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GW;%~qH[,
$Y6\m`
1.【答案】C v.Q#<@B^:
RYEZ'<
【解析】①年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60000-54000=6000(元); hI!BX};+}
>*h+N?
m
②年末已提足的跌价准备=8000-5000×(40000÷50000)=4000(元); W6i{yneW
bg-/
8,
③应提准备=6000-4000=2000(元)。 Dho6N]86r
}|=/v(D
2 【答案】C $\h-F8|JMX
*PnO$q@`
【解析】第一年应提坏账准备=850000×8%=68000(元); D?1fY!C:r
kJ FWk
第二年应提坏账准备=950000×8%-(68000-20000)=28000(元); i m;6$3
`L`+`B
第三年应提坏账准备=900000×8%-(76000-6000)=2000(元); ? /z[Jx.
{:uv}4 Z
第四年应提坏账准备=1000000×8%-(72000+15000)=-7000(元); rnj$u-8
IB[$~sGe
四年累计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68000+28000+2000-7000=91000(元)。 h9ScN(|0y
e9KD mX_
3.【答案】C &}k7iaO
4G(7V:
【解析】略 vlbZ5
1]2]l*&3
4.【答案】A j
%gd:-tA
p
4>ThpX
【解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大额装修费应在租期、尚可使用期和装修周期中选择一个最低标准进行摊销。具体到本题,租期为15年,尚可使用期为20年,装修周期为7年,因此应选择7年期摊销装修费用。 h7"U1'b
v{a%TA9-
5.【答案】 B KN|<yF
Yn}Gj'
【解析】2006年5月1日甲公司将应收账款卖给银行时,会计分录如下: 0Xh_.PF
,
O5X80'.g
借:银行存款 35 (4R(5t
^)gyKl:E'
其他应收款4.68 ,\\ba_*z
aP
营业外支出7.12 8J(j}</>a
1^WGJ"1
贷:应收账款 46.8 =WY
'n
l'
S"Cz.
bv
6.【答案】C _K~h?
\u
#_ |B6!D!
【解析】 [#Y
L_*p
pd'0|
①首先选定摊销期限为5年; 13!@LbC
F(HfXY3
②2003年应摊销16万元(=96÷5×10/12); Sf, z
:jl*
Y-mM
③2004年应摊销19.2万元(=96÷5); /YvXyi>^"%
^U_T<x8{
④2004年末的摊余价值=96-16-19.2=60.8(万元),相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35.15万元,应提准备25.65万元,并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至35.15万元; ?J\&yJ_B
y d97ys
⑤2005年应摊销11.1万元[=35.15÷(36+2)×12]; w==BSH[
P9cx&Hk9
⑥2005年末的摊余价值=35.15-11.1=24.05(万元),正常摊余价值为41.6万元(=96-16-19.2-19.2),而此时的可收回价值45万元,说明价值已经恢复,应反冲24.05万元与41.6万元的差额,即17.55万元。 j~qm$ 'H
AatSN@,~z
7.【答案】B C 5.3[
|RiJ>/MK\
【解析】 QO'Hyf t
6ZQ |L=Ytp
①该债券投资的溢价总额=(1160-1000×9%×16/12)-1000=40(万元); =:WZV8@%
te+} j7SU
②2006年末“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000+40÷(3×12+8)×12+12÷(3×12+8)×12+1000×9%×4≈1000+10.9+3.28+360=1374.18(万元)。 x4'@U<
At(88(y-W
8.【答案】A q3$8"Q^
\Z]+j@9
【解析】略 r[L%ap\
{
bBjr hi
9.【答案】 D Yr9'2.%Q
y7,fFUKl
【解析】受托经营协议确定的收益为300万元,受托经营企业当年净利润为400万元,而当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20%(=400÷2000×100%),超过了10%,按净资产的10%计算的金额为200万元(=2000×10%),根据制度规定,应选择这三者中的最低者作为收入确认标准,所以当年甲公司的收益额=200万元,相应的“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为100万元(=300-200)。 t}q
e_c
+vh|m5"7I7
会计分录如下: i
9)
Gt
QHk\Z
借:银行存款 300 ob.<j
k)p`x"To
贷:其他业务收入200 @Po5AK3cy
kt6x"'"1
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100 $p0nq&4c
uAO!fE}CJ
10.【答案】A hw
DxGiU
"Oxr}^% i
【解析】 Y=mr=]q
[
RyVR
①累计支出平均数=600×8/12+600×3/12=550(万元); `fBQ?[05.
