ~1{ppc+
hd]ts.
B、中期各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应当与年度会计报表相一致 1m5*MY
Q'Tg0,,S
C、中期报表是完整的报表 ?:h*
=0>
BO WOH
D、对中期报表项目进行重要性判断应以本中期数据为基础 A"z9t#dv@
9s1^hW2%Q
E、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提供本中期的现金流量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现金流量表 jweX"G54R
三、 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类题共21分,每小题7分) J;=T"C&
\!xCmQ
1、中国东方公司于2004年12月10日与美国福特租赁公司签订了一份设备租赁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如下: eC94rcb}i{
<PiO %w{
(1)租赁标的物:甲生产设备。 H'JU5nE
f>bL
}L
(2)起租日:2004年12月31日。 w2 r
U(LLIyZv
(3)租赁期:2004年12月31日至2006年12月31日。 =t`cHs29
f
!{@{\
(4)租金支付方式:2005年和2006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500万美元。 D*j^f7ab
p{}4#+-<#H
(5)租赁期满时,甲生产设备的估计余值为100万美元,中国东方公司可以向美国福特租赁公司支付5万美元购买该设备。 oEX^U4/=
0?}n( f!S
(6)甲生产设备为全新设备,2004年12月31日的原账面价值为921.15万美元,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无残值。 ]T
'7+5w
a{@}vZx>3
(7)租赁年内含利率为6%。
)_1 GPS
j8nkNE]&
(8)2006年12月31日,中国东方公司优惠购买甲生产设备。 BNj_f
xW]65iav
甲生产设备于2004年12月31日运抵中国东方公司,该设备需要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材料100万元,该批材料的进项税额为17万元,发生安装人员工资33万元,设备于2005年3月1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中国东方公司2004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15 000万元,其固定资产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与租赁有关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均采用直线法摊销。 UOk\fyD2[
Rw|'
LaW
(9)其他相关资料: i(_A;TT6
tJ
2GSZ`
①中国东方公司按外币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进行外币业务折算;按年确认汇兑损益;200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美元账户余额为800万美元。 a HVzBcCPh
b]fx
②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 Nk<^ Qv
OQ-
Hn-H
2004年12月31日,1美元=8.30元人民币 yYaoA/0
78Du
2005年12月31日,1美元=8.35元人民币 :PtZKt;~X
=#v? }JG
2006年1月31日,1美元=8.40元人民币 L7d1)mV
wYg!H>5
③2005年5月20日,中国东方公司销售商品收到600万美元存入银行,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32元人民币;2006年3月20日,中国东方公司将200万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存款,当日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8.32元人民币,市场汇率为8.36元人民币。 Bp3E)l
&!OEd]
④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Dz
Q
DY
9]$h*y
要求: ]8}51y8
?C#E_
(1)判断该租赁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N0.|Mb"?t
g;v;xlY`N
(2)编制中国东方公司在起租日的有关会计分录。 Xl$,f`f~
D}q"^"#T
(3)编制中国东方公司在2005年年末和2006年年末与租金支付以及其他与租赁事项有关的会计分录(假定相关事项均在年末进行账务处理)。 #{PwEX
!Ct
FY ms]bv
(4)计算中国东方公司2005年和2006年应确认的汇兑损益(金额单位用万美元表示)。 8AX_y3$
M
`^[Y2 c
2、新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东方公司)为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该公司在2002 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100 000万元,负债总额为70 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70%。其中欠乙公司购货款8 000万元,欠丙公司购货款2 000万元。该公司在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发生亏损,累计亏损额为2 000万元。北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公司)为一家从事商贸行业的控股公司。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均为北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3年,新东方公司为了扭转亏损局面,进行了以下交易: P RWb6
#{vC =m73
(1)1月1日,与北方公司达成协议,以市区2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和两栋办公楼换入北方公司拥有的甲公司30%的股权和乙公司10%的股权。新东方公司200亩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5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 00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两栋办公楼的原价为8 000万元,累计折旧为2 0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00万元,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北方公司拥有甲公司30%的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8 000万元;拥有乙公司10%的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2 000万元。北方公司另需向新东方公司支付补价2 000万元。 T!8^R|!a6
BBRL_6
(2)2月1日,新东方公司就其欠乙公司的8 000万元债务,与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规定:乙公司首先豁免新东方公司债务2 000万元,然后新东方公司以市区另外一块100亩土地使用权偿还剩余债务6 000万元。新东方公司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4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 00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 Z*q9vX
TI8r/P?
]V
(3)2月15日,新东方公司就其欠丙公司的2 000万元债务,与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规定:新东方公司以其某项固定资产偿还该项债务。新东方公司用于偿还债务的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为6 000万元,累计折旧3 0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8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 G[A3H>
>
e=WjFnK[x7
(4)3月1日,新东方公司与丙公司达成一项资产置换协议。新东方公司为建立一个大型物流仓储中心,以其一台大型设备与丙公司在郊区的一块1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进行置换。新东方公司用于置换的设备的原价为4 0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200万元,已经计提减值准备12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3 200万元。丙公司用于置换的1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丙公司另需向新东方公司支付补价200万元。 qh:Bc$S
Aeb(b+=
假定上述与资产转移、股权转让、债务重组等所有相关的法律手续均在2003年3月31日完成。新东方公司取得甲公司的股权后,按照甲公司的章程规定,于4月1日向甲公司董事会派出董事,参与甲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制定。至2003年底,新东方公司未发生与对外投资和股权变动有关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不考虑交易过程中的相关税费。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后,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 sVK?sBs]
p,goYF??
2003年1月1日,甲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5 000万元;1~3月份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4~12月份实现净利润4 0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甲公司2003年所有者权益未发生其他增减变动。 MDU#V
&CQO+Yr$l
2003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0 000万元;1~3月份实现净利润800万元,4~12月份实现净利润3 000万元,乙公司于2003年4月20日向投资者宣告分配2002年度现金股利500万元,并于2003年5月20日向投资者支付。除实现净利润和分配现金股利外,乙公司2003年所有者权益未发生其他增减变动。 0Gc@AG{
-}9^$}PR
要求: d51'[
?(
&cSVOsi
(1)计算确定新东方公司自北方公司换入的甲公司30%的股权和乙公司10%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Fb1D"!
%'yrIR
(2)计算新东方公司2003年12月31日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和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B1Zfu0
8o$rF7.-
(3)计算新东方公司与乙公司的债务重组业务,新东方公司在债务重组日应确认的资本公积或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V}Y*Yv
!Aw^X} C
(4)计算新东方公司与丙公司的债务重组业务,新东方公司在债务重组日应确认的资本公积或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U}RBgPX!
