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测试
;
Q3n 一、单项选择题
8{^WY7.' 1.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当在现金股利宣告发放日确认并记入()科目。
{ +
Zd*)M[ A.交易性金融资产
S/e2P|} B.投资收益
XH}\15X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OHb[qX\ D.资本公积
[d1mLJAR 2.持有至到期投资以()进行后续计量。
0 Tx{3# A.历史成本
LXC9I/j/ B.成本与市价孰低
e
:%ieH< C.摊余成本
D*gFV{Ws D.现值
_lGdUt 2 3.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记入()科目。
ujR_"r|l A.营业外支出
FrL]^59a B.投资收益
S~;4*7+?: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ToXki, D.资本公积
ymx>i~>7J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记计人()科目。
pgE}NlW A.营业外支出
4{rZppm B.投资收益
7Z\--=;|[: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s#5zA
D.资本公积
$_o-~F2i5 5.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
P3)Nl^/ 失,计入当期损益。
+zaA,e?\ A.可变现净值
,!Z*5 B.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ND>r#(_\ C.公允价值
D(AXk8Vub D.可收回金额
2(u,SQ %.^_Ps0 8.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记人()科目。
d4>Z8FF|1B A.财务费用
]|zp0d=&o B.投资收益
V )x$|!(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SgM@0m D.资本公积
@|63K)Xy 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人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记人()科目。
k@f g(}6 A.财务费用
vd
0ljA B.投资收益
Tgm nG/Z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j3{I /m D.资本公积
gcPTLh[^Er 10. 处置该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之间的差额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si`A:14R A.初始人账金额
r? NznNVU B.面值
mKL<<L
[ C.账面价值
#h8Sq~0 D.买价
EN;}$jZ>47 二、多项选择题
H%UL%l$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
gX]-\ A.交易性金融资产
4'g;TI^ B.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F+,~v- C.持有至到期投资
*W0y: 3dB3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b[t> te E.贷款和应收款项
U(Nu% 2.下列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有()。
\?
0&0;5 A.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人的股票
H:t$'kb` B.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人的债券
VY;{/.Sa C.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基金
hb zC#@q D.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86 W9rR E.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 sN EHf 3.关于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有()。
#(#Wv?r6 A.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DBmAB B.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W1,F6&j C.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trPAYa}W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Ljxz.2LGr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Zf@VW,NI 4.下列不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有()。
)uj Ex7&c A.权益工具投资
\Xm,OE_v" B.期限不确定的金融资产
^)(bM$(` C.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的金融资产
h]+C.Eqnt# D.发行方行使赎回权可以赎回的债务工具
ewa wL" E.投资者有权要求发行方赎回的债务工具投资
P&9Gga^I 5.企业将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重分类的金额相对于该企业没有重分类之前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总额比例较大,那么该企业应当将剩余的其他持有至到期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且采来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能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下列情形除外的是()。
Tl$[4heE A.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只有1 个月。且市场利率变化对投资的公允价值影响很小
\`oT#|0 B.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
<j*;.yyC C.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QHVo# D.企业管理当局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
3L833zL E.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
!%^^ \, 6.在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中,关于交易费用处理
k2c}3 MeP 的叙述正确的有()。
v,
n$^R A.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kbTm^y"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tZ=E')!\ C.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人初始确认金额
*)ardZV${ D.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人初始确认金额
0E,8R{e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D7lK3
0 7.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dCyB^ A.扣除已收回的本金
n[ T[DCQ, B.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大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r=5{o1" C.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公允价值
K/tRe/t} D.加上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小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VL%UR{ E.加上已收回的本金
@.b+av4J 8.下列金融资产应当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有()。
F~%]6^$w A.交易性金融资产
u
[m B.持有至到期投资
0fb`08,^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DfNK c D.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so"$m E.贷款和应收款项
T&%ux=Jt 9.下列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有()。
_hRcc"MS` A.交易性金融资产
i@P)a'W_ B.持有至到期投资
LJk@Vy <?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Ge-CY D.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
bvv|;6 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tZ}
v%3 E.贷款和应收款项
0Sle
10.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它包括()。
As 3.Q(#Z A.支付给代理机构手续费
:`-,Lbg B.支付给券商等的佣金
WFO4gB* C.支付给咨询公司手续费
O4r0R1VQM D.债券溢价
bSfpbo4( E.融资费用
FME3sa$ 11. 下列有关金融资产的论断中错误的是()。
LQtj~c>X-| A.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B^j B.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可以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U7`A497Z C.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企业也可以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et0s;GBv D.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W%T>SpFl E.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票面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W=#:.Xj[ 12. 列有关金融资产的论断中错误的是()。
/4a._@1h[y A.单独测试未发现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说明未发生减值
@6{~05.p
B.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5>q&[qbP C.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LV\DBDM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认
.q
`Hjmg< E.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0J?~N`#O| 三、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4SlADvGl 1.2007年1 月1 日,A 企业购入10万股面值100元股票,A 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实际支付价款1 050 万元(含已宣告发放的股息50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2007年1 月6 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股息5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股票公允价值为l 120 万元。2008年1 月6 日,收到2007年股息30万元2008年6 月6 日,将该股票处置,售价1 200 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8+U;d 「要求」作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会计处理(单位:万元)。
Gnfd;.
