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及交换的一般原则 gQ\.|'%
At.&$ t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现金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补价)。 N1'`^a y$
!P A:#]J
新准则规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既可以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也可以以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新准则对于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标准计量换入资产价值规定两个条件。第一,交换交易且有商业实质。所谓商业实质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或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JqzoF}WH
t=P+m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nE{%?n-#
Xw4Eti._D
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根据是否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价值和是否涉及补价分别处理。 V8n {k'
#`SAc`:n
(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价值 Vh\_Ko\V5
wo`.sB&T
1、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y_
tyR?A>F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新准则规定的条件的,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价值,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1B0
`PUqz&
例1、甲公司以其不再用的设备与乙公司作为固定资产的货运汽车交换。甲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为此项交换,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设备清理费用1万元;乙公司换出的货运汽车账面原值为14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假设甲公司换入的货运汽车将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使用和管理,且没有对换出设备计提减值准备。 jW:7PS
^OV; P[
分析:甲公司以其生产经营用设备与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货运汽车进行交换,该项交易中不涉及货币性资产,也不涉及补价,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于该换入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具有商业实质。同时,换出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均可以可靠计量,因此,该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可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的价值,即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HJl?@&l/
1TZ[i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o-8{C0>:
wC{sP"D
(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ty&}'6C
>6C\T@{lJ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0 P#A,(Bke3
MR
pMmu
累计折旧 200000 ;?Pz0,{h
p cLKE
ZK
贷:固定资产—设备 1200000 o26Y}W
$J6
.0O
(2)支付清理费用 B
/;(#{U;
ko}& X=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K&[0`sH!
o9xc$hX}
贷:银行存款 10000 {-5)nS^_
\m7\}Nbz0/
(3)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110+1=111(万元) }U7IMONU
2U./
Yfk\
借:固定资产—汽车 1110000 LDg9@esi
{7e(0QK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10000 Y][12{I{
s,_+5ukv
(4)结转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MXSD8]je
oCCtjr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 w[z=x
goR_\b
SU
贷:营业处收入 100000 ;2kQ)Bq"
Vg$d|m${
2、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i<l7
oRbWqN`
F.
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解决3个问题。 v/ry" W
Ft>B% -;
(1)涉及补价的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判断标准。新准则给出了一个25%的参考比例。具体算法如下: [+WsVwyf?
'
#K@%P
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Xq1#rK(
I!/EQO|
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