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制度,新准则对税收的影响 @}:}7R6
Ay'2!K,I
(一)为什么税法与会计制度存在差异 nlaJ
G<9UL*HU
由于会计与税法的目的不同,基本前提和遵循的原则有差别,为有利于规范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税法与会计制度的适度分离是必然的。 trL:qD+{(
GQXN1R
1.目的不同 tmF->~|
,6Ulj+l
2.基本前提不同 5#+G7 'k
H~1&hF"d
3.遵循的原则不同 b&s"/Y89
qSh^|;2?R
二、差异比较: m\~{l=jIS
YNCQPN\v`1
会 计 5tMp@$F\{[
?9#}p
1、新准则变更为8个原则: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w 8M,35b
c`w YQUg(
2、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不在作为一般原则。 zoYw[YP 9
J1kG'cH05
3、取消“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4]^PB@dl
MY11 5%
4、将“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不再作为一般原则。 epa)~/sA
:K{!@=o
5、将“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合并为“可比性”原则。 t><AaYij_
X_Vj&{
6、新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I%]
L
XPnN"Y"y
税 务 0U'g2F>{
j#e^PK <
1、权责发生制原则: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rJ)O(
m'&^\7;D
2、配比原则: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g+Z~"O]$M
Q C?*O?~#
3、相关性原则: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的应税收入相关。 iXpLcHi
_Wn5*
Pi%Z
4、确定性: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U?UM
A<esMDX
5、合理性原则: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 "|&xUWJ!)
bgs2~50
4$D:<8B
"I.PV$Rxl
三、资产 yZJR7+
ni$7)YcF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能带来企业的经济利益。 ,&$w*D%
V$O{s~@ti
注意点: |Rk$u
6@_Vg~=S
(1)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是指资产必须是过去已经完成的,对合同中、计划中的或将来形成的资产不称之为资产。 NsYeg&>`
H6Q1r[(B
(2)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应是企业拥有的部分,但有些资产是企业不能拥有或暂不能拥有。例如土地使用权、融资固定资产部分。虽然不能拥有,但可以在有效时期内控制,也称为资产。 ^DZ(T+q,
wmu#@Hf/[h
(3)资产是一种资源——过去的资产只停留在货币计量的部分,而企业会计制度中提出资产不仅包括货币计量的部分,还包括非货币计量的部分。这种资源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L,VZ?CmtK
"
]|I;I"b
(4)资产是能带来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会计制度中强调资产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才称为资产,例如行业会计制度中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收不回来,必须计提坏账准备;存货的市价低于成本价时,就形成了“存货跌价准备”,也就是该资产必须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才称为资产。 fy at-wbb
$agd9z,&m
(一)短期投资 r9@4-U7v&
f(Jz*el
S
会 计 i6F`KF'i&
=sVB.P
1.取得渠道多元化。 48
DC
&y-(UOqbkP
即可现金取得,也可用非现金资产取得。 gKK*`
L~
PfKIaW<
2.计价多元化。 ;<qv-$P
Zr`pOUk!4
3.减值准备——即“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H% c:f
nY7
ZK
借:投资收益 *G|w#-\.c
Gb]t%\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tjw4.L<r
Y{~[N y E
4.期末计价——成本与市价孰低 u*/.
;Js-27_0
税 务 Y>}[c
QAiont ,!
不承认“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必须在所得税后调整。 jcNYW_G
'Q\I@s }
可操作点: P
h(bgQg
d\Q~L 3x
1) 持有收益。会计上冲减“短期投资”上处理。 *^]Hqf(`
U2 0@B`<
2) 处置收益 会计上在“投资收益”上处理。 83io@*D
]mEY/)~7
在会计、税务上处理有差异。 6J3:[7k=&
]=T`8)_r)
(二)应收账款
[0v`E5
NijvFT$V1
会 计
FOz7W
@SA:64
9
1.来源渠道多元化,即: "p<B|
"P O>@tY
2.应收账款计提范围扩大 $6~ J#;
biZwxP3
应收账款
G:TM k4
a`XXz
应收票据 都可以计提坏账准备 >U/m/H'
x|
jBn}
其他应收款 ~s_n\r&23
1+\ZLy!5:
预付账款 )@"iWQ3K
^_dYE]t
注意的是: 7}+U;0,)
EC*rd
n_}=G
RR
Z]H`s{3
可直接计提坏账准备 ?2D1gjr
pa1.+ ~)
① 应收账款 I"/p^@IX
9|19ia@[\
R7xKVS_MP
其他应收款 y_bb//IAG
5$C4Ui{<E'
7v9l+OX,6
[UqJ3@>
不可直接计提坏账准备 l (;~9u0sa
US<bM@[
&p>VTD
cB~D3a0Th
② 应收票据 *Mu X]JK
? OrRTRW
:xdl I`S
预付账款 wvH=4TT=w"
}Yd7<"kp
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计提坏账 0
t. '?=
.L;M-`^
准备的条件: cuenDw=eC
:__z?<?(
A.必须有确凿的证据 tYE\tbCO'
:by EXe;3
B.“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后提坏账准备。 E3IB> f
!`j}%!K!
C.“预付账款”转为“其他应收款”后提坏账准备。 fB~BVYi
Ja$Ple*XU8
3.坏账提取的比例变化 ,^]yU?eU
}u"iA^'Ot
坏账提取比例采取自定,即由企业根据坏账的情况自定比例范围。 tbbZGyg5b
AcF6p)@_
4.坏账计提方法 v[S>
>hg?!jMjrr
采用“备抵法”,取消“直接转销法”。 E+>$@STv#
qo2/? ]
5.坏账的具体方法 eC+S'Jgf
|8xu*dVAp4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4~;x(e@S
lFHj]%Y
oA_T9uh[
zT;F4_p3G-
对采用 #
tN#_<W
g=8}G$su{%
账龄分析法 任意选择其中一种 .2y2Qm
85$W\d
9~AAdD
赊销百分比法 dEz7 @T
IhIPy~Hgt
税 务 8T3j/D<r
Z_Tu*
F
1.应收账款计提坏账的范围据“国税发45号文件”,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范围。即“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科目,都可计提坏账准备。 Mp8BilH-T
9NX/OctFa'
2.计提的比例,要求3‰--5‰。如果会计处理计提比例高,必须在所得税后调整。 \\\%pBT7]\
2(5HPRQ
3.坏账计提的方法上采用备抵法。 Q]9g
Q?e]N I^
4.关联方之间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必须税后调整。 N{6
-rR
Qw&It
5.计划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必须税后调整。 IF"-{@
1y/_D$~ZO
6.一年之内的应收账款不允许提坏账准备必须税后调整。 Ygwej2
x RV@_
7.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证据不足,不允许税前扣除。 _FG?zE
FH"u9ygF
可操作性:予付帐款、其他应收款使用的广泛性会出现问题。 hrLPy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