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kk
B>g7B
81Ityd-}
产业转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①。由于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形成了各国或地区间在产业结构层次上的阶梯状差异,并按高低不同呈阶梯状排列。由于这种产业梯度②的存在以及各国或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产业在国家间、地区间是梯度转移的,一国或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国(地区)存在产业梯度的国家或地区,成为其他国家(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高吸收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这就是产业结构在国家间、地区间的梯度转移规律。这种产业转移对于双方都有利,是产业转移方和被转移方“双赢”的良性转移。跨国产业转移使先进国家可以更容易地甩掉相对落后产业的包袱,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先进产业,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升级;后进国家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引进对自身来说相对先进的产业与技术,以“后发优势”尽快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 $jL+15^N0+
q{RT~,%
国际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并已成为国际经济协作的重要途径和必要趋势。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国际经济协作与各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产业一轮又一轮不断跨国转移的过程。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必须把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融入世界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大潮中,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循环。 VMV~K7%0
bb"x^DtT
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一系列问题。在加入WTO后,在我国更密切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经济协作大背景下,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根据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我国制造业实际状况,积极地、有选择地接收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提高我国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层次和水平,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循环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业逐步走出国门、向国外投资和进行产业转移也逐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互动阶段。从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国际产业转移从产业引进和产业外移两方面对我国产生影响,我国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我国参与国际产业的重点不仅仅是引进产业,更要利用产业转移规律和契机向外转移部分产业,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应是“产业双向转移”: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我国承接高产业梯度国家的转移;另一方面,我国逐渐在扩大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这意味着在国际产业转移领域,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并非是单一的引进模式,而是承接和转移并重的、双向的产业转移。 a~O](/+p;
y jY}o
二、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新问题 JU RJN+)z
99&PY[f:{
(一)我国消费结构转换期带来的市场“相对饱和”现象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Pzi
CO.e.:h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跨国公司积极向我国转移某些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衡、生产力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一直是以“短缺经济”形态存在的。改革开放后,人民收入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居民消费层次、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消费品市场的迅速扩张成为各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诱因。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已有了很大提高,市场形态也经历了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根本性转变,大多数制造业产品的供求已达到供过于求,“内需不足”的影响开始在许多行业逐步显现。实际上,除了因为我国住房、教育、医疗同步改革而导致的居民预期消费谨慎、储蓄增加等因素外,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转换过渡期也是造成“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原来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三大件”在城镇的需求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汽车等高档商品由于大多数居民尚未达到相应的收入水平而暂不能成为普及性商品。这种由消费结构转型而带来的市场“相对饱和”现象会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带来一定消极影响,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以数量和速度求发展的空间会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吸引国外产业、技术、资金的转移的主要思路是“以市场换技术”,这种内需不足导致的市场饱和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占领和扩大市场为着眼点的国外跨国公司的转移。但其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从长期来看,这种消费结构转型引起的需求结构的升级,也会诱致国外跨国公司在进行产业转移中更关注适应当前市场需要的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的转移,从面又有利于我国制造业通过承接先进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水平。 {b90c'8?a
6Z68n
(二)资源紧张成为我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重要约束条件 Z*lZl8(`
dJUI.!hv;
中国拥有的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多、数量大,有许多自然资源从总量上来说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但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据测算,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多数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用量大的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质量差,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相当突出。③同时,中国内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并且生产、生活用水浪费较多,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也很不平衡,地区间无论是在资源数量上还是在资源质量上都差异很大。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自然资源是很稀缺的。而制造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许多产品的生产都受着自然资源的影响,不仅影响着某一部门的经济活动,也间接地对与该部门相关的其他经济活动部门产生连锁影响。我国自然资源的先天不足,一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世界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我国部分企业向外进行转移,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占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BS7Gyw
BZ>,Qh!J
(三)劳动力素质短期内难以得到彻底提高,高级技工等熟练劳动力存在较大缺口 N1jJ(}{3
Dp"
xO<PE2
