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
)B
第3章信用风险管理 (?XIhpd
3.1信用风险识别 ]moBVRd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就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而言,信用风险仍然是其所面临的最大的、最主要的风险种类。 c"`HKf
L
3.1.1单一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 qa~ju\jm.
1.单一法客户的基本信息分析 fWfhs}_
按照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的不同,商业银行的客户可以划分为法人客户与个人客户,法人客户根据其机构性质可以分为企业类客户和机构类客户,企业类客户根据其组织形式不同可划分为单一法人客户和集团法人客户。本书所述的单一法人客户包括企业单一客户和机构类客户。 :Zq?V`+M
商业银行在对单一法人客户进行信用风险识别和分析时,必须对客户的基本情况和与商业银行业务相关的信息进行全面了解,以判断客户的类型(企业法人客户还是机构法人客户)、基本经营情况(业务范围、盈利情况)、信用状况(有无违约记录)等。 leizjL\P
2.单一法人客户的财务状况分析 d9e~><bPJ
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分析,达到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业绩、经营效率,进而识别企业信用风险的目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以及现金流量分析。 G;t<dJ8
(1)财务报表分析 *CF80DJ
①识别和评价财务报表风险。主要关注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及其质量能否充分反映客户实际和潜在的风险。 Qqb%^}Xx'u
②识别和评价经营管理状况。 IWN18aaL?
③识别和评价资产管理状况。 $E:z*~?
④识别和评价负债管理状况。 Eqny'44
(2)财务比率分析 &2@Rc?!6_P
财务比率主要分为四大类: l&] %APL
①盈利能力比率,用来衡量管理层将销售收入转换成实际利润的效率,体现管理层控制费用并获得投资收益的能力。 SU7,uxF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 #X!seQ7a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销售收入)×100% Op9+5]XF
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 5>1c4u`x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V+0pvgS[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BUh(pS:
②效率比率,又称营运能力比率,体现管理层管理和控制资产的能力。 id`9,I
Jx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1dp8'f5^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u,72Mm>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7I(QTc)*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
?85
应付账款周转率=购货成本/[(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2] /!"sPtIh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 ^eRbp?H*T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1)N#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P9)*~\5
资产回报率(ROA)=[税后损益+利息费用×(1-税率)]/平均资产总额 K;\fJ2ag
权益收益率(ROE)=税后损益/平均股东权益净额 4uE/!dT
虽然从表面上看,各项周转率越高,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就越好,但实践中并非如此。 eeBw\f0
③杠杆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利用自有资金获得融资的能力,也用于判断企业的偿债资格和能力。 9dp4&&Z+F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yG# x*\9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H!q
W:
利息偿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x_G6JE4tv
=(税前净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r:U<cLT[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所得税)/利息费用 %3HF_DNOY=
=[(净利润+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利息费用+所得税]/利息费用 efbJ2C
利息保障倍数的缺陷是仅仅考虑利息因素,更理想的保障倍数应当是将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本息支付合计数相比较。 XK0lv
8(
④流动比率,用来判断企业归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即分析企业当前的现金偿付能力和应付突发事件和困境的能力。 <1~_nt~(*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N
5Veb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合计 6k37RpgH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yzNDXA.
或: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MLAW
通常,流动比率较高或呈增长趋势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较好或得到改善。但流动比率不能反映资产的构成和质量,尤其不能反映存货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速动比率在分子中扣除了存货,能够更好地反映短期流动性。但速动比率也有其局限性,没有将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或时间预期考虑进来。 Fb{HiU9<!
(3)现金流量分析 J}@.f-W\j
现金流量表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投资活动的现金流、融资活动的现金流。 ?FZ)
LZM
净营运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净损益+折旧+/-非现金的收入、费用项目(摊销、递延税项等)+/-营运资金的变化额 -gb@BIV#
本年度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RM25]hx
现金流量分析通常首先分析经营性现金流;其次分析投资活动的现金流;最后分析融资活动的现金流。 J?&%fI
在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时,应当全面考虑所有与信用风险相关的信息,通过完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总量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揭示出借款人的财务健康状况,以判断还款来源和还款的可能性。 RtaMrG=D
针对不同类型的贷款,对于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mI;\ UOh'
对于短期贷款,应当考虑正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及时而且足额偿还贷款;对于中长期贷款,应当主要分析未来的经营活动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本息,但在贷款初期,应当考察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来获得所需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利息。 (I1^nrDP.