|#TU"$;
②加权资本化率=(600×5.4%×10/12+600×5%×10/12)÷(600×10/12+600×10/12)=5.2%; FZe/3sY
Nm*
(?1
③当年资本化额=550×5.2%=28.6(万元)。 MpCPY"WLL
hg)Xr5>
11.【答案】B \`n(JV
iGW|j>N
【解析】预计负债=(14+18)÷2+8=24(万元)。 c+:ZmrP/
*QC6zJ
12.【答案】B 7H6Ts8^S
8Y`Lq$u
【解析】 F]$ Nu
dAI^ P/y%
①完工进度=65÷100×100%=65%; `0d0T~
V*p[6{
U0
②2005年的合同收入=120×65%-0=78(万元); y~9wxK
p _gN}v
③当年的合同成本=100×65%-0=65(万元); &`^(dO9
h3MdQlJ&
④当年的毛利=78-65=13(万元)。 T
Dh)}Ms
/JD}
b[J$
13.【答案】D {?qfH>oFA
`
~GXK
【解析】购买股票时支付的印花税应计入投资成本;生产车间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应计入制造费用;担保损失应列入营业外支出。 NQdwj>_a
H,7='n7"
14.【答案】D 3lUVDNbZ
Etz#+R&*
【解析】如果存在消费税,则回购的存货成本应等于当初发出存货成本加上当时的消费税,具体到本题,该回购的存货成本应等于90万元加上当时的消费税11万元,合计101万元。 )PYPlSQ*V
aHhLz>H'
二、多项选择题 A(y6]E!
TFSdb\g
1 【答案】BC Hv/C40uM-
(X
Z[-M7
【解析】 mb\T)rj
ti5fsc
备选答案B: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时,第一次支付的款项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以后再支付的款项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j=0kxvp
1[egCC\Mo_
备选答案C:企业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R?wZ\y Ks}
}z]d]
2.【答案】ABCD mF6-f#t>H+
9ihg[k
【解析】略 yFE0a"0y
|_53So:g
3.【答案】ABC T8 FW(Gw#
%
['NPs%B
【解析】略 a"( Ws]K
uKx:7"KD
4.【答案】ABCD ]3,'U(!+
(:iMs)
iO{
【解析】略 6i/unwe!`)
H1N@E}> |
5.【答案】ABCD u(9pRr
L
P]+B}))
【解析】略 @rhS[^1wi+
pMU\f
6 【答案】ABCD frcAXh9
a~2Jf @I3
【解析】略 6~dAK3v5
Zg+.`>z
7.【答案】 AB :!i=g+e]
`xM*cJTZ
【解析】C业务和E业务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而D业务与2005年报表信息无关。 8@3=SO
`^#R
wn#
8.【答案】 ABC iwnGWGcuS
XfcYcN
【解析】D、E属于增值税条例中的不予抵扣项目。 -^NW:L$|
FBE|pG7
9.【答案】ABCD CI*JedO]
x8lBpr
【解析】略 /)K')
Zbo4{.#
10.【答案】 ABCDE aZf/Wi
R2
L|[i<s;
【解析】略 U&"L9o`2
\O*ZW7?TJ
11.【答案】 ABC &>-'|(m+2
8wWp+Hk
【解析】 j+!u=E
6$
"IeBRO
(1)因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而补提闲置设备折旧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 s:{[Y7\?
Y*xgY*K
(2)因税务口径承认应收款项5‰的坏账准备,所以不能将所有的减值准备作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处理。 33%hZ`/>
WD4"ft
(3)乙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NPoW4Kv
@<DRFP
借:原材料 95 U*nB=
=
Q]5_s{kiz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5kqI
)pI( <
贷:实收资本----甲公司112 3MX#}_7A
9#[,{2pJr
(4)抵销分录为: $`OyGeq"T
e# Y{YtE
借:主营业务收入500 7
\xCNOKh
Q'U!
