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hu}`,2 1、某股份公司在会计核算中采用了以下会计政策,其中属于会计准则不允许的政策是()。
G"w
?{W@ A、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oa\'.~? B、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的借款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1@Abs C、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年度的劳务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3XJlZV D、在同一年度开始和完成的劳务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
&)`
xlIw} 2、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当()。
#'5|$ug[ A、重新编制以前年度会计报表
&:1PF.)N B、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一并调整
?+#|h;M8 C、调整或反映为变更当期及未来各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iD&n4TK D、只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其累计影响
7<{g
+Q~7* 3、对下列会计差错,不正确的说法是()。
X"_,#3Ko! A、所有会计差错均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vxj*M; B、重要会计差错的内容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NIZN}DnP C、本期发现的,属于前期的重要差错,应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和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f^s*I D、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非重要会计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Q72}V9I9 4、甲股份有限公司从20×1年起按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该公司20×2年度前3个季度改按销售额的10%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并分别在20×2年度第1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第3季度报告中作了披露。该公司在编制20×2年年度财务报告时,董事会决定将第1季度至第3季度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全额冲回,并重新按20×2年度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假定以上事项均具有重要影响,且每年按销售额1%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与实际发生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大致相符,则甲股份有限公司在20×2年年度财务报告中对上述事项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o5=1 A、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E"d\N-I B、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k#mQLv C、作为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GJ YXCi D、不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或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n8W+q~sW% 5、企业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h|
q!Qsnj' A、因固定资产改良将其折旧年限由8年延长至10年
G.v zz-yG 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Qtj.@CGB C、年末根据当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调整本期所得税费用
{Up@\M D、交易性金融资产由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改为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G
CR1|4 6、某上市公司2006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于2007年4月30日批准报出,2007年3月15日,该公司发现了2005年度的一项重大会计差错。该公司正确的做法是()。
nx{_^sK A、调整2006年度会计报表的年初余额和上期金额
8!8 yA B、调整2006年度会计报表的年末余额和本期金额
b[5$$_[ C、调整2005年度会计报表的年末余额和本期金额
/^_~NF# D、调整2005年度会计报表的年初余额和上期金额
.m--#r 7、以下列有关前期差错,其表述方法不正确的是()。
lmmB =F A、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Uc
oVp}vl B、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b4NUx)%ln C、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CjtBQ5 D、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不得采用未来适用法
JjBG9Rp{ 8、追溯调整法下不应调整的项目是()。
Py^
_:: A、法定盈余公积
I*,!zym B、未分配利润
+/!kL0[v C、应付利润
Td!@i[6%H D、留存收益
u,h ,;'J 9、下列项目中,属于追溯调整法核心的是()。
]O%wZIp\P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当年净利润的影响
)_[eqr B、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XLwmX
i C、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后年度净利润的影响
:r5DR`Rfm D、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
WhPwD6l> 10、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是()。
*Uq1q A、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由3%改为8%
-M]NdgI B、估计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比例由10%提高到20%
<'s_3AC C、将坏账核算的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Djv0]Sm^! D、将某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
nR%ASUx:Y 11、甲企业一台从2005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设备,其原值为155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从2007年起,该企业将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5年改为4年,设备的预计净残值由500元改为300元。该设备2007年的折旧额为()元。
fP|rD[ A、3100
hC1CISm.U B、3000
&8kc0Z@y C、3250
o}EipTL D、4000
<*D{uMw 12、甲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该公司2008年发生和发现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影响其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是()。
h7],/? s A、发现2007年少计财务费用300万元
~Sq
!P B、发现2007年少提折旧费用0.10万元
j_=A)B? C、为2007年售出的设备提供售后服务发生支出50万元
y2"PKBK\_ D、因客户资信状况明显改善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0%改为5%
cJb.@8^J 13、下列关于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nnvvp A、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8GRp1'\Hi B、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
AH*{Bi[vX C、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当期及以后期间确认
c
eH8 D、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E0F8FR' 14、下列各项中,不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有()。
k7o49Y(# A、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FE}!I
B、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
$e(]L(o; C、非重大前期差错的更正方法
>F@qFPN] D、重大前期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
CcF$?07 i 15、甲公司所得税率33%,采用债务法核算,2006年12月以500万元购入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交易性短期投资,期末市价460万元,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新准则,对期末交易性股票投资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改为公允价值计价,该企业2007年会计政策变更时的累积影响数是()。
