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5题,1-3题每题1分,4-11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ak 7% 1.下列业务中,不属于增值税条例中所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的是()。
{`HbpM<=m] A.将购买的物资用于分红;B.将购买的物资用于对外投资;C.将购买的物资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D.将自产的、委托加工的物资用于在建工程;E.将自产的、委托加工的物资用于其他非应税项目。
kQ\GVI11? 2.下列有关售后回租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ib,`0=0= O A.当售后回租形成融资租赁时,售后回租的收益应在折旧期内平均分摊,以调整各期的折旧费用;B.当售后回租形成经营租赁时,售后回租的损失应在租期内按租金支付的比例来分摊;C.由于所售商品的主要控制权并未转移,因此,售后回租不能作收入确认;D.售后回租本质上是一种融资手段。
^ AZ#tp%) 3.在报告期内出售或购买子公司的背景下,有关当年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Ey@^gH
ku\ A.合并利润表应包括被出售的子公司自报告期期初至出售日止的收入、成本和利润;B.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包括被购买的子公司自报告期初至购买日止的现金流量信息;C.出售子公司的现金流入应计入合并现金流量表中“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下单列“出售子公司所收到的现金”;D.购买子公司的现金流出计入“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下单列“购买子公司所支付的现金”。
:zW? O#aL- 4.A公司于2000年7月1日以400万元的价格购入某专利权,该专利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年限为6年,2001年末该专利权的可收回价值为200万元,2002年末的可收回价值为135万元,A公司于2003年7月1日以103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该专利,营业税率为5%。A公司转让该专利权所获得的净收益为()万元。
Agd"m4! A.3B.11.54C.7.85D.12.35
'5}hm1, 5.H公司于2004年1月1日购买了F公司20万股股票,占20%的股份,每股买价为2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F公司2004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量为1620万元,5月1日宣告分红,每股红利为0.3元,于5月12日实际发放。F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20万元,各月间利润均衡。2005年7月1日H公司又购入了F公司20万股,每股买价为16元,另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股权投资差额按5年期分摊。2005年全年实现净利润90万元,其中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0万元。则2005年末H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明细账余额为()。
Bg|d2,im A.25B.21C.54D.29 来源:
www.examda.com fTxd8an{ 6.甲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率为33%,每年的汇算清缴日为3月10日,董事会于2005年4月2日批准报出2004年年报,2005年3月3日发现某专利在2004年未作分摊,该专利权于2002年1月1日购入,原价120万元,会计上按4年期摊销,税务上按6年期分摊,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pH~\~ A.调减2004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万元,并同步调减所得税费用3.3万元;B.调减2004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万元,并同步调减所得税费用6.6万元;C.调增2004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万元,并同步调增所得税费用6.6万元;D.调减2004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万元,并同步调减所得税费用9.9万元。
z~{08M7
7.华林公司2005年7月1日同意某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3000万元本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15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该可转换债券系2004年7月1日按面值发行的三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面值总额为6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10%。该公司对于此项债券转换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万元。
*q}yfa35eR A.3300B.3150C.3000D.2850
^-%'ItVO 8.甲公司以一幢房产、一批商品与乙公司的一项专利权、一批原材料进行交换,双方交换后均不改变资产的用途。房产的原价200万元,已提折旧1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80万元,营业税率为5%;甲公司换出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5万元,已提跌价准备2万元,公允价值为2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专利权的账面余额6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12万元,公允价值为40万元,营业税率为5%;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40万元,增值税率为17%。双方协议,由乙公司另行支付补价20万元,并于2005年7月1日办妥了物资的产权交割手续。则甲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成本为()万元。
l;-2hZ A.25.9B.31.7C.25.4D.26.71
rCJ$Pl9R 9.2004年1月1日A公司出资50万元购买B公司1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B公司2004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量为400万元,4月1日B公司宣告分红10万元,于4月15日实际发放,6月1日接受现金捐赠20万元,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60万元。2005年1月5日,A追加购买股份10%,支付买价64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万元,01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30万元。A公司按10年期分摊股权投资差额。A、B公司所得税率均为33%。则A公司2005年末“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的账面余额为()万元。
{$S"Sj A.98.32B.85.63C.92.68D.87.56