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还很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造成高智力、高素质、替代弹性小的高级劳动力稀缺,而一般的体力劳动者严重过剩。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上片面注重高学历教育,忽视了高级技工的培养,造成高级技工严重不足。由于缺少大量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能工巧匠,精密性、精细性、精确性不足成了“中国制造”的“硬伤”。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加快,高科技产业日益增多,国标产业转移层次提高,国外移入产业对我国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一般性“工人”已不能适应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制造业发展的需要,而对于高级技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新时期的技术工人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专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这种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灰领”技工供求明显失衡。尤其是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高级技术工人最为稀缺,以至于许多城市以高薪聘请高级技工不可得而同时却存在大批所谓“剩余劳动力”。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目前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占11.04%.④劳动力供给数量大,素质低,一方面给就业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给我国制造业吸引产业转移和进一步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困难。 >;OwBzB
t7b\ #o
(四)实施SA8000标准认证和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影响 C}cYG
XyytO;XM-
从2004年起,欧美国家已强制实行SA8000标准认证。SA8000标准认证是指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承担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工、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通过要求政府和企业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手段来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宗旨是“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SA8000机制的启动,对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影响很大。事实上,目前我国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都已受到SA8000标准的影响。这虽然有利于敦促我国制造业企业向关注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企业利润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必然会增大企业的发展成本,对我国劳动力传统优势有一定冲击,从而对我国制造业吸引产业转移造成很大影响。 L*Q#!_K0P
e*jfxQ=qG
另外,2006年9月15日起国家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对纺织品、钢材的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下调2-8个百分点,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率则有所提高。调整出口退税率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弱化资源类产业的出口导向倾向,促进外贸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总的来看,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产业的生产、出口压力在逐步加大,这些产业应密切关注国际投资环境尤其是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变化,适时向外进行产业转移。 n%}Vd
`c
&g\?znF]H
(五)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i`HXBq!|w
xgv&M:%D-
传统工业高速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负面效应之一。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以来,中国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件。2006年9月的洞庭湖附近水域,砷超标10倍;同年9月甘肃徽县的铅污染事件致使900多名儿童血液中铅含量超标,其中62名儿童被确诊重度铅中毒;2006年11月四川泸州市的川南电厂燃油泄露,污染长江。国家环保总局的报告称,近年来伴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增长也出现了污染排放总量的持续增长。2006年上半年,中国没有完成既定的环保目标,主要污染物(COD、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量不降反增。⑤ oM)4""|
lO dwH"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修正、发展及广泛传播,人们对“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此情况下,党中央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五个统筹”和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再单纯以GDP增长为唯一目标,更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等系统的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国外转移的产业要更多地考虑资源消耗、技术含量、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等因素,跨国公司的投资和产业转移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注重环境保持和生态效益也已成为各国的普遍需求和主要潮流,因此,我国制造业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也必须考虑到东道国的环保需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才能树立我国企业和品牌的良好形象,在当地站稳脚跟。这会对我国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和向外实施产业转移两方面产生很大影响。 /d]{ #,k
t/0h)mL}
(六)跨国公司发育不够,缺乏竞争力强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 g'{hp:
D}7G|gX1
我国跨国公司大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跨国公司起步晚、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弱、扩张能力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国有企业较多存在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通病,造成企业产品质量差、技术进步缓慢、国有资产流失、整体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而民营企业又由于起步时间短、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起步维艰,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大型名牌企业,但总体来说仍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名牌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从两方面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在引进国外产业转移时,国内企业由于技术、资金、管理、产品质量、生产规模等方面的问题无法承接一些对这方面有较高要求的产业,从而影响到我国制造业利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在向外进行产业转移时,同样由于国内企业竞争力水平还无法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无法“走出去”或走出去之后“走不好”,从而在跨国投资、产业转移、市场扩张等方面遇到很大困难。 L4H5#?'
{_1zIt|
三、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 WbDD9ZS
PR*qyELu
(一)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SoJ'y6
&P3ep[]j
国内经济体制和投资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国际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中国制造业要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最根本的条件是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为了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必须坚决而又稳妥地加快经济改革,革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能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市场体系尤其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规范市场运作,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为跨国经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加快对外经贸合作体制改革,实现我国外贸体制与世界经济机制的良好衔接,逐步形成适宜于我国有效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外贸运行机制。通过改革逐步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要内容的进出口调节体系,由政府的直接管理逐步变为以经济调节、法律调节为主。第三,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应当定位于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提供社会保障、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和鼓励技术创新、保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要继续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现代宏观调控体系。 !
