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_e)(k `8FC&%X_ 1.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已经部分不能收回,或者全部不能收回的,应当作为当期损失,应将其计入( )账户。
sQJM 4'8f A.营业外支出
ZX'{o9+w5 B.管理费用
9^a>U(, C.财务费用
TP{a*ke^5, D.其他业务支出
}#'KME4 Nr`nL_DQ 【正确答案】 A
x(]s#D!) ]nX.zE|F 2.企业发放工资支取现金,可通过下列( )账户办理。
l7s=b4}c A.基本存款户
)sV#
b B.一般存款户
i"rMP#7 C.临时存款户
"[[fQpe4@ D.专项存款户
uTl:u m6;Xo}^w 【正确答案】 A
K,IOD
t 【答案解析】 根据银行开户有关规定,工资、奖金支取只能在基本存款户办理。
ZC2C`S\xr 2M&4]d 3.某企业赊销商品一批,标价20000元,商业折扣10%,增值税税率为17%,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企业销售商品时代垫运费400元,若企业按总价法核算,则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是( )元。
3~cOQ%#]4 A.21060 B.20000
^7"%eWT` C.21460 D.23400
_5`M( ;hL2 _23sIUN c3 【正确答案】 C
E*w 2yWR 【答案解析】 应收账款入账金额=20000×(1-10%)×(1+17%)+400=21460(元)
zl:
u@!' BB%(!O4Dl 4.某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核算坏账。该企业200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5万元;2003年发生坏账8万元,发生坏账回收2万元。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120万元(其中未到期应收账款为40万元,估计损失1%;过期1个月应收账款为30万元,估计损失2%;过期2个月的应收账款为20万元,估计损失4%;过期3个月应收账款为20万元,估计损失6%;过期3个月以上应收账款为10万元,估计损失10%)。企业2003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 )万元。
2#(7,o}Y5
A.5 B.4
h5f>'lz C.3 D.-5
8fe"#^"s R Ki=7nKs
Q ,;x;QR4 【正确答案】 A
?1N0+OW 【答案解析】 2003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40×1%+30×2%+20×4%+20×6%+10×10%=4万元, 2003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4-(5+2-8)=5万元
/6q/`vx
@ Bw_Ih|y,w 5.某企业 2006年5月 10日销售产品一批,销售收入为 20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企业5月26日收到该笔款项时,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计算现金折扣时应考虑增值税)为( )元。
25ayYO%PTc A.0 B.200
)K?GAj]Pq C.468 D.234
i;xg[e8. z=K5~nU *z+\yfOO" 【正确答案】 D
@wFm])}0 【答案解析】 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20000×(1+17%)×1%=234
;et
Q q~w;C([k_ 6.某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期初坏账准备余额15万元,本期需要按照2%比例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150万元,本期需要按照4%比例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225万元,本期发生坏账损失3万元,则本期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 )万元。
;9I#>u A.-6 B.0
eAuJ}U
[ C.15 D.12
GDcV1$NA bv+e'$U3 EmUxM_T/2 【正确答案】 B
>|'6J!Op 【答案解析】 本期"坏账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应是150×2%+225×4%=12(万元),本期应计提数=12-15+3=0(万元)。 来源:
www.examda.com 8@A[`5 YSwD#jO0 7.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率为17%,产品价目表标明产品的不含税销售价格每件3000元,购买20件以上,可获得5%的商业折扣,购买40件以上,可获得10%的商业折扣。某客户购买该产品35件,规定付款条件2/10,1/20,n/30,购货单位于9天内付款,该销售企业销售实现时,其"应收账款"科目中登记的货款金额是( )。
b@X@5SJFW A.116707.5元 B.99750元
}2r08,
m C.97755元 D.105000元
&.z/dFmG E1C8yIF 【正确答案】 A
41zeN++ 【答案解析】 因为我国企业要求确认销售收入时采用总价法的方法,所以,登记应收账款中货款金额时,应考虑为扣除商业折扣但是包含现金折扣的金额,即销售企业收到款项前在"应收账款"中登记的含税货款金额=3000×35×95%×1.17=116707.5(元)。
E, v1F! gU~)(|Nu. 8.AS公司2002年成立并开始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率为2%。2002年末应收账款余额750万元;2003年2月确认坏账损失15万元,2003年11月收回已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应收账款3万元,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600万元,该企业2003年末提取坏账准备的金额是( )万元。
UF%5/Si
VX A.9 B.15
<=-\so( C.12 D.3
z8!u6odu % Orb(xLChJ 【正确答案】 A
+,-rb 【答案解析】 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600万元×2%=12万元。2003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期末"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12万元-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3万元=9万元 ,其中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750×2%-15+3=3万元.