R^_7B( A、增加留存收益40万元
U`{'-L
. B、减少留存收益26.8万元
jZRf{ C、对留存收益没有影响
E
c
S+/ D、增加留存收益13.2万元
fY)Dx c&ue 16、A企业在2005年1月1日投资B企业500万元,占B企业5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10%,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1月1日增资后占B可辨认净资公允价值份额的25%,对B的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B企业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2005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净利润800万元,2006年分配现金股利600万元,B企业没有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假设A与B的所得税率相同,则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万元。
kzMul<>sl A、160
:0G_n\
B、80
{VBn@^'s C、100
zDEX `~c D、40
.Vohd@s9l 17、甲公司发出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2年1月1日将发出存货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2002年初存货账面余额等于账面价值为56000元,40公斤,2002年4月、9月分别购入材料500公斤、3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800元、1000元,9月10日领用400公斤,用未来适用法处理该项会计政策的变更,则2002年度末该存货的账面余额为()元。
to}g4 A、396000
6Z5X?B B、436000
N^G
$:GC C、356000
"6[a%f#Q D、306000
ejr9e@D^ 18、接上题,假设该存货没有继续增减,若期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400000元,由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金额是()元。
(s:ihpI A、94000
"c0I2wq B、36000
:5Y
yI.T C、12000
" Bz\<e&u D、4000
}]dK26pX 二、多项选择题
O=,[u? 1、下列项目中,属于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有()。
H2f!c{t$p A、存货计价方法
Xv1SRP# B、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VnZRsFY<^ C、或有负债
l|,
Hj
D、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
R?%J E、收入的确认方法
=H<I` J' 2、某股份有限公司对下列各项业务进行的会计处理中,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2i=oX(r| A、由于物价持续下跌,存货的核算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d|P,e;m- B、由于银行提高了借款利率,当期发生的财务费用过高,故该公司将超出财务计划的利息暂作资本化处理
A*1-2 C、由于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固定费用相对过高,该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年数总和法改为平均年限法
5=;LHS* D、由于客户财务状况改善,该公司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原来的5%降为1%
{6_M$"e. E、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改变而变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ucHLo3: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7U\@si4 A、企业新设的零售部商品销售采用零售价法核算,其他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法
[uJfmr EH B、对初次发生或不重要的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m.ruab C、由于改变了投资目的,将短期性股票投资改为长期股权投资
xz$-_NWW D、根据会计准则要求,期末存货由成本法核算改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
whcZ.8 E、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UR3qzPm!0e 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k-:wM`C A、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wJ2>Q B、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D\7EH\9,] C、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cO8':P5Q D、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jOkc' E、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yZe1CP 5、下列事项中,应作为前期差错更正的是( )。
G_vcuCHm A、由于地震使厂房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调减了预计使用年限
|S0w>VH> B、由于经营指标的变化,缩短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年限
\?$`dA [ C、根据规定对资产计提准备,考虑到利润指标超额完成太多,根据谨慎性原则,多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65% WjO D、由于技术进步,将电子设备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
9\QeH'A 6、下列事项中,已构成前期会计差错的有()。
[~aRA'qJ{V A、存货和固定资产盘盈
}?\8%hK"a7 B、存货和固定资产盘亏
.S5%Qa [uW C、将工程人员的工资计入前期损益
{^5LolCCH D、将工程人员的工资计入在建工程价值
[NxC7p:Lo E、期末应计和递延项目未作调整
2`|gnVw 7、对于会计差错更正,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有()。
8vp*
U A、前期差错的性质
L:.z
FW, B、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
Kl'u C、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心脏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
9}[UZN6 D、本期发生的差错的更正金额
G!u+~{g E、非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
.83{NF 8、关于前期差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b p[wr A、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R&-Vm3mc3 B、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所有的前期差错
}&*wJ]j`L C、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Lhts4D/V7 D、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8gHOs#\ E、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不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d\@ : 9、采用未来适用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iBM;$0Y A、在会计政策变更的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O1py_m B、在会计政策变更以后的年度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8opd0'SNaB C、计算会计估计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
>=6 j: D、对变更年度资产负债表年初数进行调整
kS7`g A E、在会计政策变更的以前年度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xg^Z. q)d 10、下列事项中,不属于准则所定义的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MK9IO]i A、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的事项采用新政策
t'e\Z2 B、对初次发生的事项采用新政策
qk{+Y C、对不重要的事项采用新政策
.c5)` D、按照会计准则、规章的要求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A6?!BB=]
E、为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tE#
%;Z 三、计算分析题
t@;r~Sb
