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企业企业做如下税务处理: *R3f{/DK
Y"Ql!5=
年终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候,应将5.1万元(债务重组利得5.1万元),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VUYmz)m5
7J|VD#DE$Y
例题4——2:甲企业2006年4月因购买原材料而欠乙企业货款35.1万元,由于公司财务困难,不能按合同规定归还欠款,经甲乙公司协商,于2007年5月17日达成重组协议:将债务到期日延至2008年12月31日,债务本金减至30万元。但是附有条件:债务重组后,如甲企业2008年盈利,则应付金额为32万元(2万元为利息),如果无盈利,则维持原30万元不变。假如在重组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 J6%AH?Mt
<]4i`6{v
1、甲企业企业做如下会计处理: T ;vF(
xw
T%),
借:应付账款———B公司 35.1万元 L19C<5>
(+u39NQV
贷:应付帐款——债务重组 30万元 %Gj8F4{
c`WHNky%j
预计负债-——债务重组 2万元 &S]@Ot<z
)\be2^p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3.1万元 )m{Ye0!RD
O:"*q&;J
2、甲企业企业做如下税务处理:
,^ WJm?R
:l
&V]}:7*
年终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候,应将2万元(债务重组损失2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依据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或有应付金额,应确认债务重组所得5.1万元(35.1-30),比会计处理多计所得2万元(5.1-3.1)。因此,甲企业在申报2007年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1万元。 Q7C;1aO
:.d:9Z|_
2008年应依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
Y7jl#7
d&u]WVU
(1)08年如果盈利,甲企业应付金额为32万元时,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 GTAq
E)7F\ w
借:应付账款——债务重组 30万元 'd&0Js$^
Ns0cgCrhX
预计负债 2万元 GbA.UM~
oY|,GvCnK
贷:银行存款 32万元 I}
t
3
p|z
^Q ps>A(
08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做如下处理:依据税法规定或有应付金额在实际发生时扣除,2008年允许扣除预计负债2万元,比会计处理多扣除2万元。因此,甲企业在申报2008年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万元。 MJCzo |w
0}FOV`n
(2)如果2008年底,甲企业未盈利,仅支付了30万元,这时应将原来计入预计负债的利息2万元冲回。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V$i
cWu
-zO2|@S,
借:应付账款——债务重组 30万元 qYf |Gv
N,
*m ,
预计负债 2万元 U
uM$~qf/K
-,aeM~
贷:银行存款 30万元 )
d-.M
Cb@3M"1: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2万元 saAxGG
p=B>~CH
08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做如下处理:由于税法在2007年底未确认甲企业计提的预计负债,此时也不应当确认预计负债冲回的收益。同样,甲企业在申报2008年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万元。 G0{H5_h
UMp/\&0
附注:依据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令《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债务人(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除企业改组或者清算另有规定外,应当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再以与非现金资产公允相当的金额偿还债务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债务人(企业)应该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第六条规定:债务重组业务中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让步,包括以低于债务计税成本的现金、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等,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与支付的现金金额或者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非现金资产相关的税费)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所得,计入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7Wa?$6d
c$`
4*
6
依据国税发【1996】第20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费用审核工作的通知规定:按照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费用原则上都应据实扣除。除国家税收法规(指条例、细则,财税字、国税发、国税函发等文件)明确规定者外,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各项费用不允许计提准备金(包括各种职业风险准备基金),而应在实际发生时据实扣除。有关部门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角度出发,批准纳税人提取的管理费等费用的提取比例、标准.批准提取的准备金,不能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费用的依据。纳税人在年终申报纳税时,应依税法规定将多计的费用或准备金余额转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不得以准备金形式结转以后纳税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