贷:主营业务成本 500 f)vnm*&-
\=({T_j4
借:主营业务成本120 &NF$_*\E
P^o@x,V!&
贷:存货120 jR\pYRK
b!t[PShw^
所以,合并后的“主营业务收入”=10000+4000-120=13880(万元)。 T=NLBJ
9T;>gm
12.【答案】 ABCE *X3wf`
C?
tF[)Y#
【解析】如果无法合理推断出租赁资产归承租人所有,则按租期与尚可使用期孰低标准来确认折旧期 GX23c
i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题型共2题,其中第1题10分,第2题10分。本题型共20分。需要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会计科目有明细科目的,应予列示。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RH,x);J|
(x%
4*
(一)汇明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器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该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率为33%。2003年~2007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bD)"Jy
jNbVp{%/S}
1.2003年1月1日为筹建一生产线从银行借入长期借款1000万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6%,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因工程资金不足,于2003年7月1日又借入一笔长期借款400万元,年利率为6.6%,期限为4年。工程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开工,相关资产支出资料如下: ^vm6JWwN0B
S9DXd]6q_
日期 #^9bBF/
资产支出额 iB99.,o-&
g
mWwlkf9
2003年 3'p1m`8
3月1日 y?cN
200 ftmPdha%+
1N65 M=)
7月1日 IqlCl>_j
300 RKzO$T
z}}
P+P/
9月1日 Sg%s\p]N_#
100 '<,Dz=
T!?tyW
10月1日发生安全事故,直至第二年的2月1日才重新开工。 0"j:-
1
oFp1QrI3k8
2004年 "Plo[E
2月1日 v`L]dY4,
400 C@;e<
IAbQgBvUD
3月1日 kE6/d,
400 erv94acq
W3ms8=z
4月1日工程正式完工,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 Q(A$ >A
bGB$a0
XXm7rn
4cy,'B
{tOf0W|
2.完工后的固定资产当即投入使用,服务于生产部门。假定每年的产品全部完工,而且全部销售。 ?=)lbSu
K
dHAT($QG
3.会计上采用4年期直线法计提折旧,税务上采用6年期直线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为2.54万元,假定税务上认可该固定资产会计上的入账口径及净残值标准。 bD/ZKvg
PN99 R]K0g
4.2004年12月15日,苦于流动资金短缺,汇明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售后回租协议,售得1030万元,设备的产权交接手续于2004年12月25日全部办妥。双方租赁协议如下: iM7^
t+d7{&B
(1)自2005年1月1日起汇明公司租赁该设备3年,2007年12月31日到期; Q%~BD@Io
A
?tna6W:
(2)汇明公司每年末支付租金400万元; g :B4zlKG
6.tA$#6HP
(3)预计租期届满时资产余值为60万元,其中汇明公司的母公司担保30万元,由担保公司担保25万元; *[i49X&rd
JXRU9`3)A
(4)租赁合同规定的年利率为10%; k$5l
kP.
wWx{#
!W
(5)汇明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租金费用; #:[F=2@,A
7MZH'nO
(6)汇明公司依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因售后回租仅涉及产权协议的签署,设备本身一直处于使用状态,因此折旧从未间断。税务上延续原定的折旧口径及标准。假定设备到期归还B公司时没有发生清理费用; 9BlpqS:P&
\7h>9}wGf
(7)2006年和2007年,由汇明公司根据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向B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 ;:oXe*d
G2y1S/
(8)2006年汇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2007年汇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kWa5=BW2f
`z q+Xl
(9)2007年12月31日,汇明公司返还设备给B公司。 ^B%ki
|Wa.W0
A
(10)汇明公司租入该设备后,企业总资产量达到2500万元。 'aV'Am+:
]Ue
aXwaU
(11)每年汇明公司需支付修理费用10万元。 z}==6|{
E_'H=QN c
(12)相关折现系数如下表: _U LzA
`<~
=6H
P/A(3,9%)=2.5313 9fs-|E[5
P/F(3,9%)=0.7722 ,?jc0L.'r]
u{HO6s\S
P/A(3,10%)=2.4869 ZXo;E
P/F(3,10%)=0.7513 "doiD=b
0=U|7%dOL
P/A(3,12%)=2.4018 hP'4PLK
P/F(3,12%)=0.7118 ?zC{T*a
Hn(Eut7%
P/A(3,14%)=2.3216 LibQlNW\
P/F(3,14%)=0.6750 7@
g0>1Fz
8PVjNS/
pl[@U<8aw
6&;GC<].(y
根据以下资料,完成汇明公司的以下会计处理: )\D{5j
N<b2xT
1.汇明公司2003年~2004年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w-R.)
