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4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HcVs(]tIW ?>jArzI D.R|HqZ efkie} 1。W公司有甲、乙两种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该公司2005年12月初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40000元和50000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8000元,其中甲、乙存货分别为3000元和5000元。2005年12月31日,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30000元和60000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35000元和54000元。该公司12月份发出的期初甲存货均为生产所用,期初乙存货中有40000元对外销售。则该公司2005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
[pgkY!R?) A. 0
'3UIriY6 B. -2000
gc7:Rb^E5t C. 2000
{C0^D*U: D. 5000
e=)*O nQ!#G(_nO q\y# T>Rf?%o 2.丁公司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并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各年计提比例均假设为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8%。该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的第一年的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50000;第二年客户单位所欠20000元按规定确认为坏账,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950000元;第三年客户乙单位破产,所欠款项中有6000元无法收回,确认为坏账,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00000元;第四年已冲销的甲单位所欠20000元账款又收回15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0元。则该公司在四年内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累计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 )元。
Ox*T:5 A. 72000
i^ cM@? B. 80000
n[:AV C. 91000
QqK{~I|l D. 98000
>wk=`&+V@ rn[}{1I33Q ?Gv!d 3.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
`(Q_ 65y A。为子公司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r]//Q6|S B.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债务签订债务重组协议
ySK Yqt z C.法院判决赔偿的金额与资产负债表日预计的相关负债的金额不一致
YSz$` 7i D.债务单位遭受自然灾害导致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应收款项无法收回
\v
P2B i
=fOdp t2%@py*bU Gl
gORy=> 4.2005年1月1日,乙公司采取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栋办公楼,租赁期为15年。该办公楼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2005年1月16日,乙公司开始对该办公楼进行装修,至6月30日装修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共发生可资本化支出100万元;预计下次装修时间为2012年6月30日。乙公司对装修该办公楼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是( )。
vua1i
N1 A。7年
2N8sq(LK{ B.14.5年
(9 z.IH7}k C.15年
}Oh'YX#[ D.20年
HD8"=7zJk "ko?att~ O{cGk:
y M=
q~EMH 5. 2006年4月12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款为4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6.8万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乙公司应于2006年8月1日付款。2006年5月1日,甲公司因急需流动资金,经与中国银行协商后约定:甲公司将应收乙公司的债权卖给银行,价款为35万元,如果乙公司不能偿付此债权,甲公司不负连带偿付责任。根据以往经验,甲公司预计乙公司退货10%。则甲公司出售该应收账款时形成的营业外支出额为( )万元。
0CVsDVA A.11.8
A"<)(M+kG B.7.12
dYew7 C.6.32
!_z<W~t" D.5.26
c;8"vJ {L-aXe{ ':2*+ %=mwOoMk0L 6. 甲公司2003年3月1日以银行存款96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法定有效期为6年,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为5年。该无形资产2004年末估计可收回金额为35.15万元、2005年末估计可收回金额为45万元。则甲公司2005年末应反冲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万元。
ic{.#R.BY A.20.95
ywQ!9 \ B.12.25
sHPwW5j/o' C.17.55
cwWSNm| D.19.2
-}qGb}F8! am'p^Z@ 6[3Ioh ;$tv8%_L[ 7. 甲公司2006年5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2005年1月1日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9%,期限为5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甲公司共支付买价1160万元,相关税费12万元,(达到重要性标准),甲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溢、折价,则2008年末甲公司“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RJC,X A.1360
seqF84
Xd< B.1374.18
~SR(K{nf#. C.1486.25
<&Y}j&( D.1523.11
;]oXEq` HHIUl,P "J[i=~( N4` 9TN7 _Dcc<-. 8. 认购权证存续期满,“应付权证”科目的余额应首先冲减“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差额部分记入( )科目。
tp0!,ne* A.“资本公积”
vrm{Ql& B.“投资收益”
mp+\! C.“营业外收入”
kG;eOp16R D.“管理费用”
o S:vTr+$ E.“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a$N.e&K \l=KWa 3Q U ygw*+ 0q>NE<L 9. 2006年初,甲公司接受其关联方丙公司的委托,代为经营其子公司――丁公司,受托期为四年,丁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为2000万元。根据双方协议,甲公司每年可获得300万元的固定收益,当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年末甲公司如期收到协议款项。则甲公司当年确认的受托经营收入为( )万元。
sAjKf\][ A.400
@(,{_c] B.300
r@ T-Hi C.350
fBWJ%W D.200
XC/]u%n8](
u5{5ts+: ;*g*DIR =4M.QA@lI! 10. 丙公司为建造一幢生产车间,于2005年3月3日向N银行专门借款600万元,借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4%;向M银行专门借款600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5%。4月1日建造工程正式开工,并于4月1日第一次向施工单位支付工程款600万元;9月1日第二次向施工单位支付工程款800万元;11月30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支付余款150万元。该项目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利息为( )万元。
\A3>c| A.28.6
e2-70UvW^ B.29.25
8F`BJ6=' C.41.60
'[=yfh D.46.80
pT
ocqJ22
$`XN _L:i=.hxN =N@)C
B7a 11. W公司于2005年11月25日接到法院诉状,公司欠某银行的借款已逾期,该银行已向法院起诉,要求归还本息250万元,另支付逾期罚息20万元,支付诉讼费8万。至2005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对于此诉讼,公司预计除需要偿还全部本息外,有60%的可能性需支付罚息14~18万元,有98%的可能性支付诉讼费8万元。据此,W公司2005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预计负债金额为( )万元。
e0|_Z])D A. 22
EYJ i6# B. 24
XEUa C. 26
-M>K4*%K D. 28
An8%7xa7 %];h|[ax] lEyG9Xvi n$OE~YwP{ 12. 甲公司在2005年3月与乙客户签订了一份为期12个月的建筑合同,约定合同价格为120万元,预计建筑成本为100万元。合同规定乙客户将分期支付合同价款,每笔40万元,其中,第一笔在合同签订后支付,第二笔在6个月后支付,最后一笔在建筑物交付使用时支付,在2005年末,估计成本为65万元。假设所有的成本均为现金流出,情况与预期一致,不考虑相关税费,则甲公司对该建筑合同如按完工百分比法计算,应在2005年确认的毛利为( )元。
vU8FHVytV A. 70000
;5Wx$Yfx B. 130000
DQ n`@ C. 150000
rKy-u D. 200000
C$'D]fX x'=3&vc4 /XW&q)z-Hl L)R[)$2(g 13.下列各项业务中,应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
tkdBlG]! A. 购买股票时支付的证券交易印花税
bQ^DX `o6P B. 生产车间领用的低值易耗品
;
Oi[:Ck C. 依据法院判决承担的因对外提供担保而应赔偿的损失
c+Q.?vJ D. 生产车间使用无形资产的摊销费
