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实现了当代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1syI%I1
30年快速发展 j%V95M%$
1978年的夏天,原国家纺织工业部组织代表团赴美、英、法、德等国,考察引进纺织工业设备。当年42岁的顾秀莲是考察团成员之一。 mqx#N
%
对比当时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顾秀莲很是感慨:“当时我是国家计委副主任,买芝麻酱,都要凭票。”她回忆说:“那个时候基本温饱都很难解决,经济到了崩溃边缘,最苦的还是老百姓。” j
1yW{
而此时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步入第二个“黄金时代”后,正在掀起新科技革命的浪潮,韩国、新加坡等基本实现经济起飞…… z'(]
[SB
把党和国家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 jYv`kt
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30年中国最强劲的声音。 W_C#a'$
1978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8%,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万亿元。 <Kq4thR
与此同时,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陆续开工、相继建成……
;ZSJ-r
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76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长到2.17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 Pz/bne;=
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30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定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严峻考验,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就在于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 >H*?ktcW
30年闯关破隘 BJ]4j-^o
54岁的张丽华至今还记得,30年前的12月18日,北京异常寒冷-- (q@DBb4
“那天,会场里坐得满满的,人和人挨得很近。放眼看去,似乎只有黄色军装和蓝灰两色的中山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服务的张丽华,拎着大暖瓶守候在会场外。每次给邓小平续水的时候,张丽华发现他的杯子水都比较少,“他讲话多,喝水自然多一些。” j>?0Y
当时,张丽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会议和以前的会议有什么特别不同。但很快,她就体会到了这次会议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女服务员可以烫头了,上班的时候悄悄换上了漂亮的套裙,下了班可以穿喇叭裤了…… -S ASn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至今仍然记得他刚到山东邹平的情景:“邹平县只有一条主街道。每到晚上,电影院前亮着盏灯,有一家卖花生米的摊位,这就算是当时的‘夜生活’了。但此后邹平的飞速变化让我吃惊。一年之后,县里就有了第一家咖啡厅。” me7?
邹平的变化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 %DKQ
发轫于安徽农村的改革,以其对生产力的解放,迅速推向城市;在经济领域率先突破的改革,又很快向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拓展。全面改革的推进速度超乎寻常,人们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