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我大学的老师(武汉大学还是南开的双学位,后来考的研究生,情圣一个,为了老婆放弃外企的工作,到我们学校当老师)考注会的经历,想考的看一下吧,亲身的经历给人的是更多的思考,文章比较长,大家耐心看~ "
qI99
e
注册会计师对于每个学习会计的人来说,都是希望得到的头衔。注册会计师是财会中含金量比较高的资格认证,当然考试难度也是数一数二的。以前每课通过率一般不超过20%,个别年份会计和审计会低于10%,我认识的人就有很多考59分的,真是可惜啊。 5of3&
我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考了三年,2004年到2006年,当时还是五门课程,我的成绩都是刚及格。 {h<D/:^v
2004年正值本科毕业时,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注会考试,当然我也是随波逐流式的参与其中,第一年我报了会计和审计。我本身对注会考试是不感冒的,不知道它的价值也没多大兴趣真正考虑它。还记得当时是去天津的“会计之家”报名,当时对这个名字很感兴趣,“会计之家”让人很有感觉,好像是在河西区吧。大四毕业时候是疯狂的时候,是放松的时候,很少有人学习(除了我那些考CGA的同学,临近毕业还要在自习室学习准备考试,我佩服他们啊),主要是没有那个心情。印象中,我好像实在玩累了就去图书馆看会注会书,也做了一些练习题,但还是没怎么当回事。 &4#Zi.]
毕业后暑期刚开始没有回家,在大三老乡宿舍暂住,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了不到一个月,主要是跑外勤,天津的高温要远胜于秦皇岛,我穿着一身正装游走在水泥路上,真是有感觉啊。当然注会书也是时断时续地看。 sE1cvAw9l
9月研究生开学,离考试也就半个月时间吧,看到宿舍其他同学在准备,我也参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天气还很热,自习室有空调,那个爽啊(我们当时学习环境现在来看也是非常不错)。准备了半个多月,当然还是没那么在意,毕竟还有正常的课程。到考试前,我的会计教材还没看完,最后一章还没怎么看,不过其他章的题我还是看了一遍的,至于审计就没什么印象了,应该是全看完了。 8a)AuAi?!
9月20号回到市里参加考试(我们当时在郊区的一个校区上课)。当时会计考试还是三个半小时,只记得我一直低头在算,霹雳啪嚓地计算器声音,再抬头就快到时间了,出考场我感到有眩晕的感觉,感觉是人生中最辛苦的一次考试了。审计印象中也差不多情况。 V7ph^^sC}
考完试别人问我考得怎么样,我只能回答他们说都写上了,过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不过以后也就不考了,毕竟复习的也不多,兴趣也不大。等到12月份成绩下来,一个60分,一个61分(具体是会计60还是审计60已不记得了)。我的天啊,这样也能过,看来我还是有些潜力的,这也给我剩下的两年套上了一个“枷锁”,骑虎难下,不得不考啊。 Uv^\[
后来想想,之所以能过,虽有些实力存在(我当初大三学审计的时候,能把半本教材背下来,学得是相当辛苦啊),但更多还是运气好吧。这种运气也一直陪我到下次考试。 :FyF:=
时间到了2005年,我报了剩下的三门财管、经济法和税法,当时也没怎么想一定把剩下三门拿下,主要是报名费不贵(当时好像40元一门),都报了还能有选择的余地。 G)3I+uxn
研一的生活和学习可以用“舒坦”二字来形容,课程任务很轻,宿舍用电和上网免费,所以基本“宅”在宿舍。周围的同学经常起早贪黑的去自习室学习注会,我看着他就累得慌,还经常“数落”他(他的脾气是相当的好,当然我们关系也是相当的好)。当然我也会去学习,但还是没那么用心。学期结束后暑假在家也没怎么看得进去,所以就早点回到了学校。研二刚开学,我们从郊区的校区搬到了市里的本部,折腾了几天,也休息了几天。本部的教室环境就没那么好了,要早早地去自习室占座(刚来燕大时,看到四教教室里能空着,我感觉很不可思议,要知道我们上学的时候别说空教室就是空座位那也是很难找的),而且还热的要命。刚搬到本部不能上网,很是憋得慌,就找同学(他本科毕业留校工作)办公室蹭网去。我的复习还是时断时续,由于没有用心,所以决定放弃经济法考试,主攻税法和财管。 iyskAD
S