Uaus>Frx.T c9*1$~(v0I wZo.ynXT T<TcV9vM 14. 丁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增值税率为17%。2005年4月1日,丁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协议,向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商品的账面实际成本为9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1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协议规定,丁公司应在9月20日将所售商品购回,回购价为120万元(不含增值税),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丁公司回购该批商品时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ZqB\>i A.90
=.qm8+ B.100
cD'HQ3+ C.118.3
f.aB?\"f6 D.101
J8u{K.(*7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b/A|hl 3wN?|N
eq@am(#&kY S'
(cqO}=F 1.下列论断中,错误的是( )。
M('s|>\l yyY~ *
Le A.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安排专门借款而发生的金额较大的辅助费用,应当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成本;金额较小的辅助费用,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z.2r@Psk B.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货币资金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Hp+9J C.企业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YGq=8p7.R D.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制造费用可以选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bH\'uaJ E.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对外巨额投资,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不需要对报告期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V>b2b5QAH, /~3N@J W_[|X}lWP zb>f;[ 2.下列各项,表明相关分部应纳入分部报表编制范围的有( )。
r/
NSD$-n A.分部营业收入占所有分部营业收入合计的10%或者以上
h`wMi}q'D B.分部资产总额占所有分部资产总额合计的10%或者以上
qj~flw1: C.分部营业亏损占所有亏损分部营业亏损合计的10%或者以上
>lD;0EN D.分部营业利润占所有盈利分部营业利润合计的10%或者以上
h4hN1<ky\ w/b>awI g$*/XSr( B ~fSMB6h 3.下列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有( )。
:]P~.PD5, A.将自创商誉确认为无形资产
FAQr~G} B.将转让使用权的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计入营业外支出
hpbwZ C.转让所有权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fD1?z"lo D.将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转销
{]wIM^$6+ H~A"C'P3# r\$6'+Si gM4P j[W 4.下列各项,不需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有( )。
f4 ]N0 A.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发生变化而改变摊销年限
$&cz$jyY B.存货的发出计价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uh]"(h(> C.固定资产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发生变化而改变折旧方法
6g5PM4\ D.长期股权投资因不再具有重大影响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Y/.AUN
Z :83,[;GO2 J|VK P7 D
Irgq|8 5.下列各项,表明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有( )。
KcC!
N{ A.与固定资产购建有关的支出不再发生
63W{U/*aao B.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s|Z:}W?{ C.固定资产与设计要求或者合同要求相符
'
|&>
/dyq D.试生产结果表明固定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
:.*HQt9N *IC^IC: s}6+8 fE" `/#f?Hk= 6.关于股权分置会计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YEzU{J A.认沽权证持有人行使出售权将股份出售给企业时,企业应按行权价高于股票市场价格的成交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按照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或“短期投资”科目。
y|$R`P B.认沽权证持有人行使出售权,要求以现金结算行权价高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价部分的,企业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在备查登记簿中注销相关认沽权证的记录。
Q,{^S,s< C.企业根据经批准的股权分置方案,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豁免上市公司债务、替上市公司承担债务的,应按照注入资产、豁免债务、承担债务的账面价值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贷记或借记相关资产或负债科目。
8wr8:(Y$ D.对于以报表承诺方式或发行权证方式取得的非流通股的流通权,以及发行的认购权证或认沽权证,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并说明其具体的内容。
\ht ?Gn N_
UQ G6ayMw]OF l , ..5 7. 甲公司2005年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06年4月3日,实际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06年4月5日。该公司2006年1月1日至4月3日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的有( )。
{fZb@7?GF A.2006年2月5日发现2005年11月1日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厂房未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折旧一直未提;
=I2@/, B.2005年11月实现的一笔销售因质量总量于2006年4月4日发生退货;
3KSpB;HX C.2006年4月2日甲公司签署担保书,为乙公司提供1000万元的长期借款担保;
8{dEpV* D.2005年10月1日与丙公司签订的债务重组协议于2006年3月9日执行完毕,并办妥了解除债务手续;
+a%xyD:
.? E.2006年3月1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O|QUNr9 [ `7%sn]$ &VDl/qnaL ipobr7G.SD 8. 以下业务中,属于增值税条例中视同销售范围的有( )。
[F+(^- ( A.将自产的、委托加工的物资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
s,tY74'5 B.将自产的、委托加工的物资用于在建工程
B`fH^N C.将自产的、委托加工的物资和购买的物资用于分红
NUCiY\td D.将购买的物资或接受的劳务用于在建工程
I,b9t\(6 E.非正常损失的产成品、半成品和购进物资所对应的进项税额
av-#)E @}Zd (o qj&bo C5|db{=\.* 9. 下列有关收入的论断中,正确的有( )。
'BY-OA#xJ A.未确认收入的已发出商品的退回将”发出商品”转回”库存商品”。已确认收入的商品退回则直接冲减退回当月的收入和成本,相应的现金折扣一并反转。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收入和成本。
F$Hx`hoy B.如果销售折让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前则类似于商业折扣,直接按折扣后的价款确认收入即可,如果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后则直接冲减发生当期的销售收入。
\<~}o I C.对于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收入,如果属于一次性服务的应在收到款项时确认收入,分期服务的则在收到款项时先计入“递延收益”,等到提供服务时再分期确认收入。
hoenQ6N^: D.对于商品的售价内包括可区分的在售后一定期间的服务费,企业应在商品销售实现时,按售价扣除该项服务费后的余额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服务费递延至提供劳务的期间确认为收入。
d+;gw*_Ei Zb(E:~h\ ,M QVE 4WC9US-k 10. 下列有关重大会计差错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jNA1O68N A.当某交易或事项占同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在10%及以上时,应将其认定为重大会计差错;
%Tv^GP{} B.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及会计报表其他项目的期初数;
`1Zhq+s C。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
!^e =P%S D.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Ytao"R/ E.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报告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期末数或当年发生数,属于以前年度的,则调整报告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项目。
4*TmlY i
ib _%~$'Hy !nd*W"_gQ/ 11.下列交易的会计处理中,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是( )。
