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发现,单位公款“私存私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审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本人通过审计实践,总结出以下十种公款“私存私放”的审计方法: -'3~Y
2#
Q!(16
1、银行账户审计法。对被审计单位的各类账户进行检查,结合银行存款账、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追查资金的去向。一是关注银行对账单的资金进出情况,尤其是一进一出金额相同的资金,是否进行了相应的账务处理,即对账单有资金进出的而又没有进行相应账务处理的要进一步加以跟踪;二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银行开户情况自查表,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检查是否存在自查表以外的账户,同时注意银行账户的注销及其余额的处理情况。 G/>upnA{w
'hfQ4EN
fw kX-ON
VeeQmR?u-
2、库存现金突击盘点法。这是审计资金“私存私放”的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审计人员应在事先不通知单位有关人员的情况下,对财务、业务等财、物保管人员保管的现金、存折和有价证券等进行突击盘点,再与调整的现金、存款账面数据核对。如果调整后的账面现金余额小于或大于实际库存现金时,数额较大的盘盈和盘亏均可能是单位“私存私放”资金所导致的。采用这种方法应在对出纳账审计的基础上,若出现大额现金进出、库存现金余额大或赤字等不正常情况时,则通过此方法可以查清。 O`5PX(J1&
d]6.$"\"p
3、单位资产清查法。就是通过被审计单位原有房屋、厂房、土地等财产物资的拍卖、出租等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对固定资产明细账的审计,掌握资产的清理、变卖情况,但对资产的出租情况则一般较难在账上查清,审计人员可以实地跟踪查看其使用状况等其他辅助办法加以实施。通过对资产变卖、出租等营运情况的审计,查清相关的收入在账上是否有反映,收入是否完整。若收入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则应继续跟踪资金的去向,必要时调查相关人员。 ^+tAgK2
(Em^qN
4、对外投资审计法。一方面,查清“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等投资类会计科目其投资内容的真实性,是否存在转移资金,同时关注投资收益的回收情况,查清投资收益是否在账上全面反映。另一方面,查清非投资类会计科目如:“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往来帐,是否存在具有投资的性质,追踪其收益的收回情况。 \L}aTCvG
NBZF
IFO<
5、往来款调查函证法。一是对“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等债权类会计科目审计时,注意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否存在违规出借资金或投入资金的情况,跟踪其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去向;另一方面,关注长期挂帐的情况,是否存在资金已回收,但资金未在帐面上反映的情况,可采取向债权人询证或函证的办法。二是对“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等债务类会计科目审计时,关注是否存在应当属于收益性质而挂帐的情况,进而跟踪收益的完整性。 6,*hzyy}Qu
4<f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