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要揭露和查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必须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为此,审计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善于捕捉疑点,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对每一个疑点进行认真地核查取证,进而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对疑点进一步核查取证,除了需要将审阅、核对、分析等多种具体的审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还经常需要向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询问有关情况。这里所说的询问,是指有针对性地选择特定的对象进行调查询问。审计询问的过程往往也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智慧的较量过程,因为疑点的大小、可能存在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取证的难易程度、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的高低甚至于阅历的深浅,都将影响审计询问的结果。因而审计人员必须认真分析问题的具体情况,把握最佳的询问时机,采用最适当的询问方法,有时可以直截了当,有时则必须迂回周旋;有时需要循循善诱,有时却必须严肃地质询,不能一概而论。审计询问方法得当,设计巧妙,将对整个审计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在近年来的审计实践中,曾经通过审计询问,轻松取得审计证据,节约了大量的审计时间。现整理本人主审的几个案例,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 =+oZtP-+o
当审计人员就审计中发现的疑点进行询问时,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往往会找种种借口来搪塞,这时候审计人员必须先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审阅核对、对比分析后,取得能够相互应证的证据链,或者足以使对方自相矛盾的证据,才能彻底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从而促进取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r
i97)
2005年对某乡镇审计中,在检查退耕还林项目资金收支情况时,通过审阅该乡2003年及2004年“退耕还林粮款兑现供应通知单”,发现领取补贴款的农户中,程某等4人享受补贴的合格兑现面积和补贴款数额巨大,这一异常现象引起了审计人员的关注。带着疑问,审计人员调取了该乡《农业税征收清册》进行核对,但所在村组的清册中未见4人的资料,对此,该乡林业站站长解释为:程某等4人系外来人员,分别与A村、B村、C村签定租赁合同,租用荒地植树造林。审计人员延伸审计了3个村的财务帐,均未见反映收到4人的租地款。至此,审计人员已基本判定4人的退耕还林补助有问题,但一时又难以掌握确凿的证据。审计组经过研究,决定直接向该乡主要负责人询问此事,一开始,该负责人的解释与林业站站长的说法如出一辙,当审计人员指出已经对3个村的财务帐审计完毕,但都没有4人交纳的租地款时,该负责人自知无法自圆其说,终于承认了该乡利用集体林场的原有林地,以个人名义申请办理退耕还林证,套取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违纪事实。 D:E9!l'
审计中发现的有些疑点,要想核实或排除,难以用审阅、核对、分析等审计方法从书面资料中取得审计证据,但通过巧妙的审计询问,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d`%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