>O#grDXb A.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闲置设备补提折旧时,采用未来适用法,即直接将追提折旧计入当期费用。
Tkw;pb B.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对资产减值准备均作了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处理。
8Hi!kc;f6> C.甲公司以一批账面成本80万元的库存商品对乙公司投资,该批商品的公允计税价为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乙公司将该批商品作为企业的原材料,双方对此商品的协议价为95万元,乙公司以107万元计入“实收资本---甲公司”。
7\ypW $Ot D.母公司将一批商品出售给子公司,该商品的账面成本为300万元,售价为5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子公司当年售出了其中的40%,母公司当年末的“存货”为10000万元,乙公司当年末的“存货”为4000万元,经双方合并后的“存货”为13880万元。
)0k']g5 i0:>Nk UL(
lf}M Ye5jB2Z
12. 下列有关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PFM'&;V A.如果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了担保,则应提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担保余值+预计清理费用;
ye%iDdf B.如果不存在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的担保,则应提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
Dzl;-]S
C.如果能合理推断出租赁资产归承租人所有,则折旧期为尚可使用期限
\}5p0.= D.如果无法合理推断出租赁资产归承租人所有,则按租期来认定折旧期间
`pL^}_>|GM E.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归属方向等同于自有固定资产
Ql %qQZV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题型共2题,其中第1题10分,第2题10分。本题型共20分。需要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会计科目有明细科目的,应予列示。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DFV=:|~ WA6!+G
y (一)汇明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器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该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率为33%。2003年~2007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E(N~ 1.2003年1月1日为筹建一生产线从银行借入长期借款1000万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6%,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因工程资金不足,于2003年7月1日又借入一笔长期借款400万元,年利率为6.6%,期限为4年。工程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开工,相关资产支出资料如下:
vi!YN|}\ hIY
Te 2.完工后的固定资产当即投入使用,服务于生产部门。假定每年的产品全部完工,而且全部销售。
h1[WhBL-O 3.会计上采用4年期直线法计提折旧,税务上采用6年期直线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为2.54万元,假定税务上认可该固定资产会计上的入账口径及净残值标准。
cK@jmGj+ 4.2004年12月15日,苦于流动资金短缺,汇明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售后回租协议,售得1030万元,设备的产权交接手续于2004年12月25日全部办妥。双方租赁协议如下:
h5"Ov,K3[ (1) 自2005年1月1日起汇明公司租赁该设备3年,2007年12月31日到期;
bc I']WgB- (2) 汇明公司每年末支付租金400万元;
Qd
&"BEs (3)预计租期届满时资产余值为60万元,其中汇明公司的母公司担保30万元,由担保公司担保25万元;
c+kU o$ (4)租赁合同规定的年利率为10%;
kM/Te{< (5)汇明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租金费用;
}7s>B24J (6)汇明公司依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因售后回租仅涉及产权协议的签署,设备本身一直处于使用状态,因此折旧从未间断。税务上延续原定的折旧口径及标准。假定设备到期归还B公司时没有发生清理费用;
+oc
>S (7)2006年和2007年,由汇明公司根据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向B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
-.IEgggf (8)2006年汇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2007年汇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At6qtoPRA (9)2007年12月31日,汇明公司返还设备给B公司。
+9XQ[57 (10)汇明公司租入该设备后,企业总资产量达到2500万元。
WGu%7e] (11)每年汇明公司需支付修理费用10万元。
B=Ym x2A9] (12)相关折现系数如下表:
a|
4~NL X^@I]. 根据以下资料,完成汇明公司的以下会计处理:
445o DkG 1.汇明公司2003年~2004年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9Q;c,] 2.汇明公司2004年计提折旧及出售设备时的账务处理;
$w#r"= ) 3.汇明公司对租入设备的会计处理。
e`K)_>^n# 4.B公司对该租赁的会计处理。
]y@F8$D! @+LfQY *\uM.m0$ (二)甲公司系上市公司,设立于2005年初,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甲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5%。根据税法规定,按应收款项期末余额5‰计提的坏账准备允许在税前抵扣。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7年2月15日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2006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调整。甲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于2007年3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计提法定公益金,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ememce,Np jS.g]k 8RW&r
1.2007年1月1日至2月28日,甲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Q`%R[# (1)1月14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2006年10月4日从其购入的一批商品,以及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销售成本为185万元。假定甲公司销售该批商品时,销售价格是公允的,也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至2007年1月14日,该批商品的应收账款尚未收回。
1oc
J+ (2)1月25日,甲公司办公楼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造成办公楼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
"LhvzM-<8 (3)1月26日,甲公司获知丙公司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预计应收丙公司账款250万元(含增值税)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应按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甲公司在2006年12月31日已被告知丙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因而按应收丙公司账款余额的50%计提了坏账准备。
`J0i.0p (4)2月15日,甲公司决定以2400万元收购丁上市公司股权。该项股权收购完成后,甲公司将拥有丁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
_>m-AI4^ C?4JXW u
I~S=;o 2.2007年3月5日,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甲公司在业务处理上有如下问题:
Iu@y(wyg (1)2006年1月,甲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将公司所得税的核算方法自当年起由应付税款法改为递延法。甲公司会计人员考虑到公司以前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已经基本完成,因此仅将该方法运用于2006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经济业务。
@}-r&/# 甲公司在2006年以前只发生一项纳税调整事项,即公司于2005年年末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额至2006年12月31日未发生变动。
.7NNT18 (2)甲公司于筹建期发生开办费用1000万元,在发生时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将该笔开办费用自开始生产经营当月(2005年1月)起分5年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8 Ztj (3)2006年3月,甲公司为研制新产品,共发生新产品研发材料费、研发人员工资等计50万元,会计部门将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于当年摊销10万元。对于涉及的所得税影响,公司作了以下会计处理:
nmU_N:Y 借:所得税13.20万元
V'Kgdj 贷:递延税款13.20万元
mmXm\]r>4 (4)甲公司于2006年12月接受B公司捐赠的现金600万元。会计部门将其确认为营业外收入,甲公司2006年度的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
~ PWSo%W8 (5)3月5日,甲公司发现2006年度漏记某项生产设备折旧费用200万元,金额较大。至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设备生产的已完工产品尚未对外销售。