2005年9月21号我参加了剩余的三科考试,考试没什么印象了,反正是都做完了,不过经济法真是蒙的。 +Y\:Q<eMFg
这次考试碰到一个本科同学,他本科毕业后在天津一家银行工作,可能是工作经历启发了他考注会的念头(印象中本科时他好像对会计没那么大兴趣的)。考试那天遇到他,他以本身在银行的经历与我侃侃而谈,说经济法中有关结算方面的法律还是很熟悉之类的。我当时觉得他可能只是试试注会的深度,应该不会坚持下去。后来证明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他真得在认真考注会,用了5年的时间考下了注会,一年过一门,我真的很佩服他。这也说明,即使你基础不好,心中有了目标,努力就会有成果。 uOxHa>h
到了12月份,成绩出来,我通过了财管和税法,印象中财管不是60分就是61分,税法忘了反正也是侥幸过关。运气又一次眷顾了我。经济法好像考了47分,这也是我上学以来考得最少的一个分数吧。 !_S>ER
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的那位同学,他真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注会考试并不是想想那么难,不管你基础如何,只要心中有一种必胜的信念(当然这种信念可能是来自工作中的压力),努力准备了,就会成功。在这里我也愿意分享给大家。
;"3B,Yj
按道理,经济法是注会考试中最为简单的一门,但在最后一门的压力下,我付出的最多。 IG-\&
时间到了2006年,当然报了最后一门——经济法。这个时候开始后悔没有好好准备,如果05年认真看看书就不用再煎熬这一年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毕竟是自己当初不努力。这一次我下了必过的决心,不能再拖了。
5xY{Q
4月份报名后,又赶上研究生毕业,虽然没有本科毕业那么轰轰烈烈,但也是无暇看书,期间我还去我要上班的公司实习。6月末毕业,7月初就上班了(我亲爱的同学们,你或许还不知道,我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了半年,然后跳槽来到燕大) }`"`VLh
上班之后,我才真正地感受到学校的美好。上班后再读书的心情和动力完全与在校的时候不同,忙的时候没时间看书,闲的时候根本不想看书,宁可在床上躺着,也不想看一行字。上班的时候周一盼周三,周三盼周五,周末赶紧找同学玩会儿(有几个同学也留在了天津工作)。我真是切身感受到上班后再学习的不易,需要强大的动力(或者强大的压力),否则你很难坚持下来。这也后来我经常和同学们交流的,你们现在是学生,你们现在是全职学习,等到工作后再想学习再想考证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7}0]BP0
7月很快在这种状态中过去了,我也开始意识到我的时间不多了,再不努力,真就留下笑话了,毁了我的一世英名啊(当时我是我们本科和研究生同学中通过最多门的)。于是,我不得不改变自己。早晨早点到公司(我当时租的房子离公司很近,走路十几分钟吧),先看会书,下午下班后,晚上继续学习。为了培养我的毅力(我的毅力是很差的),我开始每天晚上9点准时跑步半个小时,直到考完经济法。在小区外的公路上跑,我租的房子已经算是郊区了,晚上人少,我都跑到外环了,有时候公路上空无一人,现在想想有点怕了。天津的8月还是非常热的,即使到了晚上估计也有30度吧,别说跑了,走路都一身汗,每天跑完回来真是“落汤鸡”。洗完澡继续学习,基本上会到11点多。和我合租的同事也佩服我的毅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坚持下来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佩服我自己,竟然能坚持下来! ^5mc$~1`
9月份,考试前一周,公司组织去云南旅游,为了我的注会,只要放弃了,安心复习了一周。20号左右参加了考试。 !e$gp(4
12月份结果出来,经济法通过了,当然比前四门分数要高,这次不再是运气了。 `i7r]
经济法应该是注会中最为简单的一门了,对于我而言,这是压力最大,也是我付出最多心血的一门。我印象中应该是高考后我最用心准备的一次考试了。 %+7]/_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