此外,由于企业发展可能处于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或衰退期,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需要考虑不同发展时期的现金流特征。 e:QH3|'y
IJZx$8&A
3.单一法人客户的非财务因素分析 d=HD!
e
非财务因素分析是信用风险分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财务分析相互印证、互为补充。 yyVE%e5nl
(1)管理层风险分析 ?IiFFfs
重点考核企业管理者的人品、诚信度、授信动机、经营能力及道德水准: CT=5V@_u\
(2)行业风险分析 8tT/w5
(3)生产与经营风险分析 / EVXkf0
行业风险分析只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对行业整体的共性风险有所认识,但行业中的每个企业又都有其独特的自身特点。就国内企业而言,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经营管理不善。 |5BvVqn
①总体经营不善 mP
+H
C)2
②产品风险
-}>H3hr
③原料供应风险 Ht~YSQ~:y
④生产风险 EuD$^#
⑤销售风险 #<w2xR]:
(4)宏观经济及自然环境分析 2<_|1%C
4.单一法人客户的担保分析 =d
JRBl
担保方式主要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OK:YnSk "
(1)保证 5%fR9?)
在对贷款保证进行分析时,商业银行最关心的是保证的有效性。 V67<Ky>
①保证人的资格。具有代为清偿能力的法人、其它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国家机关(除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均不得作为保证人。 3+vMi[YO
②保证人的财务实力。 1L_(n
③保证人的保证意愿。 .`h:1FP8
④保证人履约的经济动机及其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 S"Ag7i
⑤保证的法律责任。保证分为连带责任保证和一般保证两种。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ZP4y35&%y
(2)抵押 ^QTkre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方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或第三方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 uX&Tn1Kg
①可以作为抵押品的财产的范围及种类。 *nY$YwHB
②抵押合同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
SCFWc
③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 B}d)e_uLj
④抵押物登记 )5s-"o<
⑤抵押权的实现 B,{Q[
(3)质押 69``j{Z+
质押又称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方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动产质押中,债务人或第三方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 *iVv(xXgN
①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tj" EUqKQ
②质押合同时效 ru*}
lDJ
③质押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wmbFj}
④质物的所有权转移 ]Mgxv>zRbs
⑤质押担保的范围 e[.JS6
⑥质权人对质物承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q{Gf@
⑦债务履行期届满时质物的处理。 {MmK:C
⑧权利质押的范围 Q~)A
fa{
⑨权利质押物的权利行使日与债务履行期不一致时的处理。 T'%Rkag>
⑩权利质押的生效及转让 a+`;:tX,
(4)留置与定金 D^H4]7wG@
留置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留置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留置物保管费用和实现留置权的费用。留置这一担保形式,主要应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主合同。定金是指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Y:5Gp8Vi
5.机构类客户和小企业/微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识别和分析 f_r4*#&v
①机构类客户具有非营利性的特征,还要识别是否存在以下风险因素: frbeCBP&)
政策风险 m^1'aO_;q
投资风险 +2^Mz&I@b
财务风险 o:RO(oA0?
