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NR]f
经济法概论试题 l^Ob60)2
课程代码:00244 !(
>U3N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plBo%EBV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4\k1H"_
1.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 1
RJFPv
A.美国 B.日本 M!+J[q
C.英国 D.德国 ^3[_4av
2.经济法学的二元结构是指 3CgID6[Sy
A.总论与分论 B.总则与分则 8tQ;N'
C.本体与客体 D.主观与客观 "MU-&**
3.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中的两种社会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两种调整手段(即宏观调控手段和市场规制手段)直接相联系、相对应的经 \_WR:?l
Vbt!, 2
_)
济法的特征是 vhPlH0
A.宏观性与微观性 B.调控性与规制性 |Fe[RGi+8
C.经济性与规制性 D.计划性与市场性 ULqI]k(
4.经济法体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部分是 /cb`%"Z
A.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B.市场主体法和市场运行法 yI1:L
-
C.社会保障法与社会救济法 D.政府投资法与市场监管法 Kf1J;*i|\
5.经济法调整的最高目标是 +l^tT&s;f
A.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B.保障基本人权 s]%Cz \
C.保障社会公益 D.促进经济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Xl#}6II
6.作为经济法的部门法规范,市场规制法包括 s>m2qSu
A.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保护法 Z/%FQ
B.反垄断法、财税法和消费者保护法 lhHH|~t0
C.反不正当竞争法、金融法和计划法 T[ZmD{6l
D.消费者保护法、财税法和计划法 8'u9R~})
7.在调制立法权方面,我国实行的是 `mzlOB
A.独享模式 B.分享模式 ]R_R`X?
C.集权模式 D.分权模式 x>}ml\R
8.作为调制受体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权利,经济自由权在实质上体现为受制主体的 7b+r LyS0
A.市场干预权 B.市场对策权 >*RU:X
C.市场决策权 D.市场竞争权 Ec!!9dgRQ
9.那些在涉及大量利害关系者的公共政策问题上发生了争议并要求法院作出司法判断的诉讼是 5>I-? Ki
A.公共诉讼 B.民众诉讼 EW|$qLg
C.罚金诉讼 D.集团诉讼 qFD ZD)K
10.有关经济法的程序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D43s9
A.经济法所涉及的程序,不仅有诉讼程序,而且还包括许多非诉讼程序 j@>D]j
B.在整个经济法领域,诉讼程序的比重相对来说比较大 hE|P|0U,n
C.经济法上的可诉性问题,是经济法上的一个实体问题 &1$d`>fn
D.经济审判是依据经济法对案件进行的审理和判决 lG)wa
11.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3Do0?~n
A.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发展 B.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 F%h3?"s
C.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 D.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 . :Skc
12.从对经济行为影响的力度与方式看,下列属于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是 H:@hCO[a
A.财政政策调控方法 B.货币政策调控方法 se\f be ^0
C.产业政策调控方法 D.计划指导调控方法 "iA0hA
13.宏观调控法的核心问题是 eAf i!!Z<
A.宏观调控法基本原则的确立 B.宏观调控权的界定及其配置 @j^R+F
C.宏观调控的综合协调 D.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w}gmVJ#p
14.财政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 g}NO$?ndg
A.宏观调控 B.和谐、稳定、发展经济 BB6[(Z
C.满足公共欲望,实现公共需要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7q+D}+ Xf
15.在财政法的体系中,被称为核心法、骨干法的是 iM@$uD$_Q2
A.税法 B.预算法 umIGI
C.国债法 D.政府采购法 5dm ~yQN/
16.税收征纳程序制度的核心和关键是 mux/\TII
A.税务管理制度 B.税务检查制度 j|t=%*
C.税款征收制度 D.税务申报制度 UJL2IF-x
17.我国增值税的税率中,与出口退税制度直接相关的税率是 hm,{C
A.基本税率 B.低税率 S MWXP
C.零税率 D.优惠税率 U05;qKgkDF
18.在我国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税种是 5EFt0?G
A.营业税 B.关税 n9'3~qVZ
C.所得税 D.消费税 /K#k_k
19.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对象主要是 WO_Uc_R
A.国有企业 B.事业组织 } ?j5V
C.商业银行 D.社会团体 VBX)xQazU
20.计划法的最高理念是 (9Zvr4.f7
A.发展经济 B.以人为本 pR61bl)
C.稳定市场 D.统筹规划 <rBW6o7
21.在计划的监督检查中,最经常、最直接、也最具广泛性的是 F_Y]>,U
A.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检查 B.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和检查 .xN<<+|_v'
C.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D.社会的监督和检查 $ln8Cpbca
22.当今,最常见的市场结构是 =rA?,74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k,:W]KD
