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保险业统计结果无疑让监管部门稍松了口气:全国寿险公司保费增幅为66.1%,已较7月份66.7%的增幅有所回落。 h v+i{Z9!]
9月下旬,保险重镇上海,当地保监局与在沪17家大型产寿险公司,就下阶段银保业务整顿工作进行反复沟通。 5WX2rJ8z
据透露,监管部门已与企业达成一致--“严格整顿控制,尽量避免急刹车”。在北京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省份,类似的监管思路也在市场上传递。 Cf 8-%
权威人士认为,监管层、险企和银行三方对上半年寿险“井喷”魁首--银保业务发展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是此番整顿奏效的主因,该趋势将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得以延续。 ?AH<y/i<Y
银保全面减速 +PD
5pr
眼下,中行、建行、交行、招行等多家沪上银保主力的理财师对保险产品的推介力度似乎大不如前。多数银行营业厅甚至只代理一两种保险产品,以万能险、分红险为主,数月前火热的投连险产品却已销声匿迹。 35\0g&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地区1~8月的银保渠道保费约为152.5亿元,同比增长99.82%,而该地区上半年银保业务的同比增长约为140%。 RLr-xg$K-t
“近两个月上海的银保业务控制效果明显,主要是因为保监会的监管力度加大,各公司自上而下的调整出现了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上半年银保业务上得快,很多公司全年任务此时已基本完成。”上海保监局人身险处负责人对本报分析。 9月18日,上海保监局召集在沪10家寿险公司和7家产险公司,就下一步银保规模和结构调整沟通部署。 r!=VV!XZ
上述负责人介绍,此次调整,不仅针对保费规模,同时还要优化结构,由此来判断调整的成效,主要采用同比和环比、投资型产品占比、期交保费占比等关键指标,希望将这些指标调节至健康水平。 ?["ZEa
上海保险同业公会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国寿、泰康等沪上银保大户的单月寿险保费环比分别下降4.14%、11.86%。而风光一时的人保健康险,由于银保主打产品“常无忧”的停售,在沪录得总保费环比下降逾66个百分点。 5Ww\h
“对这些银保业务占比高的公司而言,寿险总收入大致能够反映银保收入情况。”一位上海保险同业公会人士说。 X*;p;N
平安、太保等银保占比较小的寿险公司,其通过银邮渠道录得的保费规模,亦在9月份始有大幅下挫。 Fsdn2{g8U
紧缩缘于风险 v:ZD}Q_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保险公司担心,在信贷紧缩、基金不好卖的背景下,银行通过销售保险产品盈利的动力依然很足,让单个公司的银保紧缩措施有所顾忌。 U4/$4.'NQ
据悉,平安年初计划的银保任务是100亿元,目前业已完成。但是由于行业追赶者,通过投连险、万能险,大规模把市场份额做上去,导致前者不得不给自己的年度目标追加任务。 iTyApLV
太保、平安等公司银保部门均表示,一方面积极与银行渠道加强沟通;另一方面,通过期缴、保障型产品,保证银邮渠道的业务增量。 $a]dxRkz
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一位高管表示,近期AIG的危机根源,就在于风险管控不严,带来这个巨人目前的尴尬。“这次严控银保业务,在这个节点上,相信很多同业容易形成共识。” ?Io2lFvI@Y
中国银行(3.66,-0.04,-1.08%,吧)理财顾问方先生亦坦陈:“如果银保业务光冲着规模,销售中容易出现承诺难兑现的情况,一旦顾客退保,会给银行的声誉带来伤害。” 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