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会信报 2012年6月4日 @M,KA {e
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走出去”,这已经成为共识。而要回答“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国际网络”则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在首届“京交会”的“会计服务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与合作的新机遇”论坛上,“国际网络”就成为与会嘉宾共同关注的热点。财政部副部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李勇在论坛上对此就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事务所建立国际网络。 ?KS9Dh
——现状—— fC~WuG3
“走出去”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u7WCw.D m
中注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今年3月9日在听取利安达国际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会计师事务所品牌推向世界,做成世界性的国际会计网络品牌;要努力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并提供优质服务。 <a$cB+t
亚太会计联合会(CAPA)执行总裁布莱恩·布拉德(Brian Blood)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事务所的国际化道路都是随着企业客户一起“走出去”,并为其提供相应服务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当然会需要一些有中国背景、总部设在中国的事务所提供服务。同时,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随着中国的企业一起“走出去”。 r 9*{)"
对于布莱恩·布拉德的观点,中注协副会长、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张克深有感触。张克在此次论坛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这样,为其提供专业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就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跟随企业的发展,挺进海外;要么放弃客户的海外部分,进而可能危及对客户本体的服务。张克认为,在中国,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现在政府所越来越强调的国家的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想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中国的会计服务、会计师事务所理应顺应时势“走出去”。 ?hfosBn&[
利安达国际网络董事长黄锦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部、中注协提出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的号召已经五年了。五年来,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措施对“走出去”进行了探索,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走出去”进行了诠释,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P]I]
事实上,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初步“走出去”,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12家大型事务所取得从事香港H股企业审计资格,19家会计师事务所加入国际会计公司,70家事务所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成员机构或联系机构90家。 $1Xg[>1g5
这些“走出去”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托境内外服务网络,实现了香港、美国、东盟、西亚等境外市场业务的拓展,涉及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投融资审计、企业集团境外分支机构延伸审计、跨国公司中国区的审计分包、管理咨询、税务服务、转移定价、会计外包、中外准则转换、境外工程承包相关鉴证和咨询等领域。 f oL`{fA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江苏南通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刘志耕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由于我国会计服务“走出去”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我国会计服务“走出去”的成果还很小,仅是初见成效,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还没有取得大的成果和成就,远没有取得成功。 AiO,zjM =
刘志耕认为,我们的会计服务远未跟上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需要。他认为,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走出去”的意识不强、开拓精神不够,对“走出去”的意义认识不足,习惯于“窝里争”;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时间不长,会计师事务所整体的规模不大、专业水平不高、执业能力不强、执业经验不丰富,绝大多数事务所也自知没有实力走出国门与国际上的同行竞争;受到境外企业及需要会计服务的对象对我国会计服务的了解和认可的限制;受到境外会计管理机构、组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会计服务准入资格的限制。 ISq^V
——路径—— =#y&xW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