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考试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z|AknEE,
U[;ECw@
1.考试前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时间的情况,安排考试的课程,对于我来说《审计》和《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的复习时间都需要200小时左右,《税法》100小时,《经济法》50小时,这是我觉得自己要通过考试必须的时间,否则就是赌运气,成绩和时间还是有关系的,所以计算好自己的时间和需要的时间,选择好考试的科目,不要贪心。 M.5F|7
E l.eK9L
2.合理选择考试的课程,非专业人士可以考虑由于《审计》的难度,可以先攻,过不去的话就不用费劲考别的了,过了《审计》别的就相对简单了,不过攻《审计》的话,《会计》不免要一起学,没有《会计》基础,没法考《审计》,所以合理搭配难易课程,很重要,课程的先后顺序也很重要。 Kc
r)W
#q34>}O< O
3.具体到每门课里,都有一些特别难的章节,可能到考试前都没很明白,像《会计》中的现金流量表\合并报表,《财务管理》中的实体现金流量等,如果要搞的很清楚,可能要花费相当大的时间精力,我个人认为,适当的放弃是必须的,但是有前提,最好不是重点内容,或者虽然是重点但是刚考过,当年再考的几率相对较小,这样集中力量考好剩余的部分,60分还是可能的,不能什么都想要; 5[zr(FuE
|1ry*~
4.考前的练习很重要,复习到最后,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一看书都会了,但是如果你不作几套练习,一到考场就错,无论是思路错误还是笔误,错的都不能原谅自己,所以最后至少做5-6套试卷热身,感觉一下考场气氛,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考试中的不必要失误,对于练习,我是分3个阶段,基础复习的时候,以网校出版的配套练习为主,错的也多,也看不大懂,基础复习完了,重点复习的时候,做一本综合一点的,这是回过头看第一次错的地方,应该可以轻车熟路了,最后考前1周左右,做模拟试卷,5-8套,根据自己时间情况,顺便在作题的同时把全部内容过1遍,错的地方一定要把书翻出来重新理解,因为这个时候还错就代表考试的时候也会错,一定要重视,这个时候的笔误可能很多,这个也一定要注意,尽量减少计算错误,不能养成习惯。 *tZ3?X[b
n3J,`1*ct
5.考前1天,听一遍网校最后的,3个小时左右,听到的地方应该都没有什么困惑的了,这个时候还有听不懂可不是什么好现象,我个人习惯是考试前1天就不看书不看题了,清空脑袋里全部东西,保持考试前大脑是空的,这样保持考试的时候绝对思路清晰。考试前出门的时候我不带书或复习资料,带了没用,但出门前带一张小纸,那是可能考到的又没记得很清楚的复杂公式,在考前突击背诵,试卷下来时先看用不用到,有就立刻写下来,没有就立刻忘记。考试的时候,由于题量,所以不要希望全部都做,一定要先做会做的,有的小问一看就很麻烦,做半小时做出结果还不一定对,这种问题我根本就不看了,立刻放弃,我的原则是80分里取60分,所以一定在考试的时候要学会放弃,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全部试卷做一遍,做完后有时间再去琢磨那些不会的东西,千万别在一个地方卡壳,所以我从来不会有做不完的试卷,只有我放弃的小问。 zB y%$5~Fw
GPAC0K^p
最后总结就是:考前详细计划\部分放弃,考试时思路清晰\战略放弃\不要笔误,考后开开心心。 ^{yb4yQ
0
_`QME r?
