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会计软件投入使用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在会计软件开始投人使用前,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elJ?g
&"
(1)建立会计科目体系并确定编码。 3d>8~ANi=%
(2)规范各类凭证、账簿、报表的格式和内容,使其更符合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特点,满足会计软件处理的需要。 wqxChTbs
(3)规范有关会计核算方法和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的生成、传递和处理程序。 YCl&}/.pA
(4)重新核对账目,整理手工会计数据等。 b :WA}x V
相关准备工作做好后,即可进行会计软件的初始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是确定会计软件的核算方法与输人基础数据的过程,即在会计软件应用前,应根据本单位的业务性质、规模以及管理要求等因素,选择核算方法,输人基础数据。例如,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总体参数设置,如核算单位、启用日期、编码规则等,设置凭证类别、会计科目,输入期初余额,定义自动转账分录等;工资核算系统设置部门编码、职工类型,以及工资项目、运算关系定义等;会计报表中的报表注册,设置技表格式,设置计算公式和审核公开;成本核算中的设置产品目录代码,输入期初在产品成本,输入定额资料等。 8:t!m>(*
6. 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kB`
@M>[
(1)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达到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 Bnp\G h
(2)配有专门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电子计算机或电子计算机终端,并配有熟练的专职或者兼职操作人员。 p=!12t
(3)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手工会计核算同时运行三个月以上,取得相一致的结果。 #| pn,/
(4)有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bG)EZ
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 f9K+o-P.h
预防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输人计算机的措施; knn9s0'Q
预防已输人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核对而登记机内账簿的措施; *82+GY]
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制度。 C5Vlqc;
(5)有严格的硬件、软件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nJ"#Q_T
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和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转的措施; o75l&`
会计数据和会计核算软件安全保密的措施; LZtO Q__B)
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和监督制度。 z:^(#G{
(6)有严格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MgO_gFr
7. 实现会计电算化对试运行有哪些规定? ~6A;H$dr
试运行是指会计软件使用的最初阶段人工与计算机同时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会计软件在正式运行前,必须经过试运行。其主要目的如下: j>
8S,b=%
(1)检验核算结果的正确性,试运行阶段手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同时进行,以检验手工运算结果与计算机运算结果的一致性。 oRo[WQla
(2)检验核算方法的正确性,试运行阶段通过查询、打印、会计报表等来检查会计核算方法能否满足会计核算要求和管理的要求。 &w!(.uDO
(3)检验人员分工的合理性。 _Z>ny&
(4)提高软件操作的熟练性。 >P+oNY
(5)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e Z
试运行的时间,可以在年初、年末、季初、季末等特殊会计期间,这样才能取得全面的人机比较数据。在试运行阶段,前期应以人工为主计算机为辅,后期逐渐以计算机处理为主。并行一个阶段后,应开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试运行的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最好能跨越一个会计年度。 a[V X)w_W{
8.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对会计软件的操作权限有何要求? IG.!M@_
在会计软件中,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操作,明确职责范围,根据会计电算化后岗位的划分,对所有操作员分配一定的权限。 ToK=`0#LNK
操作权限的设置通过软件提供的“操作权限设置”功能实现。通过操作权限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无关人员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操作员越权操作。 z"nMR_TTu
操作权限应根据岗位分工进行设置,并遵循会计内部牵制制度。操作员工应使用真实姓名,严禁设置不存在的操作员。设置完毕后,应将系统默认操作员删除或取消其所有的权限,防止使用默认的操作员进行实际业务操作。 ."Kp6s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