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nv3JX^l]
mU3UQ
j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征途,那么我愿意相信,一起走过的人,远比到达的地方更重要。一场CPA,一道中华会计网校的桥梁,将我们联系在这里,在冲上战场的征途中,共同走过。 pG"
4qw
Jjy}m0)#W_
与同是科班出身的同学们大不相同,CPA对于我而言,更像是一场救赎,使我重塑信心;CPA更像是一道灯塔,指引我去挑战极限。很幸运,厦门大学会计本科的教育背景,让我早早知晓CPA的鼎鼎大名。但和我大多数同学的大三开始攻考,“2+2+1”或是“3+2+机动”的三年CPA规划不同,我的CPA之路充满着太多的擦身而过。 ^iGIF~J9
DF|qN
X
2006年8月,我大三,在几乎所有同班同学开始备考CPA时,我才刚刚从香港交流回来,知识结构中混乱着中国准则,美国准则,英国准则和国际准则的条文框架,而且当时我放弃了保送本校研究生,跨校跨专业跨城市保送。自然的,时间冲突之下,错身而过了一场我本应参加的CPA考场。 tp1{)|pwY6
wHAh6lm
2007年9月,我在刚刚报到的全新校园中,开始研究生生涯。无比清晰的记得,报到后刚好一周,上CPA考场。保研后整整一年,我一直在实习,从银行到资产管理公司,从打杂的事无巨细做到参与13亿的资产包项目管理。远离学校,远离CPA.,纵使总在下班之余翻几页教材,但实习生的状态完全不能做到潜心备考。回想起来,如果当时用保送的一年奋战CPA,或许我和CPA的故事,完全不是现在版本。但是,生活没有如果,勿须后悔,虽然总有遗憾,我的遗憾是,当时评估CPA过于自信,理所当然的安排7月-9月备考,觉得绰绰有余;简单的以为,CPA之战,类同于我10天考雅思,3天搞定BEC一般的游刃有余。 >V]>h&`
_-D(N/
但是我错了。错误的关键是,其实我给不足7月、8月,直到考试的完整复习时间,毕业充斥着离别前的狂欢与伤感,也充斥着我始终没有避开的毕业分手的感情大地震,这一切让我从7月底才开始挣扎着拾起教材,进度缓慢,心神不宁,此其一。其二,从厦门到北京的城市变换,考前领准考证等流程,让我早在8月中旬就来到了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学校报道期未到宿舍不能入住,直面冲击北方干燥的气候和迥异的饮食习惯。借宿在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家中,记忆犹新每日黄昏守着灶台一边煮粥一边背审计报告的画面。其三,备考的时间规划远不合理。因为大三考CPA未果,我一气报了5门,7月底情绪跌至低谷的时候调整为会计、审计和经济法三门,但是在8月底的北京我才匆忙收尾了审计,开始翻经济法。这是下文我会提及的CPA备战心得反思中的最重要一条,千万不能和我07年一样,一门一门分开看,以至于最后上考场时,我最早看的会计,哪怕过了两遍书本,却早就生疏得一干二净。所以,第二年的CPA,虽不再是错身而过,但也确实是惨败得厉害。 r2Q"NVw
_rajm J
07年CPA成绩出来之时,我已在研究生所处的公认为“干部子弟进修学校”的一方校园里,深深感受着北京远不同于厦门的政治气息,徘徊在情绪的低谷,外加失恋后期的情绪纠葛。在动荡中站到了08年的3月,这样的一场CPA备考成为了我的就赎,对抗实习以来逐渐工作化却无法潜心读书的心态,对抗足以适应但情绪压抑的价值观冲突,对抗我已然疲惫不堪的情感纠缠,去求得一份内心的宁静,去求得一份实力的证明,也救赎一路与CPA有缘无份的征程。 I($u
L@$
%TLAn[LW(
这是我的第二年备考,第一年收集的经验介绍自然沉淀成了基础,在第一年的动荡之中与我无缘,在与CPA的正面交锋过后,我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场硬仗。这一年我依旧报了5门,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选择了税法、经济法的强化班和五门所有的冲刺班。税法强化老师主讲,经济法主讲。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会计、审计我第一年系统的复习过;财务管理受教材改革的影响不大,所以我打算提前入手;税法由于去香港交流,对于国内的税法堪称一无所知,强化班正是我所需要的;经济法倒是走得取巧路线,既然有第一年基础,打算借助课程以期实现最小付出最大收益成果。个人评估,这样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有限的时间内,如果全部5门的强化+冲刺必然会占据过多时间,而且会计、审计、财管不像经济法,以听课熟悉条文取胜,而是要求做题的熟练与速度,冲刺班足以。但是个人建议新考生可以选择税法基础班而非强化班,虽然前者课时略多,但在冲刺班中听到老师的精辟,我相信多出来的些许课时,绝对能起到磨刀不负砍柴功的效果。
0]" j
,
a#kZY7s
另外不得不提的,自然是论坛上面经验交流了。在于强大精准的课程讲解、在线解答的迅速反馈、语速调整按键的贴心设计,更是因为它是一个大家庭,一群一同奋斗一同走过的人们的相聚地,我们在这里结识、分享、相互打气,从而不再孤单。读书备考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要耐得住寂寞。当身边的人们都在悠哉的过日子时,我却把自己封闭起来,远离一切娱乐,推掉所有聚会,全力却也有些机械的孤军奋战。想象我会怎样走上考场。或许我们曾经迷茫过,但是,在这里,大家扶持着,相互走向CPA考场的终点。我们知道彼此的艰辛,了解大家的孤独与苦痛,追逐共同的梦想,一起走过。或许,这就是信念的力量,无关于CPA的高含金量的附加值,无关于我们的教育背景,无关于我们的职业与阶段,CPA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感受泪水与恐惧,共同付出,共同等待,期盼着水到渠成的登顶成功。 v.\&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