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i<}]c_|f 1、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工业企业存货成本的是( )。
# bX~=` A、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
ccO
aCr B、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3+g"enno C、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的设计费
7d
D.G/' D、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cK^23H/Fj 2、企业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下列各项应包括在“存货”项目的是( )。
wsg//Ec] A、已作销售但购货方尚未运走的商品
/BzA(Ic/ B、委托代销商品
=aow
d4t C、合同约定购入的商品
a'[)9: D、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
L? ;/cO^ 3、在物价下降期间,企业将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后,对企业毛利、资产负债表上存货、在产品数额产生的影响是( )。
tE!'dpG5) A、增加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
^now}u9S6 B、增加毛利,减少存货和在产品
*d
l"wH& C、减少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
@
t@|q D、减少毛利,减少存货和在产品
Tkrx7Cs( 4、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的方法是( )。
!cCg/ A、个别计价法
>.Q0Tx!P B、先进先出法
PN\V[#nS C、移动加权平均法
Pi%tsKk% D、一次加权平均法
!b%,'f y) 5、某小规模纳税企业本期购入原材料,按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载原材料价款为2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3.4万元,商品到达验收发现缺少20%,其中5%是合理损耗,其他原因待查。则该材料入库的实际成本是( )。
u~71l)LA A、17万元
E:Y:X~vy B、22.23万元
vug-n 8 C、18.72万元
?1m ,SK D、19.89万元
h}6b&m 6、某公司月初A材料结存金额为5000元,结存250公斤;本月2日和12日分别购买A材料100公斤,单价分别为22元和27元;本月15日领用A材料400公斤,用加权平均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计算A材料期末结存金额为( )元。
hZ#
\t A、1287
'?R =P B、1800
mcMb*?] C、1100
@+0V& jc D、1150
d2ofxfpg+ 7、随同产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 )。
JfKg_&hM A、营业费用
5}SXYA} B、生产成本
gY\mXM*^ C、销售费用
s1@@o#r D、其他业务成本
w$% BlqN 8、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入原材料10000公斤,进货价格为1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为30.60万元,另发生运费18万元(增值税扣除率7%),该批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2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W}k[slqZA A、198.74
wrK#lh2 B、207.09
pU[K%@sC C、209.2
x=3I)}J(kn D、210.53
0HPO"x3-O 9、下列原材料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PlDGD A、计量差错引起的原材料盘亏
LO>8 j: B、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9<qx!-s2rr C、原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CElk[u D、人为责任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j}RM.C\7 10、企业某种存货的期初实际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2.5万元,本期购入该种存货实际成本45万元,领用150万元,期末估计库存该种存货的可变现净为91万元。则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额为( )万元。
^=#!D[xj> A、1.5
#,Bj!'Q'- B、2.5
3AP YO C、4
`g8tq D、9
cV(H<"I 11、甲公司期末库存A产品均为待售商品,原减值准备为0,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其中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的产品60万元,售价7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7万元。另外40万元的A产品无订单,预计市场售价为42万元,预计销售税费4.2万元,甲公司期末按照单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本期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是( )。
&O{t^D)F A、0.8万元
MZiF];OY B、2.2万元
4`G=q^GL, C、0万元
A xR\ned D、2.8万元
)Jz !Ut 12、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6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cB36p&% A、60
q]?+By-
0 B、77
j~$)c)h" C、87
u
dUXc6U D、97
Wlxk 13、某股份有限公司从20×1年1月1日起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用单项比较法。该公司20×1年6月30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分别为:30万元、21万元、36万元;ABC三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万元、25万元、36万元。该公司当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存货净额为( )万元。
j>g9\i0O1 A、85
=KW|#]RB^ B、87
o7QK8# C、88
Q^kMCrp D、91
hf[IEK 14、某股份有限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04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800件,其实际成本为54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45万元。2004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600件。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4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SV~F A、9
s3y}Yg B、24
y(ldO;. C、39
{!tOI D、54
'U*udkn 2] 15、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某项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002年末,成本5625万元,可变现净值5175万元;2003年末,成本6750万元,可变现净值6075万元;2004年末,成本7200万元,可变现净值6975万元。该公司2004年末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为( )万元。
vy:6
_ A、225
X
&09 B、-225
QJ6f
EV$~ C、450
B4 <_"0 D、-450
I@c0N*( 16、友和公司按移动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计价。9月初库存A材料400公斤,实际成本为12500元。9月份公司分别于10日和18日两次购入A材料,入库数量分别为800公斤和300公斤,实际入库材料成本分别为25900元和7800元;当月15日和22日生产车间分别领用A材料600公斤。则22日领料时应转出的实际材料成本为( )元。
5\5~L A、18000
%0Vc\M@"G B、19200
?/^VOj4& C、21600
np&HEh 6 D、22000
rcpvH}N: 17、期末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时,其可变现净值的含义( )。
aeQ{_SK A、预计售价
5M]6'X6I B、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
H.f9d.<W% C、现时重置成本
M`q#,Y?3^I D、现时重置成本加正常利润
Z^C!RSQ 18、2006年9月26日,新纪公司与胜利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7年3月10日,新纪公司应按每台56万元的价格向胜利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2006年12月31日,新纪公司乙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392万元,数量为7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元/台。假定乙产品每台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2GUhV*TN A、392
~'|&{-< B、395
C=M? C、386
EywZIw?mjX D、388
H?ieNXP7{ 二、多项选择题
8g&uE*7N 1、下列各项目余额中,包括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的有( )。
..]B9M. A、工程物资
M~#5/eRX B、委托代销商品
:r[W'h_% C、发出商品
Rf&^th}TH D、生产成本
"P9wT)J_ E、存货跌价准备
7Ljs4>%l9j 2、存货的确认是以法定产权的取得为标志的。下列项目中,属于存货范围的有( )。
]eORw$f A、已经购入但尚未运达本企业的货物
o(vZ*^\ B、已售出但货物尚未运离本企业的存货
'[0
3L9 C、已经运离企业但尚未售出的存货
Es_
SCWJ D、未购入但存放在企业的存货
%_cg|yy E、已发出的委托代销商品但尚未收到代销清单的存货
I]s:Ev[~ 3、下列项目中,应计入材料成本的税金有( )。
InTKdr^ P A、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已交消费税
^?JEyY
B、材料委托加工后直接出售的应税消费品已交的消费税
?yda.<"g9Y C、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I
cT
@( D、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材料已交的增值税
`=WzG" E、进口关税
+G>aj'\M| 4、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 )。
axt6u)4%7: A、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Qq6%53 B、计入营业费用
PLlx~A C、计入管理费用
9QO!vx D、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fte!Ll' E、计入销售费用
r5<e}t- 5、企业发生盘亏和毁损的存货,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WcQ