L\P.FP7b
sH{4 .tw
(二)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根据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指导 |_`w
C
M8iI e:{ c
产业政策的正确制定对于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在产业转移中同样需要产业政策的引导。要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特点,理清产业对接的重点。首先,对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使之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如对于服装纺织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中国不仅有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且还有一定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优势。要切实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这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大力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使这类产业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其次,对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大市场空间而又缺乏技术优势的产业,要继续实施“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成长。再次,对于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无论是从资金投入上还是从技术开发水平上分析,我们都不可能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期内完成赶超,就要采取在引进产品的同时逐步引进相关产业和技术,逐步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要充分利用好国外资源,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制造业的一切先进技术成果,集中优势力量在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加快培育一批面向21世纪的新兴制造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K\.YKT
TNK~ETE4
(三)坚持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AHM
6qzy eli
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要求我国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注重依靠科技进步而非单纯依靠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我国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既不能因噎废食,以为引进的产业都是污染产业而不敢承接产业转移;也不能目光短浅,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引污入室”。这一方面需要国内尽快建立、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禁止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的项目向我国投资和转移,严格控制有一定污染但国内有治理技术保障的项目引进,并要求执行其母国环保标准;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尽快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逐步由传统GDP考核向“绿色GDP”考核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官员生态政绩考核制度。以彻底防止和杜绝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迫于招商引资的压力,急功近利,未经严格考察审核和项目环境评估就匆忙上马,给国外产业向国内进行环境污染性转移提供机会,损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o" ./
r-k,4Yz
(四)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促进我国产业双向转移 3#
r`e
Uv"O'Z
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国际产业转移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会有力地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首先,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我国稀缺的要素,有利于我国劳动力等充裕要素的输出。其次,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又会推动相关产业的转移,从而为我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向外转移部分产业创造条件。因此,为了适应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我国一方面应逐步放松对生产要素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为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配置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跨国生产要素市场建设。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媒介,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生产要素流动的流向、规模和效果。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发育还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生产要素国内、国外流动的需要。应在搞好生产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市场中介组织等软件建设,扩大市场交易规模,提高交易档次,为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吸引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的引进,推动劳动力等富裕要素的输出。 r2; )VS
Ve\=By-a|
(五)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Z=\wI:TY1
sFWH*kdP?
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中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加大承接技术转移的力度,逐步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求技术”⑥的转变。首先,要在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加大在我国的投资力度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外国企业向我国转移关键技术,并不断提高承接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逐步完善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竞争环境,逐渐由单纯鼓励外商在华投资设厂转变为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使我国逐步由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向“研发中心”转变。其次,要切实增强我国相关产业对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能力。在引进过程中要重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引进,并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形成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再次,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向外转移部分产业,对有条件的企业倡导“走出去”战略,并对低产业梯度国家适时转移相对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全方位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 v^QUYsar
r>gU*bs(
(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 RFqf$
tOf18V{a
在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教育和培训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具有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要真正发挥出其巨大优势,必须依靠发展教育形成人力资本。具体来说,首先,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水平。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力度,提高人口总体素质为劳动者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速知识更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竞争及职业转换的适应性,重点是培养大批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自动化控制操作的高级技工。再次,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根据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搞好专业调整工作,培养出具有适应现代技术变化能力的合格人才。最后,要加强对劳动力的再培训。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培训能力及动力不足,只注重物质生产投入,不重视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投入。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职工培训的指导、服务和宏观管理,并逐步建立与学历证书并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变重文凭、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用人现状。 }iCcXZ&5^
+axpIjI'
(七)加快跨国公司发展,鼓励国内企业向低产业梯度国家转移 w
UBug
zM*PN|/%sH
首先,要结合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积极推进企业产权重组,加快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使企业逐步理顺运行机制,在市场竞争中增强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其次,利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和扩张,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要以优势企业、大型企业为龙头,组建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规模效益。再次,选择一批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中型企业,重点进行扶持,鼓励其开发高精尖产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设厂,实现生产和销售的跨国经营。通过培养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高水平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跨国经济合作,加快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 { WW!P,w
4c/.#?
需要指出的是,在跨国公司发展中要正确处理组建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大型企业集团在生产规模和品牌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有些地方为了把企业单纯“做大”,出现了行政性并购的“拉郎配”现象,结果是较大的、效益好的企业反而被并购过来的负债企业拖垮,或被企业内耗拖烂。实际上,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不是“做大”而是“做强”,真正的跨国大企业集团是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而非合并出来的。所以,在我国制造业大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行政性并购的“拔苗助长”,而应由政府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自身成长和市场竞争成为国际市场上不沉的“航空母舰”。 f))'8
_
BUD~'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