u23_*W\
2.汇明公司2004年计提折旧及出售设备时的账务处理; zx$1.IM"4
7BIN
qVS&
3.汇明公司对租入设备的会计处理。 co\Il]`R/
a}FY^4hl+
4.B公司对该租赁的会计处理。 NZZy^p&O
|,=^P`#%
(二)甲公司系上市公司,设立于2005年初,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甲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5%。根据税法规定,按应收款项期末余额5‰计提的坏账准备允许在税前抵扣。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7年2月15日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2006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调整。甲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于2007年3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计提法定公益金,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8!.V`|@lt
%,~\,+NP
1.2007年1月1日至2月28日,甲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C.
,W
[J@4.
(1)1月14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2006年10月4日从其购入的一批商品,以及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销售成本为185万元。假定甲公司销售该批商品时,销售价格是公允的,也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至2007年1月14日,该批商品的应收账款尚未收回。 9,JM$ Y
{
mj9sX^$dE
(2)1月25日,甲公司办公楼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造成办公楼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 W,H8B%e
QnP3U
(3)1月26日,甲公司获知丙公司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预计应收丙公司账款250万元(含增值税)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应按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甲公司在2006年12月31日已被告知丙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因而按应收丙公司账款余额的50%计提了坏账准备。 'oY#a9~Z{
}@t"B9D
(4)2月15日,甲公司决定以2400万元收购丁上市公司股权。该项股权收购完成后,甲公司将拥有丁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 <)!,$]S
_#r00Ze
2.2007年3月5日,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甲公司在业务处理上有如下问题: })70S8k
uJH[C>
(1)2006年1月,甲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将公司所得税的核算方法自当年起由应付税款法改为递延法。甲公司会计人员考虑到公司以前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已经基本完成,因此仅将该方法运用于2006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经济业务。 p[xGL }
+\
`)cH(Rj
甲公司在2006年以前只发生一项纳税调整事项,即公司于2005年年末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额至2006年12月31日未发生变动。 q1eMK'1
eCsk\f`
(2)甲公司于筹建期发生开办费用1000万元,在发生时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将该笔开办费用自开始生产经营当月(2005年1月)起分5年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AIn/v`JeX
573,b7Yf
(3)2006年3月,甲公司为研制新产品,共发生新产品研发材料费、研发人员工资等计50万元,会计部门将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于当年摊销10万元。对于涉及的所得税影响,公司作了以下会计处理: #|,cy,v4
8TAJ#Lm
借:所得税13.20万元 [PUu9rz#
-L]-u6kC
[
贷:递延税款13.20万元 Mh~}RA"H
&V~l(1
(4)甲公司于2006年12月接受B公司捐赠的现金600万元。会计部门将其确认为营业外收入,甲公司2006年度的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 $Z;/Sh
)kI**mI}
(5)3月5日,甲公司发现2006年度漏记某项生产设备折旧费用200万元,金额较大。至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设备生产的已完工产品尚未对外销售。 =+wd"Bu
MYjc6@=cR
(6)3月28日,甲公司董事会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现金股利210万元。甲公司根据董事会的决议将拟分配的现金股利作为应付股利,并进行账务处理,同时调整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 8 I_
<,GVrVH=t"
要求: 9`N5$;NzY
N2'aC}
I
(1)根据资料1指出甲公司发生的上述⑴、⑵、⑶、⑷事项哪些属于调整事项; 7mdd}L^h
Z
ARf{hiV6Wt
(2)对于资料1中的调整事项,编制有关调整会计分录; Y2 J-`o$5
B1!xr-kC
(3)根据资料2分别判断注册会计师提出疑问的会计事项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MaHP
):~
/N_:npbJF
(4)对于甲公司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调整分录。涉及调整利润分配项目的,合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其中涉及调整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的,合并记入“盈余公积”科目。
UsFn! !+
<nqv)g"u0
(5)根据要求上述调整结果,填写调整后的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调整表见答题纸;调增数以“+”表示,调减数以“-”表示)。(“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利润分配”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w5%i
|]@Pq[Hn|
应收账款 =(7nl#o
调整数 b=/'cQ
资本公积 0stc$~~v
调整数 HLwMo&*rA
:(X3?%
存货
D 6y,Q
`a MU 2
盈余公积 C[
mTVxd
PgK7CG7G
]nB|8k=J
累计折旧 A|+QUPD
J,CwC)
末分配利润 q{Z#}|km#
U3V5Jor#
\z0HHCn'"
无形资产 S=mqxIo@m
;50&s .gZ
主营业务收入 \_8wU'7
R'tK
J_VI
m]AT-]*f
长期待摊费用 @pYEzizP7
rjK`t_(=
主营业务成本 K$M+"#./
:+PE1=v
qiOJ:'@
递延税款借项 k[ro[E
XhM!pSl\
管理费用 [rT.k5_
^HJ?k:u
6qH0]7m aI
应付股利 >UaQ7CRo
Y!CUUWM
营业外收入 ~bhS$*t64
MWh Y&I+
\CMZ_%~wU
应交税金 (6S'wb
lQ;BI~
所得税 T[bC Y 6
RPW46l34
1[SG.
