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118阅读
  • 0回复

[会员代表大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回顾(1996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阿文哥
 

发帖
16132
学分
16242
经验
2562
精华
49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7-0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回顾(1996年)
2\CkX  
  1996年是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财政部、审计署的指导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行业管理工作重点,促联合、搞改革、抓管理,齐心协力,团结奋进,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各项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M= q~EMH  
  一、注册会计师协会特别代表大会 bb0McEQy  
  注册会计师协会特别代表大会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实行联合的重要标志。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及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以特别代表大会的形式,完成“两会”联合的规定程序,翻开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管理的新篇章。 -anFt+f-  
  (一)全国特别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作用 /Zeg\}/4[  
  1996年6月5~7日,在财政部、审计署的关怀下,联合后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召开了全国特别代表大会。国务院领导对此非常重视,李鹏总理为大会题词,朱镕基副总理向大会发来书面讲话,国务委员李贵鲜代表国务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财政部刘仲藜部长、审计署郭振乾审计长也出席会议并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计署对社会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章程》,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新的协会领导成员和常设办事机构的领导成员以及咨询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委员。会议根据注册会计师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决定在全行业“加强执业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和“大力加强培训工作”。全国特别代表大会的召开,在组织上巩固了联合的成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对推动地方“两会”联合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031.u<_  
  (二)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地方“两会”联合的进程,部分地方特别代表大会相继召开 e5>5/l]jsg  
  为推进地方“两会”联合的工作,中注协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派出促联合工作组。1996年,共组织了10多个促联合工作小组,分赴各地开展促联合工作。对难度较大的省市由协会主要领导亲自做工作、促联合。并以简报的形式,向各地通报联合的进展情况,从而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二是迅速完成转师工作。特别代表大会以后,到6月20日,中注协已完成全国28 464名注册审计师转为注册会计师的批复工作,并迅速批转各地,要求尽快办理转师发证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地联合的进程。三是敦促地方加快联合进程。1996年12月25日,财政部、审计署根据地方“两会”联合进程中的有关问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速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及注册审计师协会联合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各地“两会”联合的全部扫尾工作,应当在1997年第一季度内完成。 )>X|o$2  
  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有青海、黑龙江、辽宁、江苏、西藏、陕西、河南、天津、宁夏、贵州、海南、广东、湖北、湖南、安徽、甘肃、河北、四川、新疆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出了联合文件,其中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了特别代表大会。 # pjyhH@  
  二、注册会计师法制建设 k1Mxsd  
  (一)积极组织草拟《注册会计师法》的配套法规《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条例》 GKsL~;8"  
  1996年8月,中注协组织了由有关部门专家、事务所业务骨干等参加的《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条例》研讨会,对《条例》所涉及的事务所性质、体制改革、工商登记、执业范围、执业环境、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在广泛征求执业者和理论界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条例》前期工作。 [cL U*:  
  (二)狠抓行业规范化管理 07LL)v~  
  1996年,为加强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中注协修订或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检查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年检办法》、《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制度(试行)》、《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常驻代表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允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发展多个成员所的通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统计制度》等一系列行业管理制度,并对原“两会”行业法规和管理制度进行了清理,于1996年12月30日印发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适用的33个法规、制度、准则等,统一了行业管理制度。 zTBi{KrZ  
  (三)完善执业规范体系 {Fp`l\,  
  继1995年底发布并顺利实施第一批独立审计准则之后,中注协又组织力量,开展了第二批独立审计准则及相关基本准则的制定工作。为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中注协组织力量查阅和翻译了大量外国文献资料,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于3月中旬完成准则初稿。经过近一年的多方论证和修订,于1996年年底经财政部、审计署批准正式颁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这对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和队伍素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pGbFg&  
  (四)制定了行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 OxHw1k  
