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28阅读
  • 9回复

[知识整理]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2-03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经济法 移动到本区(2012-07-03) —
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预计将于3月份公布,考试时间预计为2009年9月18、19、20日,从历年考试来看,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有四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综合题。 9!><<7TS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本章是考试的非重点章,但在本教材的学习中起的法律基础性学习的作用,对理解学好后面章节的内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近三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在3分左右,题型主要是客观题。 # 6! 5 2  
vF?5].T  
  本章主要考点: 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界定; 无权代理、表现代理; 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 仲裁、诉讼。 0 P[RyQI  
,<A$h3*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A(9u*  
?<* -j4v  
  经济法是基于国家对经济管理而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企业内部基于行政管理而发生的经济关系以及国家与企业存在的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指令与服从的行政强制经济关系等。 M3~K,$@  
mYc.x  
  一、经济法的形式 ^'jEnN(  
s[gKc'  
  经济法的形式,由称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的存在或表现形式。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判例不是法的形式之一,当然经济法也不例外。 & /4k7X}y  
,TRTRb;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76vy5R(.  
<9sO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cVwbg[W]  
6DZ),F,M  
  3、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d(:3   
-LM;}<  
  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Y#Tbi3  
`HuCT6O  
  5、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Q<$Uo6V  
X{kpSA~  
  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 E\u#t$  
%Qmk2  
  7、国际条约或协定 $v8l0JA *  
JH7Ad (:  
  【重点提示】考生应掌握经济法不同形式的制定机关及效力等级。 CDi<< ,  
{NJ fNu  
  经济法的体系大致分为三大部分:经济组织法、经济管理法和经济活动法,而经济诉讼与仲裁作为完整的程序法律制度不宜放入经济法部门之中。本书的编写不仅局限于经济法的体系范围,往往还涉及传统民商法的内容。  8L*GE  
=:SN1#G3n  
  【例题1】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判例属于法的形式之一,也是经济法的渊源之一。( ) m4:^}O-#  
FWC5&tM  
  【答案】X L^^4=ao0  
it2 a  
  【例题2】: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RzDQy D  
U4G}DCU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3 DaQo 0N  
N S#TW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6BThvg|&X  
)wVIb)`R>Y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MuBx#M/  
p*5\+WO>!(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d`d0 N5\  
1p'Le!  
  【答案】B iBudmT8  
xug)aE  
  【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的形式的内容。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属于行政法规,本题正确答案应为B。A属于“法律”;C属于“地方性法规”;D属于“部门规章”。 pb0E@C/R  
MlW 8t[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2-03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类型的关系 H6aM&r9}  
/HZumV?  
  一、审计监督体系 z<]bv7V  
 BGzI  
  三种体系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在不同领域实施审计。它们各有特点,相互不可替代,不存在主导和从属关系,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监督体系由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三部分组成。 ]TstSF=  
mKq"3 4F  
  l 政府审计 R.s|j=  
YxJD_R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行使审计监督权的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S'B6jJK2x  
>5T_g2pkv  
  ①由议会直接领导并对议会负责; `:M^8SYrL  
s~26  
  ②在政府内建立审计机构并对政府负责; p4VSm a_(  
z&4~x!-_  
  ③由财政部门领导的审计机构。 u&QKwD Uh  
7t-Lz| $"  
  由议会直接领导的政府审计独立性最强。 %~*jae!f  
1px\K8  
  我国政府审计属于由政府领导的类型。 ;1DdjETr  
;HOPABWz)  
  l 内部审计 HI&kP+,y  
O7aLlZdg~  
  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内部审计部门的类型可以归纳为下列三种: 6g>)6ux>aV  
q;AT>" =)  
  ①本企业董事会或其所属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所有者) w?csV8ot  
!.fw,!}hOD  
  ②本企业总裁或总经理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经营者) =7 ,Kf} 6  
EP7AP4  
  ③本企业主管财务的副总裁或总会计师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经营者)。 6Gn4asoA  
/-0' Qa+*  
  上述三种类型中,第一种独立性最强,即领导层次越高,权威性和独立性越强,越能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p SN~DvR  
jJwkuh8R  
  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部门一般由本部门、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领导,这样,可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 0'$p$K  
kpob b  
  l 注册会计师审计 :u%$0p>  
6-,m}Ce\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IPA*-I57  
h[XGC =%  
  政府审计体现了较强的单向独立;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注册会计师审计则体现了双向独立–––即独立于委托人,有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因此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客观公正性,并且为社会公众所认可。 yZ}d+7T}  
<M[U#Q~?~e  