m"L^tSD~ 10.甲公司于2000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20%的股份,买价为100万元,相关税费为10万元。2000年初乙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量为500万元。甲公司按5年期分摊股权投资差额。2000年末乙公司实现盈余30万元。2001年初甲公司再次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买价为30万元,相关税费为5万元,2001年末乙公司发生亏损50万元,当年末该投资的可收回价值为130万元。2002年乙公司实现盈余200万元,年末该投资的可收回价值为201万元,2003年1月1日甲公司将该投资出售,售价为300万元,则甲公司出售时贷记“投资收益”()万元。
}B%9cc A.96B.99C.100D.110
oc?|" 11.丰达公司于2004年1月1日借入一笔长期借款,金额100万元,利率为6%,期限为3年,又于10月1日借入另一笔借款60万元,利率为9%,期限为5年。工程于当年的4月1日正式开工,4~6月的每月初发生资产支出10万元,7月1日至10月31日因工程事故发生停工,11~12月每月初发生资产支出20万元,则当年的利息资本化额为()元。
ch#)XomN A.10000B.9585C.6897D.7998
|5>Tf6$(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1题,每题2分,共22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dGHf;miw 1.下列有关存货入账价值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CO qu#( A.委托加工物资(非金银首饰)的成本=委托加工发出的原材料成本+加工费用+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B.废旧物资的收购成本=买价-买价×10%+相关费用;C.收购免税农产品的成本=买价-买价×13%+相关费用;D.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的入账成本=不含税买价+运费×(1-7%)+装卸费+保险费+进口关税+其他税费;E.投入的存货应以投资双方的确认价值作为其入账成本。
b>5*G1 2.在以下业务中,不会引起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变动的有()。
lz^Vi!|p A.被投资方发放股票股利;B.被投资方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C.被投资方吸纳新投资者加入时出现了资本溢价;D.被投资方处置受赠的非现金资产;E.被投资方发现以前年度折旧多提100万元。
_DR@P(0>_ 3.下列有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lhM5a
\ A.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B.自有固定资产的大额装修费应在装修周期与尚可使用期二者较短的期限内摊销;C.改良期间的固定资产应停止提取折旧,一旦改良成功,应重新测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指标;D.改良后固定资产的账面成本如果超过可收回价值,应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E.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4m~y%>
& 4.下列有关现金流量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4 95Y<x}= A.分次购买固定资产的现金支付应列入投资活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B.在偿付专门借款利息时,对于其中的资本化部分应列支于投资活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支付应列支于筹资活动中“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D.甲公司将账面价值10万元的短期投资以12万元的价格出售,由此产生的投资收益2万元应列入投资活动中“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E.补充资料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调整项应仅指计入当期损益的部分,不包括提入“制造费用”的部分,因为该部分形成的是存货成本而不一定计入当期损益。
%
jDH{xSMb 5.下列会计处理中,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是()。 来源:
www.examda.com 7\@c1e*e
A.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在物价持续上涨的前提下,对存货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后出法;B.对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作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进行追溯调整;C.对首次发行股票中所接受的无形资产注资,以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其入账成本;D.如果债券发行费用高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的利息收入时,应作“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否则,应将差额视作债券溢价处理;E.在接受外币资本注资时,如果资本折算汇率采用的是投资当日的市场汇率,则不会出现“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ELxshd 6.下列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k7uX!} A.财务报告批准报告日是由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B.如果在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日至正式报出之间又发生了需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则需重新修正报告内容并再次确定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日,此时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期间界限就要延至新确定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C.不能将所有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事项都定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而应是那些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有关的事项或对企业财务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D.根据谨慎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仅包括不利的事项,而不包括有利的事项;E.中止营业不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因为它涉及到非持续经营的会计处理方法,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事项是持续经营状态下的会计处理。
%XR(K@V 7.下列业务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h<L_ =)lH A.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年数总合法;B.无形资产报废时,将其剩余价值一次计入“管理费用”;C.坏账核算方法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D.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纳税影响会计法;E.将应收账款的估计坏账比例由国家规定标准改为企业自定标准。
