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bf3!
|Um &J[a.:.. 1.W公司2002年9月初增加设备一项,该项设备原值50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至2004年末,对该项设备进行检查后,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16500元,则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为( )元。
weitDr6 E_HB[9 E*_^+ % A. 10000 B. 8250 C . 8000 D. 6000
}2A6W%^>] 7p&jSOY 【正确答案】 D
<P9fNBGa 【答案解析】 年折旧额=50000/5=10000(元)
(}"D x3K 2002年折旧额=10000×3/12=2500(元)
h$>F}n
j 至2004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50000-(2500+10000×2)=27500元,高于估计可收回金额16500元,则应计提减值准备11000元,并重新按原折旧方法将估计可收回金额在剩余2年零9个月时间内折旧,因此,2003年的折旧额=16500/33×12=6000(元)。
adON&< _B4&Fb. 2.乙公司2004年6月20日购入设备一台,入账价值3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2005年应对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_p6_G A. 120 B. 96 C.72 D. 67.2
DA=U=F $|4C]Me ( 【正确答案】 B
zd?@xno 【答案解析】 本题折旧率为40%,2005年折旧额=300×40%×6/12+(300-300×40%)×40%×6/12=96(万元)。考生要注意在加速折旧法下,年内各月折旧额均相等。 来源:
www.examda.com A5?" wN2+3LY{ 3.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在报告批准后,转入( )科目。
Rd?}<L A.资本公积 B.其他业务收入 C.营业外收入 D.投资收益
Z5{a7U4z_ tiK?VwaKI 【正确答案】 C
Ae)xFnuq3 【答案解析】 盘盈的固定资产经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n ?x tI R{hX--|j 4.2000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04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 2005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 m]`J|%i A.90 B.108 C.120 D.144
K,f:X g!: \?:L>-&h8 【正确答案】 B
kH!Z|Ps?R 【答案解析】 1230-(1230-30)÷10×4=750>560,即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应按560万元以及预计年限计提折旧:(560-20)÷5=108(万元)
Pg4&}bX:I yu?5t?vf 5.某外商投资企业收到外商作为实收资本投入的固定资产一台,协议作价20万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投资合同的约定汇率为1美元=8.2元人民币。另发生运杂费2万元人民币,进口关税5万元人民币,安装调试费3万元人民币。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人民币。
^S#; A.164 B.170 C.174 D.175
,N/@=As9$ C3A
WXO ^ 【正确答案】 D
B.<SC 【答案解析】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将协议价加运杂费、相关税金、安装调试费作为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接受外币投资时,按照规定作为资产的折算应按当日市场汇率而不是合同约定汇率折合为人民币入账。因此该设备入账价值=20×8.25+2+5+3=175(万元)。考生一定要注意在接受投资时资产类账户要用接受投资当日的市场汇率来计算。
O9gq <d -F[8ZiZ 6.下列固定资产中,本月应计提折旧的是( )。
rvA>khu0/ A.本月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B.当月购入的设备
lwn
O C.未提足折旧上月提前报废的设备 D.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WSThhI
61\u{@o$ 【正确答案】 A
\?bV\/GBR 【答案解析】 当月购入的设备,当月不提折旧,自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未提足折旧而提前报废的设备,由于已从企业的固定资产账户中转出,不计提折旧。季节性停用的设备,属于企业使用中的固定资产,仍然要计提折旧,管理用的计入管理费用,生产用的计入制造费用。所以选择答案A。
_iwG'a[` SpH|<L3 7.某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在筹建期间由于正常原因造成单位工程损失,工程毁损损失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该项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应计入( )。
tz1@s nes A.待摊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长期待摊费用 D.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
?0b-fL^^+l y48]|%73 【正确答案】 D
7GA8sK 【答案解析】 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在筹建期间由于正常原因造成单位工程毁损,工程毁损损失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如果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计入施工的工程成本;如果工程项目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属于筹建期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筹建费用);不属于筹建期间的,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所以本题选择答案D。
tobE3Od4 pA7-B>Y 8.某企业为延长甲设备的使用寿命,2003年6月份对其进行改良并于当月完工,改良时发生相关支出共计20万元,估计能使甲设备延长使用寿命2年。根据2003年6月末的账面记录,甲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120万元,已提折旧为57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若确定甲设备改良完工后的可收回金额为78万元,则该企业2003年6月份可以予以资本化的甲设备后续支出为( )万元。
, ,3lH-C A、 0 B、15 C、18 D、20
9#LMK 1ge }v1wpv/b( 【正确答案】 B
;yH>A ;,K% 【答案解析】 改扩建时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20-57=63(万元),因可收回金额为78万元,所以该企业2003年6月份可以予以资本化的甲设备后续支出为15万元,另5万元应费用化。
:I"CQ
C[Z |@ mz@ 9.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是( )。
Z\$HgG A.固定资产安装过程中领用的生产用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
'1<Z"InU B.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手续费用(达到重要性要求)
{f*Y}/@ C.固定资产改良过程中领用的自产产品负担的消费税
AZ:7_4jz D.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后至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前发生的借款利息
A`c22Ls] 3)OZf{D[ 【正确答案】 D