  审计监督体系三方向,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泾渭分明的在不同领域实施审计,它们各有特点,相互不可替代,因此,不存在主导和从属的关系。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2-03
 三、法律行为 :Eh'(   
法律行为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 Ri?\m!o  
1"K*._K  
  (一) 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要件 [ug,jEH"S  
6 o[/F3`  
  根据《民法通则》55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包括三个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即民事法律行为须有合法性。 <6N_at3  
!}&" W,,0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LYK c.xo  
<d$A)S};W  
  不要求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之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等纯获利的民事行为有效。对于法人,其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除限制经营、特许经营、禁止经营以外,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也是有效的。 tGqCt9;<  
 5) lW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界定: =L 0fZf  
, &' Y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4u:0n>nJ1  
`n-vjjG%#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N}Y{Y&  
]O!s 'lC  
  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16—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dhR(_  
/! ^P)yU,  
  2、意思表示真实 j.c8}r&  
~oi_r8 K  
  真实的意思表示体现为两个方面:一、自愿,即任何人不得强迫;二、真实,即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外在意思表示一致。 +*EKR  
j|'R$|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指意思表示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也不得滥用法律的授权性或任意性规定以规避法律。不违反公共利益即不违反公共秩序,不破坏善良风俗。 q9}2  
y' tRANxQ  
  (二)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2Ug.:![  
VbxAd 2')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①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已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②是不确定的事实;③是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而非法定的事实;④是合法的事实;⑤所限制的是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 kHU"AD} .  
M4<+%EV}  
  2、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所附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 }bfn_ G  
$U'3MEEw  
  【解释】所附的条件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但所附的期限必然会到来。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2-03
四 代理 T]2U fi.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代理有三方当事人:代理人、被代理人和第三人。 Gc5VQ^]  
u_'nOle K  
  (一)代理的特征。 tBl#o ^  
Z ps&[;R$-  
  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由于“行纪、”“寄售”并非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因此不属于代理。 '?}R4w|)  
0!IPcZjY7  
  2、代理人直接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由于“代人保管物品”涉及第三人,因此不属于代理。 ta! V=U  
^uBwj }6  
  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由于“传递信息”、“居问行为”不能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因此不属于代理。 OWV/kz5'H  
i ^S2%qz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因此,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不对被代理人产生任何法律效力。 |4xo4%BQ>  
a2 >[0_E  
  【例题】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 )。(2001年) /W9 &Ke  
 [`bZ5*&  
  A、居间行为 6~:+:;  
/Su)|[/'  
  B、行纪行为 {h ^c  
<UAP~RH{  
  C、代人保管物品行为 NTVHnSoHh  
4.k`[q8  
  D、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揽保行为 C >kmIw'  
{jG.=}/Dk  
  【答案】D C*j9Iaj  
.WO/=# O  
  【解析】代理行为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是在代理权限内,以保险公司的名义,独立地、直接向投保人(第三人)进行揽保行为,由被代理人(保险公司)承担保险合同责任属于代理的行为,本题正确答案应为D。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2-03
(二)代理的适用范围 {0fz9"|U  
~%KM3Vap  
  1、可以代理的行为 ;如申请行为、申报行为、诉讼行为) -=>U =|  
_]Ey Ea  
  2、不能代理的行为 9C?cm:  
Rd vn)K  
  (1)依照法律规定或行为性质必须有本人亲自进行的行为(如遗嘱、婚姻登记、收养予女); \AHY[WKx  
qhN[Dj(d  
  (2)具有严格人身性质的行为(如约稿、预约绘画、演出): 6mAB(X^+  
?to1rFrU  
  (3)违法行为不得适用代理。 }Qb';-+;d  
Np)ho8zU  
  【例题1】:代书遗嘱是订立遗嘱的一种方式,因此立遗嘱可以代理。( )(2007年) a.CF9m5]c  
'FqEB]gu  
  【答案】:× 4D GY6PS  
y-<$bA[K~  
  【解析】:本题考核代理的适用范围。根据规定,依照国家法律规定或行为性质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的行为,不能代理。如遗嘱、婚姻登记、收养子女等。 y,^";7U  
"kU>~~y,  
  【例题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可以进行代理的是( )。 QK'`=MU  
5<^'Cy  
  A、遗嘱 'hy?jQ'|e  
pIvfmIm  
  B、诉讼行为 g?gqkoI  
p}&Md-$1  
  C、婚姻登已 @$EjD3Z-  
J2'W =r_#  
  D、申报行为 n{L:MT9TD  
w)^\_uAlS  
  【答案】BD 7Zo&+  
A1=_nt)5  
  (三)委托代理 %`eJ66T  
"0b?+ 3_{G  
  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合同责任,代理人对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cZ3,  
B% 2L1T=  
  【例题】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承担责任。(2006年) D{Oq\*  
w LpkUa  
  【答案】X  >6IXuq  
!5 ? m  
  (四)代理权的滥用(2006年多选题) /%5_~Jkr,  
%N>\:8 5?  