R:xmcUq}
( (s3%1OC[ 9.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的企业,对其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货款,应记入( )
lC4By,1* A."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
5`uS<[vA B."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
"n
e'iJf_( C."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
]Bsq?e^ D."应收账款"账户的贷方
NN:TT\!v -Fd
i,\e c[y8"M5 【正确答案】 B
%OtW\T=u 【答案解析】 为加强对预付账款的管理,企业一般应单独设置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
OZ" <V^"` #TWc` 8 10.甲公司2006年3月1日销售产品一批给乙公司,价税合计为500 000元,双方约定9月1日付款。甲公司2006年6月1日将应收乙公司的账款向银行申请贴现,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账款到期,乙公司未按期偿还时,甲公司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甲公司实际收到480 000元,手续费20 000元,款项已收入银行。甲公司贴现时应作的会计处理为( )。
0?7uqS#L A.借:银行存款 480 000
)2$_:Ek 贷:应收账款 480 000
a82mC r B.借:银行存款 480 000
FSmi.7 财务费用 20 000
GWVdNYpmr 贷:应收账款 500 000
d<Os TA C.借:银行存款 480 000
kYs|")isj 财务费用 20 000
#~+#72+x7 贷:短期借款 500 000
_tk5?9Ykn D.借:银行存款 480 000
[5VUcXGt*\ 贷:短期借款 480 000
yq}{6IyZ^ +i^s\c!3; 【正确答案】 C
9C$!tz>>+i 【答案解析】 企业将应收账款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账款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申请贴现的企业应按照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即按照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实际支付的手续费,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银行贷款本金,贷记“短期借款”等科目。
[:QMnJ U.aa iX7 11.甲公司 2006年6月 1日销售产品一批给丙公司 , 价款为600000元 ,增值税为102000元,双方约定丙公司应于2006年9月30日付款。甲公司 2006年7月 10日将应收丙公司的账款出售给工商银行,出售价款为520000元,甲公司与工商银行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应收丙公司账款到期,丙公司不能按期偿还时,银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偿。甲公司已收到款项并存入银行。甲公司出售应收账款时应作的会计分录为( )。
IebS~N
E A.借:银行存款 520000
\zi3.;9|; 营业外支出 182000
a
98 贷:应收账款 702000
y]l"u=$Tr{ B.借:银行存款 520000
fh_
.J[Y.k 财务费用 182000
LU{Z 贷:应收账款 702000
sb
@hGS C.借:银行存款 520000
RF J ;hh 营业外支出 182000
Tv$7aVi! 贷:短期借款 702000
%wf|nnieZ D.借:银行存款 520000
qX(%Wn;n 贷:短期借款 520000
dM UDLr- i .N1Cvp& 【正确答案】 A
`0i3"06l
r 【答案解析】 企业将其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相关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债务人及银行之间的协议,在所售应收债权到期无法收回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够向出售应收债权的企业进行追偿的,企业应将所售应收债权予以转销,结转计提的相关坏账准备,确认按协议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现金折扣等,确认出售损益。
'-IT@} -W_s]oBg 12.企业对不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发生的收益应计入( )
m-8 9nOls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营业外收入
k&/)g3(N( tTGK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