(. 2.2004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 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为102万元,交易费用为3 万元,该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6 %,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
A*2
bA 根据上述资料,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l^|UCgRn 3.甲公司于2006年1 月2 日购入乙公司于1 月1日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的面值为1 000 万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5 年,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该债券投资被甲公司界定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支付了买价1 100 万元,另支付经纪人佣金10万元,印花税2 000 元。经计算,该投资的内含报酬率为7.29%。
eZ|%<Wpu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以下甲公司以下业务的会计处理。
tNGp\~ (1 )2006年初购买该债券时;(2 )2006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3 )2006年末乙公司因债务状况恶化,预计无法全额兑现此债券的本息,经测算甲公司所持债券的可收回价值为1 010 万元;(4 )2007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5 )2008年初甲公司因持有该债券的意图发生改变,将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当日其公允价值为900 万元。(6 )2008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7 )2008年末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700 万元;(8 )2009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9 )2009年末乙公司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已达到事实贬值,经认定此时的可收回价值为500 万元;(10)2010年初甲公司将此债券出售,售价为450 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
V,q](bg 知识点测试答案及解析
i\KQ!f>A 一、单项选择题
MYla OT 1.「答案」B
S/D^ 「解析」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在计息日或现金股利宣告发放日确认为投资收益。
=x<
ge _Y 2.「答案」C
k`0>36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C_#<m_k 3.「答案」C
G'6@+$ppS 「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q:dHC,fO 4.「答案」D
RLbKD>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n^z]q;IN2. 5.「答案」B
``ou/Z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r*r
w= 6.「答案」B
x7~r,x(xM 「解析」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人账金额。
a"FCZ.O1 7.「答案」A
a4XU?-sUh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人投资收益。
xZ6~Ma2z 8.「答案」A
(vb
SM}P 「解析」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LG<J;&41~S 9.「答案」B
U-IpH+E 「解析」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借记或贷记"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 投资收益" 科目。
T(t+
iv 10. 「答案」A
4<% *E{` 「解析」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人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sB*533 二、多项选择题
`}mcEl 1.「答案」A B
8ELCs<xI 「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pgOQIzu 2.「答案」A B C D
$e*ce94 「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人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就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f "6]y 3.「答案」C D
pL{U `5S 「解析」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或某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金融资产三类金融资产之间,也不得随意重分类。
OU8Lldt 4.「答案」A B C E
SzjkI+-$: 「解析」对于发行方可以赎回的债务工具,如发行方行使赎回权,投资者仍可收回其几乎所有初始净投资(含支付的溢价和交易费用),那么投资者可以将此类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但是,对于投资者有权要求发行方赎回的债务工具投资,投资者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huJ&]"C 5.「答案」A B C E
d5oIH 「解析」因监管部门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风险权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属于例外情形,所以D 选项不对。
ig/%zA*Bo 6.「答案」A B C
S,Xnzrz 「解析」企业在初始确认某项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那么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初始人账金额。但是,如果企业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其他三类,那么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cUvz2TK 7.「答案」A B C D
Ed_N[I