;^5k_\
(5)计算确定新东方公司从丙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aUnOyX_
3、甲公司为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额,销售价格等于计税价格,销售A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公司2002年度财务报告于2003年3月15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假定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2%。甲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cfEyiub
`8ac;b
(1)甲公司分别拥有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80%、40%和25%,甲公司对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均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除拥有上述公司的表决权资本外,不拥有其他公司的表决权资本。 wQSye*ec
G
aV&y
(2)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一直采用权益法核算,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为300万元(不存在追加投资的情况),按10年平均摊销。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对丙公司、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也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丙公司和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在2002年以前已摊销完毕。 #*'Qm
A
T&?g)
(3)2003年度,甲公司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甲公司生产的A产品除销售给乙公司外,其余均销售给无其他关联关系的常年客户。甲公司生产的B产品为丁公司特制,并全部销售给丁公司,市场上无与B产品相同或相似的商品。甲公司发生如下交易和事项: FfdB%
}/F$73Xd
①2003年1月10日,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销售价格总额为5 000万元,销售总成本为2 000万元。甲公司未对B 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品已于当日发出,丁公司开出承兑期为6个月、金额为5 85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 1)56ec<c
+e-F`k
②甲公司研究开发出新产品-C产品。为扩大宣传,甲公司于2003年2月15日召开C产品销售新闻发布会。丙公司以银行存款为该新闻发布会支付费用1 500万元,计入丙公司管理费用,不再向甲公司索要。 nt#9j',6Rn
]>t~Bcnm
③2003年1月1日,甲公司将其闲置不用的办公楼委托丙公司经营。该办公楼2003年年初账面价值为2 500万元。按托管协议规定,该办公楼委托经营期为3年,每年实现的损益均由丙公司承担或享有,丙公司每年支付给甲公司委托经营收益100万元。2003年,丙公司未实施任何出租或其他实质性的经营管理行为。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按协议如期收到委托经营收益100万元,已存入银行。 wqb4w7%
Uj):}xgi'
④2003年1月1日丁公司临时占用甲公司资金为1 000万元,2003年6月30日丁公司临时占用甲公司资金又增加了2 000万元。甲公司于12月31日收到丁公司偿还的临时占用资金2 500万元,以及资金占用费60万元,存入银行。 P.'.KZJ:WD
STp9Gh-
⑤2003年2月10日经二审法院终审判决,判决甲公司承担其为丙公司担保借款的连带责任,需为丙公司偿付借款本息3 000万元,延期还款的罚息90万元和诉讼费用10万元。甲公司根据丙公司的财务状况,其为丙公司支付的借款本息和罚息合计的50%基本确定能够从丙公司收回。甲公司尚未支付款项。 _&uJE&xl}
At'CT5
=
上述诉讼事项系甲公司于2000年为丙公司在建设银行的借款提供担保。2002年11月10日,甲公司收到法院通知,被告知建设银行已提起诉讼,要求丙公司及其提供担保的甲公司清偿到期借款本息3 000万元,其中本金为2 50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法院对该诉讼案尚未作出判决。甲公司由于对该诉讼案无法估计胜诉或败诉的可能性,故2002年12月31日未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 >
S>*JP
SM2Lbf
p!u
⑥2003年2月20日,甲公司接到通知,被告知XYZ公司于2003年2月15日由人民法院宣告破产清算,甲公司委托银行贷给XYZ公司的2 000万元,因XYZ公司的破产而经确认实际发生的损失为1 100万元。 dU$VRgP/
v;x0=I&%
上述事项系甲公司于2001年1月将2 000万元委托银行贷款给XYZ公司,年利率为2%,按年支付利息。因XYZ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甲公司在2001年度和2002年度均未确认利息收入。甲公司从2001年起对期末该委托贷款本金高于预计可收回金额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2001年度以前未发生委托贷款事项);2002年度委托贷款的本金未发生减值。2002年末,该项委托贷款本金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 600万元。 %_ibe
C#kE{Qw10r
⑦2003年3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一常年客户退回的于2002年12月25日销售的A产品,该销售退回系A产品型号与客户订购的型号不符所致。销售退回总价格为1 000万元,销售总成本为800万元。甲公司已收回上述购货方退回的原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通过银行退回了货款和增值税额等款项。退回的产品已验收入库。 ]YgR
7
$'AH:K
⑧2003年11月8日,甲公司销售一批A产品给乙公司,A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为每台1万元,销售价格总额为6 000万元,销售总成本为4 500万元。至200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收到款项。按照甲、乙双方签订的购销协议规定,产品售出后3个月内,如果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提供保修。甲公司按历年A产品销售保修的情况,估计很可能发生的保修费用为销售价格总额的1%(假定甲公司不对其他客户销售的A产品提供产品保修服务)。 %
i4
5
j
uA@"SG
2003年度,甲公司向其他常年客户销售A产品共33 000台,其中10 000台的每台销售价格为1.3万元;15 000台的每台销售价格为0.8万元;8 000台的每台销售价格为1.1万元。甲公司销售给其他常年客户A产品的销售总成本为26 000万元。甲公司向其他常年客户销售A产品的货款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等款项均已收存银行。 ~U0%}Bbh
EtKq.<SJ
(4)2003年度,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 200万元、800万元和600万元。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外,所有者权益无其他变动。 _MBhwNBxZ
9D T<
(5)除上述各项外,2003年度,甲公司发生管理费用900万元、营业费用300万元、营业外支出300万元、营业外收入750万元。 "m K`3</G
mn7I# ~
要求:计算甲公司2003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利润总额。 fp)SZu_*
四、 综合题(本类题共42分,其中,第1题17分,第2题25分) )`DVPudiy
"do5@$p|
1、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 Ti%MOYNCv
QK]P=pE'C
甲公司2004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5年3月30日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2004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调整。 S6<o?X9,I
--K)7
甲公司2004年度财务报告于2005年3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直至2005年3月31日,甲公司2004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尚未计算,利润尚未进行分配。 *;fTiL
sbW+vc
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编制的2004年年度“利润表”有关项目的“本年累计数”栏有关金额如下: ~#r>@C
A2|Bbqd
利润表 )A8#cY!<
* Gg7(cnpw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4年度 单位:万元 Lce,]z\_
}r:"X<`
项目 C/k#gLF`
本年累计收入 O[ma% E*0
调整后本年累计数 (a[BvJf
p&(0e,`z/
一、主营业务收入 >C0B!MT?3%
50000 _3`GZeGV
4uXGpsL
$*C
}iJsF
减:主营业务成本 Kxsd@^E
35000 yu;EL>G_AY
3:,%>#"
s41%A2Enh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yKML{N1D
3000 1)X|?ZD]F
|! 9~
S7+>Mk
二、主营业务利润
E`)e
;^
12000 ,}t%7I
+^AdD8U
%J*1F
加:其他业务利润 '.v;/[0
500 -H60T,o
bpY*;o$~
)G2Bx+Z;L
减:营业费用 T<uX[BO-a
700 G8repY
;]LQ}^MP(
$_<[kci%
管理费用 `wi+/^);
1000 OX;bA^+}P
RuHDAJ"&a
{]IY;cL
财务费用 $O |Xq7dp
200 *d8
%FQ
$.tT
ozOc6
三、营业利润 W?