担保风险 I- WR6s=
②在对小企业进行信用风险分析时,还应关注以下主要风险点: -Rr Qv(
经营风险 A}0u-W
财务风险 4]ETF+
信誉风险 ap .L=vn
R"{oj]d;$F
3.1.2集团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 C,dRdEB>
1.集团法人客户的整体状况分析 Wg=4`&F^
商业银行的集团法人客户是指企业集团法人客户。 7j{63d`2
企业集团是指相互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或其他重大影响关系的关联方组成的法人客户群。确定为同一集团法人客户内的关联方可称为成员单位。 _n!W4zwi
本书所述的集团法人客户仅指非金融机构类集团法人客户,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或其它金融机构纳入集团法人客户统一管理。金融控股公司中的商业银行不纳入集团法人客户管理范畴。 C +S>;1
背景知识:企业集团的特征 >Te h ?P
①在股权或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 XbW 1`PH
②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 JO|xX<#:
③由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两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或间接控制。 j{H,{x
④对关联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 w?A6S-z
⑤与自然人股东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持有或控制的股份或表决权,应当与该自然人股东持有或控制的股份或表决权合并计算。 )ZDqj
⑥能够实际控制后者的其他情况。 "v5jYz5M
商业银行可以参照前述的单一法人客户分析方法,对集团法人客户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以及担保等整体状况进行逐项分析,以识别其潜在的信用风险。但集团法人客户的状况通常更为复杂。其中,对集团内关联交易的正确分析和判断至关重要。 "I^pb.3
关联交易是指发生在集团内关联方之间的有关转移权利或义务的事项安排。关联方是指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与他方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事业法人。国家控制的企业间不应当仅仅因为彼此同受国家控制而成为关联方。 =_9grF-
分析企业集团内的关联交易时,首先应全面了解集团的股权结构,找到企业集团的最终控制人和所有关联方,然后对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否属于正常交易进行判断。 xw~&OF&
①纵向一体化集团。这类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主要集中在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半成品作为原材料,以及下游企业再将产成品提供给销售公司销售。 9':MD0P/M
②横向多元化集团。这类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主要是集团内部企业之间存在的大量资产重组、并购、资金往来以及债务重组。 {s~t>R p+
商业银行发现客户的下列行为/情况时,应当注意分析和判断其是否属于集团法人客户内部的关联方。 \Qe`>nA
此外,在识别和分析集团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还应当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8@EBPpC
①充分利用已有的内外部信息系统。 `EzC'e
②与客户建立授信关系时,授信工作人员应当尽职受理和调查评价。 [X'u=
{
③识别客户关联方关系时,授信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 Q`(.Blgm;
④集团法人客户的识别频率与额度授信周期应当保持一致。 MDO
P2y`2i
⑤在定期识别期间,集团法人客户的成员单位若发生权关系变动,导致其与集团的关系发生变化。 sn:wLc/GAd
⑥对所有集团法人客户的架构图必须每年进行维护,更新集团内的成员单位。 Q`[J3-Q*{
2.集团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特征 %&S :W%qm?
集团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通常是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法人客户多头授信、盲目/过度授信、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或集团法人客户经营不善,或集团法人客户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等原因造成的。 0z=^_Fb
(1)内部关联交易频繁 OW1\@CC-69
(2)连环担保十分普遍 @hIHvLpRB
(3)财务报表真实性差 )W$@phY(I
(4)系统性风险较高 ./E<v
(5)风险识别和贷后监督难度较大 7&
G#&d
3.1.3个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 E|omC_h
1.个人客户的基本信息分析 DeRC_ [
个人信贷业务特点表现为单笔业务资金规模小但业务复杂而且数量巨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dp#'~[ j
(1)老客户与新客户 >Gi*BB
(2)信贷产品种类 6Bn%7ZBv
(3)客户年龄 qb7ur;
(4)客户的信用评分 !6DH6<HC
(5)其他可用于个人客户分类的变量 ^WmP,Xf#
个人客户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自身作为债务人在信贷业务中的违约,或在表外业务中自行违约或作为保证人为其他债务人/交易方提供担保 过程中的违约。本书所述的个人客户信用风险特指个人作为债务人在信贷业务中的违约风险。 C:<TJ