ZFtW A、意外事故损毁
4{1c7g B、自然灾害损毁
+K @J*W 1 C、管理不善造成短缺
Xb8:*Y1' 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4c9-[KKCV E、计算收发差错造成短缺
xNkwTDN5 6、当存货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
_~(MA-l A、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末无回升的希望
*&~sr B、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j\;e C、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存货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k,o=1I D、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r_hQ E、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wgyP3m+ 7、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ys4 A、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wfBI B、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U{.+*e18 C、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计入相关原材料的成本
9^=t@ D、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将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ahz@HX E、因非货币性交易换出存货而同时结转的已计提跌价准备,不冲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mDe+ M{/ 8、甲公司有如下存货业务,其中正确的是( )。
Yn?2,^?N A、待加工材料M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成本高于市场售价,按二者的差额计提跌价准备
\^^hG5f B、待销售商品N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跌价,但因该商品已经有订购合同且以合同价计算可变现价值高于成本,未计提减值准备
bE%mgaOh C、待销售商品W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跌价,在可预见未来价格可以很快回升,未计提减值准备
I NFz
X D、待加工材料X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跌价,但因该材料加工的产品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未计提减值准备
UOOR0$4 E、由于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已经计提跌价准备的库存Y产品可变现净值回升,所以冲减已经计提的跌价准备
(&a3v 9、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S$oaCxM A、存货的成本
6='_+{
B、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z.\[Va$@l C、持有存货的目的
N1B$ G D、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LhbhUEfn E、存货的种类
KX=:)%+ 10、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从估计售价中减去项目有( )。
cnjj)
c A、出售前发生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M zc^I& B、出售前进一步加工将要发生的成本
@[Jt~
v C、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
!ktA"Jx D、存货的账面成本
%`<`z yf E、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
CgPZvB[ 11、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jwtXI\@MS A、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FyvaO B、已验收入库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
<aQ; "O~
C、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KIi!pA. D、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xN":2qy#T E、企业提供劳务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
T(fR/~:z? 1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下列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9_CA5?y$: A、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必须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f T+n-B B、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E.G h@i C、对已售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a7(*<". D、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当期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账面价值,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SS<+fWXE E、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bQnwi?2 三、计算分析题
0e5-
\a 1、某工业企业2006年12月31日以前对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2007年1月1日以后改为先进先出法,2007年1月1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4000元,结存数量为4000吨,1月3日购入1000吨存货,单价4元,1月20日购入存货1000吨,单价4.2元,1月5日发出存货1000吨,1月25日发出4000吨。要求:(1)计算该企业2007年1月31日存货的账面金额(假设不对期初存货余额作追溯调整);(2)计算由于改变计价方法对期末存货的影响金额。
=.=.
\K MjF.>4 2、自2006年起,甲公司试生产某种产品X,对生产X产品所需A材料的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A材料2006年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06年1、2、3月份各购入A材料200公斤、300公斤、5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1200元、1400元、1500元。第二季度开始生产X产品共领用A材料600公斤,发生人工及制造费用26万元,但因同类产品已先占领市场,且技术性能更优,甲公司生产的X产品有60%未能出售。甲公司于2006年底预计剩余X产品全部销售价格为58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所发生的税费为4万元,剩余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50万元。要求计算:(1)2006年末库存X产品的账面价值;(2)2006年末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3)2006年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4)假设2007年甲公司销售了上述X产品的50%共收到货款27万元,增值税款4.59万元已存入银行,另用银行存款支付有关销售费用2万元,写出相关会计处理分录。
vNwSZ{JBd K]=>
F 3、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17%,所得税率33%。材料的核算采用实际成本计价,2006年6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17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2)接受某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8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双方确认的投入资本为58500元。(3)盘盈原材料一批,同类市场价为75000元;月末经批准后转入损益。(4)委托加工原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原材料成本为1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增值税1700元;消费税税率为10%,委托加工的原材料已收回,将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加工费和税金已用银行存款支付。(5)月末结转本月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4000元。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I!
eSJTN ]mGsNQ ].H 4、甲公司对存货采用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年末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资料如下:(1) 库存商品甲,账面余额为300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38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2) 库存商品乙,账面余额为500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商品乙中,有4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230万元;另60%未签订合同,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销售价格为290万元。库存商品乙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25万元。(3) 库存材料丙因改变生产结构,导致无法使用,准备对外销售。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2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1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4) 库存材料丁20吨,每吨实际成本1600元。全部20吨丁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10件,A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2000元,每件一般售价为5000元,现有8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4500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要求:计算上述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Q8^@i4[&D } k%\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