  为使注册会计师事业适应国家未来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这一时期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目标、原则及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际,中注协草拟了行业发展的《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经过反复研究、讨论、修改,1996年11月29日经中注协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996年12月20日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贯彻实施。《规划》全面地、客观地分析了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15年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原则、目标和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对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事务所发展方向、发展模式、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的改善、协会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划。 q~' K9  
  三、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 <.7I8B7  
  1996年,在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的领导下,中注协成功地举办了第五次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国内报名考试人员达196 020人,五科单科报名累计706 632人次;港、澳、台、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新西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 286名考生报考,五科单科报考累计8 461人次。1996年9月20~22日,全国各考场同时举行考试,参加考试人员共有306 544人。1996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率好于往年,各科合格率为:会计17.74%,审计16.01%,财务管理17.10%,经济法20.32%,税法16.71%。 7k#${,k  
  考试期间,全国考试委员会主任张佑才副部长亲临考场视察,指导工作。全国考试委员会组织了10个巡考工作组分赴部分省、市巡考。为确保全国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北京设立了总值班室,保持与各考点的联系,及时处理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阅卷、成绩登记统计过程中,全国考办工作人员自始至终在现场协调进度,把关验收。考试委员会副主任、中注协秘书长丁平准前往中南财经大学,检查、验收阅卷登记统计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组织细致,1996年度的考试工作取得成功。 fF9oYOh|  
  为总结近两年的考试工作经验,1996年12月,召开了由考试委员会委员、各科命题人员、阅卷工作人员参加的命题研讨会。会议围绕1996年度命题工作,就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科目的设置、试题的题型、题量、知识覆盖面、难易程度以及阅卷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搞好考试工作奠定了基础。 J,0WQQnb  
  根据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审议通过的首届证券相关业务资格考试工作计划,1996年底,中注协组织并完成了证券相关业务资格考试的部分准备工作。 l F}$`6  
  四、会员管理和服务 ~ut& U  
  中注协全国特别代表大会以后,中注协迅速完成了全国近三万名注册审计师转为注册会计师的批复工作,并批转各地办理转师发证工作。截至1996年底,中注协共有个人会员123 647名,其中,执业会员57 722名,非执业会员65 925名(海外非执业会员110名)。共有团体会员6 696个。 G0; EbJ/&  
  1996年,中注协采取鼓励发展合伙所、限制新设有挂靠单位的有限责任事务所的政策,并加强了具有证券相关业务事务所的管理工作。1996年,中注协办理并批转合伙会计师事务所3家,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1家,复审省级财政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批的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334家。根据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关于《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96年申请证券资格的停止审批,对1995年度申请的未了事项,与中国证监会联合批准5家具有从事证券相关业务审计许可证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41名具有从事证券相关业务审计许可证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两次调整从事上市证券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的资格,取消了48名注册会计师从事上市证券审计业务的资格。截至1996年底,全国共有具有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许可证资格的事务所105家,注册会计师1 108人。 wp]7Lx?F  
  中注协在注重搞好管理的同时,努力为会员提供更多的服务,探索进一步搞好行业服务的新路子。 E_![`9i  
  一是加大了行业宣传力度。中注协在全国特别代表大会期间,组织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近30家新闻单位到会采访报道;在《经济日报》开辟了专家谈注册会计师专版;在《金融时报》开辟定期的CPA专栏;组织题为“会计市场开放”的新闻发布会;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天天12分”栏目制作了注册会计师专题;与北京电视台共同组织《充电60分》注册会计师专题节目和专题采访等。此外还联系、安排各类采访30余次,总计发出新闻消息100余则。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与日常宣传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q{De&Bu  
  二是努力办好《注册会计师通讯》。1996年,经财政部批准恢复成立了编辑部,专司《注册会计师通讯》编辑工作,充实了编辑力量,建立了三级审稿、档案管理制度和通讯员队伍,开展了有奖征文活动。全年刊发文章字数达100多万字,发行量达86.4万册,刊物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通讯》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注册会计师事业健康发展,团结和联系广大会员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D@r n@N  
  三是建立信息管理制度,搞好行业综合分析。及时准确的信息是搞好行业管理的重要条件。为此,中注协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统计制度》,狠抓了注册会计师行业资料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汇总、整理了1995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统计资料,分析研究1994至1995年度注册会计师行业统计资料,编写了6期《注册会计师行业综合信息分析》,为行业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96年12月,召开了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统计工作会议,布置了1996年的统计工作,提高了行业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4,*RCaI  