I?KN7(9u?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后至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不应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而应计入财务费用。
*k$[/{S1- hW7u#PY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gQnI3w A.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Pz]WT1J0 B.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方原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Q @}$b(b C.购置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包装费、交纳的相关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
8&QST!JGSX D.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新的安装成本、包装费、运杂费等,作为调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NW|B|kc tzI|vVT, 【正确答案】 B
'Kelq$dn# 【答案解析】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pDQ
f(@M[ Xz]l#w4Pp 11.某企业对某固定资产厂房进行处理,账面原价为22.5万元,累计折旧为15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5万元,清理时发生清理费用0.75万元,清理收入为9万元,营业税率为5%,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则该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收入为( )万元。
c
'|*{%<e2 A.8.25 B.1.5 C.1.8 D.2.25 来源:
www.examda.com _h%
Jf{nu uH_KOiF 【正确答案】 C
, 3R=8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收入=9-[(22.5-15-1.5)+0.75+9×5%]=1.8(万元)。
0JR/V68$ 本题的账务处理:
cJKnB!iL5 借:固定资产清理 6
! FcGa 累计折旧 15
T/$gnn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
7j&
t{q5 贷:固定资产 22.5
PZ[-a-p40 借:固定资产清理 0.75
b3NIFKw 贷:银行存款 0.75
tldT(E6
借:银行存款 9
YV>a 3 贷:固定资产清理 9
#%,X),%- 借:固定资产清理 0.45
S)CsH1Q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9×5%=0.45
"+DA)K 借:固定资产清理 1.8
O7.V>7Y9H 贷:营业外收入 1.8
eAHY/Y! :@w~*eK ~ 12.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对于按合同规定预付的工程价款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_sJ>.=\ A.预付账款 B.工程物资 C.在建工程 D.固定资产
J%bNt)K} ;R$G.5h 【正确答案】 C
j
}~?&yB 【答案解析】 企业采用出包方式自建固定资产的工程,"在建工程"科目实际为本企业与承包单位的结算科目,企业将与承包单位结算的工程价款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kXuC< =D zrM% 13.某企业提供中期报告,2004年3月28日购入并进行安装固定资产一台,4月15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6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4年6月30日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可能发生减值。预计销售净价为51000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53000元。2004年6月30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元。
H4i}gdR A.5000 B.3000 C.7000 D.9000
j/v>,MM gI:g/ R 【正确答案】 B
f/\!=sa: 【答案解析】 2004年6月30日检查时已计提折旧额=60000×2/5×2/12=4000(元);2004年6月30日账面价值=60000-4000=56000(元);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预计销售净价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的较高者,即可收回金额为53000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6000-53000=3000(元)。
r
#- ra^</o/
14.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6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 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为( )元。
\e
a* A.30 000 B.60 000 C.20 000 D.10 000
z/Lb1ND8 3}L3n*Ft#. 【正确答案】 A
UMcM&
yu- 【答案解析】 采用年数总和法,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为:(160 000-10 000)×3/15=30000(元),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zK0M WyXO k-$Acv( 15.2003年6月18日,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捐赠的一台八成新机器设备,乙公司提供了购买这台设备的有关发票等凭证,据此确定该设备原价为130200元(含增值税进项税额)。甲公司为使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运输费3000元、安装费等为75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假定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并且甲公司本年度盈利。甲公司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年末缴纳完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为( )万元。
e\)%<G5 A.87234 B.72299.70 C.43560 D.69787.2 来源:
www.examda.com ,>|tQ' vuQA-w7 【正确答案】 D
>N3X/8KL% 【答案解析】 根据乙公司提供的购买该设备时的有关发票确定该设备的原值为130200元,甲公司接受捐赠时,该设备是八成新,按照现行规定,分录应是:
lp*5;Ls'q 借:固定资产 107910
+o+f\! 贷:待转资产价值 104160 (130200×80%)
]36SF5<0r
银行存款 3750
3h
bHS~ 期末计算所得税时:
W3i<Unq
借:待转资产价值 104160
4vg,g(qi<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4372.8
,Wtw0)4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69787.2
_ep&`K 所以计入"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为69787.2元。
)\U:e:Z ae 二、多项选择题。
bbL\ xq^ r$<!?Z 1.确定固定资产处置损益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5{H)r A.累计折旧 B.营业税 C.残料价值 D.保险赔偿 E.残料变价收入
o HK 4DIU7#GG 【正确答案】 ABCDE