「解析」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 )扣除已收回的本金;(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rekY; 8.「答案」B E
r7b1-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与应收款项应当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qWODs
9.「答案」A C D
B)qWtMZx 「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4r4 1[ 10. 「答案」A B C
QKr,g 「解析」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M;Zt 11. 「答案」A B C D E
W3 'q\+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
*T5!{ 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不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则企业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人账金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P*I}yPeb 12. 「答案」A B C D E
Cn "s`
q 「解析」单独测试未发现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人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除外。
Zg'Q>.: 三、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PK0%g$0 1.「答案及解析」
H[S%J3JI (1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 000 投资收益 10 应收股利 50 贷:银行存款 1 060
D^=J|7e (2 )2007年1 月6 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股息50万元。借:银行存款 50贷:应收股利 50
P;Ga4Q. (3 )2007年12月31日,股票公允价值为1 120万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0
%O! v"Xh (4 )2008年1 月6 Et,收到2007年股息30万元借:银行存款 30 贷:投资收益 30
f'
3q(a<p (5 )2008年6 月6 El,将该股票处置,售价 1 200 万元 借:银行存款 1 2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ZuS0DPS`L ——公允价值变动 120 投资收益(1 200-1 000 ) 200
PX<J&rx 2.「答案及解析」
v"#mzd.tW (1 )首先计算内含报酬率设内含利率为r ,该利率应满足如下条件:6 /(1+r )1+6 /(1+r )2+…+106/(1+r )5=105 经测算,计算结果:r=4.85%
cVv;Jn (2 )2004年初购人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利息调整 5 贷:银行存款 105
Uc@Ao
: (3 )每年利息收益计算过程如下:
g7OqX \
O"F_* i*#-I3 ?XA2& qI~xlW
年份
x
"^Xj]- gqu?o&>9 d`
jjGEj 0@H|n^Md# L#+q]j+ ①年初
F.w5S!5Q _OuWB" cm&I* 0\ YKO){f5 摊余成本
sB c
(gr r[lF<2&*R 9983aFam ②利息
y0'Rmk, N4L|;
? r=X}%~_8X HN&Z2v 收益=①×r
B[Zjfc `kZ@Zmj# ?<(m
5Al7 ③现金
v?&
-xH-S %jJ>x3$F 1oN^HG6O iVy7elT;R 流人
YN!>} n~A%q,DmF
?q;Fp ④年末摊余
h $L/<3oP6 pO ml8SQf 成本=①+
L"{JRbh[ ;K!]4tfJ f"u%J/e & RV5n,J ②一③
rz@=pR : BPdfYu,il 2004
D (h18 105.OO
ZE2$I^DY- 5.09
t5#rps\; 6.00
DR c)iE>@ 104.09
%=
/) *T~Ve;3h; 2005
m3mp/g.> 104.09
.h>8@5/s 5.05
bZ|FnY}FB 6.00
.8y3O] 103.14
|b|&XB_<]Z *g
[^.Sg xv&Q+HD 2006
%oq[,h
<X 103.14
8AnP7}n;?' 5.OO
~fT_8z 6.00
!-,t'GF( 102.14
}w1~K'ck}> ,B0_MDA + @O[}QB?/fi U5
He? 2007
[]A%<EI7
102.14
mL_j4=ER@ 4.95
6Qx#%,U^ J 6.00
XwlbJ=mf 101.10
,{LG4qvP CC@.MA@9N -*m+(7G\ #_(jS+lP?k 2008
w*|7!iM 101.10
I;Bjfv5 4.90
@)-$kk* 106.00
-tyK~aasQ O.OO
r%.do;5 T9u <p=p hYM@?/(q _<NMyRJo :P@rkT3Q t 每年的分录如下:
FDv+*sZ 借:应收利息③
,I_^IitN 贷:投资收益②
YJl("MZ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③一②
[fKUyI
Y_ 收到利息时:
+{L<? " 借:银行存款③
'I /aboDB 贷:应收利息③
ZG d
u| (4 )到期时 借:银行存款 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4`Px/& 3.「答案与解析」(1 )2006年初购买该债券时:①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人账成本=1 100+10~0.2=1 110.2 (万元);
v0ES
; ②2006年购入该债券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利息调整 110.2 贷:银行存款 1 110.2
%B)6$!x (2 )2006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qF#<1& ty*@7g0k L0tAgW!@ mK [0L T7d9ChU\#. 年份
nE^Qy=iE zdEPDdB OKvPL=~ 年初摊余
GKFq+]W kr9gK~ S.d^T](
yT#{UA^ 成本①
N]<!j$pOz 当年利息
z ly unJD( acw4B5] Xj5~%DZp ?&^?-S% p 收益②
QEu=-7@> 票面
&%_& 8DkG Eb=#9f%y>& Qo1eXMW KV*xApb9y 利息③
!xKJE:4/,m 年末摊余
5 XA=G |K^"3`SJ X K5<Tg R3!@?mcr 成本④
,.o<no brZ sAQ+k 2006年
fI7j):h; 1 110.20
ad_`x 80.93
s-7R
W 100.00
B=@ jW z" 1 091.13
B:\Uw|Mf zP;cTF(C 3J=Y9 } gn{=%`[ 备注:②= ①×7.29%;③=l 000 x10%;④= ①+ ②一③