G4>zA
10600 ]9QXQH
T!x/^
z>!./z]p
加:投资收益 }9ulHiR
400 }R*%q
t]B`>SL3W
~B
I`{/O=
补贴收入 =d;a1AO{&
0 g0 Q,]\~
#?Ix6 {R
JrBPx/?(,;
营业外收入 ndQw>
200 3ML^ dZ'
9"[,9HN
LuRCkKJ
减:营业外支出 5%TSUU+<I
1200 N1Y
uLG:
`@y~ JNf!
Ktk?(49
四、利润总额 BD"Dzq
10000 2z;nP
up,
r;
@0F
W(62.3d~}?
减:所得税 l9QI
lTc7
B}7j20:Z
$bhI2%_`M
o"qxR'V
五、净利润 _E9[4%f
VK/L}^=GOO
M[985bl
TTO8tT3[6}
|g hyH
与上述“利润表及部分利润分配表”相关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如下: !}}
)f/
X!V#:2JY
(1)甲公司自2004年1月1日起,将某一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2年变更为15年,对此项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上述变更,甲公司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但指出该项变更已经董事会表决通过,并已在相关媒体进行了公告。经复核,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没有重大差异。该设备原价为1 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该设备已使用3年,已提折旧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假定按税法规定,该生产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为12年。该设备当年生产的产品80%已对外销售,20%形成存货(假定均为库存商品),待下年全部对外销售。 ce$[H}rDB
q>+!Ete1p
(2)2004年11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丙公司购入甲公司100件A产品,每件销售价格为10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收到丙公司开具的银行转账支票,并交付银行办理收款。A产品已于当日发出,每件销售成本为8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同时,双方还签订了补充协议,补充协议规定甲公司于2005年3月31日按每件12万元的价格购回全部A产品。甲公司将此项交易额1 000万元确认为2004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计入利润表有关项目。 y:E$n!
+/_XSo
(3)2004年2月,甲公司着手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咨询费、材料费、工资和福利费等共计100万元。2004年6月,该技术研制成功,甲公司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专利并于2004年7月30日获得批准。甲公司在申请专利过程中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共计20万元。法律规定该项专利的有效年限为10年,甲公司预计其使用年限为5年。 rrC\4#H[??
)W_akUL
甲公司将上述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100万元费用计入待摊费用(取得专利权前未摊销),并于2004年7月30日与申请专利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20万元一并转作无形资产(专利权)的入账价值。 e>_a
(
?0 cv
假定甲公司在研究开发上述专利技术过程中发生的咨询费、材料费、工资和福利费等支出(不含申请专利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以及当期摊销的无形资产(专利权)价值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抵扣。 fbM>jK
,]t_9B QK
(4)2004年3月20日,甲公司与某传媒公司签订合同,由该传媒公司负责甲公司新产品两年的广告宣传业务。合同约定的广告费为240万元,甲公司已于2004年3月25日将其一次性支付给了该传媒公司。该广告于2004年5月1日见诸于媒体(两年内每月1日作广告)。 LmY[{.'tX
#bcZ:D@FC
甲公司预计该广告将在2年内持续发挥宣传效应,由此将支付的240万元广告费计入预付账款,并于广告开始见诸于媒体的当月起按2年分月平均摊销。2004年确认的广告费计入营业费用的金额为80万元。 WXo b
h
I>8_gp\1
假定甲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广告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抵扣。 fNda&
9y[U\[H
(5)甲公司2004年1月1日开始对所属一行政办公楼进行装修,装修过程中发生材料、人工等费用共计180万元。装修工程于2004年6月20日完成并投入使用,预计下次装修的时间为2014年6月。装修后,该行政办公楼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该行政办公楼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00万元。东方公司对自有的类似固定资产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残值)。 uju'Bs7
jcC"vr'u|
甲公司将上述行政办公楼的装修支出于发生时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并于投入使用时转入管理费用。 %V1j M
E#d~.#uH
假定就行政办公楼装修费用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抵扣的金额,与会计制度规定的装修费用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相同。 ;P<h9(
]?V:+>t=
(6)2004年12月5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项产品销售合同。合同规定:产品销售价格为 1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产品的安装调试由甲公司负责;合同签订日,丙公司预付货款的40%,余款待安装调试完成并验收合格后结清。甲公司销售给丙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给其他客户的价格相同。 |)d%3s\
CY=lN5!J
2004年12月26日,甲公司将产品运抵丙公司,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800万元。至2004年12月31日,有关安装调试工作尚未开始。假定安装调试构成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M:.+^.h
rPr]f;
对于上述交易,甲公司在2004年确认了销售收入1 000万元,并结转销售成本800万元。 J>M 9t%f@
<^$ppwk$
假定按税法规定此项业务甲公司2004年应确认销售收入1 000万元,并结转销售成本800万元。 4YY!oDN:
GfSD%"
(7)甲公司2004年按合同规定确认了对B公司销售收入计5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会计记录显示,销售给B公司的产品系按其要求定制,成本为400万元,B公司监督该产品生产完工后,支付了300万元款项,但该产品尚存放于甲公司,甲公司已开具增值税发票,余款尚未收到。 P];0,;nF
8)2004年10月31日,甲公司与C公司签订协议,将一项生产用设备转让给C公司,转让价款为1 108万元。甲公司转让设备的原价为2 000万元,已提折旧1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假定该设备计提的折旧与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额相等。 Ne;0fkO
;I@\}!%H
当日,甲公司又与C公司签订了一项补充协议,将上述转让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回用于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租期为2年,年租金为60万元,每月租金为5万元。 |7KWa(V5I
-k:x e:$
2004年11月1日,甲公司从C公司收到转让设备款,并于当日及12月1日分别向C公司支付租金5万元。 Cj }H'k<B
/j3",N+I
甲公司就上述事项在2003年确认了设备转让收益108万元及相关租赁费用10万元。假定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相同。 `'3&tAy
xVYa-I[Z
假定:(1)除上述8个交易或事项外,甲公司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qHheF%[\5
)Ft+eMYti[
(2)不考虑除所得税、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CL`+\
.
v2r|)c,h
(3)各项交易或事项均具有重大影响。 '5Kj"aD%
#%%!r$UL
要求: Af@\g-<W_
&E6V'*<93
(1)判断甲公司上述8个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Oc,HnyV+
b+gu<##
(2)对甲公司上述8个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进行调整,并编制相关调整分录(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tBw<7fe
V$FZVG/@#
(3)计算甲公司2004年应交所得税,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g9;s3qXiG
%TAS4hnu%
(4)合并编制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分录。 XgXXBKf$
CY.92I@S
(5)根据上述调整,重新计算2004年度“利润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qnQ".