  1、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自己代理); MSK'2+1T@g  
' *}^@[&  
  2、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双方代理); i,([YsRuou  
,%[LwmET  
  3、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 hEWx.  
fEB195#@9  
  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视为无效代理。代理人滥用代理权给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损害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2-03
五)无权代理(2007多选题) L+8=P<]  
1B6C<cL:sU  
  1、无权代理包括三种情形: A%h~Z a  
*X~B-a|nJ  
  (1)没有代理权而实施的代理; w2 /* `YO  
/8=:qIJYA  
  (2)超越代理权实施的代理; 5/ tj  
>_-!zjO8u  
  (3)代理权终止后而实施的代理。 jYrym-  
P`p6J8}4  
  在实践中要注意对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进行区分,滥用代理一定是有代理权且是在代理权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但是由于违反了代理权的行使规则,导致代理人的利益可能会损害的情形就是滥用代理权;而无权代理一定是没有代理权或超越了代理权的情形。 #fwzFS \XL  
&S<? 07Z  
  2、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iD.0J/  
 dhZ Zb  
  (1)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如果经过本人追认或者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有权代理,无权代理人所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u\M4`p!g=  
$4DFgvy$  
  【例题1】2007年7月5日,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将甲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出售,价格不得低于8 000元。乙的好友丙欲以6 000元的价格购买。乙遂对丙说:“大家都是好朋友,甲说最低要8 000元,但我想6 000元卖给你,他肯定也会同意的。”乙遂以甲的名义以6 000元将笔记本电脑卖给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7年) HmhUc,EC  
T_uNF8Bh  
  A、该买卖行为无效 zpbcmQB*  
PP!l  
  B、乙是无权代理行为 (L`l+t1  
]Mn&76 fu  
  C、乙可以撤销该行为 -T2~W!  
s`;0 t YG  
  D、甲可以追认该行为 -E6Jf$  
xR *5q1j  
  【答案】:BD {An8/"bv}  
&1*4%N@'  
  【解析】本题考核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根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而不直接归为无效,因此选项A不正确;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本题中乙无撤消权,当人丙也不是“善意相对人”,因此选项C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应选BD。 ;&K3 [;a  
mgo'M W\   
  【例题2】下列代理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 )。 (2006年) |~ z8<  
A * a{  
  A、超越代理权进行代理 Km[]^;6  
? UxG/]",  
  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 8rGl&  
`x2fp6  
  C、没有代理权而进行代理 #:]vUQ  
uG2Xkj  
  D、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 `kqT{fs  
kSLSxfR  
  【答案】BD nsZDZ/jx  
$|>6z_3%  
  【解析】选项Ac属于无权代理。注意滥用代理权与无权代理的区别。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2-03
五、诉讼时效 :jZ*,d%1={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权利的权利。诉讼时效在学理上,亦称消灭时效。 NFdJb\  
29R_n)ne  
  诉讼时效消灭的是一种请求权,而不消灭实体权利。《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9QX&7cs&[  
6$W-?  
