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1】注册会计师在对ABC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按照审计准则要求对有关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并实施了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但最终仍有应收账款业务的重大错报未能查出。你认为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属于( )。 U+@U/s%8
A.没有过失 B.普通过失 nosD1sS.K8
x5mg<y2`Ng
C.重大过失 D.欺诈 n|LpM .
%yu =,J j
【答案】A ^|]Dg &N.
?Ve IlD
【点评】所谓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有的谨慎,最终导致重大错报未能查出。也就是说,过失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未能严格遵守审计准则要求实施审计程序,也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最终导致重大错报未能查出。但由于审计测试技术和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注册会计师即便遵守了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也只能合理保证将重大的错报予以揭示,而不能揭示全部错误,此时注册会计师没有过失,不负法律责任。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从而导致重大错报未能查出,那么通常认为这属于普通过失。如果是根本就没有遵守审计准则实施审计程序,从而导致重大错报未能查出,通常认为其负有重大过失责任。 ;R[3nb9%
2vX $:4
此题中,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了函证和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但由于审计测试技术(抽样技术)的固有局限性导致其未能检查出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没有过失,不负法律责任,因此答案是A项。本题中,“并实施了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是判断注册会计师责任的关键词,用以表明注册会计师已经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判断注册会计师已经严格遵守了审计准则的要求。 _lFw1pa#\
4=MjyH|[Jx
【例题2】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 _#
s,$K#
G{E`5KIvm
A.新证据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建造合同应计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j7k}!j_O{
. R/y`:1:W
B.自然灾害导致资产重大损失 +E_yEH7_)
\ "$$c
C.计划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债务进行债务重组 F_jHi0A
%S}uCqcAK
D.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Vm>E F~ r
``Q6R2[|)
【答案】A Np/\}J&IF
E3]WRF;l
【解答】选项A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选项B和D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选项C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Mjy:k|aY"
f
zQR0
【例题3】某上市公司200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6年4月10日。公司在2006年1月1日至4月10日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 X3X_=qzc
HOF$(86zqA
A.发现2005年购入的一项固定资产漏提折旧 .
yg#
#c>GjUJ.w
B.因遭受水灾上年购入的存货发生毁损100万元 O6R)>Y4
4]ni-u0*
C.公司董事会提出200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3股股票股利 ?(R3%fU
]b!n ;{5
D.公司支付200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费40万元 O9(z"c
x9 %=d
【答案】A v#d\YV{I
k[;)/LfhS
【解答】调整事项的特点是:①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②对按资产负债表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选项A符合调整事项的特点;选项B和C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公司支付200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费40万元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78|~SKAV
*}d N.I
L,
【点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以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已不再具有有用性,应依据新发生的情况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调整事项的特点是:①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②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应注意的是,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销售的商品,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退回,无论金额大小,均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处理,冲减报告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及相关的成本、税金等。 L2ydyXIsd
DylO;+
非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该状况并不存在,而是期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非调整事项的特点是:①资产负债表日并未发生或存在,完全是期后新发生的事项;②对理解和分析财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M@LP{*L
aQtd6L+ J
【例题4】M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入库产成品按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产成品按先进先出法核算。2003年12月31日,M公司甲产品期末结存数量为1200件,期末余额为5210万元,M公司2003年度甲新产品的相关明细资料如下(数量单位为件,金额单位为人民币万元,假定期初余额和所有的数量,入库单均无误): L ,dh$F
.4)oZ
日期 )ffaOS!\
摘要 . : Wf>:
入库 cR/Nl pX
出库 \7r0]& _
结存 >8>!wi9U
EIg~^xK
数量 SG&,o=I$
单价 4a+gM._+O
金额 z
Vq!M-e
数量 7v ZD
单价 :*M?RL@j
金额 ^{4BcM7eH
数量 H@=oVyn/
单价 G`Nw]_
Z
_
金额 Z~~6y6p
X8$Mzeq
1.1 ,X4+i8Yc
期初 1
:p'
6]?mjG6
余额 ~oa}gJl:}-
(Xh<F
%^IQ<
S\g9@g.
olE(#}7V
$3^M-w
YsVmU
500 \9)5b8
rx1u*L
2500 nF <K84
|Ns4^2
3.1 |
ys5.|
入库 iBSM
\ n
400 /?'~`4!(
5.1 da7"Q{f+
2040 4v\HaOk
&<VU}c^!
tOiz tYu
N PT-d
900 >GGM76vB=,
'~D4%WKT
4540 |nefg0`rk
WNGX`V,d
4.1 yE8D^M|g
销售 oMQ4q{&|
>G6kF!V
Qn*l,Z]US
lYG`)#T
800 |g&V? lI
5.2 {N4 'g_
4160 P0l
fK}
100 1<r!9x9G
[ohLG_9
380 |]?f6^|4
v`A)GnNiN
8.1 8z`ZHn3=
入库 &=g3J4$z
1600 NUV">i.(
4.6 a{kJ`fK
7360 tvI<Why\p
.-Lrrk)R+
|
E
a%nghl
46>rvy.r
1700 @+b$43^
^Ps!
7740 q\EYsN</;
Z/ q6Q#
10.3 LCorT-
销售 L7rgkxI7k*
rN}pi@
1/M^7Vb.
c4fH/-
400 wN[lC|1c
4.6 Wk%|%/:
1840 w}3N!jNDv
1300 3``JrkPI
<:9ts@B
5900 t2dsYU/
iB)\*)
12.1 eFiG:LS7
入库
[7I:Dm
700 T!c|O3m
4.5 6Z_V,LD9L
3150 L$PbC!1
k{ qxsNM
<x}wy+SG
t\Vng0
2000
|vs5N2_
Lz 1.+:Ag
9050 ^Q8yb*MN
"'v+*H 3
12.31 *:L"#20:R
销售 ?|5
M'o|9
=8]`-(
aO1^>hy
n#X~"|U`
800 _Raf7 W
4.8 8jz>^.-o
3840 m9[ 7"I
1200 {)qr3-EM#
x# 0?$}f<
5210 _[6sr7H!
'h$1
z$X5
12.31 h.Qk{v
期末 v2x+_K}J
-Lq+FTezE
余额 sQgz}0_=)
_HwA%=>7
T_*inPf
beOMln+R
tX^6R
a>v *
0qN`-0Yk
1200 A+l(ew5Lw$
V|YQhd0kv
5210 3q%z
i
f&bp ,
_[[0rn$
-E}X`?WhD
在进行相关测试后,A注册会计师应提出的审计调整建议是( )。 mu\1hKq;B
`4K|L6
A.调增营业成本190万元 _$UJ'W})/
wNmpUO ?
B.调减营业成本190万元 f#ZM2!^!
ZUS-4'"$
C.调增营业成本240万元 h3`}{
w
$`lWW6>P
D.调减营业成本240万元 c0o]O[
l,o'J%<%
【答案】D 3jZGO9ttnS
d[
6 'w ?
【解答】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2500+(2040+7360+3150)-(700×4.5+500×4.6)=9600万元;M公司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是9840万元,所以应当调减240万元。 8&EJ.CQ
qt L]x - O
【点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分为四种,分别为: HO<|EH~lu
n3p@duC4
(1)个别计价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dQ[I6
~\am%r>
(2)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AO
(
0d+n[Go+S
(3)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CR$wzjP j
(7qlp*8.s
(4)移动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LAC&W;p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