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2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M^rM-{?<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 3-40'$lE
二○○四年二月十二日 %,b X/!
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 `P+(&taT
第一章总则 (\puf+
第一条为加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所出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编制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状况,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puJ#w1!x`
第二条企业编制上报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守本办法。 P,gdnV
^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根据统一的编制口径、报表格式和编报要求,依据有关会计账簿记录和相关财务会计资料,编制上报的反映企业年末结账日资产及财务状况和年度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等基本经营情况的文件。 r^$~>!kZ|
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由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年度报表附注和年度财务情况说明书,以及国资委规定上报的其他相关生产经营及管理资料构成。 ZA#y)z8!E
第四条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企业外,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和报表附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符合资质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UM!*fk7C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必备附件,应当与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一并上报。 ghk5rl$
第五条国资委依法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编制工作、审计质量等进行监督,并组织对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查。 LE?u`i,e=+
第二章财务决算报告的编制 J3S&3+2G
第六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在全面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确认、资产质量核实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编制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以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MQ][mMM;w
本办法所称各级子企业包括企业所有境内外全资子企业、控股子企业,以及各类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和基建项目。 (g :p5Rl
第七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编制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循会计全面性、完整性原则,并符合下列规定: 4aZCFdc
(一)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应当以经营年度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事项及会计账簿为基础进行编制,全面、完整反映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现金流入(出)等状况,不得漏报; -'rj&x{Q)U
(二)企业不得存有未反映在财务决算报告中的财务、会计事项,不得有账外资产或设立账外账,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立“小金库”; &A!KJ.
(三)企业应当按规定将各级子企业全部纳入年度财务决算编制范围,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_8K%`6!"Z
(四)企业所属经营性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要求执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暂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所属事业单位,应当将相关财务决算内容一并纳入企业财务决算范围,以完整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dw@E)
(五)企业所属基建项目应当按照规定要求与企业财务并账;暂未并账的,应当将基建项目的相关财务决算内容一并纳入企业财务决算范围,以完整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guN4-gGDr<
第八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编制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循会计真实性、准确性原则,并符合下列规定: Kn+=lCk
(一)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应当以经过核对无误的相关会计账簿进行编制,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 ApPy]IdwX
(二)企业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应当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会计记录等资料,按照规定的会计核算原则及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确认和计量; 1H:ea7YVU
(三)企业应当严格遵守会计核算规定,不得应提不提、应摊不摊或者多提多摊成本(费用),造成企业经营成果不实,影响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性; fUag1d
(四)企业不得采取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减值准备计提、转回等方式,人为掩饰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不得计提秘密减值准备,影响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性; #`GbHxd
(五)企业应当客观地反映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以保证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可靠。 AZFWuPJo
第九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应当遵循会计稳健性原则,按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标准和方法,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定期对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逐项进行认定、计算。 o}8{Bh^
第十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循会计可比性原则,编制基础、编制原则、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及各项财务指标口径应当保持前、后各期一致,各年度期间财务决算数据保持衔接,如实反映年度间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变动情况。 ^o<:;{
第十一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及各级子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应当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保持一致;因特殊情形不能保持一致的,应当事先报国资委备案,并陈述相关理由。 X7aXxPCq1
第十二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的各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因特殊情形发生较大变更的,应当事先报国资委备案,并陈述相关理由。 h"QbA"
第十三条企业在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编制中,对报表各项指标的数据填报不得遗漏,报表内项目之间和表式之间各项指标的数据应当相互衔接,保证勾稽关系正确。 =.m6FRsU
第三章财务决算报表的合并 MQcE6)
第十四条集团型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将各级子企业年度财务决算进行层层合并,逐级编制企业集团年度财务决算合并报表。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合并报表范围包括: ^6 /j_G
(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境内全部子企业; O{KB0"s>i
(二)境外(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子企业; j~ym<-[{a
(三)所属各类事业单位; D
M7}&~
(四)各类基建项目或者基建财务(含技改,下同); MM#cLw
(五)按照规定执行金融会计制度的子企业; !awh*Xj6
(六)所属独立核算的其他经济组织。 {ctwo X[;
第十五条企业编制年度财务决算合并报表,应当将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内部往来进行充分抵销,对涉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现金流量等财务决算的相关指标数据均应当按照合并口径进行剔除。 24@^{