:O<bA&:d (6)3月28日,甲公司董事会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现金股利210万元。甲公司根据董事会的决议将拟分配的现金股利作为应付股利,并进行账务处理,同时调整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
{c?JuV4q? 要求:
j@gMbiu (1)根据资料1指出甲公司发生的上述⑴、⑵、⑶、⑷事项哪些属于调整事项;
YgUH'P- (2)对于资料1中的调整事项,编制有关调整会计分录;
I){\0vb@ (3)根据资料2分别判断注册会计师提出疑问的会计事项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N==ZtKj F (4)对于甲公司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调整分录。涉及调整利润分配项目的,合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其中涉及调整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的,合并记入“盈余公积”科目。
xo}b=
v (5)根据要求上述调整结果,填写调整后的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调整表见答题纸;调增数以“+”表示,调减数以“-”表示)。(“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利润分配”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j%u-dr !" #9<~Q,p ----------------------------------------------------------------------------
WtulTAfN YTQt3=1ii 四、综合题(本题型共2题,其中,第1题24分,第2题18分。本题型共42分。需要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会计科目有明细科目的,应予列示。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9HmTr| 6lwta`2 7hW+T7u? (一)春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霖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的生产与销售。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每年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净利润的10%,法定公益金为净利润的5%。春霖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7年4月20日,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07年2月25日结束。
"gtHTqheH 为拓展业务规模,于2005年初以控股合并的方式兼并了K公司,共持有K公司80%的股份。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件的生产。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每年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净利润的10%,法定公益金为净利润的5%。K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7年4月15日,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07年2月15日结束。
IQ<MyB( 1.春霖公司和K公司于2006年末编制利润表见题目要求4。
{5r0v#; 2.春霖公司2006年~2007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g"s$}5{8: (1)春霖公司在2006年10月与M公司签定了一项当年11月底前履行的供销合同,由于春霖公司未能按合同供货致使M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M公司于2006年12月20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赔偿经济损失38万元。此项诉讼至2006年12月31日未判决,春霖公司根据律师的意见,确认了20万元的预计负债,并于2006年末对此项诉讼进行了披露。2007年3月18日,法院一审判决,春霖公司需赔付M公司经济损失22万元,春霖公司不再上诉,并如数支付了赔款。
fKC3-zm (2)春霖公司于2005年11月5日赊销商品给N公司,不含税价为2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商品的成本为170万元,款项一直未收,至2006年末为止已提坏账准备20万元,其中2005年提取了8万元。因质量问题,N公司要求退货,春霖公司认为商品已经使用了一年多,退货是有违合同的。双方对此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直到2007年2月1日本着长期合作的考虑,春霖公司同意退一半,N公司未提出异议,并于当日完成了退货手续的办理,剩余一半商品的价税款也于当日结清。
!Z!g:II
/ (3)2006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8000万元,春霖公司测算的可变现净值为7800万元,因已提跌价准备为600万元,故春霖公司在2006年末反冲了跌价准备400万元。2007年2月13日注册会计师核定该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7100万元,并提醒春霖公司作出调整。
i,A#&YDl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0
1OLqL 贷:存货跌价准备 700
3A:q7#m 借:递延税款231(=700×33%)
s>k Uh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31
&6 s) X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69
n79QJl/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69
znJ
hP}( 借:盈余公积70.35(=469×15%)
E!BPE>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0.35
@E( 7V(m/ (4)2005年11月1日春霖公司为生意伙伴旭飞公司提供信贷担保,帮助旭飞公司获取了100万元的8个月的短期借款。因经营失败,旭飞公司于2006年末产生严重的财务危机,无法按时偿付借款,银行将春霖公司作为担保人告上法庭,要求承担连带偿债责任,索赔额为90万元。春霖公司预计很可能承担连带偿债责任,最有可能的支付额为80万元。同时春霖公司将旭飞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旭飞公司补偿担保赔款,预计很可能胜诉,可能获取的补偿额为60万元~70万元之间。
X"gCRn%tn 2007年2月19日,经法院裁定,由春霖公司支付86万元的赔款,春霖公司并未提出异议,于当日支付了该款项。2007年3月31日,法定裁定,由旭飞公司补偿春霖公司20万元,因旭飞公司已濒临破产,春霖公司对此补偿额未提出异议,此款项于4月2日正式交付完毕。税法规定担保产生的损益不纳入应税所得。
/+*#pDx/zW 3.注册会计师在审计K公司的2006年报告时发现如下经济业务:
7cAXd#sI (1)2006年4月1日K公司以售后回购方式销售一批商品给H公司,售价为300万元,成本为24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10月1日K公司以330万元的价格回购,对此K公司作了如下会计处理:
" 96yp4v@ ①4月1日销售商品时:
W?yd#j 借:银行存款351
`RU[8@ 2%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2sNK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Fo*e ②认定负担的消费税
iv`O/T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0
;6@r-r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30
6u`F
d# ③结转成本时:
2%*MW"Q 借:主营业务成本240
)"zvwgaW 贷:库存商品 240
j'[m:/ ④10月1日回购该商品时:
w-Nhs6 借:库存商品330
t}IkK=f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6.1
-<jL~][S 贷:银行存款386.1
C%*k.$#r! (2)K公司于2005年6月30日研发成功一项专利,入账成本为1000万元,其中包括注册费3万元、律师费5万元、研究费302万元及开发费用690万元。并于当月按10年期进行摊销,税法认可此无形资产的分摊标准但不认可无形资产入账成本中的研究开发费用构成,税法认为应将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全部列入当期费用。
0;S, tJg 4.2006年春霖公司与K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J q{
7R
(1)2006年10月1日K公司赊销一批电子元件给春霖公司,公允售价为3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毛利率为30%,春霖公司当年售出了其中的60%,留存电子元件的可变现净值为200万元。K公司一直未收回该笔款项,于年末提取了5%的坏账准备;
}$MN|s (2)2006年2月1日春霖公司将一台已经使用过的设备卖给了K公司,出售当时该设备的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180万元,无相关税费。K公司购入后当作固定资产使用,折旧期为10年,折旧费用列支于“营业费用”,K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设备无残值。
+3s%E{ 要求:
M/x >51< 1. 根据资料2,作出春霖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
h)~=Dm 2. 根据资料3,修正K公司会计处理的错误及春霖公司的相应会计处理;
lo%;aK 3. 根据资料4,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
D=:04V}2+ D7Y)?Z5A; G}
eUL|S 根据上述会计处理,完成如下春霖公司、K公司的利润表修正,进项完成合并利润表的编制。
x^Yl*iq gaA<}Tp, (二)T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生产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所得税率为33%,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根据净利润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5%的法定公益金。
?