  举例:A向B借款1万元,还款时间为2008年1月1 日,A作为债务人到期不清偿债务,B对A的诉讼时效为2年,如果超过2年将丧失诉讼请求权。但B作为债权人,其拥有的实体债权并没有消灭,A和B之问的债权债务关系继续存在,这时B打官司的话不会胜诉的,但是A自愿偿还的话,这是可以的。 j09mI$2y67  
1j oc<EI  
  1、诉讼时效和保护时效 N5:D8oWWXR  
K~7'@\2 ?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RA*_&Ll&!C  
ph Wc 8[Q  
  知识点提示:(1)诉讼时效(2年、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保护时效(20年):自权利侵害“被侵害之日”之日|起计算。 VaD :  
h-z%C6  
  2、诉讼时效期间(重点掌握) ^AovkK(p  
>g5T;NgH9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年) .a 'ETNY:>  
i;E9Za W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5"76R Gw=  
hXV4$Dai  
  适用于1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xxXPvM<`  
b|X>3(  
  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jkp U*=  
Jm{As*W>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 B| $\/xO  
7VEt4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p[ks} mca@  
Y}V)4j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Ktg&G<%J0  
oN1!>S9m  
  解析: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寄存人的请求权只有1年的诉讼时效。保管人要求寄存人支付保管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 Pur"9jHa4  
S+` !%hJ  
  适用于4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r?Ev.m  
rXHHD#\oF  
  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 J ,Qy`Y B  
Sa?~t3*H  
  ②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htdn$kqG   
-~rr<D\  
  【例题1】(2007年)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 4aIlzaA  
&(z8GYBr  
  A、2009年3月27日 y1@"H/nYJ  
|-SI(Khjk  
  B、2009年3月22日 @B>%B EC  
Apw-7*/  
  C、2008年3月27日 b&U5VA0=1  
@&a m!+z  
  D、2008年3月22日 sT;=7 L<TA  
ve64-D  
  【答案】:C `Cb<KAaCH  
2uI`$A:  
  【解析】:根据规定,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本题中,甲在2007年3月27日知道权利被侵害,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为2007年3月27日-2008年3月27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C。 Ep v3/ `I  
 d'**wh,  
  【例题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争议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是( )。(2006年) I&Eg-96@  
Tko CyD9  
  A、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NO0[`jy(  
(rY1O:*S  
  B、贷款担保合同争议 8V53+]c$Y  
+v`^_  
  C、因出售质最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引起的争议 `#IT24!  
?j^?@%f0  
  D、因运输的商品丢失或损毁引起的争议 I'6 ed` |  
sKE*AGFL d  
  【答案】C K4VPmkG  
%r}KvJgd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诉讼时效期间。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选项C正确的。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适用4年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选项A错误;选项BD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所以也是错误的。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2-03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权利的权利。诉讼时效在学理上,亦称消灭时效。 'Rar>oU  
EC\rh](d 1  
  诉讼时效消灭的是一种请求权,而不消灭实体权利。《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X\^3,k."  
\:f}X?:  
  举例:A向B借款1万元,还款时间为2008年1月1 日,A作为债务人到期不清偿债务,B对A的诉讼时效为2年,如果超过2年将丧失诉讼请求权。但B作为债权人,其拥有的实体债权并没有消灭,A和B之问的债权债务关系继续存在,这时B打官司的话不会胜诉的,但是A自愿偿还的话,这是可以的。 w4&v( m  
,2:L{8_L  
  1、诉讼时效和保护时效 =f{Z~`3  
\-`oFe"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FtV  
;R- z3C  
  知识点提示:(1)诉讼时效(2年、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保护时效(20年):自权利侵害“被侵害之日”之日|起计算。 ,y{fqa4  
@v:ILby4-  
  2、诉讼时效期间(重点掌握) y&O_Jyg<  
G){1`gAhNJ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年) \)6?u_(u  
0ju wDd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P^L`  
s-YV_  
  适用于1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h 19.b:JT  
B )3SiU  
  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K+aJ`V  
5x L,~"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 FL_ arhrqD  
f@V{}&ZWp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GLn 9vw7S  
)F9%^a(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0%L$TJ.''  
\2VZkVO9  
  解析: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寄存人的请求权只有1年的诉讼时效。保管人要求寄存人支付保管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 !nD[hI8P  
w]}cB+C+l#  
  适用于4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L=h}U13  
[7t0[U~3?  
  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 @5nkI$>3z  
Jut'x A2Dr  
  ②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tGy%n[ \  
#| e5  
  【例题1】(2007年)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 t6U+a\-<  
YUE 1 '}  
  A、2009年3月27日 ]8j5Ou6#y  
l9Cy30O6  
  B、2009年3月22日 ki/Lf4  
&G5I0:a   
  C、2008年3月27日 j?` D\LZhf  
dIh(~KqB  
  D、2008年3月22日 s_e#y{ {C2  
MyR\_)P?  