+B{u,xgg 8.下列有关重大会计差错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axKnfj A.当某交易或事项占同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在10%及以上时,应将其认定为重大会计差错;B.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及会计报表其他项目的期初数;C.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D.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E.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报告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期末数或当年发生数,属于以前年度的,则调整报告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项目。
(~Z&U 9.甲公司2004年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05年4月3日,实际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03年4月5日。该公司2004年1月1日至4月3日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的有()。
E"}%$=yK A.2005年2月5日发现销售部门的一台设备在2004年漏提折旧10万元;B.2004年11月实现的一笔销售于2005年4月4日发生退货;C.2005年4月2日甲公司签署担保书,为乙公司提供1000万元的长期借款担保;D.2004年10月1日与丙公司签订的债务重组协议于2005年3月9日执行完毕,并办妥了解除债务手续;E.2005年3月1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v:lkvMq|= 10.下列有关中期财务报表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I(UK9H{0$ A.如果在本中期末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应当符合会计政策变更的相关规定并按准则的规定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如果在本中期前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则本中期就应当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业务处理;B.中期各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应当与年度会计报表相一致;C.企业财务报告的频率不应当影响其年度结果的计量,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D.对于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应按相关的收入准则进行处理,一般是在发生当时予以确认和计量,特殊的可以在会计年度末允许预计或递延。但不允许在中期会计报表中预计或递延;E.对于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除了在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之外,企业都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在中期会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
)]n>.ZmLCB 11.下列交易的会计处理中,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是()。
Av.`'.b A.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闲置设备补提折旧时,采用未来适用法,即直接将追提折旧计入当期费用;B.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对资产减值准备均作了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处理;C.甲公司以一批账面成本80万元的库存商品对乙公司投资,该批商品的公允计税价为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乙公司将该批商品作为企业的原材料,双方对此商品的协议价为95万元,乙公司以107万元计入“实收资本———甲公司”;D.母公司将一批商品出售给子公司,该商品的账面成本为300万元,售价为5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子公司当年售出了其中的40%,母公司当年末的“存货”为10000万元,乙公司当年末的“存货”为4000万元,经双方合并后的“存货”为13880万元。
pZ Uy (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题型共2题,其中第1题9分,第2题11分。本题型共20分。需要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会计科目有明细科目的,应予列示。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QDyG8* (一)顺达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该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率为33%。2002年~2006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Cuylozj$& 1.顺达公司为了拓展生产规模,2002年决定以企业的一批产品交换E公司的一台设备,以缓解生产设备的不足。该批产品的成本为5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E公司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已提折旧15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8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双方协议由E公司另行支付补价120万元,资产交割手续于2002年6月1日办妥。顺达公司于2002年6月20日将换入设备投入生产部门使用。
y/@Bh
zc 2.顺达公司对该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期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7万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万元。2003年12月15日,苦于流动资金短缺,顺达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售后回租协议,售得400万元,设备的产权交接手续于2003年12月25日全部办妥。双方租赁协议如下: 来源:
www.examda.com oW
OR7)?r (1)自2004年1月1日起顺达公司租赁该设备5年,2008年12月31日到期;
P%B|HnG^ (2)顺达公司每年末支付租金105万元;
<\nM5-wR (3)预计租期届满时资产余值为60万元,其中顺达公司的母公司担保30万元,由担保公司担保25万元;
42e [OG- (4)租赁合同规定的年利率为10%;
7!qeIz (5)顺达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租金费用;
=nHkFi@D=t (6)顺达公司依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因售后回租仅涉及产权协议的签署,设备本身一直处于使用状态,因此折旧从未间断.2004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230万元,2006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150万元,另外假定设备到期归还B公司时没有发生清理费用;
h~QQ- (7)2005年和2006年,由顺达公司根据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向B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
e!=7VEB (8)2005年顺达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2006年顺达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SN|!FW.*: (9)2007年12月31日,顺达公司返还设备给B公司;
