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长期股权投资 x JQde 4
【例题1】某投资企业于2007年1月1日取得对联营企业30%的股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600万元,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被投资单位2007年度利润表中净利润为10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投资企业按权益法核算2007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nvHE o
A.300 B.291 C.309 D.210 x00"d$!
【答案】B WoHFt*e2
【解析】投资企业按权益法核算2007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0-(600÷10-300÷10)]×30%=291万元。 q
g?q|W
【例题2】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TL ;2,@H`
A.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 HF"
v
\
B.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 HeZ! "^w
C.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 12M&qqV
D.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vz_f$=
【答案】A Uc/MPCqZ
【例题3】甲公司2007年4月1日与乙公司原投资者A公司签订协议,甲公司以存货和承担A公司的短期还贷款义务换取A持有的乙公司股权,2007年7月1日合并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甲公司取得80%的份额。甲公司投出存货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增值税170万元,账面成本800万元,承担归还贷款义务40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公司。甲公司取得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时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w4H3($
K
A.230 B.-30 C.30 D.200 ~@S5*(&8
【答案】D //2G5F ;
【解析】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1000-800=200万元。 @%q0fj8b
【例题4】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下列事项中,投资企业应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有( )。 Q/o!&&
A.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3/RmJ`c{
B.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7afD^H%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投资 X
2hV)8Sk
D.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O;h ]
E.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UK`O2Q
【答案】AB aT$q1!U`j2
【例题5】A公司和B公司2007年和2008年投资业务有关资料如下: TMj(y{2
(1)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取得B公司10%的股权,成本为650万元,取得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60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且无法可靠确定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A公司对其采用成本法核算。 -yHVydu=
(2)2008年1月1日,A公司以一批产品换入甲公司持有B公司20%的股权,换出产品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1100万元,成本为800万元,另支付补价113万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72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B公司章程规定,A公司能够派人参与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假定A公司在取得对B公司10%股权后至新增投资日,B公司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为800万元,因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使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 TBHIcX
2008年1月1日,B公司除一台设备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外,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假定B公司对该设备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 qcEiJ}-
(3)2008年12月1日,B公司将一栋办公大楼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大楼出租时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账面原价为2800万元,已提折旧800万元(与按税法规定计提折旧相同),未计提减值准备。2008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 al$G OMi
(4)2008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020万元。 POwJhT
假定A公司和B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从2008年起,按新的所得税法的规定,两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两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oqH811
要求: >Ip>x!wi
(1)编制A公司2007年1月1日取得B公司10%的股权的会计分录。 \Q7Nz2X
(1)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650 p&ytUTna
贷:银行存款 650 `d2}>
(2)编制A公司2008年1月1日取得B公司20%的股权及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分录。 ("<3w2Vlh
(2)①对于原l0%股权的成本65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600万元(6000×10%)之间的差额50万元,属于原投资时体现的商誉,该部分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j)H;@[I
②对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在原投资时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7200-6000)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120万元,其中属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部分80万元(800×1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调整留存收益;除实现净损益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40万元,应当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针对该部分投资的账务处理为: FVNxjMm,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120 /PH+K24v~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 "z)dz,&T
盈余公积 8 u1s^AW8 y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2 1H`T=:P?
③追加投资部分 p(in.Xz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1400 r e.chQ6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00 jU
|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7 u;18s-NY
银行存款 113 i,=gre
A]"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fFM-gt^t
贷:库存商品 800 ;A7HEx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2170 D[ U[D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170 vU0j!XqE
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1400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440万元(7200×20%)之间的差额应确认营业外收入40万元,但原持股比例10%部分长期股权投资中含有商誉50万元,所以综合考虑应确认含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商誉10万元,追加投资部分不应确认营业外收入。 AD^9?Z
(3)编制B公司2008年12月1日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及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Z(Fsk
4,
(3)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000 Vui5Z K
累计折旧 800 L!s/0kBg
贷:固定资产 2800 _\waA^ F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0 mk.:V64 >;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aRPgo0,W1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E,&BP$B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0 8mI eW
所得税费用 50 25]Mi2
_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 Jy?s'tc
(4)编制A公司2008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ikf!7-,
(4)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225(750×30%) _Bm/v^(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25 o ?@,f/"5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300[(1020-20)×30%] W}p>jP}
贷:投资收益 300 >Vz Gx(7q
(5)计算2008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0Yv*,4]
(5)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2170+225+300=2695万元。 3qU#Rg
;7
【例题6】A公司2007年和2008年有关资料如下: . #`lW7
(1)A公司2007年1月1日以一组资产交换甲公司持有B公司60%的股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该组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库存商品、一台设备、一项无形资产和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组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有关资料如下: M>^Ho2
项 目 公允价值(万元) 账面价值(万元) |Z'NMJU
银行存款 100 100 8
##-fv]
库存商品 1000 800 Q/&H3N
固定资产 2000 1500(原价2000,累计折旧500) d~@&*1}
无形资产 1000 800
)u?pqFH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00 400 f(~xdR))eh
合 计 4600 3600 Qfx(+=|
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4770万元。 pi7Fd\A
(2)2007年1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假定B公司除一项固定资产外,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H!s{$.
5
(3)2007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980万元。 }la\?I
(4)2007年B公司因自用房地产改为投资性房地产使资本公积增加120万元。 qDZ?iTHQq
(5)2008年1月2日,A公司将其持有的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2出售给乙公司,收到2750万元存入银行。同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200万元。 U/'"w
v1y
(6)2008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880万元。 l6Wa~
E
(7)2008年B公司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 fWie fv[&
假定A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7" W(
要求: ZlD\)6
dZ
(1)编制A公司2007年1月1日取得B公司60%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Lh.?G#E M
(1)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0 bE:oF9J?
