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dI&!e#Y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AjcX N 借:主营业务成本
zJP6F.Ov!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kpL@P oQ/r (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I -V_4b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3bk|<7tl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
ku$$ 1xq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
1p$n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L81er5~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N\:.
M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F'b8:m 相关会计处理为:
"k]CW\H6z 根据“当期免抵税额”:
<N\v)Ug`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t`*! w|}(1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
#jsgj[ 根据“当期应退税额”:
m_?d=o
借:应收补贴款
_ZY)M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ID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