Z]]Ur
四、综合题(本题型共2题,其中,第1题24分,第2题18分。本题型共42分。需要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会计科目有明细科目的,应予列示。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cl%+m
Mu?|<#s
(一)春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霖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的生产与销售。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每年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净利润的10%,法定公益金为净利润的5%。春霖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7年4月20日,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07年2月25日结束。 XnQR(r)pR2
DpT9"?g7
为拓展业务规模,于2005年初以控股合并的方式兼并了K公司,共持有K公司80%的股份。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件的生产。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每年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净利润的10%,法定公益金为净利润的5%。K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7年4月15日,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07年2月15日结束。 -
d\sKc
H&)}Z6C"
1.春霖公司和K公司于2006年末编制利润表见题目要求4。 #s\@fp7A
e|\xFV=4
2.春霖公司2006年~2007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G@k]rwub
p%3z*2,(
(1)春霖公司在2006年10月与M公司签定了一项当年11月底前履行的供销合同,由于春霖公司未能按合同供货致使M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M公司于2006年12月20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赔偿经济损失38万元。此项诉讼至2006年12月31日未判决,春霖公司根据律师的意见,确认了20万元的预计负债,并于2006年末对此项诉讼进行了披露。2007年3月18日,法院一审判决,春霖公司需赔付M公司经济损失22万元,春霖公司不再上诉,并如数支付了赔款。 .$18%jH#
cs+3&T:,*
(2)春霖公司于2005年11月5日赊销商品给N公司,不含税价为2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商品的成本为170万元,款项一直未收,至2006年末为止已提坏账准备20万元,其中2005年提取了8万元。因质量问题,N公司要求退货,春霖公司认为商品已经使用了一年多,退货是有违合同的。双方对此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直到2007年2月1日本着长期合作的考虑,春霖公司同意退一半,N公司未提出异议,并于当日完成了退货手续的办理,剩余一半商品的价税款也于当日结清。 G.rz6o;
Qn!mS[l
(3)2006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8000万元,春霖公司测算的可变现净值为7800万元,因已提跌价准备为600万元,故春霖公司在2006年末反冲了跌价准备400万元。2007年2月13日注册会计师核定该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7100万元,并提醒春霖公司作出调整。 r=H?fTY<3E
t*gZcw5 r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0 {]T?) !Vm
6Wu*zY_+
贷:存货跌价准备 700 B.q/}\
?(
p{g4`o
借:递延税款231(=700×33%) }5;4'l8
6:ettdj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31 /4&gA5BS]
V*giF`gq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69 0[MYQl`
X4
Arn,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69 dHc\M|HCC
v'W{+>.
