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
Zu:cF+hl (1)存在减值情况下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p#'BV'0bl (2)自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t*y4)I !gR (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等内容。
1 9a"@WB@ Sj(uc# 【例题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实际领用工程物资234万元(含增值税)。另外领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一批,账面价值为240万元,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为260万元;发生的在建工程人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分别为130万元和18.2万元。假定该生产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4ON2{8;4 A.622.2
Ps Qq^/ B.648.2
c3&F\3 C.666.4
'(Uyju= D.686.4
u*{hXR-" 【答案】C
ukv
_bw 【解析】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234+240+260×17%+130+18.2=666.4万元。
?/)Mt(p 【例题2】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有( )。
4fw>(d(2 A.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的净损失
Xj"/6|X B.工程人员的工资
neJNMdv@T C.工程领用本企业的商品实际成本
bP&o]?dN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U2/H,D E.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
z,}1K! 【答案】ABCE
-%
PUY( 【例题3】1997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1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02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u}rS0)+ A.9O
nCh9IF[BL/ B.108
i;*c|ma1> C.120
QkZT%!7 D.144
|uV1S^!A 【答案】B
C\dQ6(3}\ 【解析】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小于设备的账面净值750万元[1230-(1230-30)/10×4],2002年设备应提折旧=(560-20)÷5=108万元。
FIlw 【例题4】2002年1月1日甲公司开始对某项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改良过程中发生材料、人工等费用共计120万元。改良工程于2002年6月20日完成并投入使用。改良后,该项固定资产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剩余租赁期限为3年,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甲公司将上述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于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甲公司对自有的类似固定资产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甲公司尚未计算2002年度应交所得税。假设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可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抵扣的金额与会计制度规定的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相同。甲公司2002年度税前会计利润(调整前)为900万元,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和利润分配事项。
lF5;Kc 要求:(1)说明该事项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编制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间发现此项会计差错的会计分录。
wKe^5|Rr (2)计算甲公司2002年度应交所得税。
Wra*lQb/B 【答案】
lZV]Z3=p'0 (1)甲公司将120万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计入发生当期管理费用会计处理不正确。应计入"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然后在3年剩余租赁期间单独计提折旧,只有2002年7-12月计提的折旧20万元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KM< +9` 【答案】
COc1np (1)甲公司将120万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计入发生当期管理费用会计处理不正确。应计入"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科目,然后在3年剩余租赁期间单独计提折旧,只有2002年7-12月计提的折旧20万元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m7z/@b[ 借: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120
^2|gQ'7<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100(120-120/3×6/12)
a-x8LfcbF 累计折旧 20
_s (0P*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100
[=u8$5/a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
oh%T4$ 注:若报告年度的应交所得税尚未计算,则不存在编制调整报告年度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但可能涉及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t= "EbPE (2)调整后2002年度的税前会计利润=900+100=1000万元。因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可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抵扣的金额与会计制度规定的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相同,所以2002年度应交所得税=1000×33%=330万元。
t#MU2b 【例题5】某企业于2002年9月5日对一生产线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生产线的原价为9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0万元。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30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50万元,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为8.5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工资8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61.5万元。该生产线于2002年12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可收回金额为1050万元。该企业对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销售净价为69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70万元。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销售净价为655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60万元。假定固定资产按年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或转回减值准备不影响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
kOETx 要求:(1)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扩建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计算改扩建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pZ+zm6\$ (2)计算改扩建后的生产线2003年和2004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Ri
W:TQ* (3)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是否应计提减值准备,若计提减值准备,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q`E6hm (4)计算该生产线2005年和2006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djqSW9 (5)编制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计提或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Run)E*sf (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AGK O,w (1)会计分录:
/#20`;~F) 借:在建工程 650
Thn-8DT 累计折旧 200
LpaY Md;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
+VDwDJ)lG 贷:固定资产 900
6.~HbN 借:在建工程 300
8\!0yM#yK 贷:工程物资 300
b.47KJz t 借:在建工程 58.5
&\. LhOm 贷:原材料 50
E,shTh%&~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5
-
4' yp 借:在建工程 80
&qz&@!` 贷:应付工资 80
rl'YyO}2 借:在建工程 61.5
%bZ3^ ub}t 贷:银行存款 61.5
D(Zux8l 改扩建后在建工程账户的金额=650+300+58.5+80+61.5=1150万元,因可收回金额为1050万元,所以改扩建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50万元。
kR7IZo"q 借:固定资产 1050
%<O'\&
!, 贷:在建工程 1050
o B_c6]K 借:营业外支出 100
M7Cq)cT 贷:在建工程 100
[esjR`u (2)2003年和2004年每年计提折旧=(1050-50)÷10=100万元
ymY,*Rb (3)200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050-100×2=85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69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160万元(850-690)。
G'MYTq 借:营业外支出 160
'|':W6m,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60
gEIjG (4)2005年和2006年每年计提折旧=(690-50)÷8=80万元
7~C@x+1S/ (5)2006年12月31日价值恢复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050-(100×2+80×2)-160=530万元,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050-100×4=650,可收回金额为66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时计入损益的金额=650-530=120万元,应恢复累计折旧的金额=100×4-(100×2+80×2)=40万元。
|iLeOztuE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60
$n(?oyf 贷:累计折旧 40
z(g4D! 营业外支出 120
S"CsY2;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