商业银行在对个人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时,同样需要个人客户提供各种能够证明个人年龄、职业、收入、财产、信用记录、教育背景等的相关资料。同时,从多种渠道调查、识别个人客户潜在的信用风险。 o_&*?k*
①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调查 gqQ"'SRw
利用内外部征信系统调查了解借款人的资信状况。 zUd{9B$
重点调查可能影响第一还款来源的因素。 szU_,.\
②借款人的资产与负债情况调查 n~G-X
③贷款用途及还款来源的调查 p+O,C{^f
④对担保方式的调查 kJG0X%+w
大部分中资银行要求客户经理填写“贷前调查报告”或“贷前调查表”,呈送个人贷款的审核/审批部门。而国际先进银行已经广泛使用自动受理/处理系统,直接将客户的相关信息输入个人信用评分系统。 5Ak6
q(\
2.个人信贷产品分类及风险分析 '"o&BmF
个人信贷产品可以基本划分为个人住宅抵押贷款、个人零售贷款、循环零售贷款三大类。 Q[.HoqWK
(1)个人住宅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析 b;Uqyc
①经销商风险 $VyH2+ jC
②“假按揭”风险:“假按揭”的主要特征是,开发商利用积压房产套取银行信用,欺诈银行信贷资金。 ])uhm)U@
③由于房产价值下跌而导致超额押值不足的风险。 kESnlmy@J
④借款人的经济财务状况变动风险。 >Yt+LdG!-
(2)个人零售贷款的风险分析 $jgEB+
①借款人的真实收入状况难以掌握 $WHmG!)*
②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有可能不稳定 +JRPd.B"@
③贷款购买的商品质量有问题或价格下跌导致消费者不愿履约 kC4}@{4i
④抵押权益实现困难 n6s[q-td
还应当要求学校、家长或有担保能力的第三方参与对助学、留学贷款的担保;对用于购买商品(如汽车)的贷款,商业银行应对经销商的信誉、实力、资格进行分析考察。由于个人贷款的抵押权实现困难,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第一还款来源。 (b>B6W\&
(3)循环零售贷款 )-_To&S*
①贷款是循环的、无抵押的、未承诺的。 W<s5rM x
②子组合内对个人最高授信额度不超过10万欧元(或等值货币)。 9a lMC
③商业银行必须保证对循环零售贷款采用的风险权重函数,仅用于相对于平均损失率而言损失率波动性低的零售贷款组合,特别是那些违约概率低的贷款组合。 &WAJ;7f
④必须保留子组合的损失率数据,以便分析损失率波动情况。 vK~tgZ&
⑤循环零售贷款的风险处理方式应与子组合保持一致。 5t-dvYgU
3.1.4贷款组合信用风险识别 M~t;&po
风险分散化,即将信贷资产分散于相关性较小或负相关的不同行业/地区/信用等级/业务领域的借款人,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总体风险;与之相反,信贷资产过度集中于特定行业、信用等级或业务领域,将大大增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m*Q*{M_e
商业银行在识别和分析贷款组合信用风险时,应当更多地关注系统性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 /5 6sPl
7}
1.宏观经济因素 PcK;L(
2.行业风险和区域风险 _vgFcE~E@
行业风险和区域风险同属于系统性风险的表现形式。 RYem(%jq
(1)行业风险
P{_Xg,Z
(2)区域风险 }Gg:y?
区域风险是指特定区域内所有企业类客户履约情况和信用水平的综合体现。 DQRr(r~2Kj
区域风险作为一种系统性风险难以通过贷款组合完全消除,因此其成为影响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水平的一种重要风险因素。从实践来看,国外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一般都没有区域风险变量。 hj|P*yKV
3.2信用风险计量 Ec;{N
信用风险计量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信用风险计量经历了从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到违约概率模型分析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特别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使用基于内部评级体系的方法(InternaRating-BasedApproach)来计量违约概率、违约损失并据此计算信用风险对应的资本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和计量技术的深入发展。 +1Ua`3dWN_
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计量依赖于对借款人和交易风险的评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要求,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应基于二维评级体系:一维是客户评级,另一维是债项评级。 !$5.\D
3.2.1客户信用评级 Ua=w;h
1.客户信用评级的基本概念 vgvJ6$#
客户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客户评级的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评级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PD)。 VwxLElV
【单选】下列关于客户信用评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wx)/t<
A.评价主题是商业银行 6e.?L
B.评价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 {Mx3G*hr
C.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 ?,0 5!]