  【答案】:C uX 5B>32  
LAjw!QB  
  【解析】:根据规定,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本题中,甲在2007年3月27日知道权利被侵害,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为2007年3月27日-2008年3月27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C。 S>zKD  
T)?@E/VaS  
  【例题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争议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是( )。(2006年) KHC(MdZ  
U";Rp& \3;  
  A、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mwiPvwHrg  
0~ I) /T  
  B、贷款担保合同争议 !P3tTL!*L  
bsS| !KT  
  C、因出售质最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引起的争议 !c;p4B)  
O9 r44ww  
  D、因运输的商品丢失或损毁引起的争议 J'&? =|  
6Yi,%#  
  【答案】C \VzQ1B>k  
X=7vUb,\gB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诉讼时效期间。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选项C正确的。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适用4年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选项A错误;选项BD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所以也是错误的。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2-03
3、诉讼时效的中止。 p5 PON0dS  
':fbf7EL<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 a*@Z^5f  
+mel0ZStS  
  (1)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Yah  
D.JVEKLkU  
  (2)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已消失,则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W;*vcbP  
1;sAt;/W8  
  (3)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仍然继存在,则应在最后6个月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j7%%/%$o[  
 0>J4O:k  
  【例题】2001年5月5日,甲拒绝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01年8月,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2002年) T</gWW  
81 Not  
  A、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5日 ^,r;/c9A8  
[<yUq zm  
  B、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25日 r]vBr^kq  
%bETr"Xom  
  C、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5日 0md{e`'q:  
w'j]Y%  
  D、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25日 { ^k,iTx   
W..>Ny;'3  
  【答案】A 3om7LqcRo  
z?g4^0e  
  【解析】拒付租金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2001年5月5日--2002年5月5日),乙出差遇险虽属不可抗力,但没有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2001年11月5日--2002年5月5日)内,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诉讼时效期间仍为1年。 h*'5h!  
zm.sX~j  
  4、诉讼时效的中断 :D7 !6}%  
ijSYQ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u+I3VK_)  
eJdQ7g[>  
  (1)权利人提起诉讼; 7E t(p'  
0|k[Wha#  
  (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qQzF  
%}MM+1eu  
  (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7q=xW6  
y 9mZQq  
  【例题1】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5午) |W[rywxx  
@Kb~!y@G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Qg  
UYLI>XSd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zAg6*-/B  
;0{*V5A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GT`% ck  
7 i\[Q8f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T 0C'$1T  
`2+52q<FO  
  【答案】C tV%\Jk),  
~UFsiVpL  
  【解析】诉讼时效的中止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法定事由(不可抗力),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选项A错误;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选项B错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选项D错误。 a_j#l(] 9  
+#9 (T  
  【例题2】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限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甲公司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 )(2001年) G7xjW6^T  
4H '&5  
  【答案】√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2-03
六、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Rr:i9n  
 注意区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的种类。 &Kwt vUN{  
,bg#pG!x Q  
  七、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 ,]' !2?  
~<-h# B  
  (一)仲裁 %oQj^r!Xd  
'!GI:U+g  
  仲裁是指经济法的各方当事人依照事先约定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并由其对争议依法作出具有约束力裁决的一种活动。 }x-8@9S~z  
w Nnb@  
  1、仲裁庭做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 2j|Eh   
1k(*o.6  
  2、仲裁庭根据多数仲裁员作出裁决,并制作裁决书,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HcC\[  
M1\/ueOe  
  3、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1Opx~T3  
6UTdy1Qq>  
  (二)诉讼 vN+!l3O  
F*u;'K   
  1、当事人没有事先或者事后约定仲裁协议时,当事人才可以申请诉讼。 l1-FL-1  
ggWfk  
  2、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但并非每一个案件必须经过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执行程序这三个阶段。如果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不上诉或者在法定期限内未上诉的,则不发生二审程序,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Vh&KfYY  
\U8Vsx1tl  
  3、当事人不履行发生效力的裁定、判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k[L  
DO; 2)ZQ%  
  4、事人对生效的判决、裁定仍不服的,可以在“2年”内申请再审,但不影响判决、裁定的执行。 h[? 28q$  
XFYl[?`G  
  【例题1】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根据协议结果制作判决书。 =<icHt6s  
j=LF1dG"  
  【答案】X  73X]|fy  
9IMcp~zX  
  【解析】: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 Qw+">  
;DpK* A  
  【例题2】仲裁庭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争议作出裁决,裁决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 ml2HA4X&$Y  
8 B5%IgA  
  【答案】X 7y3; F7V  
_BV:i:z  
  【解析】:仲裁庭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争议作出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I ,'  
P^ VNB  
  【例题3】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上诉的,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履行判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03年) /zM7G?y  
ZVL0S{V-mh  
  【答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