o*T?f)_[p 【答案解析】 确定固定资产处置损益时,应将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原值减折旧)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税费(如:营业税、清理人工费用等)和清理收入(如:保险赔偿、过失人赔偿、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XT0-"-q Z@Rqm:e 2.下列各项支出中,应确认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有( )。
Y58H.P A.使固定资产功能增加发生的支出
SiNgV\('U B.使固定资产生产能力提高发生的支出
GzEw~JAs C.使固定资产维持原有性能发生的支出
RqROl!6 D.使固定资产所生产的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所发生的支出
5N9Cd[4 E. 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支出
b
esc7!S Ehy(;n)\ 【正确答案】 ABD
/OKp(u;)z Uahh|>s 3.购入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包括( )。
-O})Y>=} A.买价 B.运杂费 C.途中保险费 D.进口关税 E.发生的增值税
1^IMoC7$# 【答疑编号9732,点击提问】
P, x"![6 【您的答案】
CW`^fI9H 【正确答案】 ABCDE
1P]J3o 【答案解析】 企业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
1D%P;eUDp $#^3>u 4.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初期,就需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折旧方法是( )。
;apLMMsWC A.年限平均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M@2;@L :7@[=n 【正确答案】 ABD
WjBml'^RY 【答案解析】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初期,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而应在计提折旧的最后两年,将净残值考虑进去。
2<7pe@c98 d 6Y9D=O
5.下列不能在"固定资产"账户核算的有( )。
X&Oo[Z A.购入正在安装的设备 B.经营性租入的设备 C.融资租入的不需安装的设备
03?ADjO D.购入的不需安装的设备 E.大修中的固定资产
S5|7D[* pyf'
_ 【正确答案】 AB
y0O(n/ 【答案解析】 购入正在安装的设备应通过"在建工程"账户核算;经营性租入的设备不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不需安装的设备视同自有固定资产管理,因不需安装,所以在固定资产账户核算;购入的不需安装的设备在固定资产账户核算;大修中的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并正常计提折旧。
#h ud_ 7$7|
~k 6.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下列项目应计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有( )。
gvVy0nJI~ A.工程耗用原材料
{9J|\Zz3 B.工程人员的工资
7L+Wj }m C.工程领用本企业的商品实际成本
w !kk(QMV D.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水、电等费用
4=MVn yXkQ
,y 【正确答案】 ABCD
^uo,LTq+ 【答案解析】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应按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所消耗的材料、人工、其他费用和交纳的有关税金等)确定其价值。
oD%n} NO/$}vw 7."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方核算的内容包括( )。
[,&g46x22 A.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的净值 B.发生的清理费用
L^u|=9 C.结转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 D.结转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 E.清理时发生的营业税
QM!UMqdj A@M2(?w4 【正确答案】 ABDE
WLWfe- 【答案解析】 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的净值、发生的清理费用和结转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方核算;结转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方核算。
'"Cqq{* "P.sKhuo 8.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有( )。
*7*_QW%?A A.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Z4z|B& B.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6oKlr,. C.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KYs5Qu D.未使用的机器设备
bSM|" E.未使用的房屋及建筑物
!B[Y?b: :~ s"]*y 【正确答案】 ABDE
j % M
Y6" 【答案解析】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aOI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E}&{w/My (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n2aUj(Zs= [3irr0D7
l 9.下列各项中,需要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有( )。
Pf8_6 z_ A.对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理
SdufI_'B B.对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
PazWMmI C.对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进行改良
/3+E-|4s D.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WCVdZK: E.计提折旧
B'Nvl# YTgT2w 【正确答案】 BCDE
=PU@'OG 【答案解析】 对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理,应将其计入有关费用;对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应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来处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计提折旧,均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
%to
.'R ;8F6a:\v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6e3Mj\ A.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当包括为取得该固定资产而交纳耕地占用税等相关税费
^=I[uX-3ue B.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以该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AB!({EIi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有三种方法:单项计提、分类计提、总体计提。
7F~Jz*,B*W D.由于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