] ZP!y
2、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3年至2005年有关资料如下: ]a.^F
MSBrI3MqQ
(1)投资业务: R'vNJDFY
RO3q!+a$/
①2003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东方公司和西华公司共同组建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甲公司投资80万元,拥有乙公司15%的股份;东方公司投资270万元,拥有其45%的股份;西华公司投资240万元,拥有其40%的股份。各投资者均按合同如数缴付出资。乙公司接受投资时,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400万元,资本公积200万元)。 ZI4dD.B
v>nBdpjXh
②乙公司2003年度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80万元,以银行存款分配2003年度实现的净利润100万元。 )/[L)-~y~
- q(a~Ge
③2004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东方公司达成协议,以360万元的价格收购东方公司拥有的乙公司45%的股份,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6WIs*$T2*
Gj%q:[r
④乙公司2004年度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以银行存款分配2004年度实现的净利润120万元。 p{v*/<.;
o~CEja&(
⑤乙公司经批准于2005年5月20日将资本公积100万元转增资本。 &PApO{#Q
Q`.q,T8I
⑥乙公司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45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120万元,以银行存款分配2005年度实现的净利润330万元。 liy/uZ
>z
/.8!#Q
(2)2003年至2005年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发生的其他交易或事项如下: ]t&^o**
#*w)rGkU2
①2003年6月30日,甲公司以688万元的价格从乙公司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该设备于当日收到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在乙公司的原价为7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已使用2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已计提折旧14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预计该设备尚可使用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CnNu
z Fj |E
2003年,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台,每台售价5万元,价款已收存银行。A产品每台成本3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3年,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对外售出40台,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 ,uNJz -B8
lup2>"?*
2003年末,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因市价下跌,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下降至280万元。乙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销售成本时结转。 u>vvW|OB[
VpB)5>
②2004年,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B产品50台,每台售价8万元,价款已收存银行。B产品每台成本6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乙公司对外售出A产品30台,B产品40台,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 K1R?Qt,qDF
XHdhSFpm
2004年末,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因市价持续下跌,库存A产品和B产品可变现净值分别下降至100万元和40万元。 g)ZMU^1
Pw +nO
③2005年3月20日,甲公司将从乙公司购入的管理用设备以650万元的价格对外出售,同时发生清理费用20万元。 CCt\[hl
4W49*Je
2005年,乙公司将从甲公司购入的B产品全部对外售出,购入的A产品对外售出15台,其余A产品15台形成期末存货。 f9},d1k
$%M]2_W(
2005年末,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因市价回升,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上升至80万元。 3OKs?i3A
zG/? wP"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X!NoF
@TXLg2
(1)除乙公司外,甲公司没有其他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D:IG;Rsc
h<>yzr3fN
(2)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额的公允价格; KZ#\ >
E8R;S}PA
(3)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除上述内部存货交易和固定资产交易之外的内部交易; d+5~^\lV
/NiD#s0t
(4)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外,无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 S3WUccv
q
&{<HcP
(5)以上交易或事项均具有重大影响。 IoK/ 2Gp
gX-hYQrC
要求: KUm?gFh
lsOfpJ
(1)编制甲公司2003年至2005年与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2005年12月31日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v[8+fd)}S
$?k]KD
(2)编制2005年有关合并会计报表业务的抵销分录。 aHYISjZ]>
[.Kp/,JY
(3)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并列出计算过程。 bX:h"6{=R
%m[ZU<v
(注:“合并会计报表工作底稿”格式及该表中“合并数”栏前各数据与答案中表格内容相同,本处略。) 79d(UG'O
参考答案 4*E5@{D
lQ!OD&6
一、 单项选择题 dVHbIx
s0D4K
1、A 解析:与关联方发生其他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但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M,txo8
SA=>9L,2
2、D 解析:选项A、B和C均应计入财务费用,会影响营业利润;出售无形资产产生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不影响营业利润。 8 Zp^/43
~Fw
bi
3、B 解析:选项B遵循的是重要性原则。 gJrWewEe
xh9$ZavB*
4、A 解析:有销售合同部分的A商品的可变现净值=(3-0.2)×10=28(万元),成本=27(万元);无销售合同部分的A商品的可变现净值=(2.8-0.2)×10=26(万元),成本=27(万元)。因此,2003年12月31日结存的20台A商品的账面价值=27+26=53(万元)。 idX''%"
^[Ka+E^Q
5、C 解析:该债券投资的溢价=(实际支付的价款-应计利息)-面值=(1 048-1 000×6%×3/12)-1 000=33(万元),摊销期为33个月,2004年底应摊销9万元,2004年底应摊销的相关费用=16.5÷33×9=4.5(万元),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1 000×6%×9/12=45(万元),所以投资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5-9-4.5=31.5(万元)。 V?wV*]c
1 ^= QIX
6、B 解析:甲公司应就此项租赁确认的租金费用=(36+34+26)÷4=24(万元)。 bJD$!*r\%!
Av5:/c.B
7、C 解析:工程5 月1日因工程发生安全事故而停工,9月1日重新开工(连续停工4 个月);符合暂停资本化条件。 t8xXGWk0
ez*QP|F*9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600×8/12+600×6/12+400×3/12+600×2/12=900(万元) 5dE=M};v
8=joVbs
资本化率=(1 000×6%×12/12+1 200×8%×10/12)÷(1 000×12/12+1 200×10/12)=7% %-.;sO=g
XM`
H@s7
2003年发生的利息费用=1 000×6%×12/12+1 200×8%×10/12=140(万元) |vGHh zZ|
qdv O>k3
2003年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900万元×7%+发行费用8万元=71( 万元)。 yrfV&C%=n
$YcB=l
8、B 解析:“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余额=66+(80-50)×33%-160×33%=23.10(万元)。 Dat',5
vxI9|i
9、B 解析:“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1 200-500-20-100-50-10)+500=1 020(万元)。 ]Zc|<f;
*x;4::'Jn
10、C 解析:甲公司2005年应确认的营业费用=300÷6×2=100(万元)。
\( #"g
Rq[d\BN0.d
11、B 解析:2003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0÷3=200(万元),与估计可收回金额220万元和不考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600-120×3=240(万元)两者中的较低者220万元比较,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恢复到220万元,因此,2004年的折旧额=220÷(5-3)=110(万元)。 324XoMO
ty pbwfM]
二、 多项选择题 S5y.