借:盈余公积70.35(=469×15%) F8f}PV]b
=,6H2ew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0.35 [.gk{>
#
"v8p<JfB`
(4)2005年11月1日春霖公司为生意伙伴旭飞公司提供信贷担保,帮助旭飞公司获取了100万元的8个月的短期借款。因经营失败,旭飞公司于2006年末产生严重的财务危机,无法按时偿付借款,银行将春霖公司作为担保人告上法庭,要求承担连带偿债责任,索赔额为90万元。春霖公司预计很可能承担连带偿债责任,最有可能的支付额为80万元。同时春霖公司将旭飞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旭飞公司补偿担保赔款,预计很可能胜诉,可能获取的补偿额为60万元~70万元之间。 s#9q3JV0
SMEl'y
2007年2月19日,经法院裁定,由春霖公司支付86万元的赔款,春霖公司并未提出异议,于当日支付了该款项。2007年3月31日,法定裁定,由旭飞公司补偿春霖公司20万元,因旭飞公司已濒临破产,春霖公司对此补偿额未提出异议,此款项于4月2日正式交付完毕。税法规定担保产生的损益不纳入应税所得。 0MW W(
;
3.注册会计师在审计K公司的2006年报告时发现如下经济业务: $DL}jH^S
PI9,*rOy
(1)2006年4月1日K公司以售后回购方式销售一批商品给H公司,售价为300万元,成本为24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10月1日K公司以330万元的价格回购,对此K公司作了如下会计处理: K^u,B3
K-0=#6?y4
①4月1日销售商品时: ytZ o0pad
借:银行存款351 ^_WR) F'
K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r
Uj<[O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0k]ApW
SqM>xm
②认定负担的消费税 .-d'
*$
yJ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0 lPy|>&
Yc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30 H;/do-W[
5Gz!Bf@!!
③结转成本时: M/N8bIC! Q
借:主营业务成本240 +\eJxyO
贷:库存商品 240 l0qaTpn
0#*6:{/^
④10月1日回购该商品时: RM;a]g*
借:库存商品330 VOEV[?>ss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6.1 2n<Mu Q]
贷:银行存款386.1 yw^Pok5.
5\Q Tm;
(2)K公司于2005年6月30日研发成功一项专利,入账成本为1000万元,其中包括注册费3万元、律师费5万元、研究费302万元及开发费用690万元。并于当月按10年期进行摊销,税法认可此无形资产的分摊标准但不认可无形资产入账成本中的研究开发费用构成,税法认为应将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全部列入当期费用。 'nCVjO7o
m'rDoly"62
4.2006年春霖公司与K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S!(3-{nC
\ruQx)5M
(1)2006年10月1日K公司赊销一批电子元件给春霖公司,公允售价为3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毛利率为30%,春霖公司当年售出了其中的60%,留存电子元件的可变现净值为200万元。K公司一直未收回该笔款项,于年末提取了5%的坏账准备; Xw?DN*`L
]o6ZZK
(2)2006年2月1日春霖公司将一台已经使用过的设备卖给了K公司,出售当时该设备的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180万元,无相关税费。K公司购入后当作固定资产使用,折旧期为10年,折旧费用列支于“营业费用”,K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设备无残值。 lLD#|T3
'C]w3R
h'
要求: Bqf(6\)F
1. 根据资料2,作出春霖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 u{sHuVl
2. 根据资料3,修正K公司会计处理的错误及春霖公司的相应会计处理; 1djZ5`+
3. 根据资料4,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 1d5%(:@
4. 根据上述会计处理,完成如下春霖公司、K公司的利润表修正,进项完成合并利润表的编制。 &
l>nzJ5?
4V@%Y,:ee
orGMzC 2
项目 2bt>t[0ad
春霖公司 OoB|Eh|),
K公司 F>fCp
合计数 @j!,8JQEd
调整分录 Y%KowgP\
合并数 PLCm\Oh$l
OX_y"]utU
调整前 %U\,IO `g
调整数 N!+=5!
调整后 aU!}j'5Q
调整前 ~y<0Cc3Vs
调整数 oD2:19M@p
调整后 %*D=ni#(sT
5X{|*?>T
一、主营业务收入 r2-iISxg+
30000 dyQ7@K.E
_
*mn4n=
&*`dRIQ]
10000 ^ja]e%w#
2js/>L0
p{Lrv%-j
L!}!k N:?
wWl?c
btW#ebm
Nq8ON!<<
减:主营业务成本 };Q}C0E
22000 `B%%2p&
Mu3G/|t(
K=gg <E<
7000 |Z:yd}d
x@NfN*?/+i
{ DYY9MG8
C[7!pd
8zK#./0\
&~:EmLgv
Z(MZbzY7Hq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Vk?
1500
be+-p
,rB(WKU
g[} L
?