}
第十六条各级子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与企业总部不一致的,企业总部在编制财务决算合并报表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将企业总部或者子企业的财务决算的数据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合并工作。 Wb=Jj 9;
第十七条企业所属合营子企业应当按照比例合并方式进行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合并工作;国有投资各方占等额股份的子企业,应当由委托管理一方按合并会计报表制度进行合并,或者按照股权比例进行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合并。 3_qdJ<,
第十八条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合并过程中,境外子企业与企业总部会计期间或者会计结账日不一致时,应当以企业总部的会计期间和会计结账日为准进行调整。因特殊情形暂不能进行调整的,企业应当事先报国资委备案,并在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dHt\
第十九条凡年度内涉及产权划转的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合并原则上应当以企业年末结账日的产权隶属关系确定。结账日尚未办理产权划转手续的,由原企业合并编制;结账日已办理完产权划转关系的,由接收企业合并编制。 xi {|
第二十条按照国家财务会计有关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各级子企业可以不纳入年度财务决算合并报表范围,但企业应当向国资委报备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者经济鉴证证明: hd^x}iK"
(一)已宣告破产的子企业; R $b,h
(二)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企业; FuP}Kec
(三)已实际关停并转的子企业; KvFR8s
(四)近期准备售出而短期持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子企业; ZW ye>]
(五)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企业; q&M:17+:Q
(六)受所在国或地区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企业。 |n P_<9[
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更,应当于年度结账日之前,将变更范围及原因报国资委备案。 SR*Gqx
第四章财务决算信息的披露 ,zgNE*{Y"4
第二十一条为便于理解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了解和分析企业资产质量、财务状况,核实企业真实经营成果,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对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和财务决算合并报表的重要内容进行详尽说明和披露。 ^E@@YV
企业财务决算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内容应当真实、全面、详尽,不得隐瞒企业有关重大违规事项。 O.:I,D&]
第二十二条企业财务决算的报表附注应当重点披露以下内容: q
@ Kk\m
(一)企业报告期内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合并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方法;报告期内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理由、影响数额; l=Wd,$\
(二)财务决算报表合并的范围及其依据,将未纳入合并财务决算报表范围的子企业资产、负债、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税后利润以及对企业合并财务决算报告的影响分户列示; [%.18FWI
(三)企业年内各种税项缴纳的有关情况; $^vP<
(四)控股子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情况; Fn,k!q
(五)财务决算报表项目注释。企业在财务决算合并报表附注中,除对财务决算合并报表项目注释外,还应当对企业总部财务决算报表的主要项目注释; <Ry$7t,
(六)子企业与企业总部会计政策不一致时对财务决算合并报表的影响; OAok
(七)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J9@}DB
(八)或有事项、承诺事项及其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4y,
a_)
(九)重大会计差错的调整; QP\yaPE
(十)按照规定应当披露的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的其他重要财务会计事项,以及国资委要求披露的其他专门事项。 ^tE_LL+ji|
第二十三条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当重点说明下列内容: $v&C@l \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N~g%wf@w
(二)企业预算执行情况及实现利润、利润分配和企业盈亏情况; O<`R~
(三)企业重大投融资及资金变动、周转情况; }K8Lm-.=
(四)企业重大改制、改组情况; ZO7bSxAN-
(五)重大产权变动情况; A^pW]r=Xtk
(六)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资本保全等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D9^7m
j?e
(七)上一会计年度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0Zm#g
(八)本年度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整改措施; }'`xu9<
(九)其他情况。 EhXiv#CZ
第二十四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决算数据应当与报送国资委的财务决算报告数据及披露的财务信息保持一致。 Qq0O0U
第五章财务决算的审计 8IWwjyRr
第二十五条为保证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根据财务监督工作的需要,国资委统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进行审计。 P3$,ca'
第二十六条国资委统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国资委公开招标或者企业推荐报国资委核准等方式进行。其中,国有控股企业采取企业推荐报国资委核准的方式进行。 94z8B;+H]
第二十七条国资委暂未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企业,应当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原则,经国资委同意,由企业总部依照有关规定采取招标等方式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的年度财务决算进行审计。 wW()Zy0)
第二十八条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内容应当包括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相关指标数据和报表附注,以及国资委要求的其他重要财务指标有关数据。 :VFTVmr
编制财务决算合并报表的企业,其财务决算合并报表应当纳入审计范围。 (UzPkl kZ
第二十九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审计意见进行财务决算调整;企业对审计意见存有异议且未进行财务决算调整的,应当在上报财务决算报告时,向国资委提交说明材料。 i`~~+6`J
第三十条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企业违反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或者未按注册会计师意见进行调整的重大会计事项进行披露。 A9n41,h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开展财务决算审计、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充分审计证据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协助,不得干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以保证审计结论的独立、客观、公正。 v |ifI
第三十二条境外子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工作按照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规定进行。为适应境外子企业的特殊性,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对境外子企业的内审制度,并出具内审报告,保证境外子企业财务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5+y`P$K@
第三十三条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子企业,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未规定须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有关单位,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对其年度财务决算内审制度,并出具内审报告,以保证财务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oWD)+5.]
第六章财务决算报告的报送 `cO|RhD@
第三十四条企业应当按财务关系或者产权关系负责各级子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组织、收集、审核、汇总、合并等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将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报送国资委。 *tG11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