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45阅读
  • 0回复

[财经快讯]急待监管层放行 险企股权激励前景未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阿文哥
 

发帖
16132
学分
16242
经验
2562
精华
49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8-06
  作为唯一一家获批员工持股方案的未上市保险公司,中华联合控股公司(下称“中华联合”)一分公司部门负责人近日向记者透露,由于接到了其他保险公司伸来的橄榄枝,他正考虑在投靠新东家之前将手中的中华联合股权私下转让,“最低也能卖到每股三四块钱”。也就是说,其原来以每股1元认购的20万股内部股权,在溢价三、四倍后价值约70万元左右。 SuE~Wb 5&  
  事实上,有中华联合内部人士透露,很多公司员工都在私下交易公司股权,其中大部分股权流到了公司以外,股权叫卖价格最高已达到了每股七至八元。 GBJ L B  
  与此同时,其他保险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自去年年底以来已被全面搁置。目前,两家国有上市保险公司已分期行权的股票增值权计划被财政部叫停,其他中小保险公司或者正在酝酿、或者已在内部执行多时的股权激励计划均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2AOW}=  
  “既不是取消,也没有按期推进,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等待主管部门政策的出台。”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oi #B7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财政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制定《国有金融企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目前起草意见已经初步确定,在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有望于今年年内出台。 "[) G{VzT  
  中华联合员工卖股冲动 CK_dEh2c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中华联合员工内部股交易冲动是缘于其上市时间未见端倪,内部职工便开始纷纷溢价售出。 >M<3!?fW)  
  2005年,原中华联合财险公司在内部下发了《员工持股实施办法》,对不同级别的人员设定了各自的出资下限和上限,然后用员工出资的资金成立新疆华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华联投资),最终以2.7亿元间接持股中华联合18%,成为首家由员工间接持股的国有保险公司。 5P,&VB8L  
  按照该公司有关规定,即使离开公司,员工依旧可以持有公司股份。 {##G.n\~  
  “按公司目前状况,亏损严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可能几年也上不了市,但一旦完成增资,上市也可能因公司的独特背景迅速完成。”一中华联合内部人士称。 g"-j/ c   
  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华联合收入保费183亿元,与排名第二、三位的太保财险、平安财险的234亿元和214亿元仅一步之遥。 Wf~^,]9N  
  据知情人士称,中华联合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谈判,其中不乏法国安盛、安盟、德国安联等国际保险巨头的参与。 g)hEzL0k  
  “目前,每个人手中全部股权卖出的话动辄就要上百万,导致买家多数都是手中有很多闲置资金的商人,可以说内部职工股已经很少是员工所有了。”上述中华联合人士称。 iOfm:DTPr  
  上述人士表示,如果进行股权内部转让需报公司批准和备案,并对认购股份时发放给个人的股权证进行更名等一系列手续,但外部转让是不能让公司知情的。 66=[6U9 *  
  而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买方和卖方签订《股权托管协议》或《委托持股协议》,并在公证处进行公证,中华联合员工将股权证交由买方,但股权证并不更名,在公司内也不进行任何手续上的变更,股权所有人仍是该员工。 "x,lL  
  买方必定为此承担风险。“如果上市后股票大幅升值,卖出人反悔,或几年后找不到卖出人了,都可能给买方的收益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一定要保证对卖出人的持续紧密控制。”上述人士表示。 1/dL-"*0  
  显然,悄然进行的股权私下交易已违反了中华联合内部规定及监管部门的要求。 &}DfIP<  
  对此,保监会相关部门人士表示,保险公司的股权转让属于保监会的监管范畴,这涉及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可能使无关人员成为保险公司的间接股权持有人。 {B+}LL!  