150 <cTX;&0=
$kUB%\`
?_eLrz4>L^
Ed=/w6<
5226&N
- Jaee,P
od
`;XVG
二、主营业务利润 k4{!h?h
6500 x6cG'3&T
Gu$
/rb?
L^qCE-[
2850 9vRLM*9|
b7.7@Ly
y
aO{@.
P^te
mV}b
Q^*?Z
[n"eD4 )K|
t|U5]$5
加:其他业务利润 }3lG'Y#Kpy
Q>5f@aN
klKUX/g
[RBSUOF
F_079~bJ
, Q0Y} )
e66Ag}Sw|
-6)n QN
j|
4)iP%%JH
减:营业费用 aen%
320
`+w= p7ET
0moA mfc
q^xG%YdPz+
60 /
&Z8g4vc
L&6^(Bn
NfDS6i.Fqp
> TYDkEs0
(BY 0b%^
>/-H!jUF]
pCt2-aam
管理费用 z}-CU GS
1000 t?9J'.p
q
4Pv\YO
xoVd[c!
200 #?)6^uTW
q{h,}[U=
3$"V,_TBZ
lITd{E,+r
dOv\]
&0kr[Ik.
> %KEMlKZ
财务费用 2S_u/32]W
300 .6MG#N
b'pwRKpx
L9) gN.#
55 P[fy
'/`O*KD]
)q{qWobS0
&
en2t=a
PxYK)n9&
2#NnA3l]x%
k2eKs*WLC
三、营业利润 0j8fU7~6S
4880 EY]H*WJJ
OcUj_Zd
"]jN'N(.
2535 }@LIb<Y
mh4 VQ9
xDeM7L'
}h`z2%5o
E
14DZ
G-i2#S
50 w$PW
加:投资收益 Q>Ct]JW&
2000 dWzf C@]
AyQ5jkIE^{
oi`L ;w|]
2XL^A[?
&'`C#-e@
$cn8]*Z=
hqeknTGsIn
x
.@O]}UH
xJ<RQCW$
营业外收入 Lea4-Gc
10 AAfhh5i
: F3UJ[V
bq5ySy{8
20 b)a5LFt|
CnuM=S:
Ur 1k3
,eTdQI;
T$mT;k
!.%*Tp#k#
*CGHp8
减:营业外支出 )0I-N)
30 #&uajo
*DcIC]ao[
8oUR/___
16 xuHP4$<h3
Qxy~%;X
OqsuuE
5M> p%/
\_u{ EB'b
}^H(EHE
cq]0|\Vz
四、利润总额 ug{sQyLN
6860 f4\F:YT
RPMz&/k
RF8,qz
2539 }JOz,SQHP
p-"wY?q
)6XnxBSH
Tq*<
J~-
D]d! lMK/
.z$UNB(!M
nzxHd7NIZ
减:所得税 _`C|K>:
1640 fWJOP sp*/
~eTp( XG
aiX4;'$x!
260 ;[lLFI
8W
Lh7[
(j:[<U
rv)Eg53Q
G@e;ms1
aA*h *
VwBw!,%Ab
少数股东收益 oT:wGBW
#mioT",bm=
X,M!Tp
U4a8z<l$
#6y fIvap
?3LV$S)U
3>5gh8!-
U3aM^
q}'<[Wg
五、净利润 / E!6]b/
5220 C<QpUJ`k
+yr~UP_
}
"a _S7K
2279 ;eF
V}DWW
wko9tdC=U
-'oxenu
@VND}{j
bQ?Vh@j(M
@d5t%V\
nJgN2Z
va(6?"9
5^qs>k[mN
(二)T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生产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所得税率为33%,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根据净利润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5%的法定公益金。 Z@JTZMN_
0jXDjk5'<
2007年初执行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已知条件中所涉新准则之规定仅局限于此题范围),涉及到的会计政策变更有以下内容: vPZ0?r_5W
/ml+b8@
1.根据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固定资产的价值一旦发生贬值不得恢复,对于已经作了恢复处理的固定资产应进行追溯调整。 rCGKE`H
J| 46i
此项政策涉及到了T公司一台销售部门的设备。该设备购自于2002年12月1日,原价1006万元,折旧期为5年,净残值为6万元,一直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此折旧政策与税法一致。2003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为406万元,净残值不动。2003年末提取了400万元的减值准备,根据修正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06万元及净残值6万元,2004年、2005年分别提取了100万元的折旧费用,2005年末可收回价值为306万元,净残值依然不变。T公司作了如下会计处理: D!)h92CIDm
4;jAdWj3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0 MD0d
CJ3/8*;w
贷:累计折旧 200 q?w%%.9]X
8BY`~TZO$q
营业外支出 100 VK%ExMSqEh
-G1R><8[
根据修正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6万元及净残值6万元于2006年提取了150万元的折旧费用。
