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04阅读
  • 0回复

[财经快讯]胡鞍钢:中国扩大内需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为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阿文哥
 

发帖
16132
学分
16242
经验
2562
精华
49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8-06
  扩大内需 宗旨是富民 9dtGqXX  
  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 PRC)GP&q  
  当下机遇仍大于挑战,办法仍多于困难,有利条件仍多于不利条件。如今,外部需求减弱,出口增长受阻,是我们积极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 gec T*^  
  新增就业人数高于失业人数,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LoE(W|nj  
  问: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哪些方面? Q0Qm0B5eY  
  胡鞍钢:10多年来,中国先后经历了两次外部冲击。一次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次是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相比,本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外部需求下降,在短期内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出口下降和CPI下降。这主要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的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2007年百分之5下降至2009年的百分之2.2,其中发达国家进入经济衰退,为百分之-0.3,而中国将仍有百分之8.5的增长率,还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Mk/!,N<h#  
  此次危机对我国局部地区和出口相关企业影响最大,导致部分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但这只是局部现象。十年前,我国仅国有、集体在职职工减少数就达2906万人;而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830万人,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因此从全局而言,我国就业创造远高于就业摧毁,新增就业进展好于预期。 ?0<INS~  
  我认为,外部冲击对中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机遇仍大于挑战,办法仍多于困难,有利条件仍多于不利条件。如今,外部需求减弱,出口增长受阻,是我们积极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 ZM`P~N1?)g  
  问: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美国经济界金融知名人士时曾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那么,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 5'Jh2r  
  胡鞍钢:中国的信心来自长达30年的改革开放,来自13亿人民。前几天,美国财政部的专家来北京,看到西单附近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购物者,惊叹中国的经济活力。我告诉他,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百分之22(扣除物价因素为上涨百分之14),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人民对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充满了信心。 O)%kl  
  我想,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30年改革发展的经验,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而且经过这轮危机之后,中国将大大缩小与世界最大出口国德国、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相对差距,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GY]6#>D#7  
  规模效应是中国最大优势,需通过扩大内需来发挥 iCRw}[[  
  问: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居民储蓄率高、劳动力储备充足,国内市场广阔,您认为这些是否我国安渡难关的有利条件? u%T$XG  
  胡鞍钢: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危机冲击的能力取决于3个特性:经济规模的大小;经济系统特性好坏;经济政策反应快慢。 "UGj4^1f  
  从经济规模来看,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越强。中国不仅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而且经济实力也不断提高:GDP从1998年世界第七位上升到第三位;外汇储备由1997年的1399亿美元上升到近2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财政收支状况,从财政赤字占GDP的百分之0.74到盈余占GDP的百分之0.28。可以说,中国已经显现巨大的规模效应,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发挥这个独有的优势。 |#:dC #  
  从经济系统特性来看,与10年前相比,我国的国有企业已经走出了最低谷,利润率大幅度上升,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由百分之45下降为百分之6,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正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水平,在应对失业等风险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此外,文化、卫生、医疗、教育等民生工程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这都能够有效地减少危机的冲击。 1[g!^5W  
  从经济政策响应来看,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受危机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反应最为迅速,最为主动,在世界率先提出刺激经济的积极财政政策,这无疑有助于提升大家应对危机的信心,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umZ g}|C_  
  我国储蓄率高,还有条件进一步增发国债,扩大公共投资 h ?3l  
  问:您如何评价此次出台的重大措施?有人担心三年内投资4万亿元会引发投资过热?您如何看待? I@Z*Nu1L  
  胡鞍钢:本次扩大内需把民生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如安居工程、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而这些正是我们迫切需要发展的领域。可以说,这一决策不仅反应快,而且在选择投入方向上非常到位。它不是临时抱佛脚的应急之策,而是在“十一五”规划全局性部署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策。 Bye@5D  
  谈到是否会引发投资过热,首先需要了解1998年中国应对危机的宏观调控经验。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扩大内需,有效抵消外部冲击的部分影响。从1998年?2002年的5年期间,我国一共发行了6000多亿元特别国债,相当于同期GDP的百分之1.15,既有效刺激了经济增长,又使投资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按照现在的GDP规模,三年内投资4万亿元,不会引发投资过热的问题。 wx%nTf/Oa  
  其次,实际上中国还有条件进一步增发国债,扩大公共投资。从储蓄率来看,2007年,我国储蓄占GDP的比重达百分之51.2,而国内投资率在百分之45。因此,我们有条件进一步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把国内储蓄转变为国内投资,从而扩大内需,促进发展。 1idjX"'  
  相比于保增长,其实更需要保就业 0gD59N'C  
  问:在这10项重大措施的落实上,您有什么建议? `W$0T;MPF  
  胡鞍钢:我认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为本,是让13亿中国消费者的福利最大化。这包括3个含义: S{i@=:  
  首先,这次重大决策提出了保增长的目标,我主张“双保”,既保增长,又保就业,其实更需要保就业。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费,有了消费才有内需。需要十分明确的是,任何投资项目必须有直接就业、间接就业的具体指标,与创造工作岗位挂钩。这是成功的扩大内需的第一个标志。 pkfOM"5'  
  其次,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不能为了投资而投资。我们要在3年之后进行后期评估,有多少人口从扩大内需中直接受益?什么样的投资项目老百姓受益最大?在投资项目选择上,一定要与人民福利挂钩。这是成功扩大内需的第二个标志。   再有,加强投资项目的监管,使信息更加透明,防止腐败。1998年扩大内需的时候,曾经出现过某些部门利用国家投资盖大楼的腐败现象。在本次调控中,我们一定要吸取当年的经验教训。中纪委、监察部、审计署等机构要跟上,加强监管与监督,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这是成功扩大内需的第三个标志。 [2 w <F[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cpahome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