qq^[(n E.如为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或在建工程项目全部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转入管理费用;不属于筹建期间的,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来源:
www.examda.com M#o=., \#h=pz+jb 【正确答案】 BC
CE183l\ 【答案解析】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关键是捐赠方是否提供了有关凭据,其入账价值方法不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方法只能采用单项计提。
9(&$Gwi cB;DB)0P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h6$ A.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1_~'?'&^ B.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以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E?0RR' C.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资产达到设计要求前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Gz<nSc D.企业用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标价的固定资产时,应按各项固定资产市场价格的比例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PHsM)V+ E.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不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
J(~xU0gd' B^1jd!m 【正确答案】 ABD
hHt.No 【答案解析】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
z_C7=ga< 三、计算题。
*/]1?M@P) 6yaWxpW 1.企业某项设备原值为5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woxCfSA 要求:分别采用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度的折旧额。
X bV?=
[xs`Pi 【正确答案】 (1)年限平均法
QK~>KgVi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0-10000)÷5=98000(元)
@S012} xH (2)双倍余额递减法
lK
irc2 年折旧率=2/5×100%=40%
a
8jG')zg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500000×40%=200000(元)
%MfT5*||f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500000-200000)×40%=120000(元)
^w
RD|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500000-200000-120000)×40%=72000(元)
Yk V-]%c 第四、五每年折旧额=(500000-200000-120000-72000-10000)÷2=49000(元)
.|ZnU]~T (3)年数总和法:
ht)KS9Xu 第一年折旧率=5/15×100%=33.33%
]o8~b- 第一年折旧额=(500000-10000)×33.33%=163317(元)
@0:mP 第二年折旧率=4/15×100%=26.67%
x(zW<J5X" 第二年折旧额=(500000-10000)×26.67%=130683(元)
la!rg#)-X 第三年折旧率=3/15×100%=20%
^q~.5c| 第三年折旧额=(500000-10000)×20%=98000(元)
1 pzd 第四年折旧率=2/15×100%=13.33%
7`X9s~B 第四年折旧额=(500000-10000)×13.33%=65317(元)
b~G|Bhxa 第五年折旧率=1/15×100%=6.67%
!I8(Y 第五年折旧额=(500000-10000)×6.67%=32683(元)
6? (8KsaN `^E(
P1oJ3 2.某企业于2002年9月5日对一生产线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生产线的原价为12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0万元。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20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50万元,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为8.5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工资8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61.5万元。该生产线于2002年11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此时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300万元。该企业对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
*Oe;JqQkK 要求:
gtP;Qw' (1)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扩建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p4zV<qZ>e (2)计算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200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f1VA61z{) i
`8Y/$aT 【正确答案】 (1)会计分录:
}Sb&ux 借:在建工程 950
QeAkuqT'[ 累计折旧 200
1<9m^9_ro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
\RP=Gf 贷:固定资产 1200
d7QQ5FiB 借:在建工程 200
<Gu dx>I 贷:工程物资 200
2|^bDg;W+u 借:在建工程 58.5
~Urj:l 贷:原材料 50
z[,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5
T1b9Zqc)f 借:在建工程 80
K>$od^f%c 贷:应付工资 80
W,n0'";') 借:在建工程 61.5
My'6yQL 贷:银行存款 61.5
?3i-wpzMp 借:固定资产 1300
fx4X!(w!B 营业外支出 50
tU7eW#"w 贷:在建工程 1350
!*xQPanL 2)200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6mv7M{ =1300×20%×11/12+(1300-1300×20%)×20%×1/12
58My6(5y =255.66(万元)。
- r82'3] 【答案解析】 如何理解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的区别?
ex2*oqAdX 解答:会计年度是从1月1日至12月31日,而折旧年度是从开始折旧起共12个月。例如2002年6月20日,购入固定资产,金额为15万元,5年折旧期,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那么第一个折旧年度是从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第一个折旧年度的折旧额为15×5/15=5万元,而该固定资产2002年折旧额为15×5/15×6/12=2.5万元。
Ad7=JzV 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如果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一致,那么只要按照公式,很好计算,但如果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则在按照会计年度计提折旧时,怎么办?
