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审慎监管,提升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动态性和前瞻性,增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监会制定并发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4号)。 Qz4eQlWhp
该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R
X N0v@V
贷款损失准备是指商业银行在成本中列支、用以抵御贷款风险的准备金,不包括在利润分配中计提的一般风险准备。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不得低于银行业监管机构设定的监管标准。 IayF<y,8
财务管理 K
0e*K=UM
文件规定,银行业监管机构设置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指标考核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充足性。贷款拨备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拨备覆盖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 1%$t;R
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该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G%A!yV
该文件授权银监会依据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商业银行整体贷款分类偏离度、贷款损失变化趋势等因素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依据业务特点、贷款质量、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贷款分类偏离度、呆账核销等因素对单家商业银行应达到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进行差异化调整。 !J&UO/q.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银监会资本充足率管理有关规定确定贷款损失准备的资本属性。 8-_at
L
内部控制 H Y~[/H+:
文件要求各商业银行董事会对管理层制定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制度及其重大变更进行审批,并对贷款损失准备管理负最终责任。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制度应当包括: _z=ytt9D
(一)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政策、程序、方法和模型; +H:}1sT;n
(二)职责分工、业务流程和监督机制; f
AY(ro9Q(
(三)贷款损失、呆账核销及准备计提等信息统计制度; ;V?3Hwl
(四)信息披露要求; :}UjX|D
(五)其他管理制度。 b*(,W
文件要求各商业银行应当在半年度、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贷款损失准备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pZ$oTR
(一)本期及上年同期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 ?8qN8rk^+
(二)本期及上年同期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w5 #;Lm
(三)本期计提、转回、核销数额。 C{:U<q
外部监管 llN/
银监会将定期评估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与相关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完备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并将评估情况反馈董事会和管理层。 D GL=\
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应当按月向银行业监管机构提供贷款损失准备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qc?FQ
;
(一)贷款损失准备期初、期末余额; IyEfisOK?
(二)本期计提、转回、核销数额; nx(jYXVT
(三)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期初、期末数值。 ce3``W/H3
银监会还将定期与外部审计机构沟通信息,掌握外部审计机构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调整情况和相关意见。 \JC_"gqt
贷款损失准备连续三个月低于监管标准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向商业银行发出风险提示,并提出整改要求;连续六个月低于监管标准的,银行业监管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Kv)Kn8df
上述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lsD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