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无效民事行为 "{Lp'+wNw
l!5fuB8
_46
y
本考点在历年试题中,在卷面所占分值为3%左右,曾多次以多选题方式进行考查,考生应注意将本考点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加以区别,关注客观题。 ly9.2<oz}L
p@ 0Va
eh`n?C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行为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的容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在民法中还规定了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这是指部分无效且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民事行为。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的无效部分从行为开始即无法律约束力,而其余部分仍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Tc$Jvy-G4A
]y:2O
P
_XvSe]`f`
无效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其在法律上产生以下法律后果: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或返还第三人、其他制裁,即如果行为人因实施无效民事行为而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的,还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J4EQhuQ
HJ~0_n&
'GcN9D
【法条解读】 as6a)t.^
,6J]
oX
k <SF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对无效民事行为做出了如下规定。 Gf*|f"O
第五十八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UlAae44
(一)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EdR1W~JZ
(二)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Z#+lwZD
(三)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9\y\{DHd
(四)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9}G.F r
(五)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A0JlQE&U
(六) 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O7vJ`K(!
(七)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W!6&T [j>
Mwm9{1{
\\}tD@V"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d5d$Np@m&
vf^`'
R<]f[
通过以上规定我们不难看出在《民法通则》中对无效的民事行为做出了列举性的规定,也就是说对于无效的民事行为在民法中规定的相当明确,在考试中出客观题的可能性极大,这个考题的考点在于熟记法条再加以灵活运用。 cc37(=oKL
o y{
{d
},#@q_E
【真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2006年单选第1题) +9yV'd>U
d^pzMaCI
!Z(3dtUy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cqXP} 5
c.所附条件尚毛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 d.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I! u H1G
PLoD^3uG)
n;QMiz:yY
【答案】b; @~g][O#Fu
'wA4}f
iTUOJ3V7i
【解析】选项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才属于无效民事行为;选项c,所附条件尚未成就,民事行为暂时不生效,也就谈不上无效;选项d,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Ct@O S227x
s&.VU|=VQ@
+s$` 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