D.评价内容是客户违约后特定债项损失大小 kz+OUA@~
答案:D ^wm>\o;
(1)违约的定义 ^jx
V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当下列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债务人即被视为违约: 3iC$ "9!p
①商业银行认定,除非采取追索措施,如变现抵押品(如果存在的话),借款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对商业银行的债务。 /,m!SRJ
②债务人对于商业银行的实质性信贷债务逾期90天以上(含)。若债务人超过了规定的透支限额或新核定的限额小于目前余额,各项透支将被视作逾期。 FqT2+VO~
③以下情况将被视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债务: X=U >r
银行停止对贷款计息; ,Kw]V %xOb
在发生信贷关系后,由于信贷质量出现大幅度下降,银行冲销了贷款或计提了专项准备金; a2tRmil
银行将贷款出售并相应承担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leSR2os
银行同意消极债务重组,由此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减免或推迟偿还本金、利息或费用,造成债务规模减少; vPbmQh ex
就借款人对银行的债务而言,银行将债务人列为破产企业或类似的状况; tjIT4
债务人申请破产,或已经破产,或处于类似状态,由此将不履行或延期偿还银行债务。 b ?-VZA:
(2)违约概率 ;)nV
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概率被具体定义为借款人内部评级1年期违约概率与0.03%中的较高者。巴塞尔委员会设定0.03%的下限是为了给风险权重新定下限,也是考虑到商业银行在检验小概率事件时所面临的困难。 <>tQa5;
【单选】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概率被具体定义为借款人内部评级1年期违约概率与()中的较高者。 h<8.0
A.0.1% Bw;LGEHi|
B.0.01% quEP"
C.0.3% /degBL+
D.0.03% rbw5.NU
答案:D #ovmX
违约概率的估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单一借款人的违约概率;二是某一信用等级所有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估计其各信用等级借款人所对应的违约概率,常用方法有历史违约经验、统计模型和外部评级映射三种方法。 @CJ`T&
与违约概率容易混淆的一个概念是违约频率,即通常所说的违约率。违约频率是事后检验的结果,而违约概率是分析模型作出的事前预测,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 ]&mN~$+C
与违约概率容易混淆的另一个概念是不良率,使不良债项余额在所有债项余额的占比,二者不具有可比性。 [^4)3cj7}
2.客户信用评级的发展 4I97<zmrT
(1)专家判断法 $x'p+&n\
即专家系统(ExpertSystem),是商业银行在长期经营信贷业务、承担信用风险过程中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传统信用分析方法。 B"rfR_B2M#
①与借款人有关的因素: CCQ38P@rv
声誉(Reputation) wmQT$`$b
杠杆(Leverage)
l,n
V*Z
收益波动性(Volatilityof Earnings)
2l#c?]TA
②与市场有关的因素 @ppT;9<d
经济周期(EconomicCycle) 8:)W!tr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y Policy) NEb M>1>^
利率水平(LeveofInterest Rates) ZFNn(n
目前所使用的专家系统,其中,对企业信用分析的5Cs系统使用最为广泛。5Cs系统指: ^UEExjf
品德(Character) ^[]@dk9
资本(Capital) >m-VBo
还款能力(Capacity) X>W2aDuEZ
抵押(Collateral) ?Dr K2;q
经营环境(Condition) X5hamkM*m
除5Cs系统外,使用较为广泛的专家系统还有针对企业信用分析的5Ps系统和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骆驼(CAMEL)分析系统。 D%+cf
5Ps包括:个人因素(PersonaFactor)、资金用途因素(PurposeFactor)、还款来源因素(Payment Factor)、保障因素(Protection Factor)、企业前景因素(PerspectiveFactor)。 I\DH
【单选】在客户信用评级中,由个人因素、资金用途因素、还款来源因素、保障因素和企业前景因素等构成,针对企业信用分析的专家系统是()。 F^/1 u
A.5Cs系统 %gb4(~E+N
B.5Ps系统 E9"P~ nz
C.CAMEL分析系统 X*^^W_LH.
