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学习中,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会计期间与折旧期间不同会对折旧额有影响。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并不一定都是于年初开始计提折旧的,企业在计算折旧额时首先注意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二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折旧期间指的是开始计提折旧时依次顺延的年限,比如从2008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于折旧而言的第一年是2008年3月~2009年2月;而会计期间在我国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I|9
SiZ0
g^7MMlY%
其次应当注意不同的折旧方法的计算,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下面通过分别介绍每种折旧方法的计算来说明计提折旧时应当注意的内容。 u0QzLi,
lk3=4|?zsE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即使折旧年度与会计年限不一致,这种方法下计算出来各期折旧额是一致的。 T 2F6)e
>yB(lKV
「例1」甲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300 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为5 000元,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 )Ry<a$Q3
.fAv*pUzU
「分析」年折旧额=(300 000-5 000)÷10=29 500(元)。 j$Ab>}g]
kLj$@E`4
此方法与平均年限法类似,如果工作量均衡,会计期间与折旧期间计算的折旧额一致。 j8Cho5C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