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68阅读
  • 0回复

[考前准备]你还在复习CPA么?听说有一半的人已经放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rooke
 

发帖
1095
学分
124476
经验
961
精华
15580
金币
10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9-07-04
D.&eM4MZ  
每年一到CPA备考中期,考生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你还在复习CPA么”? K0DXOVT\  
J,0WQQnb  
l F}$`6  
的确,作为会计行业中难度最高的证书之一,CPA备考一直就是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话题,甚至很多学霸也说,忘不了被CPA折磨的经历。 N4` 9TN7  
Eagmafu  
wp]7Lx?F  
所以尽管CPA的报名人数在飞速上升,但是出考率也在逐年下降。近几年CPA专业阶段的出考率不足三成,按照CPA报名人数上涨的趋势来看的话,2019年很可能突破150万人,如果出考率还是只有3成的话,那么至少有100万人选择了弃考! E_![`9i  
q{De&Bu  
6aF'^6+a  
CPA从开考至今持续了将近30年的时间,但是所有的持证人加起来也不过25万,足以见得,弃考率是影响CPA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LnI{S{]wDh  
@a.6?.<L  
{?>bblw/d  
那么今天,注会菌就来和大家分析一下,CPA的弃考率究竟有多高? Puth8$  
<GT>s  
.iP G/e  
从现在开始想要重新拾起CPA备考的话,有没有可能在最后3个月时间里通过2科甚至2科以上的科目? w1"gl0ga$  
 IB.'4B7  
CPA的弃考率究竟有多高 bUAR<R'E  
|p8"9jN@}c  
kTi PZZI  
QC\g%MVG  
今年4月份,中注协发布了一份2018年CPA考试情况分析报告,首次列出了CPA从2013到2018年的出考情况数据,注会菌给大家截取了专业阶段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TH(Lzrbg  
e2-70UvW^  
1y)$[e   
'[=yfh   
2NA rE@  
EDgob^>  
可以明显的看出,从2013年到2018年,报名人数可以说是直线上升,5年时间增加了82万人之多,而出考人数从2013年的27.9万人到2018年的64.7万人,增加了大约36.8人。 ;oY(I7  
%+7T 9>+  
_sf#J|kQ  
CPA备考还剩下最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这里推荐大家一本非常受欢迎的《四维考霸》,可以免费领奥,<<<<戳这里领取 8%2rgA  
T) Zt'M  
-|k&L}\OB0  
所以尽管报名人数和出考人数都在上涨,但是平均出考率却都在35%左右徘徊,而且近五年出考率最高的就是2013年和2014年,略高于37%。 V$Xl^#tN  
9HJ'p:{)  
=_?pOq  
下图是关于出考率的折线变化图,可以看的更清晰一些。 y[^k*,= 9  
Kixr6\  
?LV-W  
_,Rsl$Tk'  
这也是为什么,CPA近几年的报名人数超过了100万,但是持证人数量却依然增长缓慢,刚刚突破25万的原因。 \%-E"[!  
i>]<*w  
}W__ffH   
按照这个出考率数据的话,假设2019年CPA报名人数的增幅是20%,那么报名人数就是167万人,按照出考人数增幅为25%来算的话,出考人数大约是80万人,也就是说,2019年的弃考人数至少有87万人左右。 35%[D Ukb  
=;k+g?.@I  
~3'OiIw1@  
所以,如果你觉得CPA备考难的话,不妨想想,已经有超过50%的人选择了弃考,只要你坚持下去,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很多。 e0~sUVYf  
bQ^DX `o6P  
A'~%_}  
而在接下来的3个半月的时间里,考生还是有机会尝试2科的,毕竟CPA比的就是自律和坚持,既然已经选择了坚持,再多一点自律又何妨呢。
如何利用好剩余时间高效备考CPA
Mg a@JA"  
20.-;jK  
m<FWv2)^  
按照CPA各科目难度的话,我们通常是建议考生一年备考2—3科的,而且从报名初期就开始备考,可以有效地分配工作、生活和复习的时间,不至于压力太大。 #4P3xa  
%EJ\|@N:  
l?o-!M{  
不过很多考生都是从年中才开始复习,想在3个半月的时间里通过2科甚至2科以上,至少要做好下面三个角度的规划。 ~<2 IIR$H  
k"q!|+&Fs  
:~ZqB\>i  
科目分配:不要盲目追求难度和数量 *gM,x4Y  
mX<Fuu}E*Z  
tL={y*  
7月份开始备考,算下来时间不算靠前但也不是太靠后,所以不盲目追求数量和难度,选择好科目的话还是有机会顺利通过的。 l\T!)Ql  
I9[1U   
Uw2,o|=O  
一般注会菌建议大家,要么就主攻一个难度较大的科目,比方说只复习会计,或者只复习财管,3个月时间全部用来钻一科难度大的。 !^)wPmk  
\uU=O )  
*]}CSZ[>  
要么就放弃难度大的,选择两科比较简单的,比方说税法经济法,或者是税法和战略等等,在难度和数量上追求其一,不仅是对今年的考试有好处,对之后的考试也有好处。 q 3AJwELXw  
Yo~LckFF  
<fC@KY>#  
时间规划:严控每天的可利用复习时间 Ge^zX$.'  
7xv4E<r2  
ZR;8r Z](  
其实对学霸来讲,他们的复习时间和很多普通考生一样,也是抛去工作之外的空闲时间才能用来复习,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可利用时间控制的非常精细。 "EcX_>  
yqC Q24  
V-KL%  
比方说早上6—8点,还有晚上的8—12点是用来系统学习新知识的时间,所有的复习几乎都放在了一天的细碎时间里,比方说上、下班通勤的2个小时,午休时间的1个小时,还有每周末的复习时间几乎都超过10小时。 _KB{J7bs<a  
/~3N@J  
W_[|X}lWP  
只有将自己的休闲时间不断压缩,才有可能让自己的能量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集中爆发,同样的复习3个月时间,有的人一科都没通过,有的人却能通过2—3科。 KP[NuXA`  
h`wMi}q'D  
qj~flw1:  
最大的原因就是,有的人把3个月时间用出了600小时,但是有的人只把3个月时间用出了100小时。 >lD;0EN  
+Dx1/I  
a|DsHZ^6^  
备考流程:不应付每一个备考阶段 g$*/ XSr(  
B ~fSMB6h  
DA<F{n.Z:  
选对了科目,付出了时间,只要把过程中的每一步走扎实了,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0dgP  
[[R7~.;  
q"gqO%Wb|  
所以最后的3个多月时间,一定要梳理好自己的备考流程,认真应对而不是应付了事。尤其是听课程阶段、刷题查漏补缺阶段、真题模拟阶段,这三个阶段一点都不能少。 :a_BD  
% v;e  
?M*7@t@  
真题模拟阶段可以压缩在10月份的国庆假期进行,也就是说,7、8、9月份的重点一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以及题目,还有查漏补缺和章节总结做完。 o!aLZ3#X  
+h0PR?  
8YuJ8KC  
CPA备考与其说是考证,不如说是一种历练,从精力到学习能力到精神的一种历练。 0 HGlf  
Q~Ay8L+  
bA}AD`5  
毕竟说到底,CPA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考下来更是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尽早拿到这张证书,同时也希望每个人都有配得上这张证书的底气和能力。 /@ y;iJk;  
ifXW  
)v[XmJ>H~o  
本文由注册会计师原创发布,作者小七若需引用或转载,需后台申请授权。©注册会计师 保留所有权利 `I5O4|K)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