J_mpI.^Bsf 例题:某企业2001年9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是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个会计年度需要计提的折旧。
V
#6`PD6 这是一个典型的题目。
!$5U\"M 折旧年度和会计年度不同。第一个折旧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为20000×40% ,第二个折旧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为20000×(1-40%)×40%,而企业2002年计提折旧包括第一个折旧年度的9个月和第二个折旧年度的3个月,以此类推......
BT+ws@|[ 所以:
4d3PF`,H` 2001年应提折旧=20000*40%*3/12=2000;
|5,q54d(K 2002年应提折旧=20000×40%×9/12+(20000-8000)×40%×3/12=7200;
s.I=H^T 2003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0%×9/12+(20000-8000-4800)×40%×3/12 =3600+720=4320;
#6JCm!s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最后两年是按直线法来计提折旧的,本题中固定资产的使用期是5年,2001年9月购入,从2001年10月份开始计提折旧,到期日是2006年9月份底,最后两个折旧年度是2004年的10月份到2005年的9月份和2005年的10月份到2006年的9月份,所以:
*K\/5Fzl 2004年应提折旧 =(20000-8000-4800)×40%×9/12+(20000-8000-4800-2880-200)÷2×(3/12)=2160+515=2675;
7<?v!vQ}- 2005年应提折旧 =(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
`ml;#n,* 2006年应提折旧 =(20000-8000-4800-2880-200)÷2×(9/12)
r,b-c =1545 。
jX{lo
;z7iUke0% 3.甲公司2003年9月1日,经营租入一条生产线并进行改良,购入一批用于改良的物料价款为39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63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375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生产线安装时,领用本公司原材料一批,价值36300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171元;领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一批,成本为48000元,计税价格50000元,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10%,应付安装工人的工资为7200元;生产线于2004年12月份改良完工。该生产线的租赁期为10年,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vexQP}N0 要求:
ni]gS0/ (1)编制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的有关会计分录。
.Is
g1qrC (2)计算2005年的折旧及会计分录。
S*CRVs { l LUZM 【正确答案】 (1)支付物料价款、增值税、运输费等
zUxF"g-W 借:在建工程 460050(390000+66300+3750)
,k@fXoW 贷:银行存款 460050
\d%SC <s (2)领用本公司原材料
_" F(w"| 借:在建工程 42471
X;p,Wq#D' 贷:原材料 36300
=RUKN3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171 来源:
www.examda.com .x1EdfHed/ (3)领用本公司产品
v *~ yN* 借:在建工程 61500
]0dp^% 贷:库存商品 48000
}EOn=*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 50000×17%)
{{=7 mbc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5000 (50000×10%)
c{#lKD<7 (4)应付安装工人工资
Oy[t}*Ik 借:在建工程 7200
+3t(kQ 贷:应付工资 7200
KFC zf_P! (5)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s6). ?oE 借: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571221(460050+42471+61500+7200)
H,=??wN 贷:在建工程 571221
/{1 xpR (6)由于该设备是在2003年9月1日租入的,到2004年12才改良完毕,租期为10年共计120个月。在改良过程用去4+12=16个月。剩余的租赁期为120-16=104个月折合成104÷12=8.67年,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所以要按8.67年来计提折旧。
8'#%7+ "=! 考生考试时一定要注意题中给的年限,不要直接就用给的年限来算,分析一下后再进行计算。2005年应计提的折旧=571221÷104×12=65910.12(元)。
F{f "xM 借:制造费用 65910.12
;nv4lxm 贷:累计折旧 65910.12
$K8ZxH1z@ 4.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为注册地在北京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其2000年至2004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ZGWU_l} (1)2000年12月12日,丙公司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50万元,增值税为59.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1.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Fuxj!gF (2)2001年12月31日,丙公司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21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原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
!Nl"y'B| (3)2002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
0 x"3 (4)2003年3月12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5万元。当日,改良后的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6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发生减值。
2@ACmh (5)2004年12月31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丙公司决定进行处置,取得残料变价收入1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款3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3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i' |S
g 要求:
|2c '0Ibu (1)编制2000年12月12日取得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Fh5:WN (2)计算200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haa[ob6T (3)计算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A"z') (4)计算200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fX} dh
9 (5)编制2002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o&LNtl; (6)编制2003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S)$ES6]9/ (7)计算200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n.eCdj (8)计算200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
-_pI:K[ (9)编制200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lcIX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