H
N8#j|yf
1、BDE 解析:选项A和C应记入“营业费用”科目。 y*-_
O x-eB
2、ABE 解析:本期应交所得税和本期“递延税款”贷方发生额会增加所得税费用。 nR*'
3
fC*cqc~{@
3、BC 解析:或有事项确认资产的前提是或有事项确认负债,所以选项D不正确;或有负债不能确认负债,或有资产不能确认为资产,因此,选项A和E不正确。 >,]8iMh
hdrsa}{g
4、BC 解析:为购建固定资产向商业银行借入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不与资产支出相挂钩,应予以资本化;为购建固定资产取得的外币专门借款利息发生的汇兑差额,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工程成本;为购建固定资产溢价发行的债券,每期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减去按直线法摊销的溢价后的差额,与资产支出相挂钩,可能一部分资本化,一部分费用化。 }58MDpOF1
$#u'XyA
5、ACE 解析:递延税款贷项和固定资产报废损失会减少净利润,属于调增项目;选项A增加净利润,属于调减项目;待摊费用的增加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会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因此属于调减项目。 qa
)BbK^i
9_O4yT
L
6、ABCD 解析:报告年度销售的商品在日后事项期间退货属于调整事项。 xSK#ovH2
G--X)h-
7、AC 解析: 选项A补价比例=1 500/15 000=10%, 属于非货币性交易;选项B补价比例=2 150/ 8 000=26.875%>25%,不属于非货币性交易;选项C补价比例=25 000/(100 000+25 000)=20%, 属于非货币性交易;选项D 补价比例=20 000/100 000=20%, 虽然<25%, 但是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因此,其交易也不属于非货币性交易。选项E 补价比例=26 000/100 000=26%,不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tB,(12@W
)(-;H|]?
8、ABCD 解析:母公司的会计报表和合并报表一并提供时,分部报告只需在合并报表基础上提供。 u YT$$'S
K SOD(
9、ABC 解析:选项D和E应记入“递延套保损益”科目。 }F _c0zM
~qGW94
10、ABD 解析:对应收融资租赁款坏账准备的计提,应按应收融资租赁款余额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差额部分合理计提坏账准备;当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担保余值已经减少,应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并将由此而引起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确认为当期损失。 'D
?o^
L1/`/
11、ABCD 解析: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提供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因此,选项E不正确。 z"UC$
三、 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Y`bTf@EP>
TxP+?1t
1、(1)本租赁属于融资租赁。理由:①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500/(1+6%)+500/(1+6%)2 +5/(1+6%)2=921.15(万美元),占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90%以上,符合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②租赁期满时,中国东方公司可以优惠购买,也符合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因此,该项租赁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Xzf,S;XV~
BrwC9:
(2)起租日的会计分录: *$NZi*z3
g)#{<#*2
最低租赁付款额=500×2+5=1 005(万美元) NBc^(F
"
U"p</
Q
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921.15(万美元) {.{Wl,|7
Z}dK6h5+'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1 005-921.15=83.85(万美元) }\7UU?@ n
qVE0[ve
借:在建工程 7 645.54 "ya
xHd
Q,xL8i
M,
未确认融资费用 695.96 crP2jF!
i!
?gga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US$1 005) 8 341.5 M[YFyM(
\{lv~I
(3)①固定资产安装的会计分录 K -rR)-rI
1Qf}nWy
借:在建工程 150 ~dRstH7u
r8Pd}ptPU
贷:原材料 100 0Lxz?R x]<
Jd>~gA}l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w#9KtW,tt
!`Rh2g*o9
应付工资 33 ([u|j
vv @m{,7#Y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 795.54 -o6rY9\_!
-Qn7+?P
贷:在建工程 7 795.54 LEgP-sW
?
W'p&(;
②2005年12月31日 !=,4tg`
_]>1(8_N
支付租金: :-k|jt
:;7I_tb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US$500) 4 175 )O~[4xV~
|:=o\eu&
贷:银行存款 (US$500) 4 175 (hzN(Dh
^hC'\09=c
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 LSJ?;Zg(=z
cqNK`3:.j
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695.96÷2=347.98(万元) (8JU!lin
yJm"vN
借:财务费用 347.98 F3qK6Ah.
)?*YrWO{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47.98 7C{ yNX#
Dsg>~J'
计提折旧: 8vY-bm,e
DYD<?._I
计提折旧=7 795.54÷3×9/12=1 948.89(万元) V0\[|E;F
FM@iIlY"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 948.89 EiW|+@1
9B:
3Ha=
贷:累计折旧 1 948.89 +$,Re.WnP
|@Tga_0p
③2006年12月31日 T
pkSY`T
rVYoxXv
支付租金: afEa@et'
x%G3L\5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US$500) 4 200 hArY$T&MB
0M_oFx
贷:银行存款 (US$500) 4 200 Z4j
6z>q E
t;&XIG~
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 %a;#]d
|^pev2g
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695.96÷2=347.98(万元) W lMcEje
*gbK
:*_J
借:财务费用 347.98 _!\d?]Ya
Ux[<g%F"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47.98 ?{{w[U6NE
/d8o*m'bu!