  四是搞好经常性的服务工作。如,为事务所提供有关执业政策咨询;通过文件、简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事务所传达有关行业管理的规定,通报行业发展动向;走访一些事务所,了解存在的问题,为其协调与有关方面的关系;反映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和要求,解决会员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及时为会员发放《注册会计师通讯》等资料,等等。 6|9g4@Hy  
  五、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 Q!2iOvK  
  培训永远是协会为会员提供服务的重要内容。1996年中注协把培训工作作为转变和落实协会职能的重要一环,进一步加大了培训工作力度,使后续培训和在校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YGIN7_Gg  
  (一)强化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后续培训 5Ckk5b  
  199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拥有执业注册会计师和非执业会员达12万多人,要提高执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做到非执业会员完成规定的后续教育,任务十分艰巨。为此,中注协致力于建立一个以中注协为主导,地方协会为主体,事务所为基础的培训体系,并建立培训工作网络,努力使注册会计师培训做到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即第一个层次,中注协主要抓各地协会人员、各地师资、各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和业务骨干的培训;第二个层次,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要负责本地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工作;第三个层次,是各事务所要保证本所的执业人员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 dj y: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和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的需要,1996年中注协直接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其中包括国际合作培训班,独立审计准则培训班,部门经理培训班,专题研讨(培训)班以及境外培训班等。直接培训人员2 147人,比1995年增加200多人。各地注协和一些大型会计师(审计)事务所也按照培训制度的要求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研讨班,使注册会计师的受训面达到50%以上。大规模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队伍素质和执业质量,同时使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加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加深了认识,增强了参加培训的自觉性。 WP% {{zR$  
  (二)继续做好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试点 */5<L99v  
  1.调查试点院校办学情况。1996年3月中注协组织专人赴武汉大学、湖南财经学院等进行考察,重点了解了试点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招生工作、教学计划、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情况及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院校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向国家教委等部门进行了通报。调查表明,几年来的试点工作,生源质量高居各类专业榜首;师资不断加强;办学条件和计算机等硬件设施日益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截至1996年12月,已有23所试点院校招收新生1 019人;在校学生达2 475人。 ofPF}  
  2.召开试点院校工作研讨会。1996年6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与国家教委高教司联合召开研讨会,研究改进试点院校办学。会议要求23所注册会计师试点院校要按照国务院领导及领导小组有关办学的精神,把学校办成培养专门人才和研究注册会计师行业重大科研课题的基地。 ?;r8SowZ7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教材建设 {sfmWVp  
  1996年,中注协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工作还重点抓了教材建设。首先,为适应日常培训工作的需要,积极收集材料,聘请有关专家和学者,开发、编写了一些实用讲义,如《主任会计师培训 讲义》、《现代审计培训讲义》、《工作底稿编制讲义》、《税务代理培训讲义》等。其次,策划编制后续教育教材。1996年9月份,召开了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编委会议,确定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教材体系及后续教育教材第一批书目,并确定了1997年教材编写的工作重点。首批教材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导论》、《审计报告》、《工作底稿的编制实务》、《验资实务》、《企业改制上市会计与审计》、《银行企业审计实务》等。 ]dGr1 ncu  
  (四)努力促进培训基地建设 n2y/zP>TC  
  中国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自1994年筹建以来,已经历了近三年的时间,其间无论指导思想、投资规模以及建筑规模,选址及立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996年,中注协积极想办法、提建议、促建设,完成了北京培训中心的选址,重新申报了项目建议书;积极协调关系,促进了地方基地建设;编制了培训中心概算。 x(3 I?#kE  
   w[,?- Xm  
  六、注册会计师业务监管 msqxPC^I  
  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监管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常性的监管,包括年检和业务检查,二是受理举报。1996年中注协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Lr24bv\  
  (一)开展注册会计师年检工作 ;*)fO? TG)  
  1996年5月至9月,中注协对124家直管会计师(审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进行了年检,通过年检的注册会计师为1 031人。同时,对1995年各地开展的全国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年检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1995年参加年检的注册会计师为27 584人,年检未通过的857人,未参加年检的1 563人,取消注册会计师资格的2 420人。 _sf#J|kQ  
  (二)加强行业财务监管工作 sx-Hw4.a"  
  1996年,中注协明确要求各级协会、各事务所设专职财会人员,严格执行行业财会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为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在行业内部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开展了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报表汇总评比、全国事务所财务大检查和中外合作事务所的财务检查工作,整顿了行业内部财务秩序,对促进地方协会、事务所加强和改进内部财务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 T) Zt'M  
  (三)着手建立惩戒制度 -|k&L}\OB0  
