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9T?64t<Ju
6g~+( ({lQ
;iQp7aW{$
一、资产 GG+5/hU
(一)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在资产的定义中非常强调“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一方面是遵循谨慎性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与资产的定义有关。 Z\' wm'
特征: {>h97}P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lW_f{X)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ssA7Dx: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U!0E_J
(二)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Z%e|*GS{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lLMPw}r<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7*;^UqGjz
注: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前提是必须在账簿中进行确认、计量,如果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则不得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 nj
A="fj
二、负债 5VKcV&D
(一)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wV:C<Mg7q
特征: `.8UKSH+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HCazwX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A9;0y jae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 u-.T.zZl
(二)确认条件: 6__K#r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xn|zB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w{0l@
注:符合要素的定义不一定符合确认条件。 +Vy_9I(4Z
($SLb6
三、所有者权益 Sr"/-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留存收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从历年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一部分是历年利润的留存(未分配利润)。 M(2`2-/xh
学习时应该将重点放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上。 Egf^H>,.M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evv,Q{87
>A=\8`T^
四、收入 UJn/s;$.e
(一)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在收入的定义中,强调的是“日常活动”。 Hk9U&j$
特征: ;wgFr.#hp@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3e
73l
例如:冰箱厂销售冰箱的收入属于收入,提供的安装服务也属于收入,但出售生产冰箱的设备和厂房,不属于日常活动,这部分收入是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要素的范畴。营业外收入从要素归类上讲,它属于利润要素,是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 5r7h=[N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E9d\+j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8&."uEOOU
(二)确认条件: + Kk@Q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ZX!7^7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Ru2:}?MpS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7kd|K
b(
<[<247%
五、费用 l;0y
-m1
1.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K`1
2.确认条件: uLK(F
B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n| C|&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5G QJ
iY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wCs&tM
会计要素中没有“成本要素”,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在于,费用的范围比成本更广泛,成本属于对象化了的费用。 eM }W6vIn
TGpSulg7
六、利润 D:m#d.m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 FUqt)YHi
企业的利得和损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一部分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g`3H(PVg
t7^D-l
七、计量属性 w+=Q6]FxJ
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C0(sAF@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3P9 i ;W
1.企业日常核算中绝大部分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是基本的、主要的、首选的计量属性。 +>#e=nH
2.重置成本主要是在资产盘盈时使用。 "@)lH
3.可变现净值通常在存货的期末计量时使用。 oIxH 3T
4.现值在计提资产减值时使用。 A{(T'/~"
比如将固定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折为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相比较,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然后比较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确定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5~s{N
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lD3)TAW@
o
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公允价值。比如资产减值准则,还有金融资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都提到了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RJ\V^{9
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 n_P(k-^U*
【例题7】根据资产的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Oq Hfv
A.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资源 Bc[6*Y,%T
B.资产预期会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e1uMR-Q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 <\ETPL,<
D.资产能够可靠计量 S_5?U2
%D
[%~^kq=|
【答案】D O9e.=l
【例题8】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 j
ug'g
A.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i6 L
B.经营租入的设备 +* D4(
C.待处理财产的损失 tW(+xu36
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Sn ^Aud
k>>`fE\K
【答案】A W_m!@T"@H
【例题9】下列事项中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有( )。 ~p.%.b;~t
A.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 "5|\X<f
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WIG=D{\Yx
C.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H"D5e
D.发放股票股利 :k N5?t=
E.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a$#"'
KII ym9%
【答案】AE w[sR7T9*
【例题10】下列资产中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有( )。 Fr;lG
A.库存商品 (#z;(EN0t
B.固定资产 V{GXc:=
C.投资性房地产 ~p^7X2% !
D.交易性金融资产 #>bT<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
0,Y
G_+Ph^
【答案】CDE !.X_/$c
+V1}@6k
:
k/bque
第六节 会计科目 p%8v`
x~Agm_Tu+'
h!Y?SO.b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 2&x7W*
(一)定义: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符合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u G[!w!e
(二)会计科目的意义 }$:#+
(17
会计科目是对各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记录并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和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lR}%)3_k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G4m4k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Y}/c
N\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载体和依据。 gIBpOPr^d
4.会计科目为会计确认、计量的结果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之间提供了桥梁。 )UP8#|$#T
eE9|F/-L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6F-JK1i
会计科目作为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是会计信息记录、生成、归类、传输的重要手段。为此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 9`INC~h
具体会计科目在设置时,一般应从会计要素出发,将会计科目分为六大类: n.Vtc-yZU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包括收入和费用)和共同类等。 N]u2ql&
共同类科目的余额不确定,比如衍生工具,它的余额既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这类科目比较特殊,在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考试中,基本上不涉及此类科目。 G
*@@K
`Hd9\;NJ
?@3&dk~ni
第七节 财务报告 >HIt}Zh
}!=U
^A)
>-zkB)5<,#
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及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所组成。其中,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及报表附注。 @?d?e+B
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0d`5Gy_ D%
本章小结: +;6)
本章在考试中占的分数非常有限,以客观题为主,重点是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4oN${7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