[`|t( E' (10)顺达公司租入该设备后,企业总资产量达到800万元;
i`YZ;L L (11)每年顺达公司需支付修理费用10万元。
46M=R-7= (12)相关折现系数如下:
RrLj5 Jq P/A(5,9%)=3.8897P/F(5,9%)=0.6499
vEjf|-Mb9 P/A(5,10%)=3.7908P/F(5,10%)=0.6209
M*'8$|Z P/A(5,12%)=3.6048P/F(5,12%)=0.5674
_I)TO_L; 根据以下资料,完成顺达公司的以下会计处理:
u/k'
ry= ①顺达公司以产品换设备时的会计处理;
ql%K+4@ ②顺达公司出售设备时的账务处理;
.NWsr*Tel ③顺达公司对租入设备的会计处理。(为简化起见,售后回租的损益在各期间平均分摊)
CUB;0J( (二)甲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所得税率为33%,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15%提取,其中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10%,法定公益金为5%。甲公司每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800万元。每年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4月16日,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为3月11日。
^?|4<Rm 1.甲公司2001年9月1日赊销商品一批给丙公司,该商品的账面成本为2800万元,售价为30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丙公司因资金困难无法按时偿付此债权,双方约定执行债务重组,有关条款如下:
t(<k4 ji, (1)首先豁免20万元的债务;
u;%~P 9O (2)以丙公司生产的A设备来抵债,该商品账面成本为1800万元,公允售价为20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甲公司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设备于2001年12月1日办妥了财产转移手续;
37n2 #E (3)余款约定延期两年支付,如果2003年丙公司的营业利润达到200万元,则丙公司需追加偿付30万元;
l _2Xao$ (4)甲公司于2001年12月18日办妥了债务解除手续;
"#36- (5)丙公司在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230万元。
D=LsoASVI 2.甲公司将债务重组获取的设备用于销售部门,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会计上采用5年期直线法折旧口径,税务上的折旧口径为10年期直线折旧。2003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1210万元,2005年末的可收回价值为450万元。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始终未变。
S^q^=q0F 3.甲公司于2006年6月1日将A设备与丁公司的专利权进行交换,转换当时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88万元。丁公司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33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4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率为5%,双方约定由甲公司另行支付补价12万元。财产交换手续于6月1日全部办妥,交易双方均未改变资产的用途。
uD{^1c3x 4.甲公司对换入的专利权按4年期摊销其价值,假定税务上认可此无形资产的入账口径及摊销标准。
'"q+[zwv 5.2007年2月14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甲公司2006年报告时发现上述专利权自取得后一直未作摊销,提醒甲公司作出差错更正。
^6
9(V LK [要求]
V6>{k_0{V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X=^MGV 1.作出甲公司债务重组的账务处理;
T&1-gswr: 2.作出甲公司2003年、2004年和2005年A设备的折旧及减值准备处理;
7aRy])x 3.作出甲公司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B<rw^h5 4.作出乙公司以专利权交换甲公司设备的会计处理;
m[l&&(+J, 5.作出甲公司2007年差错更正的账务处理。
+-x+c:
IxA 四、综合题(本题型共2题,其中,第1题25分,第2题18分。本题型共43分。需要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会计科目有明细科目的,应予列示。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p -SpUvp (一)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所得税率为33%,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净利润的15%,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净利润的10%,法定公益金为净利润的5%。股权投资差额的分摊期为5年。每年的年报批准报出日为4月10日,正式报出日为4月12日,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日为3月29日。
/: -ig .YY 2002年~2005年发生如下业务:
/=V!lRs 1.2002年4月1日,甲公司以一批产品交换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的股票50万股,并打算长期持有。该产品的成本为70万元,公允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甲公司收到补价8万元,双方于当日交割完毕。
C(sz/x?11 丙公司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量为1500万元,其中:股本1000万元,每股1元,共计1000万股;资本公积200万元,盈余公积10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万元。丙公司1~3月份共实现净利20万元。
^^V+0 l 2.2002年5月3日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60万元,于5月6日实际发放。
R
{-M%n4w 3.2002年10月1日丙公司将一笔应收丁公司的债权出售给其子公司,该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200万元,售价为400万元。2002年4月1日-12月31日丙公司实现净利润50万元。
^tyqc8& 4.2003年1月1日,甲公司针对应收戊公司的一笔货款500万元与戊公司协议重组,相关重组协议如下:
a@_n>$LZL (1)首先,豁免3万元的债务;
U_9|ED: (2)然后,由戊公司用一批原材料抵债,该批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万元,公允价值为20万元,增值税率为17%。该批材料于2003年2月12日运抵甲公司;
e2xKo1?I (3)再由戊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抵债,该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2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万元,公允价值为30万元,营业税率为5%。该专利的产权移交手续于2003年3月2日办妥;
_x-2tnIxXv (4)其余债权由戊公司持有的丙公司股票200万股抵补,假定不存在相关税费。有关股权交割手续于2003年4月1日办妥,并于当日办理了结清债务手续。
lq1223
5.丙公司200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90万元,假定每月间的利润均衡。