  建立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惩戒制度,严格执业法纪,是各国会计师职业团体的重要职责之一。1996年,中注协组织起草了《注册会计师惩戒规则》,并在行业内外广泛征求意见,着手筹备成立惩戒委员会。此外,还处理了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乱登广告和滥设分支机构等问题,直接和转处涉及注册会计师违纪、违规案件30多起,处理群众来信100余件。 V$Xl^#tN  
  七、事务所体制改革 &` 00/p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事务所现行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制改革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1992年起,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中注协围绕事务所的体制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至1996年底,事务所已由原来都有挂靠单位的事务所改变为有挂靠单位的事务所、集团事务所、合伙事务所、涉外事务所(中外合作事务所和国际成员所)等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多种规模结构并存的格局,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事务所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十分复杂,因此事务所体制改革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认真研究,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要创造条件,适时推进。 g@k#J"Q '[  
  (一)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事务所改革道路 4*D fI  
  改革事务所的现行管理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事务所逐步向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1996年9月,中注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赴上海、福州、厦门、太原、成都、沈阳、大连等地进行调查,召开了有50多家事务所和4个省级注协参加的十几次座谈会,实地走访不同类型的事务所60多家;征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经贸委等对事务所体制改革的意见;向律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等其他中介机构了解他们的改革经验和做法,为会计师(审计)事务所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在此基础上,11月中注协在深圳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事务所体制改革研讨会,有20多家事务所和有关部门就事务所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提交了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事务所体制改革的思路。 %g]$Vfpy  
  (二)事务所体制改革初见端倪 "3Xv%U9@  
1996年,经财政部党组研究决定,中华会计师事务所率先与挂靠单位脱钩,成为真正无挂靠单位的社会中介组织;北京中宇所、陕西岳华所、北成所率先成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会计师(集团)事务所;一些注册会计师冲破重重阻力,扔掉铁饭碗,走在改革的最前列,发起成立合伙事务所。1996年,经财政部批准,张陈、永诚、华实3家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有27位注册会计师发起成立了11家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h[-d1bKwS  
  八、对外开放会计市场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P"V{y|2  
  (一)中国对外开放会计市场的五种形式 #E$Z[G]  
  中国会计市场开放,是与中国的对外开放同步进行的。1996年,中注协继续配合外经贸部,研究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并参与服务贸易有关谈判。依照中国政府作出的开放会计市场在内的服务贸易市场的承诺,有条件地对外开放会计服务市场,形成了五种对外开放形式: VT5cxB<  
  1.设立常驻代表处。截至1996年底,共批准了14家国际会计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大连等地设立了28个常驻代表处。这些代表处,可以依法开展咨询业务,但不允许做法定审计业务。 #A|D\IhF  
  2.设立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截至1996年底,批准成立中外合作所9家。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只是一种过渡形式。根据《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合作双方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合作所向国际成员所的过渡,并规定本办法实施前成立的合作所,向国际成员所的过渡的时间,自本办法公布后,最长不超过5年。 F; MF:;mM  
  3.发展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截至1996年底,发展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4家,联系所2家(指尚不具备成员所条件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经中注协报财政部批准后,可以允许先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所)。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是鼓励的形式,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_@BRpLs:4  
  4.没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境外事务所,应境外客户的要求,需要到中国境内执行业务,可以向省级以上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临时执行审计业务。已经设有合作所或分支机构以及成员所的,不能申请临时执业许可证。截至1996年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直接办理港、台地区一些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来内地《临时执业许可证》41份。 9Ew:.&d  
  5.对外开放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从1994年起,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4 589位境外考生报名参加考试,并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考试全科合格人员,已经获得批准加入中注协,成为非执业会员。1996年,中注协认真抓了海外非执业会员的管理工作,并着手制订境外非执业会员转为执业会员的具体办法。共办理了58名新会员的入会手续和52名老会员的延期手续。截至1996年12月3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共有海外非执业会员110人。 22al  
  (二)进一步加强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管理 r{_B:  