  另一业内人士表示,中华联合属国有保险公司,股权的私自转让涉及到国有资产是否流失问题,对其监管应更加严格。 上市险企股权激励暂停 ^J^,@ Hf_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628.HK,下称“中国人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328.HK,下称“中国财险”)的H股股票增值权计划已被财政部叫停。 yZlT#^$\  
  早在2003年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国有金融企业纷纷实行了股票增值权计划。 45~x #Q  
  中国人寿2007年年报显示,“根据公司薪酬的有关规定,本公司实施基于H股股价的,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员工的股票增值权计划。” (~~m8VJ>  
  截至2007年8月,中国人寿已经通过3批股票增值权授予方案。但其年报中并没有提及此前2006年11月13日中国人寿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时所称的“基于A股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亦获得董事会通过。  ~,lt^@a  
  知情人士称,中国人寿的A股员工持股计划,也因未获得保监会的批准而被搁置。 -y.cy'$f  
  此外,中国财险也在2003年7月30日通过高层管理人员股票增值权计划。 o2fih%p?1  
  根据这一计划,所授出的股票增值权五年有效,但首年不能行权,之后每年都可以行权,每年最多行权25%,初步授出股票增值权的行使价等于IPO价(发行价为1.8港元),其后授出的行使价在授出日期H股的收市价及之前的连续五个交易日H股的平均收市价中取最高价。 qd a 2  
  授予对象为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部门总经理、省分公司总经理及经提名、薪酬委员会确认的其他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雇员。 @.;+WQE  
  按照计划,2008年7月30日将是中国财险股票增值权的行权截止期。 [8QK @5[  
  知情人士透露,财政部牵头制定的《关于清理规范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已上报国务院,其中的关键条款是限制员工持股比例、对超过比例的进行清退,剩余的股份将被要求延长锁定期。 u^MKqI  
  中小公司方案均未获批 #Y5k/NPg  
  财政部拟定中的新政策导向也影响到非国有金融企业。纷纷谋划以股权激励留住人才的中小保险公司也不得不原地踏步,等待监管部门放行。 Nj9A-*0g6N  
  记者多方调查得知,包括生命人寿、天平保险、阳光财险等在内的多家中小保险公司此前都在悄悄推进员工股权激励方案,但均未获得保监会批准,其中还有已进行了内部股权认购的合众人寿。 &d6@ SQ  
  民生人寿一内部人士透露,董事会去年已经批准了骨干员工间接持股8000万股的计划,在系统内进行了大规模宣导,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外勤员工的业务竞赛,因看好公司前景,员工均对认购股权热情高涨,却在今年上半年戛然而止。   2007年4月,合众人寿开始在内部执行员工持股计划,按照各级别规定的额度进行认购。其操作模式是,合众人寿成立工会,由工会向合众员工筹集资金,投资于某投资公司,再由该投资公司投资于合众人寿。但已完成认购的方案却至今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7cty\  
  即使已执行多年股权激励计划的保险公司也面临未知的命运。 /k'7j*t Z  
  据泰康人寿内部人士透露,泰康人寿从2003年开始制定员工长期激励计划,这一期权性质的激励方案涉及内外勤人员,目前也因无法获得监管部门批准而静观其变,对于上市在即的泰康人寿,找到符合新政策的方式进行股权激励,更是迫在眉睫。   以合众人寿为代表的多家保险公司都希望在模式上效仿创造暴富神话的中国平安。 "#C2+S KM1  
  但借道持股如今亦有问题。   2008年3月,保监会对《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送审稿)》再次征求意见,《送审稿》第七条规定,禁止投资人为其他机构和个人代持保险公司股权。 Sz5t~U=G  
  保监会一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在保险公司股权激励上还没有明确的政策,但规范力度会很大,并且若干年前平安采取的方式在目前的形势下已不能直接拿来效仿。 #*h\U]=VS  
  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保险公司受规模小、成立时间短等因素所限,往往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在保险公司发展过程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实现长期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中小型保险公司扩充资本,更能增加管理层对公司的影响力、减少保险人才的流失。 < $zJi V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cpahome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