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N@6+DHt
1、某股份公司在会计核算中采用了以下会计政策,其中属于会计准则不允许的政策是()。 yq]= +X>(
A、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jMr [UZ
B、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的借款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kCRfO}wt3
C、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年度的劳务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O%E;g^#
D、在同一年度开始和完成的劳务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 e!k1GTH^
2、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当()。 tqbY
rF
)
A、重新编制以前年度会计报表 i;B &~
B、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一并调整 v,]-;V
~<
C、调整或反映为变更当期及未来各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i'N9 /(
D、只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其累计影响 ]t0]fb[J
3、对下列会计差错,不正确的说法是()。 tZ
\e:AAi
A、所有会计差错均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f3PDLQA
B、重要会计差错的内容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GYnGrw?@
C、本期发现的,属于前期的重要差错,应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和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I(m*%>
D、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非重要会计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S7a05NO
4、甲股份有限公司从20×1年起按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该公司20×2年度前3个季度改按销售额的10%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并分别在20×2年度第1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第3季度报告中作了披露。该公司在编制20×2年年度财务报告时,董事会决定将第1季度至第3季度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全额冲回,并重新按20×2年度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假定以上事项均具有重要影响,且每年按销售额1%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与实际发生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大致相符,则甲股份有限公司在20×2年年度财务报告中对上述事项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i_YrTp
A、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6.5
E
d-
B、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Jj%"
C、作为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k6eh$*!
D、不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或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TP3KT)
5、企业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5?l8;xe`{f
A、因固定资产改良将其折旧年限由8年延长至10年 P! cfe@;<4
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 vgEDw
C、年末根据当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调整本期所得税费用 28 Q\{Z.
D、交易性金融资产由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改为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zu/
BDyF
6、某上市公司2006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于2007年4月30日批准报出,2007年3月15日,该公司发现了2005年度的一项重大会计差错。该公司正确的做法是()。 "qh~wK J
A、调整2006年度会计报表的年初余额和上期金额 !U::kr=t
B、调整2006年度会计报表的年末余额和本期金额 zH|YVg
C、调整2005年度会计报表的年末余额和本期金额 L;RHshTy
D、调整2005年度会计报表的年初余额和上期金额 {:;6 *W
7、以下列有关前期差错,其表述方法不正确的是()。 'k'"+
A、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V_\9t8
B、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t+T5`K
C、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i}'
D、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不得采用未来适用法 @=<B8VPJd
8、追溯调整法下不应调整的项目是()。 d!57`bVOd
A、法定盈余公积 -XASS%
B、未分配利润 3ch
<a0
C、应付利润 ,F%2'W
D、留存收益 b
I"+b\K
9、下列项目中,属于追溯调整法核心的是()。 p C^=?!:U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当年净利润的影响 +L0Jje>Az
B、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Uv
) B
C、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后年度净利润的影响 je;C}4
D、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 H~$*
R7~
10、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是()。 g{6FpuA|0
A、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由3%改为8% PQj 'D<G
B、估计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比例由10%提高到20% l4bLN
C、将坏账核算的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F:7
d}Jx
D、将某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 1S+lHG92I
11、甲企业一台从2005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设备,其原值为155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从2007年起,该企业将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5年改为4年,设备的预计净残值由500元改为300元。该设备2007年的折旧额为()元。 ~Z`
Cu~7
A、3100 *3iEO>
B、3000 P+L#p(K
C、3250 0?o<cC1Z
D、4000 f/95}6M
12、甲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该公司2008年发生和发现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影响其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是()。 O2qy[]km
A、发现2007年少计财务费用300万元 Nn#;Kjul.
B、发现2007年少提折旧费用0.10万元 3d`u!i?/
C、为2007年售出的设备提供售后服务发生支出50万元 #fx>{ vzH
D、因客户资信状况明显改善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0%改为5% p!o-+@ava
13、下列关于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HT:V;?"
A、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Y'y
yrn}
B、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 g@zhhBtQ
C、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当期及以后期间确认 &j
}:8Tst
D、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W"Tj.oCUG
14、下列各项中,不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有()。 RNo~}#
A、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4[
U<opP
B、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 xs6k
r
C、非重大前期差错的更正方法 T@jv0/(+
D、重大前期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 @?JFqwq!
15、甲公司所得税率33%,采用债务法核算,2006年12月以500万元购入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交易性短期投资,期末市价460万元,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新准则,对期末交易性股票投资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改为公允价值计价,该企业2007年会计政策变更时的累积影响数是()。 @+{F\SD\
A、增加留存收益40万元 HDO_r(i
B、减少留存收益26.8万元 WJJmM*>JW
C、对留存收益没有影响 T' =6_?7K4
D、增加留存收益13.2万元 r]0>A&,
16、A企业在2005年1月1日投资B企业500万元,占B企业5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10%,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1月1日增资后占B可辨认净资公允价值份额的25%,对B的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B企业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2005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净利润800万元,2006年分配现金股利600万元,B企业没有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假设A与B的所得税率相同,则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万元。 ;e{e
?,[
A、160 +'/C(5y)0X
B、80 XL7||9,(h
C、100 dY{qdQQ}
D、40 '':MhRb
17、甲公司发出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2年1月1日将发出存货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2002年初存货账面余额等于账面价值为56000元,40公斤,2002年4月、9月分别购入材料500公斤、3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800元、1000元,9月10日领用400公斤,用未来适用法处理该项会计政策的变更,则2002年度末该存货的账面余额为()元。 ZaYUf
A、396000 k:F{U^!p|
B、436000 _lDNYpv
C、356000 3#?53s
D、306000 KV)if'
18、接上题,假设该存货没有继续增减,若期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400000元,由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金额是()元。 cd|/4L6
A、94000 pAws{3(Q
B、36000 |It&1fz}
C、12000 Ft^X[5G4L
D、4000 v|M
T^.
二、多项选择题 O\SH;y,N
1、下列项目中,属于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有()。 ix hF,F
A、存货计价方法 1N[9\Yi
B、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5[B\yv
C、或有负债 uP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