  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和国际惯例,针对会计市场开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注协进一步加强了涉外会计市场的规范管理。一是制定并由财政部下发了《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常驻代表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财政部关于允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发展多个成员所的通知》三个文件,使涉外会计市场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1996年,根据这三个文件的要求,先后批准新设常驻代表3个,撤销了10个常驻代表处;批准成立、办理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联系所4个。二是开展对中外合作所的财税检查工作,整顿了涉外会计市场秩序。1996年8~9月,中注协会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对六家合作所进行了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查出漏报收入近2亿元人民币及严重偷漏税等问题,并会同国家主管机关进行了处理。 { /F rs*AF  
  (三)对外合作与交往日益增多 Ha=_u+@  
  与往年相比,1996年的对外交往活动更加活跃,合作项目增加。1996年中注协共组织了8个团组,先后出访美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师团体和有关部门,加强了与国际和地区间职业界的交往。正式接待世界各国来访团组约50个。与韩国公认会计师协会、加拿大公认会计师协会签定了合作备忘录,与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迪肯大学合作举办专业会计硕士兼注册会计师资格课程。 u6iU[5  
  (四)加入国际会计师组织有突破性进展 c9*1$~(v0I  
  为提高中注协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威望,发挥在国际会计师组织中的应有作用,1996年,中注协为加入国际会计师组织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于7月正式通过台湾会计师组织改为“中国台湾会计师公会联合会”的决议,从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加入国际会计师组织扫清了障碍。10月初,亚太地区会计师联合会(CAPA)很快作出反应,专门邀请中注协派代表团参加了亚太地区会计师联合大会。会上,经过艰苦细致地工作,终于得到广大会员国的支持,于10月4日顺利地加入亚太地区会计师联合会,迈出了走向国际会计界的第一步。 {XDY:`vZ}  
  九、注册会计师协会建设 {w |dM#  
  1996年,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根据1996年6月5日中注协全国特别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章程》,赋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管理的十项职能,并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宗旨是:服务、监督、管理、协调。行业管理任务十分艰巨。为了进一步搞好“两会”联合后的行业管理工作,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中注协在行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以及指导地方协会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5M<' A=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组织、思想、队伍建设以及内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x!"SD3r=4>  
  1.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1996年,中注协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协会队伍的思想建设作为协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出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工作第一要讲政治,第二要讲服务,第三要讲专业。在财政部党组的领导下,协会秘书处领导一班人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并结合协会的工作特点和任务,积极引导大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中注协党、工、青、妇还积极组织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生活,开展向灾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使协会上下形成了党员同志严格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共青团员积极靠近党组织,爱岗敬业、团结互助、锐意进取、自觉奉献的良好风气。  O ':0V  
  2.人事管理工作迈入正轨,内部财务管理更加完善。为了搞好协会人事管理工作,调动协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注协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人事管理工作,完善了协会劳资制度,并提出了协会人事制度改革意见。 R%Ui6dCLo  
  1996年,中注协还狠抓了内部财务管理,建立了总会计师负责制,加强了协会领导对日常财务工作的管理,充实了业务干部,逐步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制定了《中注协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会费管理办法》、《考试专项费用核算、管理办法》等内部财务制度,形成了协会内部财务管理的制约机制,得到财政部财务大检查小组的充分肯定。  ^6)GS%R  
  3.进一步规范办公制度,保证日常工作有序进行。1996年,中注协制定了《协会公文运转管理规定》、《协会档案管理办法》、《协会信访工作办法》、《协会内部行政管理有关规定》、《协会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了会长办公会、秘书长办公会、部门负责人会议等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全体职工大会,通报协会工作情况,协会各项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月月有安排,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l\T!)Ql  
  (二)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建设得到加强 I9[1U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章程》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中注协的地方组织。1996年,中注协注重加强对地方协会工作的指导,推动了地方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各地“两会”联合的过程中,针对各地出现的不同情况,积极出主意、提建议、搞协调,促进地方“两会”联合的进程。中注协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举办各类培训班、下发管理文件、发送工作简报资料等形式通报情况,指导地方协会顺利开展各项管理工作。随着地方“两会”联合工作的不断开展,各地财政、审计部门加强了对联合后协会的领导力量,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有十几个地方协会申请到了编制。各地协会在中注协的统一行业管理下,积极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独立地、开拓性地开展本地区行业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1996年的行业管理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两会”联合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地方协会的建设亟待加强;行业法规建设与实际工作要求相比尚显滞后;行业监管力度不够,监管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业服务与协调工作还需加强;外部执业环境有待改善等,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加强。 68koQgI[^  
 /i-xX*  
tp 6csS,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cpahome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