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以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持有的美国MBS账面资产再缩水人民币88亿元、10.8亿元、9.4亿元。 <*74t%AJ%  
  中资银行在延续至今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中的损失将远远超出市场先前预料??从6月底中报截止日到8月28日,中国银行(601988,3988.HK)、工商银行(601398,1398.HK)、建设银行(0939.HK)持有的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MBS)损失或将分别增加人民币88亿元、10.8亿元、9.4亿元,合计约100亿元。 iY4FOt7\  
  Markit公布的次优级债券指数显示,从今年6月30日到8月28日,AAA级、AA级、A级次级债分别下跌了6.8%、30.1%、44%。 KdkZ-.  
  据此可以估算,在此期间,中国银行持有的MBS账面资产缩水达11.6亿美元(67.58×6.8%+19.45×30.1%+2.62×44%),约合人民币87.9亿元,远超出其对次级债的计提数额。由于债务抵押债券(CDO)是将多种抵押贷款产品打包成一种(如次级债,个人信用卡债券等),市场对其很难准确估值,但在最近的市场行情下基本上是闻CDO色变,流动性比较差,估计损失将会比较严重。 Ptv=Bwg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没有公布详细的持仓比例,如果以中国银行的持仓比例做参考,则两家持有的美国MBS账面资产缩水或达1.43亿美元、1.24亿美元,分别约合10.8亿元人民币、9.4亿元人民币。 损失或超预期  fk:oCPo  
  截至2007年6月末,中国银行投资于MBS的规模为89.65亿美元,其中,投资于AAA级次级债67.58亿美元,占比75.38%;AA级19.45亿美元,占比21.7%;A级2.62亿美元,占比2.92%。中国银行持有的CDO则为6.82亿美元,AAA评级、AA评级分别占比81.8%、18.2%。 % wS5m#n  
  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601998,0998.HK)在MBS的投资分别为12.29亿美元、10.6亿美元和300多万美元,评级也都在AA级以上。 EU-=
\Y
  
  中资银行均宣称,自己在美国MBS或CDO的投资损失较少,影响有限。其中,中行称,其持有的MBS、CDO分别占集团证券投资总额的3.51%、0.27%;工行称,其持有的MBS占284亿美元外汇债券资产的4.3%,占总资产的0.0012%。 qUF}rlS=r  
  中国银行对MBS、CDO分别计提了3.88亿元人民币、7.58亿元人民币未实现减值拨备,拨备比率为0.6%和14.6%;建设银行计提了0.18亿美元,拨备比率为1.69%;工商银行则没有计提。 HESORa;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称,该行对美国MBS或CDO投资计提的未实现减值拨备额度,是该行和会计师们一起将核对每笔MBS和CDO投资之后,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的。 其原因在于,在MBS或CDO资产包中,如果出现20%的违约率,其中有60%的资产不能回收,MBS或CDO资产包的实际损失是12%,而不是20%。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由于中行未披露有关此类证券的优先级、发放年限等细节,我们难以判断实际损失。”高盛也警告说,“我们不应该因为看到次级债的如AAA或AA之类意味近乎零损失的高评级,就高枕无忧。” rz3!0P!"K  
  不幸中的幸运 Ue)8g#  
  虽然,中国银行等中资银行在次贷危机中蒙受了较大损失,但相对于在危机倒闭的众多对冲基金,中资银行损失仍在可控之中,其主要原因就在中资银行投资次级债除了所投产品评级多为A级以上外,还在于在投资中未使用杠杆。 `SO"F,   
  在美国,金融机构还对MBS或CDO资产采取信用增级,分为AAA、AA+、AA等不同信用档次。在MBS或CDO资产出现违约损失时,持有债券信用等级越高的投资者相应就会得到优先清偿,持有债券信用等级次之,清偿顺序次之。 B*
j
AD2  
  按照上述事例,在美国MBS或CDO资产出现12%的损失时,持有最高信用等级债券的投资者仍然能够得到全部清偿。 l*C(FPw4  
  一位深陷次贷危机的美国金融机构人士称,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这些对冲基金或共同基金使用了高倍杠杆进行投资,其资金大部分都是拆借而来,杠杆比率往往在10倍甚至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