C.寡头垄断 D.完全垄断 =SJ#6uFS
23.市场规制法产生的标志是 jE*{^+n
A.《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B.《克莱顿法》 A
S7L
C.《米勒?泰丁斯法》 D.《鲁宾逊?帕特曼法》 ubwM*
P
24.按照其所调整的反垄断关系,反垄断法可以分为 i g(O$y
A.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法和反垄断体制法 KqK]R6>
B.垄断行为规制法和反垄断体制法 fpR|+`k
C.行政性垄断行为规制法和市场竞争行为规制法 z`wIb
D.行政性垄断行为规制法和反垄断体制法 UxGu1a
25.下列关于市场支配地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bb,Iib
A.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整个市场中对其他经营者有较大的影响力 WC#6(H5t$
B.认定市场支配地位,是判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前提 #L*\ ^ c
C.经营者的市场份额难以成为判断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的便捷方法 BU:;;iV8
D.相关市场也包括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无竞争关系的市场 /eV)5`V
26.于1896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国家是 32wtN8kx
A.日本 B.法国 qYK^S4L
C.德国 D.意大利 C%z)D1-
27.某家具厂对某款家具做的广告宣称是“意大利聚酯漆家具”,许多消费者认为是进口家具,但实际上是家具用漆为意大利进口。该行为属于 MTu\T
A.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 B.仿冒产地标志 @7Ec(]yp
C.不当促销行为 D.诋毁商誉 yaR>?[h
28.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等真实情况,这是消费者享有的 > Vm}u`x
A.安全保障权 B.自主选择权 q`9.@u@ a
C.知悉真情权 D.公平交易权 L/i'6(="
29.下列关于消费者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ciblj?"Wi
A.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隶属于政府的组织 =A'>1N
B.消费者组织可以为获取适当报酬而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ZC?~RXL(
C.消费者协会可以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76l. {TXF
D.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应尽量避免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披露 uj8saNu
30.按照《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银行业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为 if*V-$[I
A.5% B.8% 5i[O\@]5
C.15% D.20% A(2 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0z>IYw|UB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CC0]pyHX
31.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宏观调控关系包括 Qc7*p]E&
A.财税关系 B.金融关系 k4']q
C.计划关系 D.反垄断关系 LeCc`x,5
E.反不正当竞争关系 w|f+OlPXq
32.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态中,属于赔偿性责任的有 % !@E)%d0
A.国家赔偿 B.超额赔偿 evyjHc Cx
C.实际履行 D.信用减等 RdX+:!lD
E.资格减免 I):c#
33.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预算管理职权主要有 W>jKWi,{
A.撤销权 B.编制权 j,OA>{-$
C.监督权 D.复核权 BZ?w}%-MO
E.审批权 hkPMu@BI
34.我国计划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nE]rPRU}[
A.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原则 B.综合、平衡和协调原则 sl$6Zv-l%0
C.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原则 D.坚持规划先导原则 OeQ[-e
E.宏观调控原则 Fl)nmwOc
35.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4;mj
E
A.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uuM1_nD[
B.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 WSozDNF!'f
C.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dg,w*t
'
D.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的有关人员 #N][-i
E.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jRsl/dmy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ztx}\
36.经济法体系 /we]i1-9
37.公益诉讼 Mi.#x_
38.转移支付 ef'kG"1
39.税收逃避 }1 O"?6
40.掠夺性定价 ;Rv WF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G8}owszT
41.简述经济法经济性的表现。 vv)q&,<c
42.简述经济法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特征。 `oMZ9Gq2E
43.简述市场规制法的原则。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