JL7=o
X 2007年初执行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已知条件中所涉新准则之规定仅局限于此题范围),涉及到的会计政策变更有以下内容:
Kp+CH7I* 1.根据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固定资产的价值一旦发生贬值不得恢复,对于已经作了恢复处理的固定资产应进行追溯调整。
go+Q~NV 此项政策涉及到了T公司一台销售部门的设备。该设备购自于2002年12月1日,原价1006万元,折旧期为5年,净残值为6万元,一直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此折旧政策与税法一致。2003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为406万元,净残值不动。2003年末提取了400万元的减值准备,根据修正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06万元及净残值6万元,2004年、2005年分别提取了100万元的折旧费用,2005年末可收回价值为306万元,净残值依然不变。T公司作了如下会计处理:
bjAnaya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0
GgaTn!mJt 贷:累计折旧 200
ZmOfEg|h\ 营业外支出 100
OD']: 根据修正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6万元及净残值6万元于2006年提取了150万元的折旧费用。
sr@j$G#uW5 2.根据最新的无形资产准则,自创专利的开发费用应予资本化,对于已经费用华的开发费用应进行追溯调整。
2[0JO.K
4 T公司涉及上述准则规定的是治疗感冒的一项中成药专利。该专利于2004年初投入使用,入账成本30万元,其中包括注册费10万元、律师费20万元。至于研究费用200万元、开发费用300万元全部列支于发生当期的费用中。该专利的法定有效期限为10年,税法认可原准则所规定的无形资产入账口径及分摊标准。
0]D0{6x
8 3. 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应收账款必须用备抵法而且具体方法由企业自定。出于谨慎考虑,T公司于2007年初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原来的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2007年以前T公司一直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计提坏账准备。2007年1月1日变更前的坏账准备账面余额为200万元。T公司20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账龄,以及2007年起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如下:
+T9:Udi v]__%_ 4.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闲置设备应计提折旧,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对此政策变更,制度要求必须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政策衔接。
Ax !+P\\2~ 根据摸底调查,闲置固定资产的状况如下表所示:
,=?{("+ GGhM;%H_99 T公司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在固定资产的原价、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及折旧方法上会计、税务不存在差异。但是,税法认为闲置设备不应提取折旧。
Vh}SCUof' 要求:
pP(XIC 1. 根据资料1作出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8M@BG8 2. 根据资料2作出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As+t##gN 3. 根据资料3作出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j,[ 1@S 4. 根据资料4作出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P0`Mdk371 5. 根据上述会计处理调整如下报表项目:
;3_l@dP" 2Z20E$Cb 参考答案
P/&]?f0/ ;n|^1S<[ 一、单项选择题
eNiaM6(J 1。
NEa>\K<\ 【答案】C
9&RFO$WH 【解析】①年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60000-54000=6000(元);
UT}i0I9 ②年末已提足的跌价准备=8000-5000×(40000÷50000)=4000(元);
G,;,D9jO7 ③应提准备=6000-4000=2000(元)。
jqr1V_3( 2.
0Z{j>=$ 【答案】C
czlFr|O; 【解析】第一年应提坏账准备=850000×8%=68000(元);
+cU>k} 第二年应提坏账准备=950000×8%-(68000-20000)=28000(元);
@
P|LLG' 第三年应提坏账准备=900000×8%-(76000-6000)=2000(元);
Q f(p~a(d 第四年应提坏账准备=1000000×8%-(72000+15000)=-7000(元);
T{wuj[Q#: 四年累计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68000+28000+2000-7000=91000(元)。
V.wqZ {G 3.
5B
BD.! 【答案】C
pLv$\MiZ 【解析】略
#07g d#j4 4.
qY 4#V k 【答案】A
dg4vc][ 【解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大额装修费应在租期、尚可使用期和装修周期中选择一个最低标准进行摊销。具体到本题,租期为15年,尚可使用期为20年,装修周期为7年,因此应选择7年期摊销装修费用。
2w)-\/j} 5.
!x'/9^i~v 【答案】 B
G\NPV' 【解析】2006年5月1日甲公司将应收账款卖给银行时,会计分录如下:
jY_T/233d 借:银行存款 35
02BuX]_0g 其他应收款4.68
yoAfc 营业外支出7.12
]({~,8s 贷:应收账款 46.8
q&:=<+2" 6.
4Vq%N 【答案】C
MQin"\ 【解析】
IHRGw ①首先选定摊销期限为5年;
~}Rj$%_ ②2003年应摊销16万元(=96÷5×10/12);
<T[E=# ③2004年应摊销19.2万元(=96÷5);
#nh|=X ④2004年末的摊余价值=96-16-19.2=60.8(万元),相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35.15万元,应提准备25.65万元,并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至35.15万元;
Ytgj|@jsp ⑤2005年应摊销11.1万元[=35.15÷(36+2)×12];
[5Lz/ix= ⑥2005年末的摊余价值=35.15-11.1=24.05(万元),正常摊余价值为41.6万元(=96-16-19.2-19.2),而此时的可收回价值45万元,说明价值已经恢复,应反冲24.05万元与41.6万元的差额,即17.55万元。
]~Y<o 7.
7t.!lh5G% 【答案】B
b%cF 【解析】
3P;>XGCxZ ①该债券投资的溢价总额=(1160-1000×9%×16/12)-1000=40(万元);
sUPz/Z.h ②2006年末“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000+40÷(3×12+8)×12+12÷(3×12+8)×12+1000×9%×4≈1000+10.9+3.28+360=1374.18(万元)。
&HSq(te 8.
<]G]W/eB' 【答案】A
S;]*) i,v 【解析】略
Hr$QLtr 9.