我考的成绩并不好,以上只是个人参加CPA考试的经验和方法,对每个人来说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后希望其他战友能都顺利通过考试, J.2B
By
*URY8a`bO
[我的考试经历] oKSW:A
yT3K 2A
随着最后一门《财务成本管理》以69分过关,终于可以拿到全科合格证书了,看到分的刹那,觉得一切都那么平静,毕竟付出了努力,和估计的也差不多,虽然考试结束后就觉得应该过了,但是真等到成绩下来的时候,还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hHw1<! M
)r A\+XT7
其实,全科合格证书对我来说用处不会太大,多了一个可以与人交流的工具,看了论坛上那么多考了多年的战友,我想交流一下我个人考试的经验,毕竟不同人的情况不同,仅供参考。 T5 pc%%q
ocW`sE?EED
我不是会计专业的,以前接触的也少,只是公司需要的时候,帮忙管管财务,但是没作过账,唯一的基础是1995年的时候参加过一次会计的自学考试,结果财务会计49分,财政与金融60分,这次参加CPA考试也纯属偶然,2005年的时候因为实习的关系,没什么事情,所以就看看有什么可考的,后来因为我有朋友好多年都没考过,我就想试一下吧,反正时间也多,就报名了,开始也没想到会有多难,就报了5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中华会计网校的辅导好像比较有名,所以也一口气又报了5门网校的课程,05年4月开始复习,刚开始复习没多久,发现有问题了,时间不够,除了《财务成本管理》,其他4门都看了不到1遍,估计了一下,时间肯定来不及,于是果断放弃了对我来说最难的《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由于是法律专业,所以认为两法应该没什么问题,复习到后来,发现《税法》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到考前1个月时也放弃了,《经济法》用的时间不多,很多以前学过,这次考试重点在《会计》上,复习在《会计》上的时间大约有150小时以上,书上的例题都很不容易才搞明白(不过还是放弃了合并报表\现金流量表的编租赁等部分内容),还是在网校老师深入浅出的课件指导下,最后什么习题班\精讲班也根本都没时间听就上考场了。 '%Oo1:wJ
')
F@em
考的第一门是《会计》,我考试有个习惯,速度特别快,遇到不会的或计算复杂又不容易对的就立刻pass,就这样勉强做完了《会计》的试卷,使我充分体验到CPA考试的题量之大,考完会计并没什么把握,接下来按部就班的考了两法,基本上是晕的出来的,平生第一次感觉到考试之难。 -{eiV0<^
KYcc jX
考完后接着考了个证券从业资格,那简直是小儿科考试,到12月出成绩前,大家和现在差不多,都盼望成绩的出来,05年安徽、浙江、江苏都蛮早,我运气不错,在家里查到深圳注协电话,注协的同志帮我很热情的查了分,《会计》63,《经济法》62,《税法》49,运气不错,如果这1年《会计》没过的话,可能我就不会接着考了。 @AG=Eq9<o
Ca"i<[8
2006年报名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因为还在实习,事情不是很多,但是也有一点,挺耽误时间的事情,但是为了吃饭还是要做,最后还是报了剩下的3门,考虑到成本问题,我用了网校2005年的课件,反正差不多,由于时间关系,还是要有所放弃,所以2006年我重点目标是《审计》,因为看很多同学因为《审计》考了n多年,耽误了事情,所以我想先灭了《审计》,再考一门相对简单的《税法》,有时间再看《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的确是非会计专业最头痛的一门,尤其没有时务经验的人,有些问题很难理解,我花在《审计》上的时间也最做,在200小时以上,我看了全部的准则,做了3套练习,对书上的很多地方达到熟练的地步,没有放弃任何一章节的内容,把杨老师的课件放在mp3反复听 ,直到听到上句就知道下句,最后考试前还突击背诵了部分书上的原话,可谓下足了功夫,《税法》花的时间相对少很多,毕竟基础好一点,难度也小一点,最后考试的时候,审计还有半小时检查了一下,《税法》倒是做完就剩15分钟了,考完后感觉比第一次好一点,《财务成本管理》又是看了一些章节最后放弃了。 ZQz;EV!
<C"}OW8
2006年的分出来的也还比较早,《审计》65,《税法》71,顺利实现目标,这样就还剩最后一门了。 K24y;968
Dh{P23}
2007年报名后又报了网校的课程,毕竟05年的太早了,改了很多,没想到复习完《财务成本管理》后,有朋友找我上班去,7月底开始上班了,公司刚开业,事情又多,要管找地方装修,公司成立后,一个人又要负责行政、人事、会计、出纳,所以没办法,放弃了考试。2008年5月,正好所里让我们回去,实习期也早结束了,所以就辞职出来了,利用时间复习这最后一门,由于前面3次都多多少少看了一些,所以这次复习的比较全面深入,每章都看的很细,因为最后一门,务必要过,不想拖到明年了,但是后来才发现《财务成本管理》对我个人来 说是最难的一门,《审计》我经过理解背诵还是有一点把握,但是《财务成本管理》里太多没听说的东西,好在有陈老师,总结和细节都讲的非常棒,最后考试前还是放弃了公司价值估算那部分内容,太难了,赌今年不考,结果还真没考,运气不错,考试完还有20多分钟,我看了看其他同学,其实考场也就3个人,其他考场也差不多,发现其他有同学大题还空着,我想那怎么能写的完啊,最后的时间做了一下英语题,估计得了4分左右,最后考了69分,我想我尽力了,对于那些98分的神人,这辈子我是不想了。 Jz;`L3m
<0`"v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