XThU+s9 6.2004年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万元。
yqJ>Z%)hf 7.2005年3月20日丙公司发生一笔销货退回,该笔收入实现于2004年10月2日,商品的成本为363万元,售价为5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丙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0%,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丙公司2004年报告的批准报出日为2005年4月1日,汇算清缴日为3月25日。
1@-l@ P 根据以上资料,完成如下要求:
C9Cl$yZ 1.作出2002年4月1日甲公司以产品交换丙公司股票的会计处理;
/w5
c:BH 2.作出2003年甲公司与戊公司之间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
O|v
8.3[cT 3.作出2003年以后甲公司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p-oE
oA 4.作出甲公司在2005年的会计处理并填列2004年度报表的调整数。资产负债表(表一)利润表(表二)(二)四通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所得税率为33%,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04以前的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15%,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净利润的10%,法定公益金为净利润的5%。
<e|B7<. 1.四通公司2004年初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所涉及的会计政策变更有以下三个方面:
u#ocx[ (1)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闲置设备应计提折旧,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对此政策变更,制度要求必须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政策衔接。
C:!&g~{cKi 根据摸底调查,闲置固定资产的状况如下表(三)所示:四通公司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
{6}$XLV3l 在固定资产的原价、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及折旧方法上会计、税务不存在差异。但是,税法认为闲置设备不应提取折旧。
RR`\q>| (2)根据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该对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有关存货账面余额与可变现净值的资料如下所示:
IQ JFL
+f 账面余额可变现净值
V+u0J"/8 2002年12月31日865730
n>o=RQ2 2003年12月31日1000806
f'j<v 2004年12月31日16801360
HS.eK#:N (3)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由原来的3‰~5‰改为自定。四通公司一直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坏账提取比例5‰。执行新制度后执行坏账提取比例10%,有关应收账款的资料如下所示:
`y"a>gHC 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余额
XU['lr&,W 2002年12月31日6603.3
S>[&] 2003年12月31日10605.3
nS!m1&DeD 2.2004年的报告于2005年3月25日由董事会批准报出,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为2005年2月15日。四通公司每月按会计利润计算并预所得税。有关会计与税务上的纳税差异统一在汇算清缴期调整认定。四通公司2004年12月31日编制的利润表草表(四)如下:3.2004年四通公司发生的一些经济业务及相应的会计处理:
\ 6Y%z
(1)2004年6月1日至6月30日,四通公司对管理部门用设备进行大修理,共支付修理费用240万元,以银行存款方式结算,四通公司将此修理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并按5年期平均分摊,当年摊销了24万元。税法认为,修理费用应以实际发生数作为费用认定标准。
-t*P=V|@ (2)2004年末,根据债务人的偿款状况四通公司决定再次修改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将年初的10%改为15%,并将此业务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作了会计处理。
kCZ'p 截止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达到896万元,其中应收丁公司的200万元货款预计只能收回30%,对此四通公司应用了个别认定法单独计提了该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Vvn~G.&) (3)2003年初四通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购入了丙公司30%的股份,形成了股权投资贷差160万元,2004年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四通公司据此确认了投资收益90万元。当年丙公司分红180万元,四通公司相应地冲减了投资成本54万元。丙公司的所得税率为24%。截止2004年末四通公司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达到1800万元。由于丙公司2004年的净利润相比以往年度有大幅下降,预计该投资年末可收回价值为1300万元。对此四通公司作了如下会计处理:
!4"$O@U4 借:投资收益500
%u?A>$Jn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500
;M O,HdP; 4.2004年12月31日至2005年3月25日之间四通公司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
e9F+R@8 (1)丁公司因长期经营不善于2005年1月26日宣告破产,四通公司预计只能收回应收账款的5%;
=`qEwA (2)2004年10月1日,四通公司发现市场上有假冒其商标的伪劣产品,经查为乙公司所为,遂将其告上法庭,要求乙公司公开赔理道歉以消除对正宗产品的不利影响,同时要求乙公司赔付300万元。经法院调查,乙公司侵权事实确凿,四通公司很有可能胜诉,最可能的获赔额为260万元。截止2004年末法院尚未就此宣判,四通公司根据或有事项的处理原则,在报表附注对此作了披露。
{o%OG/!1 2005年2月6日,法院最终判决乙公司赔偿四通公司损失240万元,四通、乙双方均未提出异议,并于2月15日交割赔款。
bM,%+9oz; (3)四通公司董事会于2005年3月1日制定了如下利润分配方案:
m*AiP]Qu ①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Y.+W ②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益金;
2N&S__ ③按净利润的30%分配现金股利。
?,r}@89pY 该方案于2005年5月3日得到股东大会的批准,并当即予以执行。
%pxHGO=)E 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G Mg|#DV (1)作出2004年初四通公司执行新会计制度时的账务处理;
m4 c2WY6k (2)根据题中资料3,判断四通公司会计处理的正误,简要说明理由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A2nL=9~
(3)作出2004年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
/p{$HkVw (4)计算出2004年应交所得税及所得税费用;
Jb!s#g (5)完成2004年利润表的编制。
:<6gP( (具体要求是完成如下表格(五)的填写。
r#mH[|@W~ 参考答案
<a(739IF
一、单项选择题
