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79,!=2
P4ot,Q4
在会计圈里,大家都对于注会的难度都是有所了解的,每年报名参加注会考试的考生约百万人次,竞争压力较大,通过率较低,这与考研、考公务员是一样的,谁优秀谁就能过这个独木桥。 c tTbvXP
=<R77rnY&
究竟有哪些因素让注会考试成为“中国第一考”? yD5T'np<4
ow%s_yV]R
外在因素 O*!+D-
N!r@M."
1、过低的通过率,让众考生谈“注”色变 Z}$
.Tm
,8EeSnI
先通过几个数据来感受一下: @(&ki~+
o^7}H{AE
每年将近100万的报名人数,而根据官方的数据统计,每年只有1万名左右的非执业注册会计师新增注册会计师会员新增; (F~eknJ
}Geip@Ot
每年的4月份是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人数最多的月份,然后每个月进行递减,等到了9月份,剩下的考生往往只有50%多一点,而真正走上考场的则更加惨淡; |L<oKMZY
% e:VeP~
在参考人数做分母的情况下,各科目的通过率均在15%左右上下浮动; &+JV\
_9""3O
···· cA AJ7?
7@|(z:uw
夸张的报名数据,以及极度惨淡的通过人数,时时刻刻不再冲击准考生的脆弱神经。 B1J+`R3OX
;]+kC
2、知识点的不断变化 =-`X61];M
X62z>mM
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各种经济政策调整包括经济法规的不断完善都及时体现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就拿经济法这个科目来举例,经济法教材每年都有比较多的修订,所修订内容的比例估计在30%左右,而新修订的内容又是比较容易出题的地方,因此,学习掌握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对考生基础知识、最新信息把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新教材消化水平的要求都很高。而税法相关的知识点,变动则更加频繁。 xlv:+
_sJp"4?
考查内容多、复习时间短是令注会考生十分头疼的问题。从拿到新版教材到参加考试,不过短短5、6个月时间。从客观的角度加大了注会的难度。 5H;* Nj@
.KTDQA\
自身原因 86.!sQ8b
] QtG gWtC
排除客观因素外,主观因素占据多半。 hjaI&?w
"kVN|Do
1、备考的方法不恰当 +#,t
,5H$Tm,6\S
专业知识不扎实。不管是专业阶段还是综合阶段都需要有扎实的知识作为基础,很多考生缺乏合理的辅导,注会六个科目所包含的知识点专业性比较强,在备考中很难对基础知识深层次的内容理解到位。但是考试考查就是大家对这些知识在实际案例中的综合运用。 _N0x&9S$
E^T/Qu
没有规划好时间。没有通过CPA六科的考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备考时间和答题时间上面安排不合理。提前备考和报名之后才开始备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备考过程中每天的有效备考时间也是影响注会考试结果的因素之一。 ;m{[9i`2
"E
Q}xj
科目搭配不合理。注会备考人群差异比较大,每个考生的备考时间和基础有差异。但很多考生在报名科目搭配上因为没有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搭配不合理,导致最后备考失败。 p"JITH:G
#](ML:!
备考方法不正确。备考过程中也有很多考生本末倒置,拿讲义和课件当教材,导致很多细节的东西没有理清。 c[@>#7p`o
R~[
u|EC}
2、各种“奇葩”考生频出 <o^mQq&
:.DCRs$Q
意志不坚定型: `Nc3I\tCM
h9&<-k
虽然每年报考人数多,但是实际上考场的人不多,甚至有的考场只有2、3个人参加考试。 $1#
|<|
>c8zMd
大力水手型: ;(TBg-LEK
XZJ }nXy
有些考生一年报考6科,加上准备不充分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没有全部通过。 3eFD[c%mN
6D/5vM1
眼高手低型:
1h"0B
6@; w%Ea
有些考生只听课,有些甚至听2-3遍,不做题或者很少做题,如今的考试环境下,更需要用机考模拟系统进行答题训练,只看书不做题,到考场上眼高手底。 C} Ewi-
pJK puoiX
美式期权型: ,dK% [
GDZe6*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相应周祥的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今天有时间就多看一些,明天没时间就不看了,学习时间过于自由化,很难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自然与及格失之交臂。 >{ne!
C
`k^So)
如果你没有特别幸运,那么请先特别努力,别因为懒惰而失败,还矫情地将原因归于自己倒霉。注会菌(微信号:gaoduncpa)提醒您找出往年备考失利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一举拿下,祝各位看完文章的考生都能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Eki7bT@/
d\'M ~VQ
▎本文为注册会计师(ID:gaoduncpa)原创,作者Tony。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f+-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