计提折旧: uepyH
+&Ld`d!n
计提折旧=7 795.54÷3=2 598.51(万元) d8j1L/e
m~ tvuz I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2 598.51 s
HP-@
vT'Bs;QR
贷:累计折旧 2 598.51
ggr
Jg6Lr~!i
优惠购买: #WpkL]g2+%
1uw#;3<L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US$5) 42 AlSO
^mS |ff
贷:银行存款 (US$5) 42 wl
Oe
oi
a|aVc'j
借: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 7 795.54 rH+OXGoB
wbO6Ag@))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 795.54 a
V3:{oL
nV;'UpQw
(4)①2005年汇兑损益: c?p^!zG
Y
::0v@&(
银行存款账户汇兑损益=(800+600-500)×8.35-(800×8.30+600×8.32-500×8.35)=58(万元)(汇兑收益) Ykbg5Z
'Wo
nz<{'
长期应付款账户汇兑损益=(1 005-500)×8.35-(1 005×8.30-500×8.35)=50.25(万元)(汇兑损失) 2ej7Ql
_@c
y7R#PkQ~
2005年汇兑收益=58-50.25=7.75(万元)。 qS!r<'F3dP
n/H
OP
②2006年汇兑损益: pm&THd
Wgq|Q*
2006年3月20日外币兑换业务产生的汇兑损失=200×(8.36-8.32)=8(万元) gg;r;3u
R$awg SE
银行存款账户汇兑损益=(800+600-500-200-505)×8.40-[(800+600-500)×8.35-200×8.36-505×8.40]=37(万元)(汇兑收益) Y Y:BwW:
c8qr-x1HG
长期应付款账户汇兑损益=(1 005-500-505)×8.40-[(1 005-500)×8.35-505×8.40]= 25.25(万元)(汇兑损失) ] $ew 5%
092t6
D}
2006年汇兑收益=37-8-25.25=3.75(万元)。 )
nfoDG#O
z3fv}_\z
2、(1)新东方公司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5 000+(8 000-2 000-200)=10 800(万元) D
HidI\*gT
K~x,so
新东方公司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8 000+4 000=12 000(万元) G1"iu89d
Pf?kNJ*Tv)
应确认的损益=(12 000-10 800)/12 000×2 000=200(万元) =BsV`p7rU
~xH&"1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的入账价值 |m19fg3u
dj|5'<l
2
=(10 800-2 000+200)×8 000÷(8 000+2 000)=7 200(万元) 97}]@xN=
.p`4>XA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的入账价值 D7ex{SVA)
2EY"[xK|
=(10 800-2 000+200)×2 000÷(8 000+2 000)=1 800(万元) o9?@jjqH
A]1Nm3@
(2)新东方公司2003年12月31日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7 200+600+1 200=9 000(万元)。 $|4C]Me (
3:%k
pnO
新东方公司2003年12月31日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 800-50=1 750(万元)。 A5?"
wN2+3LY{
附参考会计分录: Rd?}<L
LHAlXo;
借:固定资产清理 5 800 tiK?VwaKI
Ae)xFnuq3
累计折旧 2 000 ]n ?x tI
R{hX--|j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 &[.5@sv
)fH
Q7
贷:固定资产 8 000 'X~tt#T
_Fb}zPU!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 7 200 0QQss
p:,Y6[gMo
——乙公司 1 800 @0`A!5h?u
$o6/dEKQ
银行存款 2 000 V la,avON
E' 5*w6
贷:无形资产 5 000 <QtZ6-;_f
[+#m
THX
固定资产清理 5 800 ~{c ?-qb
?M2(80
营业外收入 200 WSThhI
61\u{@o$
对甲公司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7 200-(25 000+1 000)×30%=-600(万元) \?bV\/GBR
_iwG'a[`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 600 ;%|im?
tz1@s nes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600 ?0b-fL^^+l
z,HhSW?&^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损益调整) 1 200(4 000×30%) Nk~}aj
J5@08bZm
贷:投资收益 1 200 ia6 jiW x
H$6RDMU
借:应收股利 50 -K"'F`;W
GqFx^dY4*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50 *7Dba5B
337.' |ZE
借:银行存款 50 P-m_],
w+o5iPLX
贷:应收股利 50 =;Id["+
.soCU8i3
(3)新东方公司应确认的资本公积=8 000-4 000=4 000(万元) OhF55,[
3CUQQ_
附参考会计分录: G1:}{a5i_
*miG<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8 000 VA/2$5Wu
Z0|5VLk,<{
贷:无形资产 4 000
,(jJOFf
jzvK;*N
资本公积 4 000 ]kh]l8t ^
lR(9;3
(4)新东方公司应确认的营业外支出=(6 000-3 000-800)-2 000=200(万元) %wD#[<BGn>
D(cD8fn,J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200 ?2<QoS
<y 4(!z"
累计折旧 3 000 *4O=4F)x
#-az]s|N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00 I#l}5e5
G,8mFH
贷:固定资产 6 000 dg D-"-O
Sn:>|y~
借:应付账款——丙公司 2 000 ~$!,-r
OT#@\/>
营业外支出 200 KbJ6U75|f
rcnH ^P
贷:固定资产清理 2 200 D#jwI,n}x
8jK=A2pTa
(5)应确认的损益=[3 200-(4 000-200-120)]÷3 200×200=-30(万元) tldT(E6
YV>a 3
从丙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4 000-200-120)-200+(-30)=3 450(万元)。 #%,X),%-
t@KTiJI
]
附参考会计分录: opX07~1
.EYL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680 *i#2>=)
/08FV|tX)
累计折旧 200 8)B
{x[?|
D2e-b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0 BRFsw`c
5-dt0I@<
贷:固定资产 4 000 (6%T~|a
LpH
Gt]|D
借:无形资产 3 450 G/x6zdk
<O
jK $KV
银行存款 200 4+olyBht
0 '&C5v'
营业外支出 30 ^&
3vGu9
]dycesc'
贷:固定资产清理 3 680 N2h5@*1Y
3、主营业务收入=2 000×120%+6 000+33 800=42 200(万元) G<Z}G8FW^
.0Ud?v>=
主营业务成本=2 000+4 500+26 000=32 500(万元) ]4rmQAS7"
as07~Xvp-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600+3 380=3 980(万元) L03I:IJ
k|fM9E
其他业务利润=0 vuQA-w7
>N3X/8KL%
营业费用=1 500+60+300=1 860(万元) L5hF-Ek!