D.4Cs系统 PS=N]e7k'
答案:B 6|Qg=4_FHt
骆驼(CAMEL)分析系统包括:资本充足性(Capita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 4N- T=Ig
专家系统的突出特点在于将信贷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作为信用分析和决策的主要基础,这种主观性很强的方法/体系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信用风险的评估缺乏一致性。此外,尽管专家系统在银行业的长期发展和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但专家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对关键要素的选择、权重的确定以及综合评定等方面更显薄弱。因此,专家系统更适合于对借款人进行是和否的二维决策,难以实现对信用风险的准确计量。 :
47bf<w|Y
(2)信用评分法 PqJB&:ZV
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利用可观察到的借款人特征变量计算出一个数值(得分)来代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借款人归类于不同的风险等级。 <V~B8C!)
背景知识:信用评分模型 R;]z/|8
20世纪60年代,信用卡的推出促使信用评分技术取得了极大发展,并迅速扩展到其他业务领域。奥而特曼(Altman,1968)提出了基于多元判别分析技术的Z评分模型;马丁(Martin,1977)、奥尔森(Ohlson,1980)和威金顿(Wiginton,1980)则首次运用Logit模型分析企业破产问题。 ip`oL_c
信用评分模型的关键在于特征变量的选择和各自权重的确定。基本过程是: 7l~d_<h
①首先,根据经验或相关性分析,确定某一类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主要与哪些经济或财务因素有关,模拟出特定形式的函数关系式; 'wg>=|Q5
②其次,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相关因素的权重; z{N~AaY
③最后,将属于此类别的潜在借款人的相关因素数值代入函数关系式计算出一个数值,根据该数值的大小衡量潜在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水平,给予借款人相应评级并决定贷款与否。 Duu)8ru
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Q^H8gsv
①信用评分模型是建立在对历史数据(而非当前市场数据)模拟的基础上,因此是一种向后看(BackwardLooking)的模型。 pp2,d`01[L
②信用评分模型对借款人历史数据的要求相当高。 oieJ7\h]m
③信用评分模型虽然可以给出客户信用风险水平的分数,却无法提供客户违约概率的准确数值,而后者往往是信用风险管理最为关注的。 z3bRV{{YqN
(3)违约概率模型 1j!LK-
违约概率模型分析属于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穆迪的RiskCalc和CreditMonitor、KPMG的风险中性定价模型和死亡率模型,在银行业引起了很大反响。 y_7lSo8<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明确规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可采用模型估计违约概率。 R'udC}
与传统的专家判断和信用评分法相比,违约概率模型能够直接估计客户的违约概率,因此对历史数据的要求更高,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一致的、明确的违约定义,并且在此基础上积累至少五年的数据。 -*<4 hFb
3.法人客户评级模型 I+4#LR3;
(1)Altman的Z计分模型和ZETA模型 vo]!IY
Altman(1968)认为,影响借款人违约概率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流动性(Liquidity)、盈利性(Profitability)、杠杆比率(Leverage)、偿债能力(Solvency)和活跃性(Activity)。Altman选择了下面列举的五个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上述五大因素,最终得出的Z计分函数是: L^{1dVGWNa
X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BIk0n;Kz<L
X2=留存收益/总资产 bl8EzO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tV[0i2
X4=股票市场价值/债务账面价值 Jx jP'8
X5=销售额/总资产 0eP ]
作为违约风险的指标,Z值越高,违约概率越低。此外,Altman还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若Z低于1.81,在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应被归入高违约风险等级。 sT*D]J
