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模仿?吸收?趋同
w=!xTA
记者:中国转型经济时期的会计研究有哪些阶段性发展? HxW/t7Z(
孙铮: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就处于转型经济时期。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稳步推进,我国的会计环境可以说同样经历了一场深刻变化。 P3W3+pwq
与之相适应,中国会计研究经国内外广大会计学者的大力推进与共同努力,在会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以会计研究对象??会计信息为例,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作用、需求、披露、使用和评价等会计问题的研究,人们对会计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完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证券市场监管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转轨过程中,市场制度也体现出新兴资本市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新的会计问题或者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现象也总是相伴而生,亟需学术界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
op0"
#B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会计研究与社会经济制度变迁是密切相关的,基本上经历了从引进、模仿,再到消化、吸收,直至现在讨论具有中国制度背景、符合国际学术研究范式的过程。然而,要对我国会计研究发展做出清晰的阶段划分,是相对较为困难的,可以较为粗略地将会计研究按照年代划分为3个阶段,其中,1980年-1989年为会计研究的初始起步阶段,1990年-1999年为会计研究的深入发展阶段,2000年之后,为会计研究的创新发展阶段。 Q%q;=a
记者:转型经济时期,中国的会计研究有何发展变化? v)O].Hd
孙铮: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我国会计研究的重心基本从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认识、理解,到如何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关注会计信息质量,再到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实证检验、判断以及制度环境影响研究的一个过程,体现出与国际会计研究趋同的特征。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