E@Ad'_H 【答案】 D
,-z9 #t 【解析】受托经营协议确定的收益为300万元,受托经营企业当年净利润为400万元,而当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20%(=400÷2000×100%),超过了10%,按净资产的10%计算的金额为200万元(=2000×10%),根据制度规定,应选择这三者中的最低者作为收入确认标准,所以当年甲公司的收益额=200万元,相应的“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为100万元(=300-200)。
XkyKBg- 会计分录如下:
10H)^p%3+ 借:银行存款 300
H:"maS\I 贷:其他业务收入200
)Pv9_XKJ 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100
d:yqj:
10.
jv&!Kw.Ug 【答案】A
2U-3Q]/I} 【解析】
r [K5w ①累计支出平均数=600×8/12+600×3/12=550(万元);
`mN4_\] ②加权资本化率=(600×5.4%×10/12+600×5%×10/12)÷(600×10/12+600×10/12)=5.2%;
6]-SK$ ③当年资本化额=550×5.2%=28.6(万元)。
n[(Qr9 11.
\}]!
)}G 【答案】B
K(q-?n`< 【解析】预计负债=(14+18)÷2+8=24(万元)。
H<
1WbM:w 12.
a@R]X5[O 【答案】B
yeHD
a+} 【解析】
^i:B+
rl ①完工进度=65÷100×100%=65%;
h>Hb`G< ②2005年的合同收入=120×65%-0=78(万元);
;V<fB/S.=+ ③当年的合同成本=100×65%-0=65(万元);
cYqfsd# B ④当年的毛利=78-65=13(万元)。
H8"@iE, 13.
+k`!QM>e- 【答案】D
a. z;t8 【解析】购买股票时支付的印花税应计入投资成本;生产车间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应计入制造费用;担保损失应列入营业外支出。
<\;#jF%V 14.
c*@G
_rb 【答案】D
-+O
9<3ly 【解析】如果存在消费税,则回购的存货成本应等于当初发出存货成本加上当时的消费税,具体到本题,该回购的存货成本应等于90万元加上当时的消费税11万元,合计101万元。
XQS9,Hl p ]d]QMu T*KMksjxm` \_B[{e7z \G-KplKS Q~T$N H#ncM~y* ?Ae ven 二、多项选择题
KIWe@e 1.
'}$Dgp6e 【答案】 BC
)wNP(
@$L 【解析】
` Jdb ; 备选答案B: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时,第一次支付的款项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以后再支付的款项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t]-5 ]oI 备选答案C:企业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DsnNk0c 2.
:
>=\. \ 【答案】 ABCD
*BR ^U$,e 【解析】略
@*sWu_-Y% 3.
`]W|8M 【答案】 ABC
/i77 【解析】略
&%-73nYw 4.
6:~v4W!k 【答案】 ABCD
8w.YYo8` 【解析】略
rEF0oJ. 5.
*M"}z 【答案】 ABCD
,{
mCf^ 【解析】略
k5T,990 6.
[ 1u-Q%?# 【答案】ABCD
ukUGvK 【解析】略
|vw"[7_aS 7.
V 0rZz 【答案】 AB
y`=]T>X&x 【解析】C业务和E业务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而D业务与2005年报表信息无关。
R47\Y
8.
0vw4?>Jf@ 【答案】 ABC
9th,VnD0 【解析】D、E属于增值税条例中的不予抵扣项目。
y~\oTJb 9.
VzVc37Z>6 【答案】ABCD
$b mLu=9 【解析】略
Cid
;z 10.
y_?Me] 【答案】 ABCDE
c??mL4$'N 【解析】略
(UxW; 11.
%ALwz[~] 【答案】 ABC
n<u
$=H 【解析】
SBS3?hw
(1)因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而补提闲置设备折旧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
Ll4g[8 (2)因税务口径承认应收款项5‰的坏账准备,所以不能将所有的减值准备作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处理。
c3CWRi`LE (3)乙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v%iflCK 借:原材料 95
^t#&@-'(d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a5TioQ 贷:实收资本----甲公司 112
mVpMh#zw (4)抵销分录为:
n~V
]Z 借:主营业务收入500
sc,vj'r 贷:主营业务成本 500
N=7pK&NHSG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u6HH~^ 贷:存货 120
v
p/yG 所以,合并后的“主营业务收入”=10000+4000-120=13880(万元)。
Ug<#en 12.
V]db'qB\ 【答案】 ABCE
73\JwOn~ 【解析】如果无法合理推断出租赁资产归承租人所有,则按租期与尚可使用期孰低标准来确认折旧期。
W@I|Q -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W*I(f]8:y` (一)【答案与解析】
|0f>aZ 1.汇明公司2003年~2004年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如下:
=7m)sxj]w ①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如下:
"9Q40w\ 2. 汇明公司2004年计提折旧及出售设备时的账务处理
TJR:vr ①固定资产的折旧的会计处理如下:
P`cq H(
A. 固定资产的入账原价=1000+400+12.2+12.34=1424.54(万元);
CTZ8Da^ B. 固定资产2004年的折旧额=(1424.54-2.54)÷4×8/12=237(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Jh!I:;/ 借:制造费用237
UWo]s. 贷:累计折旧 237
tu66'z ②2004年12月25日汇明公司出售该设备时:
z\%67C 借:固定资产清理1187.54
B e0ND2oo 累计折旧 237
YF>m$?; 贷:固定资产 1424.54
m0a?LY 借:银行存款1030
1^}[&ar 递延收益 157.54
NdD`Hn- 贷:固定资产清理1187.54
/
^#;d
UB 3. 汇明公司回租该设备的会计处理:
z?*w8kU&> (1)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
DBr
ZzA =400×2.4869+30×0.7513=1017.299>1030×90%
[rV>57`YD 所以该租赁是融资租赁。
U ^5Kz-5. (2)租赁开始时:
Evg_q> 由于租赁资产占到汇明公司整体资产2500万元的50%(=1017.299÷2500×100%)>30%,所以应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与原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中的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具体分录如下:
J`].:IOh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资产1017.299
8&qZ0GLaT 未确认融资费用 212.701
DrY:9[LP 贷:长期应付款 1230
2Tp1n8FV (3)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会计处理
he
C/\@B ①首先认定分摊利率:
`3WFjU5a 由于汇明公司是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作为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所以应以当初的折现率作为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利率。
2$g6}A`r ②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表
IS &ZqE(`e GkTiDm? ③每年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录:
oF1,QQ^dg 借:财务费用 ①
g'n7T|h
~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①
)9
"_J9G ④支付租金时:
OX?\<), 借:长期应付款400
:fZ}o|t7 贷:银行存款 400
8h*Icf (4)汇明公司折旧的计提
n%o5kVx0 ①应提折旧额=1017.299-30=987.299(万元);
}o?AP vd ②折旧期定为3年;
b)qoh^ ③每年的折旧额=987.299÷3≈329.1(万元);
K1+)4!}%U (5)递延收益的分摊
z
kuU5O ①分摊期限为折旧期3年;
Vy Xhl; ②每年分摊额=157.54÷3≈52.51(万元);
iW%I|& ③每年分摊时的会计分录:
q=Sgk>NA 借:制造费用 52.51
xRzFlay8 贷:递延收益 52.51
ogHCt{' (6)或有租金的核算
YA_c
N5p/@ ① 2006年汇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时
koZ*+VP= 借:营业费用 20
1VG4S){}\9 贷:应付账款 20
Vr`R>S,- ②2007年汇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时
$!-c-0ub 借:营业费用10
xy/`ZS2WPq 贷:应付账款 10
EIf5(/jo (7)每年支付修理费用时
QSdHm 借:制造费用 10
7e|s
wJ>4 贷:银行存款 10
;Q OBBF3HG (8)到期返还设备时:
%7IugHH9y 借:长期应付款 30