2
1977年,Altman与Hardeman、Narayanan又提出了第二代Z计分模型——ZETA信用风险分析模型,主要用于公共或私有的非金融类公司,其适应范围更广,对违约概率的计算更精确。 4Ucs9w3[
ZETA模型将模型考察指标由五个增加到七个,分别为: hp$/O4fD
X1:资产收益率指标,等于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pXy'S s@y
X2:收益稳定性指标,指企业资产收益率在5~10年变动趋势的标准差。 <Pm!#)-g9
X3:偿债能力指标,等于息税前利润/总利息支出。 z[0+9
=<Y
X4:盈利积累能力指标,等于留存收益/总资产。 P5K=S.g
X5:流动性指标,即流动比率,等于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lc
X6:资本化程度指标,等于普通股/总资本。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资本实力越强,违约概率越小。 1z6$>{FUR
X7:规模指标,用企业总资产的对数表示。 I0qSx{K
(2)RiskCalc模型 J_|LGrt})
RiskCalc模型是在传统信用评分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非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模型,其核心是通过严格的步骤从客户信息中选择出最能预测违约的一组变量,经过适当变换后运用Logit/Probit回归技术预测客户的违约概率。 AVnH|31dC~
①收集大量的公司数据; 9Ev<t\B
②对数据进行样本选择和异常值处理; nc2=S^Fqu
③逐一分析变换各风险因素的单调性、违约预测能力及彼此间的相关性,初步选择出违约预测能力强、彼此相关性不高的20~30个风险因素; A5\00O~
④运用Logit/Probit回归技术从初步因素中选择出9~11个最优的风险因素,并确保回归系数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各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4!</JZX~$
⑤在建模外样本、时段外样本中验证基于建模样本所构建模型的违约区分能力,确保模型的横向适用性和纵向前瞻性; wqnHaWd*
⑥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校正,得到最终各客户的违约概率。 xk:=.Qqh
(3)CreditMonitor模型 4m:D8&D_M
CreditMonitor模型是在Merton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模型,其核心在于把企业与银行的借贷关系视为期权买卖关系,借贷关系中的信用风险信息因此隐含在这种期权交易之中,从而通过应用期权定价理论求解出信用风险溢价和相应的违约率,即预期违约频率(ExpectedDefault Frequency,EDF)。 X
"k:+
【单选】在法人客户评级模型中,()通过应用期权定价理论求解出信用风险溢价和相应的违约率。 Sf>#Zqj/
A.AltmanZ计分模型 3OlXi9>3
B.RiskCalc模型 wwuM!Z+
C.CreditMonitor模型 @,:6wKMc
D.死亡率模型 'nMj<:0wlD
答案:C -`8pahI
(4)KPMG风险中性定价模型 X 3dXRDB'
风险中性定价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假设金融市场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是风险中立者,不管是高风险资产、低风险资产或无风险资产,只要资产的期望收益是相等的,市场参与者对其的态度就是一致的,这样的市场环境被称为风险中性范式。KPMG公司将风险中性定价理论运用到贷款或债券的违约概率计算中,由于债券市场可以提供与不同信用等级相对应的风险溢价,根据期望收益相等的风险中性定价原则,每一笔贷款或债券的违约概率就可以相应计算出来。 g!\H^d4
【单选】某一年期零息债券的年收益率为16.7%,假设债务人违约后,回收率为零,若一年期的无风险年收益率为5%,则根据KPMG风险中性定价模型得到上述债券在一年内的违约概率为() %4QpDt
A.0.05 3n!f'" T
B.0.10 ;(3!#4`q(]
C.0.15 N8E
D.0.20 j%`%
DQ
答案:B kdP*{
(5)死亡率模型 0Xw$l3@N^
死亡率模型是根据贷款或债券的历史违约数据,计算在未来一定持有期内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或债券的违约概率,即死亡率,通常分为边际死亡率(MarginaMortalityRate,MMR)和累计死亡率(Cumulated Mortality Rate,CMR)。 w:VD[\h
【单选】根据死亡率模型,假设某3年期辛迪加贷款,从第1年至第3年每年的边际死亡率依次为0.17%、0.60%、0.60%,则3年的累计死亡率为()。 \GD\N
=?~
A.0.17% #
E{2 !Z
B.0.77% dHsI<