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是国际通用语言,趋同是大势所趋。我国的会计准则,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框架。它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努力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 ?v`24p3PC
1GPBqF
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为我国的上市公司服务的。部分准则也适用于国有和其他大中型企业。所有的上市公司,尤其需要用企业会计准则来规范其会计行为和财务报告。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市场是资本(证券)市场。它的活力从何而来?主要依靠每一家上市公司按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规定向市场披露公司报告,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业绩)和现金流量。离开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市场将缺乏最重要的信息来引导、媒介资本的有序,合理的流动,投资人的正当利益将失去保护,社会资源也不可能得到优化配置。 ?xuWha@:
h-x~:$Z,
高质量的企业财务报告是由高质量的企业会计准则来规范的。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大生产中,现代企业必然呈现“两权”分离。两权分离又造成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在企业内部,主要指控制公司的管理当局特别是高管阶层)与主要的使用者(在企业内部,指所有不参予公司管理的投资人、债权人,等等)之间的分离。由于后一种分离,使财务报告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在占有公司的经济、财务信息方面产生明显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处于信息占有不利地位的外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人极有可能对资本市场不信任,从而影响他们的投资积极性,以致严重危害资本市场和整个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准则,作为我国政府防止社会主义市场失灵一种制度安排,对于满足投资人获得投资所必要的信息,对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公正、公开、公平的健康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dj}|EW4
g?*D)WU
本文仅就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At!@Rc
qpzyl~g:C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英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都有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简称“概念框架”CF),而我国则用“基本准则”取代。虽然,基本准则可能是未来我国概念框架的过渡形式,但现在当作我国的概念框架,却具有鲜明的特色、新意并符合中国国情。 olKM0K
w-C%,1F,/
一、“基本准则”这一术语的采用,既简明易懂,又能清楚地理解其性质和地位,仅从这一点看,就比较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由于这项准则被称为“基本准则”,因此,很容易看出它的特点(即性质和地位): ?!.J0q
:ciD!Ly
第一,它是准则的准则;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