ATD4%|a9h 1.答案:C;2.答案:A;3.答案:B;4.答案:C;5.答案:B;6.答案:D;7.答案:B;8.答案:A;9.答案:C;10.答案:A;11.答案:B。
_dVA^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ib(4Y%U6~ 1.答案:BCE;2.答案:ABD;3.答案:DE;4.答案:ABDE;5.答案:ACE;6.答案:ABCE;7.答案:ADE;8.答案:ABCDE;9.答案:AB;10.答案:ABCDE;11.答案:ABC。
~kZ?e1H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DAo~O (一)【解析】
RPTIDA)) 1.(1)顺达公司所收补价占整个交易总额的比重=120÷600×100%=20%<25%,所以顺达公司应将此交易定性为非货币性交易;
@(m?j1!M (2)补价的收益=120-(120÷600)×(500-50)-(120÷600)×(600×5%)=120-90-6=24(万元);
6 Znt (3)换入设备的入账成本=(500-50)-120+24+600×(17%+5%)=450-120+24+132=486(万元);
l=>FoJf!*< (4)会计分录如下:
n?NUnFA 借:固定资产486
B5qlU4km& 存货跌价准备50
{G-y7y+E 银行存款120
LV]F?O[K= 贷:库存商品500
9d+z?J: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
^B'N\[ ———应交消费税30
q:P44`Aq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24
m>^#:JK 2.2003年12月25日顺达公司出售该设备时:
sWMY
Lo 借:固定资产清理414
&bwI7cO 累计折旧72
_lZWy$rm% 贷:固定资产486
NvJ}|w,Z 借:银行存款400
e~G um 递延收益14
4#D>]AX 贷:固定资产清理414
_sqV@ J 3.顺达公司回租该设备的会计处理:
RxGZ#!j/ (1)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
(+.R8 =105×3.7908+30×0.6209=398.034+18.627=416.661>400×90% 来源:
www.examda.com l\&Tw[O 所以该租赁是融资租赁。
DP
&*P/ (2)租赁开始时:
R5rCCp 由于租赁资产占到顺达公司整体资产800万元的50%(=400÷800×100%)>30%,所以应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与原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中的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具体分录如下:
?_@Mg\Hc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资产400
u[LsH 未确认融资费用155
]]V|]}<)m 贷:长期应付款555
F t;[>o (3)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会计处理
fsV_>5I6 ①首先计算内含利率
<w0$0ku 设该利率为i,则该利率应满足如下等式:
MMyJAGh
^G 400=105×P/A(5,i)+30×P/F(5,i)
O.'\GM 如果i为12%,则带入前述的折现系数,最终结果
[_3L =105×3.6048+30×0.5674=378.504+17.022=395.526(万元)
@l&>C#K\ 又因为当i等于10%时,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为416.661万元,所以,内含利率应该是大于10%小于12%,根据内插法作如下推导:②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表(一)③每年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录:
@
HP7$U" 借:财务费用①
lm(k[]@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①
)uH#+IU ④支付租金时:
F)uS2 借:长期应付款105
w7Vl,pN, 贷:银行存款105
k`r`ZA(kQ- (4)顺达公司折旧的计提
E3
aj ①应提折旧额=400-30=370(万元);
<iznB8@ ②折旧期定为5年;
h$a%PaVf ③折旧及减值准备计算表(二)(单位:万元)
u*<knZ~ty (5)递延收益的分摊
eW;0{P
①分摊期限为折旧期5年;
(-hGb: ②每年分摊额=14÷5=2.8(万元);
eGlPi| ③每年分摊时的会计分录:
W
4S! rU 借:制造费用2.8
r(
8!SVX 贷:递延收益2.8
E9v_6d[ (6)或有租金的核算
.#
}`r`/ ①2005年顺达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时
= ^_4u%} 借:营业费用20
2sahb#e
) 贷:应付账款20
fV5MI[t ②2006年顺达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时
Cc>+OUL 借:营业费用10
^#&:-4/ 贷:应付账款10
#'oGtFCd` (7)每年支付修理费用时
6@geakq 借:制造费用10
rCgoU
xW` 贷:银行存款10
NT<vs"<B (8)到期返还设备时:
<%:,{u6 借:长期应付款30
NVq3h\[X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8
v0'`K 5M 累计折旧342
f|'8~C5I@> 贷:固定资产400
;n;bap (二)【解析】
.{
r
%C4q9 1.债务重组的账务处理
#Bi8>S (1)2001年12月18日债务重组时:
Zp
<^|=D 借:固定资产2340
8;1,saA_9 营业外支出20
XmX{e.<NZ 应收账款1150
hSF4-Vvb 贷:应收账款3510
YuKg|<WO (2)2003年收回余额时:
?S~j2 J] 借:银行存款1180
jP"l5 贷:应收账款1150
IO}53zn<l 财务费用30
&ub0t9R 2.甲公司2003~2005年设备折旧及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如下:
vZ/Bzy@| (1)2003年的折旧处理如下:
!OL[1_-4|K 借:营业费用466
\9T/%[r# 贷:累计折旧466
GR>kxYM%q (2)2003年计提减值准备198万元:
o-r00H| 借:营业外支出198
|%c"Avc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98
t p<wMrq< (3)2004年、2005年的折旧处理如下:
#Zt(g( T 借:营业费用400
s 8iB>-dk 贷:累计折旧400
_2E* (4)2005年的减值准备处理如下:
}>< v7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72
#jd&f,
Tt 贷:累计折旧132
]c~W$h+F 营业外支出40
6Us*zKgW 3.甲公司2003~2005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Jj^/luD (1)2003年的所得税处理:
P1I L] 借:所得税406.23
1&#qq*{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406.23[=(800+233+198)×33%]
/7jb&f (2)2004年的所得税处理:
Hh{pp ^ 借:所得税319.11
= &"x6F.`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19.11[=(800+167)×33%]
G"D=ozr (3)2005年的所得税处理:
'4]_~?&x 借:所得税305.91
<%
GfF![v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05.91[=(800+167-40)×33%]
l#cG
#- 4.丁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y';"tD Fb (1)补价所占比重=12÷300×100%=4%<25%,所以,该交易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8c^Hfjr0 (2)补价收益=12-12÷300×(330-40)-12×5%=-0.2(万元);