累计折旧 500 ^*(*tS|M
贷:固定资产 2000 7ukJ\P5[&1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4770 S^0Po%d
贷:银行存款 100 o&}!bq]
固定资产清理 1500 2>BWu
无形资产 800 #T:#!MKa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00 ~Z-M?8:
主营业务收入 1000 Si#I^aF`%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BzbWvBo
营业外收入 700(200+500) 8sb<$M$c
投资收益 100 8JxJ>I-9p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F|p&v7T
贷:库存商品 800 EfHo1Yn&
(2)编制A公司2008年1月2日出售B公司1/2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 *Mr{`
(2)借:银行存款 2750 W FVx7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385(4770×1/2) ` b a}6D
投资收益 365 Tbv", b
(3)编制A公司2008年1月2日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分录。 1xN6V-qk
(3)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385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15万元(8000×30%-2385),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留存收益。 _aa3;kT_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15 L&V
;Xvbu%
贷:盈余公积 1.5 QCB2&lN\&L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5 7x`dEi<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2385 .%) FK#s-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385 6U
K{0\0
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实现的净损益为300万元[(980+20)×3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企业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IsjxD
|u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300 e
0iE6:i
贷:盈余公积 30 wGdnv}#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0 .?{rd3[ec
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资本公积变动为36万元(120×3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资本公积。企业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y'\BpP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36 F:nhSd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6 1OB,UU"S$
4)编制A公司2008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_aT2j0
(4)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270[(880+20)×30%] 0kxo
贷:投资收益 270 K=,nX7Z5
借:应收股利 150 M^^5JNY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150 xCU^4DO3p
借:银行存款 150 7u[U %yd
贷:应收股利 150 sb"z=4
【例题7】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长江公司2007年至2009年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A&EVzmj-+X
(1)2007年度 qxS=8#-`(
①2007年1月1日,长江公司以4800万元的价格协议购买乙公司法人股1500万股,股权转让过户手续于当日完成。购买乙公司股份后,长江公司持有乙公司10%的股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假定不考虑购买发生的相关税费。 rg Gm[SL*<
2007年1月1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42300万元。假定乙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J[3f]PBmR
②2007年6月30日,长江公司以1037.17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发行的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的公司债券(不考虑购买发生的相关税费),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计提利息,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 _BGw)Z 6
该债券系乙公司2007年6月30日发行、期限为2年的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为15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1月1日和7月1日付息两次。 Zzy!D
③2007年11月30日,长江公司与乙公司第一大股东X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规定,长江公司以16000万元的价格购买X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5250万股。长江公司于12月1日向X公司支付股权转让价款16000万元。股权转让过户手续于2008年1月1日完成。假定不考虑购买时发生的相关税费。2008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6000万元,账面所有者权益为44300万元。长江公司追加投资后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2008年1月1日,乙公司除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外,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相等。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7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B2?%2S
④20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 Py2AnpYa
⑤2007年12月31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27万元。 $HVus=D"
(2)2008年度 J2A+x\{<
①2008年1月1日,长江公司收到债券利息。 ~aKM+KmtPH
②2008年6月30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18万元。 }diB
③2008年7月1日收到债券利息。 0>@D{_}s
④20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Ln6\Iis
⑤2008年12月31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12万元。 :`('lrq
(3)2009年度 g<C_3a
p/
①2009年1月1日收到债券利息。 ZH'- >/
②2009年1月10日将上述债券出售,收到款项1011万元。 l2&cwjc
③2009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500万元。 :)f/>-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Cw&9cL9w
(1)除上述交易之外,长江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其他交易。 wz1fx>Q
(2)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及上述资料中涉及股东权益变动的交易和事项外,未发生影响股东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E35%7*
要求:(1)编制长江公司2007年对乙公司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D7q%rO|F'
(1)2007年度: qKoD*cl)Za
①2007年1月1日 Vl=!^T}l+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4800 q\+khy,k
贷:银行存款 4800 hcWYz
②2007年6月30日 ['9awgkr/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0 u!kC+0Y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37.17 kU uDA><1
贷:银行存款 1037.17 _X
?W)]:
③2007年12月1日 .Up\ 0|b
借:预付账款 16000 2.''Nt6|
贷:银行存款 16000 VVY#g%(K
④2007年12月31日 zadn`B#2
借:应收利息 40(1000×4%) $ =
uz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8.88 5]C}04
4
投资收益 31.12(1037.17×3%) -+1_ 1!
2007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037.17-8.88=1028.29万元,公允价值为1027万元,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1028.29-1027=1.29万元 P#e1?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9 E?$|`<o{|`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9 D
H7B4P
(2)编制长江公司2008年对乙公司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f,yql6
(2)2008年度 ,-!h
①2008年1月1日 S
b0p?
借:银行存款 40 O>8|Lc
贷:应收利息 40 ~W?F.
②2008年1月1日 y"N7r1Pf
追加投资: SePPI.n
1)按权益法调整原10%股权投资
D,cGW,2Nv
原10%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4800万元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4230万元(42300×10%),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包含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商誉=4800-4230=570万元。 LJ^n6 m|_
原取得投资后至新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46000-42300)×10%=370万元,其中200万元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留存收益,170万元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 CKC%|xke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4800 eN*=wOh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200
pw
j ?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