1、幸福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10%计提盈余公积。该公司在2008年12月份在财务检查中发现下列问题:(1)2007年末库存钢材账面余额为305万元。经检查,该批钢材的预计售价为27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5万元。当时,由于疏忽,将预计售价误记为36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2007年12月15日,幸福公司购入800万元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至年末尚未出售,12月末的收盘价为740万元。幸福公司按其成本列报在资产负债表中。(3)幸福公司于2007年1月1日支付3000万元对价,取得了丁公司80%股权,实现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丁公司成为幸福公司的子公司。2007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幸福公司按权益法核算确认了投资收益400万元。假设丁公司所得税税率为0。(4)2007年1月幸福公司从其他企业集团中收购了100辆出租汽车,确认了出租汽车牌照专属使用权800万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幸福公司从2007年起按照10年进行该无形资产摊销。经检查,出租汽车牌照专属使用权没有使用期限。假设按照税法规定,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5)2007年8月幸福公司收到市政府拨付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200万元,幸福公司将其计入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此笔贴息由于计入了资本公积,未作纳税调整,当年没有申报所得税。要求:将上述发现的问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差错更正。
R<L<kChg nOCCOTf 2、纬来公司系纺织业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该公司于2003年12月31日购买了一项环保设备投入污水处理车间使用,原价为3000万元,无残值,预计使用寿命为3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在首次执行日,企业估计在未来27年末该设备的废弃处置费用为400万元,假定该负债调整风险后的折现率为5%,且自2004年1月1日起没有发生变化。纬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假定至2006年12月31日,用上述设备生产的产品已全部对外出售。要求:(1)编制纬来公司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分录。(2)将2007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填入下表。 2007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
x+;a2yE~ (3)编制2007年度该设备计提折旧和确认财务费用的会计分录。
$(r/N"6)O2 3、长江公司系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前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1月1日,长江公司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如下表示:
^.p
d'
假定长江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10%提取盈余公积。要求:(1)计算长江公司2007年1月1日应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pBxyq"z (2)计算长江公司2007年1月1日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3)编制长江公司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分录。
Gp9:#L! 4、甲公司2005年1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盘盈管理用设备一台,经查发现为2003年3月购入并全部错记为当期损益,该设备原值100万元,当即投入管理部门使用。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应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历年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按税法规定应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要求:更正该项差错并进行账务处理。假设因所得税汇算清缴尚未结束可进行应交所得税调整。
MQY}}a-oug 5、甲公司对建造合同的收入在2007年以前采用完成合同法计算,按照会计规定,该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改为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该公司保存的会计资料较为齐备。假设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税法按完工百分比法计算收入并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如下表,由已知资料,此次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核算。要求:(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写出会计处理;(2)说明报表调整。(格式略,答案中报表调整前数据为已知条件)
<k'%rz 四、综合题
-cONC9= 1、百盛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百盛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百盛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百盛公司20×5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6年2月28日完成。百盛公司20×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6年4月25日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6年4月30日。百盛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5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其中,下述交易或事项中的(1)、(2)项于20×6年2月26日发现,(3)、(4)、(5)项于20×6年3月2日发现;(1)1月1日,百盛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甲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同时从甲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另向百盛公司支付341万元。 1月6日,百盛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341万元;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百盛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341 贷:主营业务收入 2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 贷:库存商品 150 (2)10月15日,百盛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等额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 10月15日,百盛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百盛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280万元。至12月31日,百盛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百盛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 贷:库存商品 140 (3)12月1日,百盛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百盛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日,百盛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百盛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4)12月1日,百盛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一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百盛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5日,百盛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百盛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假定按照税法规定,该业务由于已开发票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百盛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贷:库存商品 350 (5)12月1日,百盛公司与戊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戊公司销售一批E商品。合同规定:E商品的销售价格为700万元,百盛公司于20×6年4月30日以740万元的价格购回该批E商品。 12月1日,百盛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发出E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E商品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增值税额为119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E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百盛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819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贷:库存商品 600 要求:(1)逐项判断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即可);(2)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会计分录可合并编制);(3)计算填列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N>Th/K8 MS~+P'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