c=#V*< (3)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330-40-12+(-0.2)+300×5%=292.8(万元);
c@Q&i (4)会计分录如下:
lXOT>$qR< 借:固定资产292.8
UNJAfr P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0
=]m,7 v Rq 银行存款12
c4Wl^E8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交易损失0.2
$
n"*scyI 贷:无形资产330
q!4eVg*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15
gOLN7K-) 5.甲公司更正会计差错的处理如下:
Vh'H =J (1)甲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成本=(2340-466-466-400-400-132-26-220)+12=242(万元);
W|4h;[w (2)甲公司本应于2006年摊销无形资产价值35.3万元(≈242÷4×7/12);
Q]hl+C$d"/ (3)甲公司在2007年作如下差错更正:
GiS:Nq`$(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5.3
p4^&G/' 贷:无形资产35.3
+Hkr\ ②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1.649
r}i}4K[1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649
W@FSQ8b>$m ③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651
B&>
z&!}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3.651
SI,
t:=D ④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3651
_:7:ixN[Ie ———法定公益金1.18255
ae0t*;~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54765
o8h`9_ 四、综合题
@RXkj-,eC# (一)【解析】
IaT\ymm` 1.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时:
OWT|F0.1$k (1)补价占整个交易额的比重=8÷100×100%=8%<25%,所以,该交易应作为非货币交易处理;
Jp"yb`w (2)补价对应的收益=8-8÷100×70-8×(17%+5%)=0.64(万元);
M2pFXU?] (3)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70-8+0.64+100×(17%+5%)=84.64(万元);
2KtK.2; 7 (4)会计分录如下:
&>P<Zw
-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84.64
;b_l/T( 银行存款8
3nnoXc' 贷:库存商品70
W^YaC
(I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5
]\m>N]P] ———应交增值税17
\wF-[']N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0.64
X.+|o@G 2.(1)首先确定债务重组日为2003年4月1日;
t-Uo (2)然后作如下账务处理:
C`qE ,2.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投资成本)376.5
&a.A8v) 无形资产30
2#oU2si
原材料20
Zygu/M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__Zex5Y#-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3
X m3r)Bm'3 贷:应收账款———戊公司432.9
qL4s@<|~ 3.2003年4月1日,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
"p]!=
"\ (1)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投资成本)73
spT$}F2n {=84.64-[84.64-(1500+20)×5%]-60×5%}
'P)c'uqd# (股权投资差额)6.912(=8.64-8.64÷5)
mgMa)yc!dp (损益调整)3.625[=(50+90÷4)×5%]
b|e1HCH (股权投资准备)5{=[400-(500-200)]×5%}
+Jh1D_+!9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204(=50×5%-8.64÷5×9/12)
"x3x$JQZy 投资收益0.693(=90÷4×5%-8.64÷5×3/12)
Y_)xytJ$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5{=[400-(500-200)]×5%}
]=ADX} 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81.64(下转第八版)
-9Dr;2\ (2)同时,对2002年多提的盈余公积进行反冲:
[}!0PN?z~A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0.1204(=1.204×10%)
@FZbp
———法定公益金0.0602(=1.204×5%)
+Fb+dU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204
r
@}N6U~* (3)将追溯后的长期股权投资明细账除“股权投资差额”外全部并入“投资成本”项:
8([ MR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投资成本)8.625
zx5#eMD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3.625
_y&XFdp (股权投资准备)5
X;n09 L`CB (4)认定第二次对丙公司追加投资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
+)LCYDRV7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50[=376.5-(1500+20-60+50+100+90÷4)×20%]
.N7<bt@~)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投资成本)50
C1>zwU_zo (5)在2003年末分摊股权投资差额时:
-lrcb/)Gz 借:投资收益8.796(=8.64÷5×9/12+50÷5×9/12)
""A6n{4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8.796
fN/;BT (6)认定2003年末的盈余归属:
;;6$d{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16.875(=90×9/12×25%)
bgxk:$E 贷:投资收益16.875
3N5@<:2` (7)认定2004年末的盈余归属:
>#)%/Ti}DU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25(=100×25%)
e+V8I&% 贷:投资收益25
zz!jt
A 4.当丙公司发生销货退回时:
9khMG$ (1)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8[=(500-363-500×5%)×25%]
$01csj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28
1tLEKSo+ (2)借:递延税款1.2[28÷(1-30%)×(33%-30%)]
n
RvaCAt^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2
*?\u5O( (3)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6.8
ex
BLj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6.8
C`R<55x6 (4)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68(=26.8×10%)
