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81阅读
  • 0回复

[财经快讯]我国步入成本推动型的全面通货膨胀时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阿文哥
 

发帖
16132
学分
16242
经验
2562
精华
49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8-06
  2004年以来,我国CPI指数持续企高,2007年下半年呈现加速上扬趋势。并步入成本推动型的全面通货膨胀时代。 DRRQ] eK0  
  为什么说我国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的全面通胀?是因为要素成本价格已经出现全面上涨。 3HuocwWbz  
  要素成本上升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结果 L7 <30"7  
  第一,在我国启动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对美元的升值明显,从汇改前的8.25:1持续上升到2008年5月底的6.94:1,升幅巨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资产价格重新估值,资产价格必然持续上涨。 $}b)EMMM  
  第二,人民币升值,使出口成本上升。中国许多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很高、出口规模巨大,出口依存度达到30%,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下,出口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率下降,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可以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以补偿出口成本上升的利润损失。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出口价格上升将反过来影响国内企业成本和价格,造成成本上升。 Ump Hae  
  第三,人民币升值使进口成本下降,理论上进口产品价格可以下降。但是,由于中国进口需求规模扩大,进口依存度已经高达30%,成为许多产品(如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的最大进口国,一些国际市场上占有率较高的外国出口商们利用中国进口扩大的机会不断提高价格,而国内产业集中度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合作,自相竞争。导致人民币升值下大宗进口产品价格不跌反涨,而进口产品(包括矿产品、石油、机械设备、技术、化肥、大豆等)价格上涨,增加工农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因而造成“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买什么什么涨价”。 {_(R?V]w,  
  第四,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资源压力日益凸显,对能源、原材料、矿产品、水资源等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资源类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由于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传导到下游的加工制造业领域,制造业产品的成本也出现上涨趋势。 TDk[,4  
  第五,在我国GDP总量接近25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400美元的条件下,人均收入水平相应增加,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遇到严峻挑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升级和转型。目前,第二产业占用全社会约1/5的劳动力、提供了全社会一半左右的GDP,第二产业的效率大大高于其他产业,处于较稳定的主体地位且第一产业劳动力、产值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劳动力、产值比重明显增加,反映出重化工业时代的发展特点,不仅资源类产品需求扩大推动产品价格上涨,而且环境压力与日俱增。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现实的政策选择。这样,在环境成本内部化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支出最终转移到企业身上,企业的环保投入增大,成本上升。 mgH~GKf^  
  第六,近些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一方面土地具有稀缺性,这决定了土地的供给价格、房地产的成本必然具有上涨趋势。另一方面政府在控制房地产投资方面采取的干预措施--控制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供给数量,房地产商拿地成本提高,助长房地产价格上涨。三是房地产供求失衡。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上,房地产商才可能把成本上升的损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停止分配公有住房,全面放开房地产市场、放开房地产价格,一时间,房地产供求严重失衡。短期内供给不足的状况。当停止公有住房分配后,人们预期到个人住房支出增加,为了防范未来的支付风险,必然加大储蓄,经历了几年储备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具备了购房支付能力,形成了巨大的住房现实需求,加剧住房供求失衡,推动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人们为了规避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风险,便寻求把未来的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贷款购房、家族成员集资购房,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供求失衡,使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这又为价格操纵提供了条件。房地产商可以囤积居奇,控制房地产的供给数量,待价而沽,哄抬价格;炒房者大量囤积房子,抬高房价。企业生产经营离不开厂房地皮,房地产价格上涨是企业成本上升的重要内容。  V0A>+  
  第七,农民工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的人力资源供给者,其收入总体水平提高,要求企业增加工资,否则,企业难以雇用到合格劳动者。另一方面,为了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必须提高劳工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企业的劳工成本上升。再一方面,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协调社会经济关系,实施新劳动法,企业的工资成本(包括劳动保障支出)必然上涨。 ]SAY\;,_  
  第八,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过程中,投资增速,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利率提高条件下,国际套汇套利的游资通过多种渠道流入中国,助长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加剧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紧迫性;贸易、资本双顺差增加,使人民币被动投放压力上升,也要求收缩银根。这样,银根收紧,利率上升,资本价格必然呈现上涨态势。 I@VzH(da\  
  通货膨胀的性质 e}{#VB<  
  中国的投资品、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涨,成本推动型的全面通货膨胀时代已经到来,目前所谓的CPI上涨属于结构性通货膨胀,或者去年的价格“翘尾”影响,或者只被看作是短期的价格上涨,都是错误的判断。食品价格上涨的确会拉动价格水平上升,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AEj%8jh  
  至于一些人根据人民币升值、进口产品尤其是进口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推动了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把这一轮通货膨胀说成是输入型通胀,甚至有学者谋求计算输入性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度,看似存在合理性,并有较强的解释力,实际上只看到了表面现象。人民币升值、资源类进口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本身就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相关。 qY%|Uo  
  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过程中,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度不断被强化,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东亚为零部件供应方、以我国为加工制造基地、以欧美为核心技术研发方和主要市场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我国从东亚国家和地区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经加工组装后,再向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东亚国家向美国和欧盟地区的部分直接出口转变为通过我国进行的间接出口。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以往部分亚洲国家对美欧的顺差转变为我国对美欧的顺差,因此,加大了中美、中欧贸易顺差;跨国公司纷纷向我国转移制造业生产能力,制造业快速扩张,既推动经济结构升级,使我国事实上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许多制造业产品产量和出口额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200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94.9%,也因外商投资扩张、资本流入,出现较大的资本顺差;1978年-2007年GDP年均递增9.8%,就业规模扩大、就业机会增多,税收增加,财政收入状况改善;在贸易、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规模扩大,以及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下,已经具备了人民币升值的客观基础,汇率制度改革使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变成现实,而美元贬值、国际游资套汇套利行为又使人民币升值 加速;在全球制造业向我国大规模转移,而且使我国能源、矿产品等资源类产品的海外依存度提高,国际出口巨头借机提高价格,表现为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4=^Ha%l  
  表面上为输入型通货膨胀,本质上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特点决定的,成本推动才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pe,y'w{  
  在成本推动型的全面通货膨胀下,期望价格总水平不继续上升是不现实的,为了控制价格水平过快上涨,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但还必须考虑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对资本价格上涨、进一步拉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不能单纯依赖货币政策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表现出来的特殊的通货膨胀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各类要素价格过快上涨,包括:控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避免劳工成本过快上涨;确定与我国企业总体承受能力相吻合的适度的环境标准,逐步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实行系统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化解成本上升压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从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经济结构向技术创新型经济结构转化。 93.\.&L\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cpahome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