3
Owp]>e
管理费用=900(万元) He_O+[sc
]t[%.^5#
财务费用=-40(万元) @`.4"*@M
288mP]a(v_
投资收益=1 400 (万元) ,Wtw0)4
6Ga'_P:
营业外收入=750(万元) o!xCM:+J
=B&|\2`{)
营业外支出=300(万元)
YB*)&@yx
ZllmaI
利润总额=42 200-32 500-3 980-1 860-900+40+1 400+ 750- 300=4 850(万元)。 iBE|6+g~Cj
y)r`<B
四、 综合题 <XL%*
Q}#4Qz~n
1、(1)事项(1):不正确。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没有重大差异,不应改变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PpRS4*nR
x1=`Z@^
事项(2):不正确。此项属于售后回购业务,不应确认收入的实现。 }#zL)+XI
LM<*VhX
事项(3):不正确。研发费不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KYKLP+
rEr=Mi2
事项(4):正确。 l4gH]!/@
p5In9s
事项(5):不正确。若固定资产装修后使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则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P IG,a~
8YSvBy
事项(6):不正确。至2004年12月31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不应确认收入。 qMaO1cE\
;v8TT}R
事项(7):正确。 hyxv+m[
1dD%a91
事项(8):不正确。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对售后回租(经营租赁)交易,转让方应将售价与所售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递延收益处理,并在租赁期内按照租金支付比例分摊;该分摊额与当年实际支付租金的差额确认为当年租金费用。 +5fB?0D;
TjpyU:R,&|
(2)事项(1): $#^3>u
;apLMMsWC
2004年该设备实际计提折旧=(1 200-300)÷(15-3)=75(万元) )~M@2;@L
zBm~ J%
2004年该设备应计提折旧=1 200÷12=100(万元) WjBml'^RY
2<7pe@c98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4年主营业务成本 20(25×80%) m.P
F'_)/
->#wDL!6
库存商品 5(25×20%) 03?ADjO
:M6|V_Yp
贷:累计折旧 25 Y1o[|ytW
y0O(n/
事项(2): hLfWDf*T|
7$7|
~k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1uo |a
hMupQDv/I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800 )t~ad]oM
+@$VJM%^7b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200 /A5=L<T6F
&[`24Db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财务费用 80[(12-10)×100÷5×2] f*@
:,4@
J^t0M\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80
6cg,L:j#
Sh;`<Ggi~
事项(3): '3XOU.
,T;sWl
分析:按制度规定,甲公司2004年7月30日应确认的无形资产为20万元,2004年应摊销无形资产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20÷5×6/12=2(万元),甲公司应将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咨询费、材料费、工资和福利费等100万元计入管理费用,因此,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102万元;甲公司的实际做法是,确认了无形资产120万元,摊销无形资产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120÷5×6/12=12(万元)。 -0uGzd+m*
WLWfe-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4年管理费用 90(102-12) '"Cqq{*
"P.sKhuo
贷:无形资产 90 '>[ZfT
Z4z|B&
事项(5): 6oKlr,.
F_u?.6e]
分析:甲公司2004年发生的装修费用180万元,未超过预计可收回金额200万元,因此甲公司应将发生的装修费用全部计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该固定资产2004年应计提折旧=180÷6×6/12=15(万元)。 bSM|"
!B[Y?b: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180 ym
p*:lH(
EAY+#>L*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180 DN8I[5O
bO6z;D#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15 gy1kb,MO
gISA13
贷:累计折旧 15 1`II%mf[
zt((TD2
事项(6): JAW7Y:XB
R||$Wi[$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qZQm*q(jM
L9[m/(:y
贷:预收账款 1 000 I9TNUZq('
qPN
借:发出商品 800 6o
#J
[)IaXa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800 `U?S 9m
.&=\
*cZc
事项(8): q89yW)XG
r& RJ'z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收入 108 NVVAh5R
WnQ'I=E#~
贷:递延收益 108 qvsfU*wo?
CE183l\
借:递延收益 9(108×10/120) 9(&$Gwi
cB;DB)0P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9 ),<h6$
WUDXx %
(3)甲公司2004年应交所得税=[调整后的税前会计利润9 476万元+ 5W{|?l{
_#<l -R`
事项(2)调增280万元(1 000-800+80)+事项(6)调增200万元(1 000-800)+事项(8)调增99万元(108-9)]×33%= 3 318.15(万元)。 p<VW;1bt5
NFU=PS$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 3 318.15 ^[HX#JJ~
_qit$#wK;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 318.15 ;r;>4+zn\
d76C]R5L
(4)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 842.15 "|
oW6@
;?o"{mbb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 842.15 ^J?2[(
3e[k 9`
(5)根据上述调整,重新计算2004年度“利润表”相关项目的金额如下: /[3!kW
a.<!>o<t:
利润表 m[5ed1+
H]lD*3b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4年度 单位:万元 ~ "~uXNd
F fzY3r+
项目
wZ8LY;
本年累计收入 _i"[m(ABj1
调整后本年累计数 @XF/hhGE_y
,"5p=JX`
一、主营业务收入 Z}O0DfT;
50000 87VXVI
48000 x(zW<J5X"
la!rg#)-X
减:主营业务成本 4p&SlJ
35000 Bq:: 5,v
33420 3TD!3p8
A`1/g{Ha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DB1Y`l
3000 LZ9IE>s
j
3000 {QLqf
hWu#}iN
二、主营业务利润 j%&^qD,
12000 ;/nR[sibN
11580 [TpW$E0H
CV,[x[L#{
加:其他业务利润 A7:W0Gg
500 K[|d7e
500 v3jx2Z
"V_PWEi
减:营业费用 Yc'7F7.<6
700 ~oBSf+N
700 {Q~A;t
g>R md[!/
管理费用 }oTac
1000 [+y/qx79
916 u"n~9!G
esEOV
$s}
财务费用 0r\hX6 k
200 4a~9?}V:
280 QPa&kl
:@X@8j":
三、营业利润
I1(,
J
10600 ?G-a:'1!
6
10184 hMx/}Tw wt
v4<x 4
加:投资收益 C44Dz.rs
400 .es= w=
400 )Nq$~aAm
QSy #k~
补贴收入 5k}U
XRB?
0
(iiyptJ
0 F;&'C$%
pr-!otz
营业外收入 yz2NB?)
200 dDk<J;~jGJ
90 :FdV$E]]<
akQtre`5sd
减:营业外支出 r).S/
1200 `ml;#n,*
1200 ji2if.t@
j:,*Liz
四、利润总额 $wVY)p9Q
10000 A!
1>
9474 Hp":r%)
mvxg|<
减:所得税 : C;=<$
Kc\0-3
Z
3318.15 EY!aiH6P
413r3/
五、净利润 M|`%4vk>
^IM;D)X&:
6155.85 &e%y|{Y
TaB35glLY
)f'cy@b
主营业务收入=50 000-1 000-1 000=48 000(万元) _Oq (&I
c Ew/F0
主营业务成本=35 000+20-800-800=33 420(万元) ]}G(@9
rYq8OZLi
财务费用=200+80=280(万元) 7z6y n=B
bd<zn*HZ*
管理费用=1 000+90-180+15-9=916(万元) -]P
W\}w1
O`mW,
营业外收入=200-108=92(万元) ./ib{ @A.
2、(1)投资业务分录 f5/ba9nI
;LH?Qu;e
①2003年1月1日 `)H.TMI
jvm
"7)h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 ;mo}$^49*
^ tm,gh
贷:银行存款 80 4k$BqM1
Mi'eViH
②2003年收到现金股利
e[n T'e
r0j:ll d
借:应收股利 15 bU:"dqRm<
M* QqiE
贷:投资收益 15 wEzLfZ Oz/
1rE hL
借:银行存款 15 K22W=B)Ln
c6dL
S
贷:应收股利 15 |vWx[=`o
0/(YH
③2004年1月1日 ;][
1_
OBN]bvCJ
第一,对原按成本法核算的对乙公司投资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原投资的账面价值 T?7ZF+yo6
kRE^G*?