rJ o"fx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9.07 投资收益 80.93
xwH?0/ (3 )2006年末乙公司因债务状况恶化,预计无法全额兑现此债券的本息,经测算甲公司所持债券的可收回价值为1 010 万元;由于此时的摊余成本为1 091.13万元,相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1 010 万元,发生贬值81.13 万元,分录如下:
~Wp Gf, 借:资产减值损失
x+@&(NMP5 81.13
cf7v[ZZ}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81.13
62>zt2= (4 )2007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l
Zv_jy@k p<v.Q 1年份
kpI{KISQu 0'r%,0 1
QQpP#F|w 年初可收
8v)_6p(<x8 sncIqsZ [,aqQ6S $j5,%\4< 回价值①
G8I Y# 当年利息
D5an\gE nCKbgM'" $y?k[Y-~ NA.1QQ;e 收益②
w~@-9<^K]v 票面
s:AkkkF =D^TK-H c:l]=O 2Nj9U#A 利息③
pAu72O? 年来摊余
1KYN>s: rz(0:vxwA i\H+X j4R 4H; 成本④
|fHB[ W# {FI\~q l 2007年
-~4+w 1 010.00
dS`Bk6Y 73.63
ba@=^Fa; 100.00
p$k\m|
t 983.63
!?[oIQ)h $A}QY5`+~S 备注:②:①×7.29%;③=1 000 x10%;④= ①+ ②一③
0"g@!gSrQ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r ,vD& 借:应收利息
I|/'Ds: 100
^\:2}4Uj_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X
H2Sy 26.37
Fpt-V 投资收益
{ ?{U,& 73.63
_B,_4
} (5 )2008年初甲公司因持有该债券的意图发生改变,将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当日其公允价值为900 万元。
Yn
9j-`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 000——利息调整(110.2-19.07-26.37 )64.76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3.63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81.13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利息调整 64.7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64.76
CT d|` (6 )2008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0v^: X-B8MoG| 年份
r?l;I3~ XV'fW~j\ =ex'22 年初公允
^t[HoFRa %q_Miu@ x:t<ZG&Xwg #\bP7a+ 价值①
PG,U6c # 当年利息
D*vm
cSf 4(vyp.f Y~n`~( eFTX6XB:i 收益②
["3df>!f 票面
A6ewdT?>, Y(GN4@`S :k46S<RE qvt- 利息③
LEh)g[
年末摊余
3z{S}~ v@G4G*x\ zL s^,x S*%iiD) 成本④
l9{#sas MY-.t-3 2008年
C4$/
?,K( 900.OO
hbuZaxo< 65.6l
OR+A_:c.D 100.00
2w?G.pO# 865.6l
,m07p~,V {TZE/A3D, b2h":G|s 备注:
OoP@-D"e ②: ①×7.29%;③:1 000 x10 %④:①+ ②一③
za,
2
r^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利息 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4.39 投资收益 65.61
j"<Y!Y3 (7 )2008年末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700 万元;由于此时的摊余成本为865.61万元,相比此时的公允价值700 万元,发生贬值165.6l万元,由于此时没有证据表明此贬值是非暂时状态,因此应作公允价值调账处理,分录如下: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65.6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65.61
/~}_h O$S (8 )2009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年份
?gV'(3
! 年初摊余成本①
=LZ>su 当年利息收益②
L(WOet( ' 票面利息③
I{dl% z73 调整摊余成本④
\_oy$>; 年末摊余成本
L2Ux9_S MWq$AK
] 2009年
v`)m">e*w 700.00
i+~QDo(Pi 51.03
:$"7-a%f 100.00
6tOi^+qN 48.97
|}qjqtZ 651.03
:'w?ye[e 1<uwU( xQz#i-v 备注:②= ①×7.29%;③=1 000 x10%;④= ①+ ②一③
Kp_jy.e7&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利息 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8.97 投资收益51.03
oofFrAaT (9 )2009年末乙公司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已达到事实贬值,经认定此时的可收回价值为500 万元;由于此时的摊余成本为651.03万元,相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500 Zf元,发生贬值151.03万元,另外,此时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的借方余额为249.24万元(165.61+83.36 ),即此暂时贬值应一并认定为正式损失,具体处理如下:
|vy]8?Ak 借:资产减值损失(151.03+249.24 )400.27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49.2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1.03
Zd>ZY,-5 (10)2010年初甲公司将此债券出售,售价为450 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 借:银行存款45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8.6
`F,zenk= ——公允价值变动f165.61+151.03+164.76)481.4 投资收益(450+18.6+481.4-1 000)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 000
+ x_wYv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