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总 论 vSt7&ec
Vu%XoI)<KY
第一节 会计概述(一般了解) [BH^SvE
y}fF<qih'>
*q ?-M"K
市场化会计改革过程 ^&AhWm7\
(1)1993年实施两则两制。 uA}w?
;
两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 ",b3C.
两制:十三大行业财务制度、会计制度。 3c"$@W:>
(2)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发布,扩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 b)SU8z!NV&
(3)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发布。 ha;Xali ]
(4)2007年1月1日一项基本会计准则与38项具体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zH1pW(
fjE
aXoD{zA
第二节 财务报告的目标 y;!q E~!3
,+u.FQv~
62R94
1.决策相关:提供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体现会计目标把政策需要作为第一位的需要转化为把投资者的需要作为第一位的需要。 /-#1ys#F=
2.受托责任: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funFvY
(6aSDx
Sc
Z$0+jpG_s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重点) Nn"[GB
6N{Vcfq
X`[P11`
一、会计基本假设 eb])=
1.会计主体 JJ50(h)U
(1)它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COE,pb17
(2)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Zy}Qc")Z
2.持续经营 ad\?@>[I
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等,都是基于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V
DJGBk
3.会计分期 o]&w"3vOP0
人为地将整个持续经营期间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这个期间通常与日历的期间保持一致。 F/"Q0% (m
短于一年的报告期在会计上称之为中期。 !b
esMZ
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这样的会计方法。
\(nb
>K
4.货币计量 $[L8UUHY<8
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货币为人民币。 2(-J9y|
*H"IW0I
二、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g3z?Uz)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收入、费用的确认) YF+hN\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RDY-~#~
【例题1】在下列会计基本假设中,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 h\oAW?^
A.货币计量 #Ub"Ii
B.持续经营 BFU6?\r
C.会计主体 h,Y!d]2w
D.会计分期 ho1Mo
【答案】C X{n7)kgL
【例题2】关于货币计量假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0X
rB+nt
A.以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本身的属性所决定 &
C~R*
B.货币计量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唯一的计量单位 5E~?hWAv
C.货币计量假设假定货币的币值是基本稳定的 y:U'3G-
D.存在多种货币的情况下,我国境内的企业均需要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m;=wQYFr{I
【答案】D 4%8}vCs
【例题3】企业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应当遵循会计基础是( )。 |ZEZ@y^
A.权责发生制 +E8Itb,
B.收付实现制 l7 +#gPA
C.相关性 +
d[A'&"
D.可靠性 +GgJF
Bl
^
i"C%8
【答案】A [0_JS 2KE
dmq<vVxC
IETdL{
`~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点) |-WoR u
j@kL`Q\&I
)Ir_:lk
一、可靠性 U
oskfm
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u12^A{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4X8l@fR
要求:真实、完整、中立 "4VC:"$f
u!k]Q#2ZR
二、相关性 /jR]sC)xs
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 \5+?wpH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5ryzAB O\2
<@BzF0
三、可理解性 - nWs@\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表外披露很重要,比如报表的附注增强了报表的可理解性。 j3Ng] @N
81\$X
四、可比性 Z_Gb9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可比。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但是,在下述两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二是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K{&__Nk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要求会计核算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 GVFR^pzO
/UJ@e
五、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fI{ZElPp
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例如:融资租赁的核算、收入的确认(售后回购)、关联方关系的判断、合并报表等会计方法均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质量要求。 i|'M'^3r
@W\y#5"B
六、重要性 4T*RJ3Fz!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在实务中,如果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 J`6X6YZ
"3!!G=s P
七、谨慎性 s\c*ibxM,
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很多地方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都是基于谨慎性要求,如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等。谨慎性要求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如本年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下一年收回应收账款时作为收益就属于一个典型的设置秘密准备的例子。 U Ox$Xwp5&
注:国际会计准则已在逐步淡化谨慎性要求。 8
S'g%
OD,"8JF
八、及时性 3pxm0|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V:M$-6jv
【例题4】某企业的下列作法中,不违背可比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Uj+O~Y
A.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存款跌价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5:jbd:o
B.因首次执行企业准则将所得税会计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5X}4k!p
C.因客户的财务状况好转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30%降为15% F^5<o
D.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记入前期损益的研究费用转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Yp8~wdm
E.因减持股份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us&!%`
【答案】BCE E,Q>jH
【例题5】下列各项中,符合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xy@1E;
A.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gTI!b
B.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jL$&]sQ`O)
C.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tK<GU.+
D.企业债券按照折价发行 DRldRm/
E.应收账款坏账采用备抵法核算
<
V?CM(1C
p_!;N^y.
【答案】ABE ],*^wQ
【例题6】下列会计处理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 ?[4!2T,Ca
A.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企业自有的资产经营核算 }*!7
Vrep
B.售后回购业务在会计核算上一般不确认收入 fvajNP
C.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不冲减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MC.,n$O}6
D.出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 #
1MEmt
E.出租无形资产取得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Gw? DD|Gn
njk.$]M|nf
【答案】ABC M@a?j<7P,m
{ VC4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