Wm}gnNwA ———法定公益金1.34(=2.68×5%)
qV;
I<AM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68
Ot)S\s> (5)2004年报表调整如下:
0'
oXA'L-J 资产负债表(表三)
|]9L# 利润表(表四)(二)【解析】
na|sKE;{ 1.会计政策变更的账务处理如下:
!FD d5CS (1)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分录如下:
7377g'jL ①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45.725
8Ihl}aguW 递延税款71.775(=217.5×33%)
J.'%=q(Sb 贷:累计折旧217.5[=60(设备A的补提折旧)+122.5(设备B的补提折旧)+35(设备C的补提折旧)]
>JAWcT)d ②借:盈余公积21.85875(=145.725×15%)
T@*'}
*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1.85875
_-3n'i8 2.存货减值准备的追溯调整分录:
l4dG=x}M] ①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29.98
^/6P~iK' 递延税款64.02(=194×33%)
\m%c"'[ 贷:存货跌价准备194(=1000-806)
<MX ②借:盈余公积19.497(=129.98×15%)
f%i%QZP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9.497
,<Z,- 0S 3.对更改应收账款坏账估计比例的追溯调整:
DVVyWn[ ①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469
U1HG{u,"y 递延税款33.231(=100.7×33%)
}Z{FPW.QK 贷:坏账准备100.7[=1060×(10%-5‰)]
8\^A;5 ②借:盈余公积10.12035(=67.469×15%)
O@4 J=P=w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12035
-cijLlz%+ 2.四通公司会计处理的正误判断:
YSB=nd_ (1)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应列支于当期费用,所以四通公司对大修理的会计处理是错误的。正确的作法是直接将大修理费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q@brX<,= 这样的话,应追加2004年的“管理费用”216万元。由于该支出税法是认可的,应调减“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及“所得税”费用各71.28万元。
k}p8"'O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fxR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16
\=7jp|{Yl 贷:长期待摊费用216
"
.%d{z}vz (2)四通公司对应收账款坏账提取比例的再次调整处理是正确的。因为制度规定,第一次在执行新制度时修改坏账提取比例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作追溯调整。再作调整时就要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至于单独针对应收丁公司的账款提取坏账准备是个别认定法的要求。
-- FzRO{D (3)四通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期末准备计提的处理是错误的,正确的作法是:
e0h[(3bXs$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60
A*wf:
mW0c 投资收益340
/s~S\dG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500
[61*/=gWe 据此应追加2004年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160万元。由于税法不认定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所以此业务应产生340万元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而不是500万元。据此应调减“递延税款”和“所得税”费用各52.8万元。
"TJ*mN.i{}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w#[cGaIB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60
S<-nlB
s.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60
g&y^ r/ 3.2004年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 来源:
www.examda.com vsZ?cd
(1)应收丁公司债权的坏账补提:
]gg(Z!|iQ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200×(30%-5%)]
\
ZE[7Ae 贷:坏账准备50
IhBc/.&RL (2)或有资产的会计调整:
/.<v,CR ①追溯认定2004年的营业外收入
FOk;=+ 借:其他应收款240
#XA`n@2Uoo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40
($kw*H{Ah^ ②收到赔款时:
?h&?`WO( 借:银行存款240
&H]/'i- 贷:其他应收款240
5.oIyC^Ik (3)在董事会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中现金股利方案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应作2004年会计报表的附注披露,而盈余公积的计提则应视同调整事项处理,作如下账务处理:
: S3+UT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81.54306(=3907.7153×20%)
BjsT 9?6W/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390.77153
~^V&n`*7D ———法定公益金390.77153
XWnP(C9? 4.2004年所得税的核算:
l"%80"zO (1)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p/?o^_s ①调整后会计利润=5670-216(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错误更正)+160(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调整)-50(应收丁公司货款的坏账补提)+240(或有资产的调整)=5804(万元);
flo$[]`.7 ②2004年应税所得的认定(表五)单位:万元
Y55u-9|N 5.调整2004年利润表(表六)
sqtz^K ROM 注①2003年闲置设备补提折旧130=设备A30+设备B70+设备C70
sHc-xnd ②2003年存货跌价准备的补提59=(1000-806)-(865-730)
|DJ8
"T]E ③2003年坏账准备的补提38=(1060×10%-660×10%)-(1060×5‰-660×5‰)
t+iHsCG)> ④截止2002年末会计政策变更引起的未分配利润调整数=[(30+70×9/12)+660×(10%-5‰)+(865-730)]×(1-33%)×(1-15%)=(82.5+62.7+135)×(1-33%)×(1-15%)=159.5739
m]!hP
^^ ⑤更正大修理费用的处理错误所追加的管理费用216(=240-240÷5×6/12)
>e>3:~&2 ⑥补提坏账准备追加管理费用50[=200×(95%-70%)]
twq~.:<o ⑦更正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错误所追加的投资收益160(=500-340)
;6Yg}L ⑧或有资产的确认所追加的营业外收入240
7!pKlmQ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 NBY|U{.g ur\6~'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