:OhHb#D 累计折旧 987.299
t4zkt!`B 贷:固定资产 1017.299
>,$_| C 4.B公司对租赁的会计处理
IoQEtA (1)首先计算内含报酬率。
g(qJN<RC/ 设内含报酬率为i,则此利率应满足如下条件:
YQ9'0F[l 1030=400×P/A(3,i)+60×P/F(3,i)
'
V^6XI 如果i为10%,则带入前述的折现系数,最终结果=400×2.4869+60×0.7513=1039.838
93("oBd[s( 如果i为12%,则带入前述的折现系数,最终结果=400×2.4018+60×0.7118=1003.428
\IV1j)I"u 根据内插法作如下推导:
P2BWuhF bnq;)>& (2)判断租赁类型
mS$j?>
m 如果i为12%,则带入前述的折现系数,最终结果=400×2.4018+55×0.7118=999.869>1030×90%,所以当i为10.5404%时,此折现值会更大于1030×90%,所以该租赁应定性为融资租赁。
%et }A93 (3)递延收益的分摊
;=eDO(Ij V3Q+s8OIF "U>JM@0DNm Rg\z<wPBG (4)分摊递延收益的分录:
.w=/+TA 借:递延收益①
cl[BF'.H 贷:主营业务收入①
"GMBjT8 (5)每期收租金时:
JQ8fdP A 借:银行存款 400
;c-(ObSm 贷:应收融资租赁款 400
4o
<Uy (6)或有租金的核算
8<S~Z:JK ① 2006年汇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时
WM7oM~&{6 借:应收账款 20
X0bN3N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y&q*maa[ ②2007年汇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时
rb5~XnJk 借:应收账款10
0QXVW}`hz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p{amC ;cI$ (7)2007年租期届满时:
\qdHX 借:融资租赁资产 60
[YF>:ydk 贷:未担保余值 5
ww\CQ6/h 应收融资租赁款55
W>Y@^U&x` (二)【答案及解析】
TJ_$vI (1)调整事项有:⑴、⑶。
c}Ft^Il (2)
=9y[1t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
:|V$\!o'U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LK
B$ 贷:应收账款234
\r;#g{
_ 借:库存商品185
L-jJg,eY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85
l2zFKCGF( 借:坏账准备11.7
T!
Y@`Ox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7(234×5%)
5{|7$VqPF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4.5639[(200-185-234×5‰)×33%]
y I HXg#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5639
zT=Ho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4749[=234×(5%-5‰)×33%]
YSr9VpqWV 贷:递延税款 3.4749
@|
M|+k3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211
GY6`JWk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211
8'r2D+Vwm 借:盈余公积0.33165
}iXDa?6%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0.33165
iV5yJF{ZH ③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25[250×(100%-50%)
8p^bD}lN7 贷:坏账准备125
9_L[w\P|4 借:递延税款41.25(=125×33%)
1L%CJ+Q#0i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1.25
jqWu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地利润83.75
FOv=!'So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3.75
+X#vVD3" 借:盈余公积12.5625
mq aHwID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2.5625
/f:dv?!km (3)判断注册会计师提出疑问的会计事项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fM]+SMZy ①事项1
`YFtL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f/
?_ 理由: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进行追溯调整
k$R~R-' ②事项2
N=4G=0 `ke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5gb|w\N> 理由:己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的开办费应自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性计入损益(或计入当期费用)
7,U=Qe; ③事项3
ciFmaM.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4,bv)Im+ ` 理由:开发新产品的研发费用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oI0M%/aM ④事项4
:#LLo}LKp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p#01gB 理由:企业接受捐赠不能确认收入。
u!!Y=!y*< ⑤事项5
chcbd
y>C 漏提折旧是明显的错误。
F |d\k Q ⑥事项6
a=1NED' 董事局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所提及的股利分配部分属于非调整事项,而甲公司作了账务处理。
y~B
h (4)对于甲公司不正确的会计处理,请编制相关的调整分录
oiF}?:7Q7 ①借:递延税款66
R?GDJ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6
;+e}aER&9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2
<Y*+|T+&d 递延税款198
]mo-rhDsM 贷:长期待摊费用600
Ee)T1~;W ③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
> A
Khf 贷:无形资产40
zcel|oz) 借:递延税款13.20
sT !~J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3.20
q- ④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2
D8inB+/- 贷:资本公积402
O}+.U<V
⑤将上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统一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并调整“盈余公积”:
3*]eigi)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50.08
zjJ *n8l 盈余公积114.72
1{r3#MVL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64.80
4H,`]B8(D ⑥借:库存商品200
S/}2; \Xm 贷:累计折旧200
FK:;e
lZ ⑦借:应付股利210
.\[`B.Q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10
%=n!Em( H2&@shOOQJ OP~HdocB p6]7&{> (5)2006年度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修正如下:
Z8# (kmBdB Z,RzN5eN 四、综合题
t#Z-mv:( (一)【答案与解析】
w&$`cD 1.春霖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如下:
{%<OD8>p (1)
%@wJ`F2a_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
gi(H]|=a 贷:其他应付款 2
nc~F_i= 借:预计负债 20
I
CZ4A{I 贷:其他应付款 20
a;rdQ> 借:递延税款 0.66(=2×33%)
yL%K4$z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0.66
~o82uw?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
]Uw<$!$-]s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4
ZO!I. 借:盈余公积 0.201(=1.34×15%)
lphFhxJA{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0.201
qd9c I& (2)
+awW3^1Ed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 R'@%,/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res V 贷:应收账款 117
B.wYHNNV 借:库存商品 85
0]>u)%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5
pA`+hQNN 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5
wAX1l*`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