RLw/~
sBxCi~
2.根据最新的无形资产准则,自创专利的开发费用应予资本化,对于已经费用华的开发费用应进行追溯调整。 L]X Lv9J0
{j[*:l0Ui
T公司涉及上述准则规定的是治疗感冒的一项中成药专利。该专利于2004年初投入使用,入账成本30万元,其中包括注册费10万元、律师费20万元。至于研究费用200万元、开发费用300万元全部列支于发生当期的费用中。该专利的法定有效期限为10年,税法认可原准则所规定的无形资产入账口径及分摊标准。 E_z,%aD[
~2NTXp
3.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应收账款必须用备抵法而且具体方法由企业自定。出于谨慎考虑,T公司于2007年初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原来的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2007年以前T公司一直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计提坏账准备。2007年1月1日变更前的坏账准备账面余额为200万元。T公司20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账龄,以及2007年起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如下: 'o8,XBv-
pXNH
项目 =(<7o_gJ
1年以内 N>j*{]OY+{
1至2年 93.L887
2至3年 #Guwbg
3年以上
p8CaD4bE
Me+)2S 9
2005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 ~vZ1.y4
28000万元 0KZsWlD:L
4000万元 U|+`Eth8(
2000万元 t/]za4w/
1800万元 v`jFWq8I,
A~a7/N6s;
20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 #KL W&A
30000万元 o:%;AOcl
5000万元 @nj`T{*
.
3000万元 m}m|(;T
2000万元 Vx n-
:bP <H
2007年起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
b,zE[Q
10% 57N<OQWf
20% X*r?@uK5
40 % bOlb
100% [}l
1`>
i,y{*xBT
',Oc+jLR
4.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闲置设备应计提折旧,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对此政策变更,制度要求必须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政策衔接。 4Gh%PUV#
- :x6X$=
根据摸底调查,闲置固定资产的状况如下表所示: cPl$N5/5
,ce$y4%(
{*Qx^e`h$.
取得日期 cl'qw##
转入闲置状态的日期 ub{Yg5{3S\
原价 \D! I"mr
预计净残值 !`dn# j
预计使用年限 VB+y9$Y'
WODgG@w
设备A LC/%AbM
1999年12月3日 ; JHf0
2001年12月15日 pmDFmES
306 %B# 8
6 0^MRPE|f5
10 8rjiW#
a&`Lfw"
设备B `9VRT`e
2000年6月1日 k'd=|U;(FV
2002年3月1日 eKqo6P:#f
508 {,o 0N\(
18 A@ G%*\UZ
7 Ar$Am
z`y^o*qc]
设备C rge/qUr/^
2001年3月6日 w5Yt mnP
2003年6月1日 [Kanj/
635 DIc -"5~
5 lLL) S
9 Jpo(O>\P
@yn1#E,
O ;B[ZMV
T公司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在固定资产的原价、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及折旧方法上会计、税务不存在差异。但是,税法认为闲置设备不应提取折旧。 &o)eRcwH`
.u9,w
要求: sMWNzt
3gba~}c)
(1)根据资料1作出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NB)22 %
m3 Rss~l
(2)根据资料2作出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Ne2eBmY}(
-xU4s
(3)根据资料3作出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v,Jo
8}!WJ2[R
(4)根据资料4作出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YZ^;xV
ksli-Px
(5)根据上述会计处理调整如下报表项目: w:[\G%yQ
p#AQX
IF0
表1: #uH%J<U
(%iCP/E3
资产负债表项目 g,5Tr_
2007年初数 f5&K=4khn
资产负债表项目 hxuc4C\J
2007年初数 2G BE=T
Vqxxm&^P
应收账款 ~~3 BV,
7F w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