2003年1月1日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80-600×15%=-10(万元)
-F|(Y1OE
v
=SC*
2003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0×15%=30(万元) \kWceu}H,
m2<sVTN`^
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累积影响数=30-15=15(万元) vM\8>p*U
t_@%4Wn!1L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90 ybf`7KEP2A
%qfEFhRC
(损益调整) 15(30-15)
|n~,$
|$9k
z31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 Dw6Q2Gnv
t]"3vE>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lgA9p
4-
N9:xtrJ]_J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10 tq>QZEg
WRFzb0;01
第二,追加投资 cy/;qd+!M
7=mU["raz`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15 yZA}WTGe
3Xf}vdgdM$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15 LfrS:g
\\x``*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360 `Nu3s<O7CF
kY4riZnm
贷:银行存款 360 `N8A{8$qv
?OvtR:h C
计算再次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 aeE9dV~
(?YTQ8QR
股权投资差额=360-(600+200-100)×45%=45(万元) Y R#_<o
$xlI"-(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10 IM)\-O\Wd
i v&:X3iB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35 kUn55 l
-~v;'zOO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45 d^WVWk K
HRje4=:
④2004年12月31日 fkyj&M/
. v0 .wG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180 g5X+iV
!}Cd_tj6
贷:投资收益 180 *V3 }L
Z
;VYL7Xu](
借:应收股利 72 (PE"_80Z
ix$?/GlL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72 [|xHXcW
z9YC9m)jK
借:银行存款 72 ^ ,U9N
[L]
ca*
贷:应收股利 72
"+r8izB
R.*KaCA
借:投资收益 7 u0#q)L8
\qi=Us|=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7 '1|r+(q|2
\ d+&&ns
⑤2005年5月20日 BRFA%FZ,
G;qC&7T
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9] Uvy|
4 )*8&
⑥2005年12月31日 D%Hz'G0|
b;Pqq@P|g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270 \zR{D}aS
[F*t2 -ta
贷:投资收益 270 uRh`qnL
/Rb`^n#
借:应收股利 198 \ :1M
M
g(>;Z@Y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198 c*9RzD#Zj
;Q:^|Fw!F
借:银行存款 198 ~aNK)<Fznd
k6QQoLb$V
贷:应收股利 198 Txj%o5G
e$4 5 OL
借:投资收益 7 q4|TwRx~
OTl\^!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7 _hMMm6a|
b-@6w(j
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账面余额 88$G14aXEk
#&\^{Z
=80+90+15-80+360+35-45+180-72-7+270-198-7=621(万元)。 ^EN_C<V;"d
n1a;vE{
!
(2)2005年抵销分录 6K5KZZG
$oHlfV/!
①借:实收资本 500 PBTGN;y
nG1mx/w
资本公积 100 \Rn
GKQ"4
E#URTt:&>
盈余公积 300 ;l[/<J
XD<7d")I
未分配利润 100 @AvXBMq|
sf2_x>U1
合并价差 21 r3mB"("Z'
&$.Vi&{.
贷:长期股权投资 621 <fC gU&
M3Q#=yy$D$
少数股东权益 400
4^1{UlCop
.[? E1we
②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00 Vrf2%$g
[#fXmW>N/
投资收益 270 d7g/s'ZHt6
xC9^x7%3O
少数股东收益 180 _Z~wpO}/
&kB[jz_[A
贷:提取盈余公积 120 2[}^ zTtA
'""qMRCm
应付利润 330 kZs
&,4^LFZW
未分配利润 100 y,
tA~
4xuL{z;\
③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08
=iC5um:
J6;^:()
贷:盈余公积 108 nchhNU
C"PN3>x}j
借:提取盈余公积 72 y%Ui)UMnw]
$g$~TuA
w
贷:盈余公积 72 4f~CG
r
*,-)4)7d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28 (pm]U7
8RbtI
4
贷:营业外收入 128 !s/ij'T
wb2N$Ew=
借:营业外收入 24 .J#xlOa-
j_-$xz5-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4 Ih!UL:Ckh
"ZEJL.Wy
借:营业外收入 4(128÷8÷12×3) <1.].A@b*
|tP1,[w">
贷:管理费用 4 Zk$AAjC&
d~tG#<^`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20 Z%\9y]zs
oJVpNE[3]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 ?d%+85
M
c oHV]x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 ;XSRG*3j~4
)/PvaL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0 >Y?B
(I2e
3!`Pv ?
|o
借:管理费用 20 9-eYCg7C|
=\e}fyuK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cRsLt/
Wr
t*5d'aE`/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60 64z9Yr@
JXUnhjB,B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 3}= .7qm
8Y3c,p/gS>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15×2) S;M'qwN
.q
i$X!0
贷:存货 30 Kg=TPNf"$
.+]e9mV
借:存货跌价准备 50 ?`_US7.@
qEX2K^y'4"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50 GeWB"(t
M7/P&d
借:管理费用 50 E D*=8s2
E^zgYkZO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 m <IPi <
!p >a,8w
注意:2005年末,A产品的成本为75万元,其可变现净值为80万元,所以乙公司原来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已转回。 \O
/" F;
3)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kV!0cLH!hH
B]ul~FX
合并会计报表工作底稿 TDBWYppM
(l{+T#
项 目 F#7Z
R*ZB1
甲公司 ~mOGNf?f
乙公司 6%H8Qv
合计数 4*&x% ~*
合并数 A@bWlwfl
+"Ih'bb`j
qe4hNFq
OYzt>hdH
X5U_|XK6Y
d#Sc4xuf
q@F"fjWBr
>&TSz5Q
主营业务收入 *_`T*$
7000 `J[(Dx'y=t
3000 /|t
vGC.#
10000 Bwjd/id q
10000 gn1`ZYg
.3?'+KZ,
主营业务成本 0aQtJ0e16
4720 F')T:;,s
2100 V9-pY/v9
6820 `)\_
6820-20-60+30=6770 Wv_5sPqLW
Wa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_amgRP7$
200 y$r^UjJEO
80 }oYR.UH
280 Kv:U QdnU[
280 z{d] ,M
E$.|h;i]Q
主营业务利润 9-o{[
2080 p|,K2^?Y
820
2_vE
2900 Ky|Hi3?
295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