3Vsc 9B"w 借:坏账准备10
Vx(B{5>Vu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
J1/?JfF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3695[=(100-85-100×5%-117×5‰)×33%]
&K[_J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73745
6Se?sHC> 贷:递延税款3.10695[=(10-117×5‰)×33%]
3 ,>0a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73745
9iXeBC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73745
<p}R~zk 借:盈余公积0.2606175
/,1D)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0.2606175
e8y;.D[2 (3)
il}%7b-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0
w<C#Bka 贷:存货跌价准备 700
tna .52*/ 借:递延税款231(=700×33%)
x1Lb*3Fe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31
A:>01ZJ5S+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69
QBtnx[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69
.9,zL=)Ba 借:盈余公积70.35(=469×15%)
JCz@s~f\y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0.35
Dakoqke (4)
D5$wT
I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
UUSq$~Ct 贷:其他应付款 6
|s)Rxq){"V 借:预计负债 80
&/mA7Vf>eR 贷:其他应付款80
<!L>Exh&r 借:其他应收款 20
/nyUG^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
Uh.oErHQD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
cYFiJJLG]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4
]NjX?XdX<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1
VK}fsOnj0 贷:盈余公积 2.1
=2[7
E C2@,BCR 2.K公司与春霖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sa#8^,K (1)
\x)n>{3C K公司更正如下:
W^fuScG)c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0
Q&MZN);. 贷:库存商品60
+
hvO^?4j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0
q+P|l5_
t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0
#rxVd
7f 借:盈余公积9
*j]9vktH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
&L#UGp$, 春霖公司的调整如下:
eyefW n&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8
.^N/peUq 贷:长期股权投资――K公司(损益调整)48
=jSb'Vu|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8
/3A^I{e7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8
Em?d*z 借:盈余公积7.2
:q=%1~Idla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2
$P>`m$(8 (2)
j2Tr$gx< K公司更正错账的会计处理:
@|<<H3I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86.5(=690÷10×8.5)
*4_jA]( 贷:无形资产 586.5
gfsI6/Y 借:递延税款 193.545(=586.5×0.33)
ZaeqOVp/j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93.545
-M%_\;"de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92.955
HU%o6c w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92.955
I([!]z 借:盈余公积 58.9433
$}lbT15a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8.9433
N5* u]j 春霖公司:
u @~JiiC%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14.364(=392.955×80%)
f>aEkh6u9 贷:长期股权投资――K公司(损益调整)314.364
)p
T?/J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14.364
hy}8Aji&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14.364
~2<7ZtV= 借:盈余公积47.1546
!lEY=1nHOJ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7.1546
A'G66ei 3.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如下:
io,M{Ib (1)
.%.9n\b 借:应付账款 351
/TZOJE(2j
贷:应收账款 351
NLS%S q 借:坏账准备 17.55
cs T2B[f9D 贷:管理费用 17.55
Q@
2i~Qo[ 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
CLeG<Hi
~ 贷:主营业务成本 300
mocI&=EF2X 借:主营业务成本 36
ojQI7 Uhw 贷:存货 36
1"/He ` 4 借:存货跌价准备 90
A/s>PhxV 贷:管理费用 90
oo.! .Kv (2)
z74in8] 借:营业外收入 120
?47@o1 贷:固定资产原价 120
t'BLVCu 借:累计折旧 10(=120÷10×10/12)
(WK&^,zQn 贷:营业费用 10
A$#p%yb 4.春霖公司、K公司的利润表修正过程及合并利润表的编制结果如下:
Swp;HW7x (二)【答案与解析】
~.A)bp 1.根据资料1调整分录如下:
vJ\pR~? 调整分录如下:
hGd<<\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3.5
WA]c=4S 递延税款 16.5
N-
I5X2 累计折旧 250
'rMN=1:iu"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0
rFaF
Bd 借:盈余公积 5.025
PH?#)lD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25
@fs`=lL/ 2.根据资料2调整分录如下:
}Z{=|rVE 借:无形资产210(=300-300÷10×3)
!PrwH; 贷:递延税款 69.3
$-#Yl&?z9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40.7
U>V&-kxtV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1.105
uHAT#\m: 贷:盈余公积 21.105
si&S%4( 3.根据资料3调整分录如下:
S/Fkw4% ?CC"Yij H|R
T?Q X5X?&* %{ 按账龄分析法,2007年1月1日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30000×10%+5000×20%+3000×40%+2000×100%=7200(万元)
eFpTW&9n 新旧会计政策对2007年度会计报表期初余额的影响数=7200-200=7000(万元)
)K,F]fc+O 因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计差异影响数=7000×(1-33%)=4690(万元)
w=^`w:5X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690
3dht!7/ 递延税款 2310
%=?cZfFqO 贷:坏账准备 7000
cU{e`<xjA 另外,站在新政策角度,2006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30000×10%+5000×20%+3000×40%+2000×100%)-(28000×10%+4000×20%+2000×40%+1800×100%)=1000(万元)。旧政策应提取的坏账准备=[(30000+5000+3000+2000)-(28000+4000+2000+1800)]×5‰=21(万元)。两相比较2006年应补提的坏账准备为979万元。
Kv.>Vf.T}_ 4.根据资料4调整分录如下:
Kw8u`$Ad7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4.1775
R,9[hNHWGs 递延税款 199.0725(=603.25×33%)
h~(G$':^ 贷:累计折旧 603.25[=150(设备A的补提折旧)+232.75(设备B的补提折旧)+220.5(设备C的补提折旧)]
F1jglH/MF) 借:盈余公积60.626625(=404.1755×15%)
GP&vLt51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0.626625
D8>enum 5.相关报表项目调整如下:
8zA=;~GHP 表1:
DyeQJ7p ?[)}l9 表2:
)
RO<o O 4'-|UPhx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